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刀客加持我身 第201节

  陈胜在鸳鸯居的所作所为,还能算是私底下发生的事,可如今在鸳鸯居门口如此光明正大地挑衅,这在郑天寿眼里属实有些过分了!

  “我在干什么?郑大人瞧不出来吗?我在给你立功碑啊。”

  陈胜拍着光滑的大石头戏谑道。

  其实真正的功碑并没有这么潦草,碑体呈长方形,碑顶和碑底都会有装饰雕刻,一般都是驼碑,负盘顶,又或者鱼虾仙鹤,龙凤呈祥什么的。

  但陈胜可不觉得郑天寿这个拿无辜孩子威胁人的家伙配得上这种碑。

  立块大石头,都委屈了这石头呢。

  “咯咯咯……”

  郑天寿牙都快咬碎了,忍气吞声,露出个笑脸道:“本官还真是多谢陈少侠立碑了,为表谢意,本官便送送陈少侠吧。”

  直娘贼,哪有把碑立在酒楼门口的!这不是咒人去死吗!

  还好,这只是块大石头,严格来说算不上碑。

  郑天寿此时只想赶紧把陈胜这个瘟神送走。

  急了,他急了。

  陈胜微笑道:“郑大人,你急什么,这碑文还没刻呢。”

  你特么还要刻碑文?

  郑天寿额角青筋暴起,很想爆粗口,但想到陈胜刚刚在酒楼里的粗鄙行事,顿时把脏话咽进嘴里。

  “我看郑大人这么喜欢我写的诗,特地为郑大人准备了一句戒石铭,一首诗。”

  陈胜将手缓缓搭在杖刀柄上。

  郑天寿等人一脸惊恐,连连后退,谁也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刀架脖子上。

  “嗤。”

  陈胜轻笑一声,他集真气于胸腔肺腑之中,朗声道:“今日,宋瑞、陈胜受中塘郡太守郑天寿及一众当地官员之邀,于鸳鸯居吃宴,宾客尽欢,陈胜为谢郑太守款待,特立碑于鸳鸯居门口,并刻赠一句戒石铭,一首五言诗!”

  音波随着真气放大,扩散至整个郡城,离得近的人都忍不住捂着耳朵减噪音。

  该死,这小子到底要搞什么幺蛾子!

  郑天寿脸都绿了,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218章郑大人,你要名垂千古啊

  锵!

  陈胜杖刀出鞘,刀气在大石块上纵横,他一边刻字,一边念句。

  “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声音传遍郡城,但凡会读书写字明理之人,都为之一愣。

  这戒石铭,听起来可不像是什么好话啊。

  更像是指桑骂槐。

  “你!你!”

  郑天寿浑身颤抖。

  他是文臣,没人比他更知道这句话的威力与价值。

  若是从他口中说出,百年之后,又是一句名言警句。

  但这话不是从他口中说出的,而是从陈胜嘴里道出。

  更要命的是,被这句话指名道姓告诫的人,就是他郑天寿!

  遗臭万年,遗臭万年呐!

  “郑太守,怎么了,是不是我这戒石铭写得太好了,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陈胜淡笑道。

  前世这《戒石铭》是出自五代蜀主孟昶《令箴》,后由宋太宗赵光义删繁就简,摘取其中这句而出,颁于州县,敕令勘石立于衙署大堂前。

  可问题是,不论是蜀主孟昶还是宋太宗赵光义,人家是主公皇帝,立这话整饬吏治,让手下人引以为戒,这没毛病。

  可是陈胜这江湖人士对一郡太守这般评价,那针对性就非常强了,看似警句,实则就差指着鼻子骂郑天寿是贪官了。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好句,妙言,唉呀,俺必定要上报朝廷,让陛下传至各州县学习学习呀。”

  宋瑞恰到好处地阴阳怪气。

  郑天寿肺都快气炸了。

  今日之事,或许数十年以后才会人尽皆知,广为流传。

  可若是朝廷下场宣传,官方背书,不出一年,他郑天寿就要成为笑柄了!

  但这还没完,陈胜还有一首诗没写呢。

  诗这玩意儿,写好了,可比警句要更广为流传,为儿童启蒙之作。

  “郑大人,还记得您刚刚在鸳鸯居提的悯农一诗吗?”

  陈胜微微笑道:“其实这悯农不止一首,好事成双,今日,我便将另一首刻于碑上,以衬托郑大人您的功绩。”

  锵!

  杖刀再次飞舞。

  “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本意是描述剧烈的土地兼并下,普通农民的悲惨生活。

  作为佃农,土地的丰收与你无关,只属于地主,哪怕田里满是粮,你也避免不了饿死。

  但用到郑天寿身上,用到那些贪官身上,却也颇为合适。

  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还不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在永无止境地搜刮民脂民膏!

  再结合之前郑天寿提的悯农,讽刺力度简直拉满。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宋瑞轻念着这首悯农,也没有心情再嘲讽郑天寿了。

  这首诗很直白,直白到他仿佛看到了大乾土地上无数饿死在良田上的百姓。

  他知道,大乾已经病入膏肓,可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不,还有机会,就是这倒卖官粮一案,必须查得一清二楚,借此除掉朝堂上的蛀虫!

  宋瑞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他不信世人皆醉唯我独醒,定然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如陈胜,如……总能找到的,现在要做的,是拨云见日!

  “哈哈哈……”

  陈胜仰天大笑,杖刀入鞘,翻身上骡,“郑太守,碑已立,诗已赠,此地陈某就不留了,宋老先生,我们走!”

  “年轻气盛啊,连俺也热血沸腾起来了。”

  宋瑞感慨一声,骑上他的毛驴跟在后头。

  这搞得,好像陈胜才是皇帝委派的钦差大臣一般。

  郑天寿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胸口一阵起伏,伸出手,颤颤巍巍地指着,又看向那石碑上的字,气血上涌。

  “噗……”

  一口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洒在石碑上,血顺着头开始流,染红了上面刻着的字。

  郑天寿倒下了。

  “哈哈哈,吐血了,吐血了,真是解气,我死而无憾矣!”

  石匠拍手叫好,眼里带着泪花。

  “大人,大人!”

  郑达连忙上前搀扶,他怒道:“来人,给我把那石碑砸了,还有那石匠,给我抓回郡城大牢!”

  “不,不能砸,不能抓!”

  郑天寿无比虚弱道。

  这特么的,砸石抓人,这不变相承认陈胜说的都是真的,而我恼羞成怒,欺软怕硬,杀人灭口了吗?

  可石碑若是不砸,必定会有人前来观瞻,郑天寿也不可能阻拦,阻拦就是心虚。

  等百千年后,这特么不是屎也是屎了,更何况郑天寿等人本身屁股就不干净,等宋瑞查清倒卖官粮一案,那真是遗臭万年加铁证如山。

  完了,完了,想不到我郑天寿一世英名,竟毁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手中。

  郑天寿一想到这里,羞愤难当,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鸳鸯居前又是一片手忙脚乱。

  郑天寿做梦也没想到,本来是想给宋瑞下马威加警告的,最后却发展成自己被两诗一警句,钉死在耻辱柱上。

  你以阳谋陷我,我以阳谋回之,还顺带让你里外不是人。

  这就是陈胜的计谋。

  他不想动脑子不代表智商低。

  谁让郑天寿这比把脸凑上来让他打。

  这不抡圆了打个噼啪炸响,都对不起人家这么主动。

  中塘郡离帝都五城的距离,快马加鞭不过几天。

  加上宋瑞的行踪时刻有人盯着,没过几天,整个帝都五城都知道鸳鸯楼前发生的“陈胜立碑赠天寿”事件。

  各大酒楼茶馆说书先生表示:在编了在编了,保证十天十个样!

  咔嚓!

  郑夫人摔碎了手里的茶杯,怒目圆睁,“这小杂种,嘴皮子居然也这么利索,使我郑家蒙羞!”

  郑天寿身上的郑家标签是撕不掉的,人们笑他,也会顺带连郑家也一块笑的。

  郑夫人已经能想象到王、卢两家这几天会如何嘲笑郑家了。

  “夫人,气归气,这个节骨眼上,你们郑家可不能动手,否则定会被卷进去,宋瑞可是条疯狗,不好惹。”

  一旁的玄武城城主崔成说道。

  他心里也暗自庆幸,好家伙,还好宋瑞和陈胜第一站没有到他们崔氏官所管理的郡城,不然就这立碑赠诗,谁也遭不住啊。

  “我知道,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郑夫人银牙暗咬,大局为重,她也只能选择忍。

第219章各方算计

首节上一节201/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