我慕容复只想复国 第176节

  这一路上,萧峰也听到了许多江湖人士的议论。

  “原来姑苏慕容是鲜卑胡种,一直密谋造反,当年雁门关惨案,就是慕容博一手策划的!”

  “玄慈方丈已经号召天下武林,召开屠魔大会,要对那慕容复下手了,许多武林正道,纷纷响应!”

  “也未见得玄慈说的就是对的,慕容公子得罪了丐帮,丐帮和少林寺一向交好,这是少林寺为丐帮出头!”

  “哼,少林寺其实也不是好东西,你看《江南日报》写的少林寺的龌龊事,少林寺的和尚,居然索要人家佃户的姑娘,什么‘有好闺女好媳妇的种好田,有差闺女差媳妇的种差田,没有闺女没媳妇的没田种’,少林寺的和尚,没想到是这种人!”

  “《江南日报》还说,少林寺有一个巨大的丑闻,马上就要揭晓了呢!”

  “谁不知道《江南日报》是姑苏慕容出的,也许是蓄意抹黑少林寺呢!”

  听到这些议论,萧峰意识到,中原武林现在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夕。

  要出大事了!

第205章 这下成了官方认证的反贼了!

  数日后。

  东京城。

  是夜,玄真翻墙进入皇宫之中。

  皇宫之中是有一些大内高手的,但其中最厉害的,也不过是一流高手,远不是玄真的对手。

  玄真轻功高强,悄无声息便在皇宫之中搜寻,不多时,便偷听宫女太监的对话,得知了皇帝赵煦的所在。

  玄真偷偷摸到了赵煦的寝宫内,指如疾风,势如闪电,无形的指力,凌空便点住了伺候赵煦的太监们。

  这一手拈花指,用的可谓是出神入化,尽显玄真武功之精湛。

  然而-

  “什么人?”

  一个颇为俊逸的青年,身穿一身红袍,却是发现了异常,骤然朝玄真的方向,打出一掌。

  这一掌,看似平平无奇,但劲力却变化莫测,正是太祖长拳之中的一招“五步夺华山”。

  “太祖长拳?”

  玄真一惊,闪身出来,袍袖一动,便轻松化解了那青年的攻势。

  青年凝视著玄真,却是丝毫不慌乱,说道:“原来是一位僧人啊,大师武功不俗,夜闯皇宫,想来是专程来见朕的吧?”

  玄真见那青年气度不凡,处变不惊,而且太祖长拳也十分俊秀,不由心生好感,双手合十道:“贫僧少林玄真,见过官家。”

  能自称朕的,自然便是大宋当今的天子赵煦了。

  只是玄真也没想到,赵家一向都是小黑胖子,小白胖子的形象居多,却能出现赵煦这样英俊不凡的官家,真是稀奇,似乎都不像是老赵家的种。

  而且老赵家最初也是武学传家,不过坐了皇位后,除太祖皇帝武功盖世,太宗皇帝轻功卓越之外,从真宗到神宗,俱都是文弱书生,不习武艺。

  不料这赵煦却武功不低,年纪轻轻,已经有一流高手的造诣。

  只是其若真练了太祖所留的武功,恐怕难以长寿。

  “玄真?少林玄字辈,以玄慈为首,朕所知道的,有玄澄,玄寂,玄难,玄悲,玄苦,玄渡,玄石,玄鸣,玄痛诸位高僧,不知道大师是哪一位灵字辈高僧门下,朕竟然没有听过。大师的拈花指用的如此出神入化,武功恐怕只有当年的玄澄大师可比了。”赵煦问道。

  见赵煦对少林玄字辈的高手如数家珍,玄真更觉惊讶,说道:“官家对少林寺颇为了解啊!”

  赵煦道:“少林寺与赵家大有渊源,少林寺能够重整旗鼓,便是本朝大力扶持的缘故。当然,少林寺也投桃报李,一向忠君爱国,朕素知之。”

  玄真道:“贫僧是少林隐脉传人。”

  赵煦也不知道信不信,但并不纠结于此,而是道:“大师深夜前来,必有要事,还请到屋中一叙。”

  他竟然丝毫没有畏惧之色,不担心玄真是什么刺客,还能与之谈笑风生。

  玄真大为感慨,当初真宗要有如此胆色,必不用签订什么澶渊之盟。

  两人进屋,玄真道:“官家,贫僧受人所托,是告诉官家,大宋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姑苏慕容氏自慕容龙城始,历代都想造反,当年慕容博为了实现自己复国的狼子野心,假传消息,挑动了雁门关之战,害惨了辽国属珊军教头萧远山一家,也害苦了中原武林群雄。如今其子慕容复,比之慕容博,有过之而无不及。”

  “官家居于深宫之中,耳目闭塞,想来对这慕容复知晓不多。这慕容复的武功,实在达到了人之极限的境界,他野心勃勃,招兵买马,随时可以自东南起兵。东南厢军薄弱,这慕容复经营几代人,一旦起兵,则东南必然糜烂,天下届时会陷入板荡之中。”

  “何况,慕容复绝非只会武功的莽夫,此人是大理驸马,西夏驸马,勾结吐蕃国师鸠摩智,一旦谋反,必然与这三国勾连。而且辽主耶律洪基颇有南侵之意,一旦得知我大宋有变,必然趁火打劫。到时候,大宋就真有亡国之祸了。”

  “先帝之爱将李宪,乃当世高手,已然死在那慕容复手中。而李宪的义子童贯,也已经投降了那慕容复,为慕容复之耳目。童贯这个奸佞四处活动,蒙蔽了太皇太后,竟然令慕容复得以招安,朝廷衮衮诸公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竟然一无所知。若贫僧再不来通知官家,怕将来慕容复兵临城下,官家才知慕容复之威胁啊!”

  玄真娓娓道来,把慕容复的威胁,说的是清清楚楚,可见他知道的内幕,著实不少。

  赵煦动容,喃喃道:“皇考在世之时,最信任的便是李大官,朕早知道李大官忠心耿耿,李大官所亲自剿灭之人,必然是严重威胁到大宋江山的乱臣贼子。而李大官武功之高,朕也佩服万分,他竟然被慕容复所杀,朕便知道这慕容复非同小可。只是如今朝政,皆由大妈妈(祖母)做主,朕无力干涉。但慕容复竟然猖獗至此,朕也是万没想到。”

  说著,赵煦又对玄真道:“范文正公有言,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江湖之上,果然有忠臣义士,有大师这样的忠义之士,身入空门却忧国忧民,朕心甚慰。朕以为,天下既有如此多像大师这样的仁人志士,这天下便不会亡。”

  赵煦说著,站起身来,又道:“大宋积弊之事,朕一向知晓。皇考也早对朕言之,我大宋,有三冗,冗官冗兵冗费,进而导致两积,也就是积贫积弱。三冗两积之弊病,皇考曾想尽力改革,造福百姓,可惜天不假年,时运不济。朕本欲亲政之后,继续革除弊政,造福于黎民,不料竟然有慕容复这样的乱臣贼子作乱。”

  “此贼更是勾结番邦,不愧是鲜卑胡种,罪大恶极。可惜朕并未亲政,无法调动一兵一卒,不能号令诸位相公,不知大师如何教朕?”

  赵煦言辞慷慨,态度诚恳,礼贤下士,让玄真觉得这位少年天子,未来一定是一位明君。

  想到这里,玄真就更认同扫地僧的理念。

  有明君如此,大宋起码还有百年国运,慕容复为自己个人野心造反,祸乱苍生,确实是一个大魔头。

  不能否认现在大宋有很多问题,需要苦一苦百姓,但百姓只要忍一忍,等皇上亲政,有此明君,还怕以后没好日子可过吗?

  想到这里,玄真肃然道:“庙堂之上的力量,是难以指望了,因此我少林玄慈方丈,已经昭告天下,要广邀天下英雄好汉,开一场屠魔大会。为了号召更多英雄,希望官家能写一份衣带诏,使我们获得朝廷大义名分,便有更多英雄会来助阵。大宋养士百年,人心思报,即便是赵氏宗族之中,也有高手啊!”

  玄真这个要求,正常来说,赵煦根本不可能答应。

  衣带诏事情传出去,他和高太后之间,就彻底没有回旋余地了。

  高太后知道赵煦不喜欢旧党,不喜欢她对于神宗一系列政策的否定。

  赵煦也知道高太后不喜欢自己的政治理念。

  只是两人必须相忍为国,互相有默契,那就是一切,等高太后逝世再说。

  所以无论高太后做的多么过分,赵煦都是忍耐克己。

  可是如今的赵煦,得知了慕容复这个巨大的威胁,而高太后和衮衮诸公,居然如此麻不不仁,被人蒙蔽至此,赵煦心中下定了某种决心。

  “那慕容龙城当年号称当世无敌,以太祖之武功,尚且不能与之匹敌,慕容复能杀李大官,武功恐怕不下于乃祖。少林可有把握否?”赵煦问道,“若是当年玄澄大师没有走火入魔,以他的武功,肯定会在那慕容复之上,可惜玄澄大师武功全废。如今少林之中,大师你已经是佼佼者了。”

  玄真不得不透露一点底牌,说道:“官家你只管宽心,我少林寺卧虎藏龙,有不下于慕容复的高手。”

  “如此便好。”赵煦说著,取来纸笔,写下命令少林玄慈方丈纠结武林群雄,铲除乱臣贼子慕容复的诏书,盖上自己的小印,并且取来一根玉带,给玄真当信物。

  算是官方盖章认证,慕容复,实乃大反贼!

  “朕没有玉玺,只有小印,不过赵氏宗族之中,有一位太公叫赵瑞,号称铁锁横江,在江湖上厮混。你们找到赵瑞,他便认得这玉带,可以为你们作证!”赵煦道。

  赵家主脉没什么人习武了,不过赵氏宗族遍布天下,尤其是太祖一脉,与皇位无缘,很多都传承了家传武功,在江湖上混。

  神雕时期,赵家就有一位赵老爵爷,武功非凡,郭靖黄蓉曾经邀请过,但没请动。

  “官家如此信任,贫僧一定把事情办好。”玄真道,“有一句话,贫僧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赵煦道:“大师请说。”

  玄真道:“官家所练的,可是太祖所留的易筋劲?”

  赵煦道:“正是。”

  玄真道:“当年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作易筋经,二祖慧可却不能参悟,直到多年后,慧可大师遇到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李靖尽解易筋经奥秘,才有了少林如今的易筋经。而李靖自己也练成了易筋经,但他是军人,因此后来把易筋经改为发力更强的易筋劲,传给子孙后代。本朝太祖所得的易筋劲,便是从李靖后人处而来。”

  “竟是这样?”赵煦明显不知道这个故事,却是一愣。

  玄真继续道:“少林的易筋经,需要勘破我相,人相才能习得,但是李靖所传的易筋劲,却不需要勘破我相,人相。只是易筋劲失去了易筋经固本培元的养生之效,又在流传的过程之中,遗失甚多。太祖当年虽然习后以盘龙棍打遍天下,成为当世高手,可后来却走火入魔,不幸暴毙。官家时不时气息不稳,或许是修炼易筋劲的隐患。”

  赵煦面色一变。

  “如果官家愿意的话,贫僧可以为官家看一看身体。”玄真道。

  赵煦犹豫了一下,递过手腕。

  玄真为赵煦把脉,突然脸色大变,问道:“官家是几岁开始练习易筋劲的?”

  “十岁。”赵煦道。

  “官家你你病入膏肓了!”玄真惋惜道,“这易筋劲若有别的武学基础,十六岁后开始练习,隐患还小,十岁开始练习,身体尚未发育完备,则隐患实大。官家虽然积蓄了不低的内力,但是筋骨受损严重,伤及内脏气血,贫僧不是危言耸听,以官家如今的情况,活过三十岁,都甚是艰难。”

  “什么?!”赵煦面色大变,“大师,可有法救之?朕还有许多心愿未了!”

  玄真苦思冥想,递出一本神照经,说道:“官家,这是我师父所创的神照经,官家若能依法习练,或许可以恢复一些元气。然而官家毕竟受损太重,神照经最多能让官家多活十年。”

  玄真心中叹息,大宋好不容易有个明君,结果是个短命的。

  这国运,怎么看怎么衰。

  “多谢大师。”赵煦道。

  玄真点点头,当即飞身而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念及自己命不久矣,赵煦的目光坚定起来,“朕,不能再等了!”

第206章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这段时间,江湖上一直纷纷扰扰,少林寺和姑苏慕容的舆论战,吸引了无数江湖人士的目光。

  当年慕容博在雁门关大战的做的丑事,也被玄慈方丈揭露出来。

  慕容氏鲜卑胡种的身份,也藏不住了,就像是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样,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而《江南日报》对于少林寺的黑暗,也进行了成篇累牍的报导。

  像少林这样的门派,要找他们的黑点,犹如是在大宋找贪官污吏,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但慕容复呢?

  他根本是一点不怕,甚至不在乎此事。

  所谓的江湖,不过是整个天下的一小撮,全部会武功的人加起来,连一万人都没有。

  所有的名门正派加起来,也才千儿八百人,不如慕容复手下一个千户的人多。

  穿越之初,慕容复尚无底气应对雁门关真相被曝光的后患,但是到了如今,慕容复却是浑然不惧。

  他的武功,天下无敌!

  他的势力,天下无敌!

  少林也好,丐帮也罢,别的武林门派也好,甚至他们全部加起来,不过是土鸡瓦狗,不过是跳梁小丑!

  用慕容复自己的话说,那就是:

  “现在,不是中原武林要不要铲除我慕容复的事情了,是我慕容复要不要保留中原武林的事情了!”

  “侠以武犯禁,中原武林已经不是一般猖狂,必须重拳出击!”

  那慕容复在做什么呢?

  他在默默练兵。

  造反是从来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的,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慕容复的造反大计,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宋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正是最好的机会。

首节上一节176/3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