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武侠开始 第19节

郭淮用神识扫了扫蛟龙的身体,整个气血比较虚弱,身体内并没有发现龙元的存在。

蛟龙失血过多,此时也疲惫不堪的闭上了眼睛。

郭淮没有休息,又出去打了几头体格庞大的不知名野兽,漆黑的夜晚,几大堆篝火上都有一个烤架,上面烤着一块块大大的烤肉,肉香扑鼻!

蛟龙闻到烤肉的香味,疲惫的睁开眼睛,灯笼大的眼睛略带兴奋,只有美食能填补它受伤的身体。

郭淮看着蛟龙期待的眼神,笑道:“不要急等会就能吃了!”

蛟龙人性化的点了点头,嘴里发出哼唧哼唧的声音。

郭淮把烤肉全部投喂给蛟龙后,蛟龙满足的闭上眼睛缩回了黑龙潭里。

郭淮每天都去打些野兽烤来投喂蛟龙,每天都给蛟龙的伤口换药,三个月后蛟龙身体的外伤也都基本痊愈,只不过气血还是不足。

直到一天,蛟龙不知怎么回事也不再吃烤肉,而是看着郭淮轻轻的哼唧,用它的头轻轻的蹭郭淮。

郭淮也实在是不知道这头蛟龙什么意思,毕竟它不会说话,郭淮实在是没能理解。

可到了第二天,郭淮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这蛟龙可能是休眠了,全身都没入水里,不呼不吸不吃不喝。

郭淮在这里等了三个月,也没有见蛟龙有苏醒的迹象,期间郭淮去了朱砂矿修炼,每个月回来看一次蛟龙。

蛟龙身体也在慢慢的恢复,只是并没有察觉到龙元的存在,郭淮这个时候也并不在意龙元了。

就像养了个家禽,养的时间长了有感情,就有些舍不得吃了,郭淮现在也有这种感觉。

他的修炼速度和运气别人都望尘莫及,有没有龙元郭淮也并不太在意。

郭淮想了想自从上次遭到两个道人追杀,不得不跳入渭河逃命算起,到现在也快小一年了!

自己答应柳师傅照顾小虎的,现在一年有余了,该去看看小虎了,郭淮告别蛟龙沿着溪流而下。

第49章 天下大乱

郭淮出了大山,很快就到了陕州境内。

他没走多久就看到两帮武者在厮杀,双方约都有三四十人,双方领头的有五品境界,其余众人的武功六七品,八九品的都有,叮叮铛铛的打个不停。

期间有人看到路过的郭淮,提着刀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了过来,郭淮也不惯着他,一掌把他打倒在地,也没有杀他。

郭淮也没有在意这个小插曲,他继续赶路,一路走来已经看到多起这样的厮杀,他都没有靠近,远远的就绕了过去。

等他到了龙武郡还遇到数万大军厮杀,鼓声震天,战旗密布,郭淮看了也不得不绕道走。

郭淮远远看到双方的穿的铠甲都是大乾国的制式装备,不知怎么回事他们自己人打了起来。

陕州前几年发生了旱灾流民四起,朝廷又来平叛,杀的陕州好几个郡一片白地,千里没有人烟。

后来渭水决堤又发生了水灾,不知多少地方被淹,现在不知怎么回事,军队也打了起来。

时过多日郭淮终于来到隆安郡城,只见郡城破败不堪,残破的城墙上还插着箭矢,城墙上还有很多褐色的血迹。

离得很远郭淮就闻到一股冲天的臭气,他憋着气来到城中,遍地都是腐烂的枯骨,还能看见一条野狗在啃食着残肢。

城里的房屋多数也被焚烧殆尽,房倒屋塌,街道上数不尽的枯骨散落,一些锈迹斑斑的刀剑散落在地上。

北风呜呜的吹着,像是亡灵在哭泣一样。偶尔还会响起几声犬吠,这里没有一点活人的气息。

这是一座死城!

郭淮没有再往城里去,他绕过隆安郡城,沿着快要被杂草覆盖的道路继续向前,很快他就来到了风陵渡旧址。

为什么是旧址?

因为这个繁华的渡口早已消失不见,放眼望去只有一片泽国,以郭淮超强的视力也看不到尽头。

郭淮只能绕开这里,估摸着走了几百里,才看到一处小镇,镇子也有些破败,但还能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

郭淮来到镇里,并没有见到老百姓,反而看到几个提刀挎剑的武者,他们看到身上穿着破旧衣服的郭淮,一个白脸的武者立刻上前盘问。

“你是干什么的?这里不是你能来的地方!”

郭淮看对方只是一个六品的武者,他身形一闪而过,下一秒已经出现在白脸武者面前,充满劲力的手抓着对方的脖子。

白脸武者吓得脸色更加苍白,声音颤抖道:“前辈不要杀我,我们是白鹤门的。”

镇里的武者听到动静,纷纷出来把郭淮围了起来,郭淮打眼一看有十几个人。

郭淮抬手一掌打向附近的一根支撑房子的柱子,房柱应声而裂,轰隆一声整个房子都倒塌了。

白脸武者颤抖的更厉害了,真气外放,这可是先天宗师的能力,今天他可是撞到墙上了。

周围的武者也都瑟瑟发抖,先天宗师可是他们招惹不起的,纷纷跪下求饶。

郭淮松手放开了白脸武者,问道:“接下来我问什么,你们就回答什么,回答的好我就饶你们不死!”

众人皆是伏地口中称是。

“陕州为什么到处都有人厮杀,我走了几千里过了数个城镇,连个人影都没有见到?”郭淮声音严厉问道。

白脸武者一脸懵逼,这个年轻的前辈怎么这都不知道。

看他身上破旧的衣服,白脸武者立马自己补脑,这个前辈肯定是这些年在山里苦修,刚刚下山所以才有这种疑问。

于是他恭敬道:“启禀前辈,这是因为去年先帝驾崩,太子和四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双方发生了打了起来。”

“ 太子党占据了南方,四皇子党占据了北方一部分,为了争夺天下,四皇子勾结了邪道帮他夺天下!”

“我们这些名门正派大多数都支持太子,所以从去年开始就发生了正邪大战!”

“除了双方军队的厮杀,我们正邪两道也在相互的厮杀,陕州是西北的战略要地,所以双方在这里来回争夺,打的老狠了,老百姓没有躲进山里的,剩下的基本都死了!”

郭淮面无表情,没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竟然天下大乱了。

余雯雯也就是九公主,她应该是四皇子一党的,被郭淮杀掉的七王子也就是余雯雯的亲哥,他就是铁杆四皇子党。

“你们有吃的吗?”郭淮已经很久没有正经的吃一顿饭了,这一路走来,他也是忍饥挨饿。

这一路上不仅没有人烟,连只野兽也没有,郭淮只能找了些歇菜植物根茎之类的充饥。

“有的有的!”

白脸武者快速从地上爬了起来,请郭淮去屋里用餐,不一会儿众人就端了一桌子饭菜。

郭淮也不管他们,旁若无人的大口吃了起来,风卷残云一般吃完了一桌子饭菜。

郭淮开口问道:“你们这里伙食怎么这么丰盛?”

一人抢先回答道:“太子殿下的人会定期给我们运来补给!”

“那看来你们白鹤门也是支持太子了?”郭淮擦着嘴问道。

这人献媚道:“我们正道除了断剑门和魅影剑派这两个大派,其他的基本都支持太子殿下。当然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小帮小派支持四皇子!”

郭淮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们给我准备些干粮和水,我一会儿还要赶路!”

众人听到郭淮要走,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干粮和水,巴不得这个煞星赶紧走。

第50章 噩耗

离开小镇后,郭淮又走了十多天,终于来到了老家的县城,县城也是破败不堪,不过还好有些人在出入,证明里面住的还有人。

郭淮进入城里零零散散遇到几个人,商铺也大多关着门。

来到郭家的宅子,郭淮听到有人走动的声音,连忙敲门道:“父亲母亲我回来了!”

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传来,只见有些清瘦的母亲打开了大门,她激动的把比她都高的郭淮搂进怀里,无声的哭了起来。

这时郭父也抱着三岁多的妹妹走了过来,劈头盖脸骂道:“你这小子这一年多跑哪去了?城里到处都贴的有你的通缉令,幸好县里我的亲朋古旧众多,人家也没为难我,只是让我们去山里躲了一段时间。”

郭淮关上门和父母说了这一年多的遭遇,得知郭淮是为了给柳师傅报仇才被通缉,这才不再说什么。

忽然郭淮没有发现小虎的身影,于是问道:“怎么没见小虎呢?”

郭父叹了口气,道:“还是让你母亲说吧!”

郭母这才缓缓的讲起了这一年多发生的事,郭淮认真的听着。

听到大军过境,郭父提前带着全家老小躲到了山里,等大军走了才敢回来。

郭淮也不由为父亲的果断感到佩服。

那些头铁的不走的人,男的被军队抓了壮丁,女被抓去充当营妓,反正没有什么好下场。

郭淮忍不住感叹道,这朝廷的军队毫无纪律可言,连土匪都不如。

这大乾也不单是军队这样,整个朝廷里从上到下,也从来没把老百姓当人看过,只把他们当做牛羊,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出油率最高的不是花生,也不是大豆。

是那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压榨压榨再压榨,总是能压出油水来。

上层的权贵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底层的老百姓怎么样活着,他们只想垄断一切资源,世世代代过他们纸醉金迷的生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从古至今也没有改变过。

郭母继续讲道,他们躲在山里的时候,因为存的有粮食,所以刚开始虽然条件辛苦些,但也衣食无忧。

后来山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粮食不够吃,就开始抢了起来,郭家的储备粮食也被抢了,仆人也死了好几个,小虎就是那个时候走散的。

因为当时太乱了,山上闹哄哄的,也没有找到小虎。

后来听说一批人沿着牛头山的山道去宁州找活路,小虎不知道是不是跟着这批人走了。

郭母抹了把眼泪道:“是我们对不起柳师傅,他就小虎这唯一一个亲生骨肉,还让我们给弄丢了。”

郭淮在家里住了两日,还是决定去牛头山里找一找,他在那里生活过三年,比较熟悉。

父母不会武功,没有能力找,郭淮自然要去找一找,他心里愧疚。

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柳师傅的遗愿郭淮是不会忘的,柳师傅就这一个独子,自己一定要找到他,把他抚养成人。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郭淮的脚程很快,没用一天的时间就来到了牛头山。

在山上找了没多久,就发现几个蓬头垢面的人,经过询问才知道,当时大军过境在这里驻扎了一段时间,到处抓壮丁。

两个县经过匪乱本来人就不多,这下子人就更少了。

有不少聪明的人都提前躲进了大山里,不过山里没吃没喝的,身上带来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

人们就想打猎挖野菜吃,可是数千人的口粮,贫瘠的大山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时间久了人们都饿的扛不住,开始抢了起来,这场动乱死了很多人。

有人部分人越过八百里牛头山,都往宁州方向逃荒去。

郭淮顾不上休息,沿着狭窄的山路,翻过大山朝宁州方向走去。

一路上有数不清尸体倒在路边,郭淮每一具尸体都会翻开看看,看看有没有自己认识的人。

过了八百里牛头山,没走多远一条宽阔的大河拦住了去路,人们需要再穿过渭河才能到达宁州。

郭淮在渭河边上看到几处搭好的窝棚,他跑过去一看果然有人,是七八个瘦骨嶙峋的难民。

一问才知道他们就是从两县逃过来的难民,好不容易穿过了牛头山,一条大河拦住了通往宁州的去路。

首节上一节19/1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