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第98节

  十来人当即被射中四人,其他人挥舞着兵刃挡开了箭矢。

  乐厚纵身一跃,从马上飞身而下,朝着剩下的人冲了过来,缠住了他们。

  下一刻,就听到汤英鹗喊道:“躲开!”

  乐厚运起内功纵身一跃脱离了战场,几个魔教妖人就看到对面十五个骑兵端着铁铳瞄准了他们。

  “开!.”

  “砰!”

  连续几声炸响,魔教妖人根本来不及躲开,就被十五把铁铳打成了筛子。

  这还没完,重新装好袖箭的将士们再次按下扳机,箭矢射穿了这些人的咽喉,才开口道:“禀告百户,已诛杀贼人!”

  汤英鹗看向那两个年轻人,平静的说道:“们的敌人已经被我们解决了,你们两个帮他们挖个坑埋了吧!”

  两个年轻人看着连马都没下的汤英鹗,满是崇拜的说道:“多谢嵩山派的前辈救命,我们来自洛阳金刀王家,中州大侠王元霸就是我们爷爷,日后我们一定上嵩山感谢两位前辈相救。”

  “金刀无敌王元霸?”汤英鹗了然,随后说道:“感谢就不必了,我等不一定在嵩山,走!”

  汤英鹗一声令下,三十二骑再次启动,直接从两个年轻人身边冲了过去。

  两兄弟看着远处的骑兵,王家驹不禁感叹道:“嵩山派真是威风啊!居然连铁铳都有。”

  “大哥,咱们要挖坑埋他们么?”王家骏看了看倒了一地的尸体,有些嫌弃的问道。

  “挖什么挖?关我等屁事?快回洛阳!”王家驹果断摇头,立马带着弟弟离开了此处。

  他们两兄弟听说林平之拜入武当,原本想去攀攀亲戚,结果人是见到了,相处得却不是很愉快,那林平之居然连改进版的《辟邪剑谱》都不愿意让爷爷看,简直是不孝至极。

  一天后,嵩山脚下一个村子里,王刘氏坐在里屋,眯着眼睛打瞌睡。

  小院里,她的小儿子王三正在劈柴。

  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王三抬头看去,只见两名骑兵来到他家院子前,问道:“这里可是王二的家?”

  “是,王二是我哥。”王三放下柴刀,有些紧张的说道:“不过我哥五年前就离家出走了,至今未归。”

  里屋王刘氏听到外面的声音,便喊道:“让王二那个瘪犊子死外面边吧!老娘不认他。”

  隔壁的邻居出来看热闹,见此情况,也开口道:“官爷,王二以前就偷鸡摸狗的,早离开家啦!”

  两名骑兵对视一眼,里老没有骗他们。

  他们翻身下马,从包裹里出去一个小木盒,神情严肃的说道:“王二追随欧大人,战死于江西瑞州府。由于路途遥远,王二埋骨江西。这个木盒中,有王二的抚恤金以及他的一件遗物,还有欧大人的表彰书,你可识字?”

  王三摇了摇头,他有点没反应过来,自己那个游手好闲的哥哥,居然战死他乡了?

  “那我为你念一下欧大人的表彰书吧!”那名骑兵了然,从木盒里取出表彰书,高声朗读了一遍。

  刚刚还议论纷纷的邻居们一下子安静了,大家都没想到,官老爷会对王二那种土溜子评价这么高。

  “表彰书上有欧大人的官印,”骑兵将表彰书递给王三,指了指上面的红章,说道:“今后遇到什么麻烦事儿,可以拿着这个,去嵩山找我们。”

  周围的邻居听后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不管怎么说,今后老王家也算是有了靠山。

  “我、我哥他”王三呆呆的拿着表彰书,神情很是精彩。

  他想不明白,几年前那个人嫌狗厌的人,怎么一眨眼就成英雄了?

  王刘氏匆匆从里屋出来,看着那个小木盒,眼睛一下子红了:“我的儿啊.”

  “请节哀!”两位骑兵低下头,轻声的安慰道。

第144章 鸿胪寺卿

  司马德只有一个妹妹存活于世,当年家庭清苦,为了活下去,妹妹被卖到了一个地主家做丫鬟,后来地主因病去世。

  她被地主的儿子收做了填房,可惜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让她的夫家提高身份。

  所以名义上是填房,做得还是丫鬟的事。

  这天,司马心如往常一般早早起床,开始在小小的院子里忙碌着。

  到了中午,她准备休息一下时,管家跑了进来,看到她后立马说道:“心娘子,你怎么还在忙啊!快来人,给心娘子打扮一下。”

  司马心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婆子架着进入房间,给她换了衣服又往脸上打了些粉,才让三十来岁的她看上去有些风韵犹存。

  被带到客厅时,她看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坐在里面了,十来岁的小姑娘很是乖巧,任由两个男子打量。

  司马心一惊,立刻快步走了上去,将女儿挡在了身后。

  两男子看向她,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她的丈夫孙绍良微笑着介绍道:“汤百户,这位就是荆妻司马心。”

  汤英鹗看着有些憔悴的司马心,温和的点了点头,然后示意乐厚来说明。

  乐厚看着司马心,从行囊中掏出一个骨灰坛和一个木盒,郑重的交到司马心手里,神情认真的说道:“这是司马师弟骨灰,还有他的抚恤金,以及欧大人亲手写的表彰书。”

  司马心一愣,她跟哥哥已经分开近二十年,突然收到这个消息,心中有些莫名,说不上难过也不能说毫无波动。

  一旁的孙绍良听了,盯着那个木盒问道:“这位总旗所说的欧大人.是哪位啊?”

  汤英鹗神情带着几分骄傲的说道:“翰林院修撰兼江西按察副使欧藏华欧大人。”

  孙绍良眼睛一亮,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却没想到自家居然能跟翰林院修撰扯上关系。

  司马心听到汤英鹗的话,她虽然不知道翰林院修撰兼江西按察副使是多大的官,但看自家夫君高兴的模样,就明白肯定不简单。

  “我可以打开木盒看看么?”她看向乐厚,开口问道。

  “可以,原本就是给你的。”乐厚点了点头。

  司马心打开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封信,她将信拿出来,拆开一看,那字体是她看过的最舒服的。

  默默看完,她抬头看向乐厚,又迅速低下头,说道:“谢谢两位将我.我兄长的骨灰送回来,我会带回老家,与父母合葬的。这样.也算是团聚了吧!”

  “有劳了。”乐厚见此,心中一阵莫名升起一阵郁气,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人家才是亲属。

  孙绍良从妻子手里拿过表彰书,一看字迹便喜欢的不得了,嘴里说着:“没错,我听荆妻的,会把兄长送回去的。欧大人这个字.轻重虚实相称,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含秀姿于端庄之内。好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字?”

  “唉怕是这辈子都写不出了”

  乐厚有些无语的看向汤英鹗,这夫妻二人看着很不着调啊!

  这时,年仅十一岁的孙小纤站起来,朝着两人行礼道:“谢谢两位大人把我舅舅的骨灰送回来,我会督促爹爹,尽早送舅舅荣归故里的。”

  两人看向这个小姑娘,不禁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乐厚取出一把匕首,递给小姑娘说道:“今后我就是你的舅舅,谁要欺负,来嵩山找我。”

  今日的京城下着小雨,左都御史陈金的捷报和欧藏华的奏折一前一后进入皇宫。

  原本正德皇帝看着陈金的捷报还在乐呵,扭头看了欧藏华的奏折后,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了。

  杨廷和与梁储站在一旁,欧藏华的奏折他们已经看过了,正因为觉得太过荒唐,才拿给皇帝看的。

  这也是从侧面提醒一下最近有些飘了的老板,别自信过头了,你手底下的兵能打的也不多,不要老想着效仿太宗皇帝北征。

  “望风瓦解?!”正德皇帝拿着奏折,满是不可置信。

  要不是写这份奏折的人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他都忍不住怀疑对方有别的企图。

  “杨卿,鄱阳湖水军有多少人?”

  杨廷和拱手道:“回禀陛下,鄱阳湖水军设总兵一人,千户三人,共计四千八百余将士。”

  “然后被贼寇的声势吓得瓦解?!这样的水军,朕要了有何用?!”

  正德皇帝猛然将奏折拍在的桌上,指着张永道:“传朕旨意,鄱阳湖水军总兵玩忽职守、畏战怯战,打入诏狱!三个千户散马休牛、不思进取,以罪当诛!”

  “奴婢遵旨!”张永吓得浑身一颤,立即应了下来。

  “令欧卿重整鄱阳湖水军,朕许他.十月回京!”

  杨廷和一愣,开口提醒道:“陛下,现在已经是九月了。”

  “那就十二月之前回京!”

  正德皇帝想了想,提议道:“鸿胪寺卿夏升上疏求致仕,朕准备允了,但夏卿得再扛半年,让欧卿接任,两位觉得呢?”

  杨廷和与梁储对视一眼,大明素有大九卿和小九卿之说。

  大九卿为六部尚书、督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

  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府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寺卿。

  鸿胪寺卿是正四品,欧藏华现在兼任的江西按察副使也是正四品。

  理论上来说,他这是属于平调。

  而鸿胪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以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

  说重要嘛也就那样,不然怎么部门老大才正四品呢?

  说不重要嘛.好歹也是小九卿之一,还是京官。

  “陛下,”梁储拱手提议道:“欧修撰虽然才华横溢,但毕竟正值青春,可放到地方历练两年,再回京城。”

  “梁卿这话,朕不同意。”

  正德皇帝双手一摊,颇为自信的说道:“朕十五岁继承大统,不照样做得很好?”

  这话让杨廷和忍不了了,直接站出来说道:“陛下,还请直视本心。”

第145章 我朝廷有人!

  文渊阁内,刚刚从乾清宫回来的杨廷和与梁储,就跟另外两位阁臣刘忠、费宏说起了这件事。

  梁储叹了口气,有些惆怅的说道:“陛下心意坚定,恐怕难以说服。”

  比起现任老板的跳脱,他真是无比想念前任老板。

  那才是仁圣之君该有的模样,哪像这位,以前心里还有点逼数,现在连逼数都没了。

  不过大家都没往欧藏华身上想,现在知道了欧藏华的战绩,谁还不称赞一句仁人君子?

  他连逆贼都能感动,怎么可能心里没点逼数呢?

  “若是欧藏华自己上书请辞呢?”文渊阁大学士刘忠思索一阵,平静的问道。

  这时,一直沉默的另一位大学士费宏突然开口问道:“为何欧藏华要上书请辞?”

  杨廷和缓缓开口解释道:“子充兄,吾深知君之惜才,然欧藏华实乃年幼,若遽(ju)列于九卿之位,恐有拔苗助长之忧。”

  费宏笑了笑,温和的提醒道:“介夫莫不是忘了?你弘治二年任翰林院修撰,弘治五年便任经筵讲官,我没记错的话时年应为三十二也。”

  杨廷和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的沉默了下来。

  费宏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是精明人,怎么会听不出来?

  你杨廷和未立寸功,二十九岁就担任了翰林院修撰,仅仅三年就升到经筵讲官,难道不是靠得皇帝的赏识么?

首节上一节98/2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