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第42节

  “我要考两次会试都得了会元,我也这么自信。”王道叹了口气,颇有几分惆怅。

  邹守益看向欧藏华和王道,笑眯眯的说道:“怎么?纯甫怕了?我可不怕,甚至充满了斗志,想来玉也是吧!”

  欧藏华一,他有个锤子斗志,开挂都赢不了的怪物,他能怎么办?

  不过在好友面前,气势不能弱,便故作淡然的点了点头。

  “哈哈.”王道笑着看着三位好友,吐槽道:“你们都是五经魁,你们神仙打架,别带上我啊!”

  “这话说的,弱了你山东解元的气势啊!”欧藏华拍了一下王道,鼓励道:“纯甫,站起来!”

  “是啊纯甫,明日一同围剿杨用修!”邹守益也在一旁起哄道。

  “好你个邹谦之,我还没走呢!”杨慎开口提醒道。

  欧藏华看着杨慎道:“那你还不快走?莫非想要刺探我们三方军情不成?”

  王道一脸无奈:“我真是后悔认识你们三个了.”

第64章 朕看好你

  三月十五日寅时一刻,欧藏华被曲非烟叫醒后开始洗漱。

  随后,曲非烟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套袍服冠靴,这是昨日礼服发下来的儒服礼袍,每一位新晋贡士都有。

  在曲非烟的帮助下,欧藏华穿好袍服冠靴,英俊的面容在烛火下,多了几分神秘与威仪。

  “公子,祝您前程似锦、官运亨通。”曲非烟退后两步,学着读书人的模样,拱手道。

  “嗯,会的。”欧藏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走出了房间。

  这次依然由向大年和曲洋送考,欧藏华在车上吃了一些肉饼喝了点水后,马车就到了指定位置停下。

  欧藏华下车,缓缓吐出一口气,对师弟说道:“我进去了,你们回去休息吧!”

  “师兄,我们在此处等你。”向大年看着自家大师兄,颇为认真的说道。

  “也好。”

  欧藏华应了一声随后与守卫确认身份,便与众多同年一起穿过千步廊,走到承天门前。

  这里有礼部仪制司官吏管理,在他们的引导下,众人按照会试的名次依次排列好,等待门前值守的金吾卫的例行搜查,欧藏华站在了右侧一排第一位。

  左侧一排第一位则是杨慎,他看到欧藏华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承天门外的两侧,整齐排列两百来个大汉将军,在这群人注视下,众考生接受完搜查,就可以继续跟着礼部传郎的脚步穿过承天门,来到了巍峨高耸的午门前。

  午门的中门只允许走帝后銮驾,左右侧门也只有公、侯、驸马、文官三品和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准许出入。

  但为了显示皇家对人才的重视,新晋贡士特许走左右侧门进出。

  欧藏华也就蹭了这波福利,走上三品大员才能走的路。

  只可惜有仪制司官吏盯着,不然欧藏华还真想走得嚣张点。

  穿过午门后,映入眼帘的是整个皇城最大的宫门奉天门。

  这地方有点像个交通枢纽,不管是去内阁文华殿,还是去武英殿,都得从这里过。

  此时,数丈高的朱红大门紧闭着。

  欧藏华等得有些无聊,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玉,我们得等多久啊?”

  开口之人正是会试第四名的余本,一个有些瘦弱的书生。

  不等欧藏华开口回答,一旁的仪制司官吏就横了一眼余本道:“贡士请禁言。”

  欧藏华忍不住笑了一声,一手别在身后,对着余本掐了个手势,是道教的十二辰手印。

  这在告诉余本,要等到辰时。

  “唉”

  余本显然是看懂了,不仅叹了口气,又引得仪制司官吏看了他一眼。

  辰时一到,伴随着朝阳的升起,金光染上紫禁城。

  在一片耀眼的晨光之中,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大门才随之缓缓开启。

  站在广场前的众考生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奉天门,来到了皇极殿前广场的丹陛前。

  以阁臣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早早来到此处,站在丹陛上。

  在接受了众考生的参拜后,便一同静静的等待着正德皇帝。

  没多久,一名内侍太监走了出来,朗声道:“陛下驾到!”

  随后,正德皇帝朱厚照便龙行虎步的走了出来。

  众人在内阁首辅的带领下,文武百官、新晋贡士们鱼贯而入太和殿,行五拜三叩之礼:“臣恭请陛下圣安!”

  “朕躬安。”

  正德皇帝端坐于髹金雕龙木椅之上,声音清朗,带点回音,多了几分平时没有的威严。

  欧藏华趁机抬头瞄了一眼,角度不对,看不清正德的脸。

  他暗自松了口气,这波没坑到乡亲父老就行。

  接着,内阁首辅李东阳手持圣旨站了出来,抑扬顿挫的朗读起来,前面一段空话套话略过,很快就进入了主题:

  “.皇帝制曰:创业以武,守成以文,昔人有是说也。然兵农一致,文武同方,其用果有异乎?文武之分,始于何时?兵民之判,起于何代?吧啦吧啦吧啦”

  通篇下来字数倒是不多,还不到五百字。

  但什么叫微言大义?

  这就是了啊!

  不到五百字,包含了六个问题:

  其一,军、民应该如何治理,文、武官员的治理有什么不同?

  其二,文、武治理的分别,从什么时候开始?

  其三,自汉唐宋以来提出“天下虽安,忘战则危”后,治兵之道与治民之道有什么不同?

  等等

  也就是在场的三百来人都是记忆怪,李东阳朗读一遍后,大部分人已经能默写出来了。

  至少那小部分没记住的,就自求多福吧!

  宣读完毕,众考生才能依次入座,考试用的案桌是前一天光禄寺官员摆放好的。

  准备就绪后,执事官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接下来就是自由发挥可以开始答题的时间。

  殿试为六个时辰,日出出卷开始构思,日落交卷。

  当然,皇帝和内阁大学士不可能陪着考生坐一天,人家还没闲到这种地步。

  欧藏华拿出一张稿纸,先把考题一字不差的默写了出来,然后才开始逐句分析、解题。

  正德皇帝坐了一会儿就有点坐不住了,他看了看下方,李东阳、杨廷和、刘忠、梁储、费宏五大阁臣一字排开,一个个神情肃穆,格外庄重。

  看得正德皇帝一阵头疼,这五个人今天都这么闲么?

  还好,看了约半个时辰,杨廷和、刘忠、费宏三人告退,回内阁处理公务去了。

  正德等得就是现在,他一本正经的站起来,在众多官员的注视下,走到考生中间,时不时停下脚步弯腰看一看。

  考生们被他这么一整,都搞得都有些紧张,还好大家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虽然慌了一下,却也快速调整了过来。

  李东阳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丝,显然是对这一届的考生的表现比较满意。

  溜达一圈之后,正德到了欧藏华跟前,认认真真的看着他打草稿,然后小声开口问道:“欧卿,你武功练得如何?”

  欧藏华一愣,立马明白正德的小心思。

  这位大明集团的老板就是想看他这个新人震惊的模样啊!

  毕竟朱老板出宫与他交朋友的时候,用的是朱寿这个马甲,也一直没有暴露过。

  于是,欧藏华只得配合的抬头,看着正德皇帝露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

  “嘿嘿嘿没有料到吧?”

  正德满意的欧藏华的反应,他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鼓励道:“欧卿,朕看好哦!”

第65章 乘风而起

  杨慎听完题目后,闭目沉思,随后便开始动笔:

  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

  有出治之全德,有保治之全功。

  文武并用,出治之全德也。兵农相资,保治之全功也。

  于并用而见其同方,则天下之政出于一,而德为全德,如日月之在天,凡所以照临者,胥天之德也。

  一气呵成,将第一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欧藏华此刻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臣对臣闻,民者国之本也,社稷为民而立。

  卑而不失其尊,曲而不失其正者,以民为本也。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兵者,鱼也。民者,水也。

  鱼无水无以生,水无鱼无以活。

  随着时间推移,很快就到了午时,大多数贡士都是在寅时前后吃得早餐,这时候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而且饥肠辘辘,不是靠人的意志就能控制的。

  正德皇帝自然听到了这些声音,便开口道:“谷伴伴,让光禄司准备些吃食,可别饿坏了朕的栋梁之才。”

  “奴遵旨。”

  谷大用应了一声,走到殿外时,一名小太监小跑着上前,收到口谕后,小太监立马转身去了光禄司。

  光禄司主要负责外廷食物,也就是祭祀食物和宴会餐饮这些。

  还好前朝弘治皇帝以仁德著称,多次在殿试时让光禄司准备吃食,有标配,所以很好做。

  一个个蒸笼启动,一个个大锅架上。

  不到半个时辰,一份太祖皇帝最爱的南瓜糯米糕、一张肉饼、一份萝卜干、一杯青葱豆腐汤就被光禄司官吏们端了上来。

  正德皇帝也要了一份,看着有些简朴的吃食后,他微微皱眉,自己可是天下之主,怎么请客吃饭还这么寒酸?

  话说正德三年的殿试吃的啥来着?

  正德皇帝认真回忆了一下,当时自己好像

  诶?

首节上一节4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