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第10节

  欧藏华平静的拒绝道:“前人已经将洞庭写绝了,我写不出更好的,就不献丑了。”

第14章 苏杭

  沙船从岳阳出发,入长江至洪湖武昌,过九江彭泽之后,经池州芜湖,达到应天府。

  因为赶时间,大家没有在应天府停留,而是直接转入京杭大运河,前往杭州。

  事实上从应天府去杭州除了京汉大运河以外,还有一条人工开凿的胥河。

  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是我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

  只可惜明都北迁后,永乐初年废掉运道,胥河在失去交通要道的地位,渐渐淤塞浅窄。

  之后在正统六年遭遇大水,东坝出现缺口,水阳江流域的洪水东泻,导致苏、常二州受淹。

  于是,东坝再次加高,并另外修建了下坝,自此胥河没有了生机。

  一直到几百年后的新中国,才重新启动这条古老的人工运河。

  欧藏华让曲非烟打开了窗户,湿冷的空气灌入房间,让人瞬间清醒了不少。

  到了杭州码头后,欧藏华留下向大年守船,他则带着曲洋、曲非烟去逛一逛杭州。

  向大年一听欧藏华的安排就有些不淡定了,脸色涨得通红站起来说道:“大师兄,师傅交代过我不能离开你。”

  “大年,冷静。”

  欧藏华按住向大年,慢条斯理的解释道:“为兄大半的积蓄花在这艘船上,不是你帮我看着,我不放心。而且我们去的地方也不远,来回也有三四个时辰而已。”

  “可是师傅.”

  “师傅那边,我会解释的。”

  欧藏华笑了笑,一脸认真的拍了拍这个小伙子的肩膀,郑重的说道:“为兄的身家财产、前途命运,就托付于师弟了。”

  “我这.”向大年自己都没想到,看个船居然这么重要。

  他看着自家师兄认真的表情,只得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请大师兄放心,人在船在!”

  “倒也不必”

  欧藏华一听,顿时感觉自己好像演过头了。

  以向大年的性子,整不好真就跟船共存亡。

  可向大年却突然转身跪下对着曲洋哐哐就是三个结结实实的磕头,用无比凝重的口吻说道:“请曲前辈务必保护好我大师兄,大年感激不尽!”

  曲洋吓得差点跳起来,他赶紧扶起向大年,真诚的说道:“大年至情至性,是个好少年。请你放心,我曲洋拼了这条老命,也会护公子安全的。”

  “多谢曲前辈!”

  向大年拱了拱手,看向欧藏华有些不舍的说道:“大师兄,我在这里等回来。”

  “嗯辛苦大年了。”欧藏华有句话憋在心里,终究是没说出来。

  杭州的码头比岳阳热闹了很多,欧藏华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穿着异国服饰的外国人。

  那些店铺前,各种摊点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有些隐僻之处只要有空当,都会有摆摊之人。

  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欧藏华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运河上帆樯卸泊,百货登市,熙熙攘攘,人影杂沓。

  曲洋跟在一旁,还以为欧藏华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被震撼到了。

  然而实际上,欧藏华是透过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画面,看到了他前世的家乡。

  那座新一线城市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也是这么热闹

  “走吧!去西湖。”收回目光,欧藏华转身往城内走去。

  曲洋河曲非烟赶紧跟了上来,这码头热闹归热闹,三教九流之人同样很多,他们爷孙得保护好公子,别让某些宵小之辈占了公子的便宜。

  于是,一对奇怪的组合出现在了杭州的街道上。

  英俊的公子哥闲庭若步的逛街,身边的老人家低眉顺眼,还有一个活泼的小姑娘。

  这个阵容看着就是个块肥肉,很多摸包儿都开始关注他们。

  然而等他们靠近的时候,那老奴的目光就像利箭一般,瞬间射了过来。

  摸包儿被阴冷的眼神吓一跳,纷纷自觉绕开。

  他们是这个社最会底层的老鼠,要是偷窃中被对方抓住,打死了官府都不会管,所以没必要为了这一单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欧藏华走到一家书屋外,看到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皇明弘治年四书程墨同文录》、《皇明弘治年乡会试二三场程文选》有货’的牌子,顿时来了兴趣。

  这两本书就跟后世的各类历年高考试题汇编,高考模拟题相类似。

  是科举考试范文合订本,既包括首场的八股文范文,又包括二场论、判、诏、诰、表,三场以及廷试经史时务策的范文。

  之前欧藏华在衡阳与岳阳也有这两本书,不过是成化年的范文,更新速度明显比杭州慢了一个版本。

  走进店内买下这两本参考书后,欧藏华欣喜不已,这一趟杭州之行不管有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已经是不虚此行了。

  看天色尚早,三人便坐上马车朝着西湖而去。

  欧藏华见车夫胡子花白,便微笑着问道:“老丈可是杭州本地人?”

  “哈哈.不瞒客人,老头子我今年六十有七,已经在杭州城生活了四十年。”车夫一边控制着马车,一边爽朗的笑着回答道。

  欧藏华听到这话,便继续问道:“如此甚好,我要去西湖梅庄拜访一位老朋友,老丈可知梅庄在哪?”

  车夫神情明显变了一下,大笑着说道:“这位客人好生奇怪,哪有拜访老朋友却不知他家在哪的。”

  “因为他搬家了嘛!”欧藏华笑眯眯的说道:“老丈只需要送我们到西湖梅庄附近,这五十两白银,就不必找了。”

  五十两?!

  车夫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么多钱,他往常需要一年才能赚得到,这回一单就够了?!

  “客人当真?”

  “千真万确。”

  车夫咬了咬牙,小声道:“那好!不过客人不要告诉别人,是小老儿我送您去的梅庄。”

  “我都不认识你,如何跟别人说起呢?”欧藏华大笑着说道。

  这话也彻底打消了车夫的担忧,让他放心了下来。

  马车内,曲非烟瘪了瘪嘴说道:“公子何必给他那么多钱,西湖又不会跑,我们围着找一找,总能找的到吧!”

  “西湖当然不会跑,可是我的时间在跑啊!”欧藏华一脸从容的说道:“就算用五十两买半天的时间,也挺划算的。”

第15章 梅庄

  “客人,您沿着这条道走,看到松树就左拐,大约半个时辰,就到梅庄了。”

  车夫拉住缰绳,跳下车后指着一条道,憨笑着说道。

  欧藏华掏出一张五十两白银的银票递给车夫,微笑着道了声谢。

  倒是曲非烟瞪了一眼车夫,凶凶的说道:“要是让我们发现你骗了我们,我就拿一百两银子悬赏你!”

  车夫刚刚还开心着,听到曲非烟的话后,立马拱手鞠躬道:“哎哟,客人莫要吓人啦!小老儿怎敢欺骗客人,若客人发现不对,尽管来武林门码头寻我。”

  “非烟,快跟上。”已经走到前面的曲洋回头催促道。

  “好呢!”

  曲非烟应了一声,又对着车夫做了一个鬼脸,吓唬了他一下才笑嘻嘻的跟上。

  欧藏华走在最前面,突然好奇的问道:“曲伯是如何认识家师的?”

  “这个.”

  曲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才说道:“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像入了魔一般,对《广陵散》异常着迷,总想一探究竟。”

  “在一次寻找线索的时候,遇到了行侠仗义的刘贤弟,我们两个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吧!”

  欧藏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曲洋,在他似笑非笑的目光下,曲洋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

  这就是解元么?

  自己斟酌之后说出来的话,都被他一眼看穿了。

  刘贤弟啊,你真是收了个不得了的弟子!

  “曲伯,”

  “在。”

  “今后要洗心革面啊!”

  “是”

  “说起来,我这次要见的人名叫黄钟公,乃梅庄四友之首,嗜好琴,曲伯认识么?”

  曲洋一愣,有些惊讶的问道:“黄钟公住在梅庄?!”

  “曲伯认识此人?”欧藏华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敢满公子,若黄钟公是我认识的那人的话,他应该精通音律,是个高雅之人。”

  “为何这般说?”

  曲洋解释道:“据我所知,他本名黄子期,因为酷爱音律,曾经提过想改名钟公。”

  “只是多年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黄子期就不再现身,后来更是不知所踪。我以为他遭遇不测,还惋惜过。”

  “却没想到,他居然隐居在这西湖之畔。”

  说着,曲洋忍不住看向欧藏华。

  虽然他在日月神教不怎么管事,但江湖上大大小小的消息,或多或少都会传进他耳朵里。

  连他都不知道黄钟公在什么地方、是死是活。

  为什么欧藏华这个成天待在书院读书的人会知道?

  欧藏华却神情自若,根本不在意曲洋的疑惑的目光。

  看到松树就左拐,三人走了将近半个时辰,见前方碧波如镜,垂柳拂水,景物之美,直如神仙境地。

  一边倚着小山,与外边湖水相隔着一条长堤,更是幽静。

  三人从山边的石级上行去,转了几个弯,是一片梅林,老干横斜,枝叶茂密,想像初春梅花盛开之日,香雪如海,定然观赏不尽。

  穿过一大片梅林,走上一条青石板大路,来到一座朱门白墙的大庄院外。

  行到近处,见大门外写着“梅庄”两个大字,旁边署着“虞允文题”。

  “公子,虞允文是谁啊?”曲非烟有些好奇的问道。

  欧藏华看着那几个儒雅之中透着勃勃英气的字,温和的说道:“南宋名臣,采石大捷的指挥者,是个允文允武的奇才。”

  接着,他便走上前,抓住门上擦得精光雪亮的大铜环,敲了几下。

  过了半晌,大门缓缓打开,并肩走出两个家人装束的老者。

  左首那人躬身问道:“三位驾临敝庄,有何贵干?”

首节上一节10/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