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刀客加持我身 第240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尸体,会让这些黄菊长得更加旺盛。

  “阿弥陀佛,相比起白莲,老衲还是喜欢黄菊啊。”

  光头和尚双手合十,慈眉善目,望向东北,哈哈大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气透帝都,满城尽带黄金甲!”

  南州。

  这是个平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一个州,比之北州也不遑多让。

  因为它西边挨着地州,魔教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经常会来这里做一些需要血祭生灵的仪式。

  而它东边挨着黄州十万大山,乃是妖盟地盘,里面的妖时不时组团出来吃人。

  在它南边广阔瘴气林中有南蛮外族时不时跑出来打秋风,劫掠妇女,抢夺财物,最要命的是,南州没有阻挡蛮人的要塞城,不是不想修,而是战线实在太长,没法修。

  地方官员往往遇到蛮人烧杀抢夺,都会选择放弃辖地百姓,逃入有郡城寻求庇护,等蛮人离开后,再回来作威作福。

  得亏蛮人尚处于部落形式,大小部落星罗遍布于瘴气林中,内斗不止,所以每次打秋风规模不会太大,各自为战。

  要是南蛮出现一个如北狄铁木真一样一统南蛮的人物,那南州百姓会比北州百姓过得还要惨。

  饶是这般,南州百姓也绷不住了,官府、外族、妖魔,都在欺压他们,视他们如草芥,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轰轰烈烈的造反开始了。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万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弟兄们,跟着咱杀啊!”

  头戴红巾的圆脸汉子高举手中大刀,目光炯炯有神,带着一票兄弟们杀入县衙,斩了县令,宣布主权。

  他一开始是农民,后来变成了乞丐,再后来又成了和尚,身份的不停转变,都只是为了能混口饭吃。

  可事到如今,能吃到饭的法子只剩下一个,那就是造反!

  现在整个南州,就只剩下两种人。

  造反的人与不造反的人!

  黄州。

  黄州人倒是没有紧随南州人的脚步造反,他们甚至和官兵们抱团取暖。

  无他,十万大山里的妖见天下大乱,倾巢而出,大肆吃人。

  绝大部分的妖都是吃人的,因为人乃万物灵长,先天道体,吃人对修行大有益处。

  当然,有好也有坏,吃的人越多,身上孽障越多,渡劫成仙的概率就越小,可这天底下,又有几个生灵能成仙呢?

  细数这历史长河,最新一位飞升成仙者的记录,也是万年之前了!

  成仙机会渺茫,又何须担忧雷劫呢?

  所以如小青白素贞这般吞食日月精华修炼的妖修便十分罕见了。

  大环境下,妖吃人已经成了常态,不吃,才是异类。

  黄州的官民们硬是被吃人的妖们逼得团结在了一起。

  玄州,临近北州,这里的州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北州的情况,谁也不敢保证狄人会不会脑子一抽,绕道攻玄州。

  所以整个玄州现在都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若是平时,自然是以州牧柴荣马首是瞻,但是战时,却是北州州府总兵赵匡胤说得算了。

  尤其是在经过紧急征兵后,赵匡胤手握数十万大军,又恰逢此时突破瓶颈,达到先天四品,一时间风头无两,连柴荣都得避其锋芒。

  “诶……也不知道朝廷何时才能平定北州之乱,倒叫我玄州担惊受怕。”

  赵匡胤感慨道。

  此人外貌是个典型的武将形象,身披重甲,膀大腰圆,长着一张饱经风霜的黝黑圆脸,让人一眼就能瞧出是位和士卒同甘共苦的好将军。

  “哈哈,元帅,要是处于太平年间才没有我等武人的用武之地,叫那柴荣踩在我们头上哩。”

  赵匡胤身后一名武将哈哈大笑道。

  天知道赵元帅是希望北州战事快平息,还是希望战事不停呢?

  “匡义,休要胡言乱语,我与柴荣兄弟情同手足,那来的谁踩谁。”

  赵匡胤有些头疼地呵斥着。

  他这个弟弟什么都好,就是嘴巴太直了,就算是事实,也没必要非得讲出来不可。

  赵匡义倒也没有否认哥哥的话,只是拎起手里的酒坛子,露出一口大白牙。

  “对对对,大哥说得都对,喝酒不?”

第267章变天了

  “大哥,你可别骂弟弟违军纪,现在不喝,要是真打起来,就没机会喝了。”

  赵匡义知道哥哥会因为饮酒之事而斥责他,连忙将军师赵普教他的话术说了出来。

  赵匡胤沉默半晌,随后笑道:“好,我们喝,不醉不罢休!”

  “好嘞哥哥,就等你这句话了,营帐中早已备好佳肴了!”

  赵匡义大笑,心中暗喜。

  嘿,军师还真是懂大哥的心思。

  待得赵匡胤进营帐,发觉军中有头有脸的将军们早已等候多时了,他们齐齐拱手道:“元帅请落座。”

  赵匡胤先是一愣,旋即摇头笑道:“你们呀你们,也罢,大家一醉方休!”

  武夫豪迈,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是常态。

  赵匡胤爱兵如子,深得将领们的敬重,因此时常被手下人敬酒。

  而他也是自恃酒力,来者不拒,开玩笑,男人怎么可以说不行?尤其还是军人,不胜酒力什么的托词,不存在的,就一个字喝!

  酒足饭饱后,已是深夜,赵匡胤伏在桌案上,看似是醉得不轻。

  这时,一羽扇纶巾,颇具儒雅志气的中年人来到赵匡胤身边,此人正是军师赵普。

  他用羽扇轻轻拍打着赵匡胤的肩膀道:“赵大人,赵大人……”

  “唔嗯……别,别管我,你们继续喝,继续喝……”

  赵匡胤嚅嗫道。

  赵普闻言笑了,“大人,夜已深,天冷了,多加件衣服吧。”

  说着,他眼神示意赵匡义。

  赵匡义脸上闪过一丝羡慕之色,谁让大家都只认大哥呢,随后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件绣着五爪金龙的锦绣黄袍给赵匡胤披上。

  那些喝得酩酊大醉的将领们此时哪还有醉眼迷离的样子,个个炯炯有神地站起身,行伍排得整整齐齐。

  也是,个个都是先天武者,体质非常人所能及,这凡酒就是再好喝,又岂能醉人呼?

  待得黄袍披身,赵匡胤恰到好处地醒来,面对诸位将领的好言相劝,三番推辞后,只能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你们这是害苦了我啊,也罢,今日便反了吧!”

  赵匡胤软禁州牧柴荣,公然造反,玄州各郡,纷纷响应,就好像早就准备好了似的。

  不过咱们这位黄袍加身的赵大元帅三令五申,不得打扰道门玄庭的驻地,甚至还想所处的一整个郡都封给玄庭,不过玄庭没有接受,只是派人回复了三个字“别打扰”。

  就这三个字,却让赵匡胤松了一口气,能专心对付朝廷接下来的雷霆之怒。

  这帮道爷还真如传闻所言,只要别打扰他们修行,他们也懒得管天下事。

  至此,大乾九州,八州皆乱,七州皆反。

  当今天下,唯有稷下学宫所处的东州还算是太平,因为稷下学宫出来的儒修占据了东州近乎七成以上的官位,而剩余朝廷委派的官员碍于学宫,不敢做得太过火,底层百姓尚且能混个温饱。

  什么?还有帝都所处的中州局势也是相对稳定?

  “大人,如果说夺回我们的东西也算是造反的话,那我们就是造反了。”

  中州中塘郡家和县,王朝面对宋瑞,神情淡然道。

  伴随他的话,一道惊雷落下,随后便是滴滴雨水砸在地上,啪嗒啪嗒。

  “恁知道造反的下场吗?”

  宋瑞颤声道。

  他的心,随着这雨,拔凉拔凉的。

  “不知道。”

  王朝摇头。

  升斗小民,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每日都为活着而奔波,哪还有那个闲情去了解造反到底具体是何下场,了不起砍头便是。

  “大人,造反者,轻则夷三族,重则九族株连,雨下大了,淋着伤身,还是让差役们出手,将他们拿下吧。”

  卢惠选凑上前,积极回答宋瑞的问题,在他眼里,面前这些饥民已经不是人了,而是一个个行走的功绩。

  “听到了吗?造反者,轻则夷三族,重则九族株连,恁确定自己是在造反吗?”

  宋瑞目光紧紧盯着王朝,再三询问。

  一旁的卢惠选人都傻了。

  不是,造反还能再三确认的?

  他忍不住插话道:“大人,你这是在……”

  “恁给俺闭嘴!”

  宋瑞怒吼道。

  卢惠选身子一抖,顿时把嘴闭上。

  直娘贼,你嗓门大,你有理,官大一级压死人!

  “王朝,恁再说一遍,恁真的是在造反吗?”

  一向刚正不阿,堪称大乾版强项令的宋瑞,此刻语气里却带着一丝恳求的意味。

  是的,他在恳求,与其说是求王朝别造反,不如说是求王朝不要将大乾最后那一块遮羞布给撕下来。

  帝都所处的中州之地都有人过不下去要造反,那其他八州的情况可想而知。

  宋瑞就算不知道具体情况,猜也能猜得出来。

  王朝看着宋瑞,眼里闪过一丝愧疚。

首节上一节240/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