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当派开始肝经验 第145节

  差不多一年前,《长生诀》突然在大唐江湖现世,引起了众多高手争相抢夺。

  当时大唐江湖,乃至朝廷都有派人争夺,只是最后《长生诀》花落谁家却没有消息传出,没想到竟然落在了「慈航静斋」手里。

  不过更让李沐意外的是,「慈航静斋」现在竟然想用《长生诀》来跟他换《大悲赋》。

  「慈航静斋」那帮女人这么做,是因为师妃暄把绾绾想要自己身上《大悲赋》的消息传回去之后,存心想要给「魔门」添堵,还是她们也知道《大悲赋》上的秘密?

  李沐猜测,应该是后者的几率大一些。

  不过,不管「慈航静斋」那帮女人是怎么想的,李沐对《长生诀》确实非常感兴趣,而且比对「魔门」的《天魔策》兴趣更大。

  《长生诀》的等级,毋庸置疑绝对是和完整的《大悲赋》一个层次,而这种等级的武学,练到满级之后,可是能衍生出传说中的「大神通」,所以李沐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交易。

  当然,就算要换,李沐也肯定要先把《大悲赋》上的七门武功全都集齐之后才会拿去交易。

  至于《大悲赋》原本上隐藏的秘密,能弄清楚最好,弄不清楚也无所谓。

  “师仙子,令师的交易,我答应了!”

  李沐看着师妃暄,认真说道:“如果你们真能拿出《长生诀》,我可以和你们换。

  但前提是,你们拿出来的是真正的《长生诀》!”

  “李公子放心。”

  师妃暄见李沐答应交易,清冷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意,道:“我们「慈航静斋」还做不出用假物来蒙骗李公子的事情。

  不过交易的事情,还需要李公子亲自前往「帝踏峰」一行才能进行。”

  “没问题。”

  李沐闻言,直接点头道:“等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决战过后,我就随师仙子去一趟「慈航静斋」。”

  “如此最好。”

  师妃暄听到李沐肯定的答复后,脸上的笑意越发明显,然后说道:“既如此,那妃萱就先告辞,等九月十五后,再来于李公子一同前往「帝踏峰」。”

  师妃暄这次来大明,可不只是单纯的因为李沐而来,还有其他事情要办。

  既然已经得到了李沐肯定的答复,师妃暄就没有必要在留在这里,毕竟整天看着李沐和绾绾腻在一起,就算知道他们没做什么,心里也挺烦的。

  “可以。”

  李沐点头,然后目送师妃暄离开。

  “你们谈了什么?”

  师妃暄离开后,绾绾便走了进来,她直接向李沐问道:“「慈航静斋」那些人要跟你做什么交易?”

  绾绾刚才虽然就站在门外偷听,但功力被封禁的她却完全没有听到李沐和师妃暄的谈话。

  不过李沐却并没有要瞒着她的意思,直接说道:“她们想要用《长生诀》来换我手中的《大悲赋》原本,而且我已经答应了。”

  “你怎么能答应她的交易!”

  绾绾听到李沐的话,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急促,然后径直的来到他面前,说道:“而且你不是已经答应了用《大悲赋》和「魔教」的人交换,怎么能又跟「慈航静斋」的人交易!”

  “你们果然和「魔教」有联系。”

  李沐听到绾绾的话,目光玩味的看着,说道:“难怪我之前提出要用《大悲赋》换《天魔策》的提议,你一直不答应。

  原来你早就知道我和「魔教」的交易。

  我猜你之前之所以那么淡定,是《大悲赋》到了「魔教」手中,就跟到了你们「魔门」手中没什么两样,对吧?”

  原本李沐只是以为「魔门」和「魔教」只是有所联系,并不是一体。

  但现在看来,这两个势力就算不是一体,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肯定比李沐预料的要深一些。

  “这不重要!”

  绾绾没有回答李沐的问题,而是看着他说道:“重要的是,你明明已经答应了和「魔教」的交易,为什么还要答应慈航静斋?

  你这是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朝三暮四,始乱终弃,无耻下流……”

  “咳咳,停!~”

  李沐拦住绾绾的话,道:“整个武林都知道,跟你们这些‘魔道妖人’打交道,不用讲什么信誉。

  还有,你后面用的那些词跟这件事完全没关系好吗?”

  这小妞越说越离谱了,前面三个词还好,毕竟李沐是真的准备这么干。

  但是后面三个词是什么鬼,说的好像李沐真的对她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然后不负责任一样。

  “哼!~”

  绾绾轻哼一声,道:“你都对人家做了那么过分的事情,还跟师妃暄眉来眼去,难道不是朝三暮四?

  答应我的要求也不算数了,还说不是始乱终弃,你还……”

  “等等!”

  李沐再次叫停,然后疑惑的看着她,问道:“你说我跟师妃暄眉来眼去也就罢了,我什么时候答应过你什么要求?”

  “你之前不是说,要我们用《天魔策》跟你换《大悲赋》的原本吗?”

  绾绾看着李沐,撅着嘴巴说道:“现在你又答应师妃暄,要拿《大悲赋》跟她换《长生诀》,不就是说话不算数吗?”

  “这话我确实说过,可当时你并没有答应。”

  李沐看着绾绾,似笑非笑的说道:“现在我已经答应了师妃暄的交易,你再说这些不觉得已经晚了吗?”

  “哼,我当时是没答应,但也没拒绝啊!”

  绾绾瞪了李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而且要说先来后到的话,也是你和「魔教」的交易在先,怎么也轮不到「慈航静斋」去!”

  “所以,你们「魔门」和「魔教」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沐闻言,看着绾绾的双目顿时微微眯起,道:“如果你能告诉我答案的话,或许我会考虑继续和「魔教」那些人的交易。”

  李沐当初从李寻欢手中接过《大悲赋》之后,就查阅了很多关于「魔教」的资料。

  虽然没有找到这个世界「魔教」的来历,却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李沐发现,这个世界的「魔教」出现的时间,竟然和《大悲赋》出现的时间,大致上相同。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魔教」,很可能就是因为《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这本武学才存在的,而且《大悲赋》和「魔教」的出现,肯定存在着某种特别的意义。

  这种意义,可能就是《大悲赋》上隐藏秘密的答案!

  不过,在绾绾出现之前,李沐并没有把「魔门」和「魔教」联系起来。

  因为这两个势力虽然名字差不多。

  但起源却完全不同。

  相比于大唐的「魔门」。

  存在于大明的「魔教」要神秘的多。

  毕竟「魔门」的来历还有迹可循。

  但是「魔教」的来历却一直是个迷。

  而现在从绾绾身上,李沐已经完全可以确定「魔门」和「魔教」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只不过,这种联系究竟是两个势力之间的合作,还是其他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哼,我们「圣门」和「魔教」那种藏头露尾的势力才没有什么联系。”

  绾绾看着李沐,轻哼这说了一句,然后说道:“只不过「魔教」那个和你有交易的人,跟我们也是合作关系而已。”

  “哦?”

  李沐听到绾绾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心中顿时恍然,然后看着她,眼中闪烁起幽幽的光泽。

  这是李沐正在使用「摄心术」的景象。

  随着李沐修为的提升,「摄心术」的威力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李沐完成「易经洗髓」,准确的说,是完成了‘脑髓’的洗练之后,精神力得到了巨大的增幅。

  以精神力决定强弱的「摄心术」自然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此时,绾绾正处于被封禁了修为的状态,再加上李沐的修为本身也要比绾绾高出一个大境界。

  所以李沐现在的「摄心术」可能还无法控制绾绾这种人。

  但在绾绾的修为被封禁情况下,影响一下她的想法,问一些不触及底线的问题,还是可以做到的。

  李沐对绾绾使用了「摄心术」之后,看着她轻声问道:“能不能告诉我,那个人是以个人的身份你们合作,还是以「魔教」的名义?

  他和你们合作的目的又是什么?”

  “不清楚。”

  绾绾摇头,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当初那个人找到我师父,说你手上的《大悲赋》原本上面,隐藏了‘破碎虚空’的秘密,想要跟我们「阴葵派」合作,夺取《长生诀》来换你手上的《大悲赋》原本。

  后来《长生诀》被大宗师宁道奇夺去,交给了「慈航静斋」的人,然后那人就再没出现过。

  不过从那人当时的举动来看,他和我们合作的事情,「魔教」的其他人应该不知道。”

  “原来是这样!”

  李沐听完绾绾的话,就直接收回目光,然后在她反应过来之前,把她从自己房间中推了出去。

  “破碎虚空……”

  房间中,李沐回想着绾绾的话,心中顿时恍然,却又有些疑惑。

  首先,李沐现在可以确定,那疑似木道人的武道宗师,对他所在的「魔教」并不虔诚。

  他在私下里找「阴葵派」合作的举动就很能说明问题。

  因为自己在和他达成协议的时候就说过,要是他能拿来《长生诀》或者《战神图录》,就用《大悲赋》和他换。

  李沐当时提要求的时候,《长生诀》是第一条件。

  在找不到《长生诀》和《战神图录》的前提下,筹码才会变成《大悲赋》上的七种武功加五种《嫁衣神功》级别的武功。

  《战神图录》不用说,肯定找不到。

  那玩意只存在传说中,什么时候出现根本不确定。

  李沐提出《战神图录》的名字,也只是顺口而已,他真正的目的一开始就是《长生诀》。

  因为当时江湖上已经传出了《长生诀》出现在大唐武林的消息。

  那人如果想要独占《大悲赋》,最好的方式也是找到《长生诀》来和李沐交易。

  因为《长生诀》本身和「魔教」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那人能找到《长生诀》,就能完全不通过「魔教」来和李沐交易,然后撇开「魔教」,独享《大悲赋》上的秘密。

  所以那人才会找上「阴葵派」,透露出一些关于《大悲赋》的秘密,想要借她们的手,找到《长生诀》。

  其次,从绾绾的话语中能听出来,那人寻找的合作对象只是「魔门」两派六道中的「阴葵派」,而不是整个「魔门」。

  所以李沐之前认为「魔门」和「魔教」有很深联系的推测就被推翻了。

  虽然依旧存在这种可能。

  但李沐认为更大的可能是那疑似木道人的武道宗师个人和「阴葵派」有所联系的可能更大,要不然也不会只透露这样一点信息,就能和「阴葵派」达成合作。

首节上一节145/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