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第177节

  鲁连荣有些不满的说道:“我都这般了,刘师弟还不愿意见我?!”

  老管家苦笑一声,解释道:“鲁二爷,不是我家老爷不愿意见您,是见不了您啊!我家老爷刚.”

  鲁连荣气愤打断了老管家,追问道:“我是什么绝世凶人么?有什么见不得的?”

  “我老爷上午带着一家人去京城了!人都不在衡山县,怎么见您呢?”

  “他、他去京城做什么?我都没去过。”鲁连荣呆了呆,有些懵逼的问道。

  “是姑爷写信来,请老爷入京的。”

  “那也不能.一声不响就走吧?.我这个做师兄的,都没送一下他”鲁连荣干笑了一声,问道:“那刘师弟莫子时候回来啊?”

  “这个.老朽也说不准啊!”老管家讪笑了两声,这个他是真不知道.

第264章 沐休不谈公事

  难得一日沐休,欧藏华一觉睡到了巳时六刻。

  在曲非烟的伺候下,他换了一套衣服,把长长的头发打理好,才走出房间。

  来到后院,遥遥就听到一阵歌声传来:

  共饮一杯酒

  人间本来情难求

  相思啊难了

  豪情再现

  乱云飞渡仍闲悠

  欧藏华突然对身后的仆人说道:“去把我的笛子拿来。”

  一名腿脚麻利的仆人立即跑了出去,片刻后就拿来了竹笛。

  原来是刘箐知道岳灵珊喜欢唱歌,就把夫君曾经教给自己的曲子唱了出来,想教给岳灵珊。

  就在她唱得开心时,后院的一角突然传来了悠扬的笛声。

  这笛声轻柔,像是山涧中的清泉,潺潺流淌。

  刘箐一下就听出这是自家夫君来了,岳灵珊也顺着笛声看去,只见欧藏华站在不远处的假山旁,配合着刘箐表演。

  一曲唱完,刘箐开心的小跑着过来,眼睛如清澈的湖水,泛着柔和的光,倒映着心爱之人:“夫君!”

  欧藏华牵着刘箐的手,温柔的问道:“箐箐今日没有出门聚一聚?”

  “难得夫君沐休,我当然要在家里陪着你了。”刘箐摇了摇头,笑眯眯的说道。

  说来也是有趣,衡山女侠由于身手了得,在京城贵妇中闯出了一个‘第一击球手’的美名。

  自此以后,只要是有组局玩捶丸的,或者玩《围猎僵尸》的,都会给刘箐下个帖子。

  现在刘箐和咸宁侯夫人就是孟不离焦的捶丸搭子,而杨慎夫人就喜欢约她玩桌游。

  欧藏华看了看今日的天气,也不适合出门游玩,干脆就在家里陪陪媳妇研究一下美食也不错。

  刘箐自然不会反对,撒着娇说着想吃烧烤。

  欧藏华便让侍女们安排了一些食材,再加上岳灵珊和曲非烟,四人凑在一起,一边串烤串,一边聊些武功上的话题。

  当聊起掌法时,岳灵珊明显比另外两女更了解些。

  衡山派徒手功夫,就只有一套流云掌,以及一拳超人的青天揽日月。

  相比起来,华山的拳脚功夫就丰富得多。比如鹰蛇生死搏、混元掌、劈石破玉拳、伏虎掌法等等。

  虽然岳灵珊也只是略懂,却也胜过了刘箐和曲非烟。

  聊到开心时,岳灵珊还给众人演示了一遍长拳十段锦,这是华山派的入门功夫之一,讲究进退趋避,灵便异常。

  欧藏华只掌握了一门青天揽日月,在与岳灵珊的聊天之中颇有收获。

  中午时分,欧藏华化身为西域烧烤师傅,拿着一个团扇,专门为刘箐三人烤起了肉串。

  幸好欧大人内功深厚,这点热量影响不到他。

  三人也很给面子,对欧大厨的手艺赞不绝口。

  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常以烧烤鹿肝生肚下酒,上行下效,烧烤之风在西汉初年就已经风靡全国。

  更早的《诗经小雅瓠叶》中也有记录: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兔兔真是传承千年的食材啊!

  就在欧藏华尽情发挥自己的实力时,李书雁走了进来,柔声道:“老爷,前院华安来传话,张亲卫派人送来了两本宋朝碑帖。”

  “哦?这么快就找到了啊!”欧藏华面露喜色,开心的说道:“直接拿进来吧!我一会儿看。”

  “是。”

  片刻后,李书雁拿着两本秘籍走了进来,欧藏华将烧烤大业交给了刘箐,自己坐在一旁翻阅起来。

  跟上一本一样,这两本同样有不少字迹不清晰,一本是《天山折梅手》,另一本则是号称武林第一等暗器的《生死符》。

  “逆运真气,将刚阳之气转为阴柔”欧藏华拿着《生死符》阅读一阵后,不禁微微皱眉,这话看起来就有种引诱他人走火入魔的感觉。

  也就他知道这门暗器真实存在,不然大概率会当成歪门邪说扔到一边。

  欧藏华忍不住想起了上次左冷禅送他的《寒冰真气》,若是以寒冰真气催动的话,是不是也能使出生死符呢?

  但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先把《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学会,再思考其他的。

  第二日,在礼部点卯后,欧藏华就与田景贤说明了情况,随后便带着陈梦吉和十六名鸿胪寺官员,再次前往了通州。

  再临通州,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张寰在杨金水的房间里搜出了大量账本,通过这些账本,他们将通州县衙一网打尽。

  见到欧藏华进来,张寰立即迎了上来,拱手行礼道:“欧大人,在下等候多时了!”

  言语中多少有些埋怨,他们上直亲卫可是陛下亲军,是要上战场打仗的,现在却在通州干着锦衣卫的活。

  更糟心的是,因为他们把通州县衙都抓了,昨天就有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前来询问情况,都被张寰以‘涉及军务’为由挡了回去。

  若是欧藏华再不来,他就只能带着人回京城去,先关进上直军营。

  “昨日本官沐休,不谈公事。”欧藏华讪笑着说道。

  张寰看着欧藏华一阵无语,你不工作,人家工作啊!

  不过人来了就行!

  他很是直接的说道:“既然欧大人已经到了,那通州之事就交给你了,通州犯事儿的官员全部收押在牢房之中。在下留一对人马,协助欧大人管理。”

  “多谢张亲卫。”

  “不客气,在下要回京向陛下复命,告辞!”

  欧藏华客气道:“张亲卫慢走。”

  张寰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目光有些幽怨:“这个慢不得!”

  随着张寰带领着一部分上直亲卫撤离,通州由欧藏华接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去在县衙之中,先安抚好下面小吏和乡绅举人的情绪。

  走进县衙大堂,看到神情慌张又老老实实的众人,他便穿过人群,走到高堂之上,拍了一下惊堂木。

  众人众人扭头一看,见欧藏华身穿三品绯袍,赶紧拱手行礼道:“参见大人!”

  欧藏华拱手回礼,朗声道:“本官礼部右侍郎、鸿胪寺卿欧藏华,诸位无需紧张,该干啥干啥。因为犯错的人已经被抓了,尔等没有被带走,就应放下心来,好好办事。”

  此话一出,大家好像得了免死金牌一般,纷纷松了口气,言语都多了几分感激:“是!多谢欧大人。”

  要知道前两天上直亲卫如狼似虎一般冲进县衙,把知县、主簿、县丞、典史一锅烩了,正在办公的六房小吏全部被关在县衙之中不得外出。

  就连皂、壮、快三班衙役也全部被叫了回来,不愿意回来的就地格杀,一些前来办事的乡绅被顺手关了起来。

  有几个举人老爷还想跟上直亲卫讲道理,人家鸟都不鸟,再敢多说一句,直接跟县丞关一个房。

  一通操作下来,所有人都老实了.

第265章 大明皇家贡品

  “梦吉啊,县衙这边你先担着,我去把皇庄之事安排好,再来寻你。”

  通州县衙门口,欧藏华骑在马上,看着一脸苦相的陈梦吉,笑眯眯的说道。

  陈梦吉搓了搓手,贱兮兮的问道:“大人,下官没有后台,您不会让下官背锅吧?”

  刚刚他听说,通州知县前阵子搭上了锦衣卫指挥使钱宁的线,一转头就看到自家老大要溜

  “诶,梦吉这话说的,我不就是你的后台么?”欧藏华笑了笑,一脸从容的说道:“有我在,谁敢让背锅?”

  给了陈梦吉一个放心的眼神,欧藏华骑着大马,朝着未央宫皇庄狂奔而去。

  陈梦吉站在县衙门口,不禁暗自叹了口气,只希望自家老大真如他所说的那般靠谱吧!

  他可不想变成刑部司务林华、大理寺评事沈光大那样的倒霉蛋,一个被降一级,另一个被黜退。

  欧藏华还不知道自己的小弟忧心忡忡,他带着一行人来到未央宫皇庄时,发现这里居然没有混乱,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做事、生活。

  也不知道杨金水是怎么想的,居然把办公庄园起名叫做忠义堂。

  进入厅内,首先看到的就是被供奉的岳飞画像,上方挂着一块牌匾,赫然写着碧血丹心四字。

  还真是越缺什么,就越秀什么啊!

  给岳王爷上了一炷香,欧藏华便坐了下来,看着跟他一起来的鸿胪寺官员说道:“如诸位所见,未央宫皇庄今后有鸿胪寺管理。原本负责管理皇庄内部事务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奴仆,都被上直亲卫控制了下来,皇庄管事太监和他的亲信全部被带回了京城。”

  “是以接下来,就需要诸位尽快接手皇庄之事,待到皇庄一切回到正轨,赏赐自然少不了,而且本官也会为诸位请功。”

  十位鸿胪寺鸣赞纷纷拱手行礼道:“下官多谢欧大人提携!”

  欧藏华笑了笑,继续说道:“另外,招三十名识字的皇庄农家子弟当杂役,你们一人配两个,剩余十人,都安排在本官办公之处。”

  “是!”

  有了这些帮手的协助,欧藏华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皇庄的各项事务梳理清楚,再加上曾经的庄头、家人、伴当提供的资料,就连杨金水的销售渠道都摸透了。

  欧藏华一看,顿时有些无语,搞了半天,杨金水赚钱的路子就是把皇庄的各种农产品拉到京城去卖,赚到的钱再上缴。

  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铺席》中记载:“杭城市肆名家,有名者如日瓦尔前皂儿水,杂货场前甘豆汤,戈家蜜枣,市西坊南和济惠民药局,官巷前仁爱堂熟药铺,修义坊三不欺药铺……”

  由此可见,在宋朝时期,民间就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品牌意识。

  反应明朝后期的写实画卷《南都繁会图卷》中,能数出的招牌就有一百零九个,什么“涌和布庄”“立记川广杂货”“西北两口皮货发售”等等。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欧藏华,品牌这个概念依然会在明朝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

  而现在,欧藏华要做在就是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品牌概念正规化。

  他简笔画的方式,仅用几笔就画出了五脊殿,接着在五脊殿左边写下‘未央宫’三字。

  接着便是广告词了,欧藏华思索一阵,还是决定用‘大明皇家贡品’六字。

首节上一节177/2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