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也要模拟人生 第25节

如今,万剑都不是他的对手。

又一年。

岳不群二十八。

南夷被平定,诸番寨主投诚朝廷。

后一年,岳不群二十九。

各府内乱一一平定。

东南倭贼被打退。

再一年,岳不群三十岁。

野蛮人议和,这一次,岳不群去了,是由文阁首辅为他争取来的,也算是安抚他,另外给他再提些功绩,然后进入朝堂,乃至是文阁。

而岳不群前往议和时,京城局势再度大变。

上将军联手禁军总教头为皇帝清君侧,迫使太后幽禁,领皇帝圣旨,将文阁首辅下狱。

后又一旨将文阁首辅贬去岭南……

文阁首辅的一应党羽或倒戈,或被贬,如同之前的小皇帝的属下一般,一一瓦解。

唯有岳不群无事。

甚至还给了岳不群封官,得大将军之职,并给与兵部侍郎之职。

但虎符未给,即使领了大将军之职,岳不群也只能领取俸禄,无法统兵。

而谈判也是异乎寻常的顺利。

野蛮人希望与大启通商,开边市,他们愿意以好马好牛交换盐铁茶叶等物资。

岳不群虽然心系京城局势,但因自身主导这场议和大事,知晓前线更重要,所以没有意气用事,将一应条件逐条理清,说明白,关键时刻还以自身武力威慑敌人。

最后谈的一个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大启的议和条件。

一切谈妥后,岳不群便回了京城。

又三年。

岳不群三十三岁。

吴王叛乱,其为先帝大皇子,也就是岳不群上一世的新帝。

皇帝拜上将军为大都督元帅,征讨。

同年,上将军领十万禁军拥大皇子为帝。

天下再次大乱。

…………

第三十六章、天下大势

书房中的信有一尺后,乃是这些年岳不群与远在岭南府的前文阁首辅的交流而有。

前文阁首辅也该有个看的过眼的名字了,他叫申佑平,山东人士,今年六十八。

近两年在岭南过得不错,因33万剑信义,追随他过去,护他周全。

正因万剑的追随,才使得他不至于在路上死于刺杀,死于山匪作乱,更不至于死在某次大雨滂沱之夜的泥石流中。

到了岭南后,申佑平做了岭南府教授,专职管理岭南府的学子文事。

可岭南府本就是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多为蛮夷,读书人稀少到如同秃子头顶的头发……

所以,小皇帝之意已经昭然若揭,就是要闲赋这位曾经权倾朝野文阁首辅,让曾经把持着全天下权势的他什么也管不得,什么也理会不了。

而且岭南湿热,不比京城干燥,即使是壮年男人到那边,也有很大的概率害热病而亡。

小皇帝就是要将他害死在此。

但是,小皇帝却想不到,这个老人竟在岭南府传布学问,调教各方土司土寨,教授中原学识,广布中原的儒家典籍,并兴建学院。

于岭南府兴建了第一间学院,名叫英才学院。

而他一个孤寡老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主要还是因为其曾经的名声在作怪。

他被谪贬是有许多人为之不忿的,因此他的岭南之行也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好些人辞了官职,追随着去了岭南府。

如此多人去岭南府支持申佑平的

教育事业,自然是如火如荼。

当然,这些终究还是脱不离申佑平的手段。

而且,申佑平到了岭南沟,学问更有增长,梳理自身学问,也思虑了许多,念及天地人和自然之道,追寻为人处世之法,最后写成一篇《于时录》。

正是这篇文章,才使得他与岳不群的书信交流足足有一尺厚。

否则薄薄一片书信,三月才能有一份的书信,怎么可能会积累这么高。

而最近一封书信则是……请求。

申佑平请岳不群出战,征讨上将军辛冒真与大皇子,将和平重还百姓。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说明了各中利害关系。

除此外,他还明说了他向皇帝也写了奏疏,请皇帝派岳不群去平叛。

申佑平更写了一份兵略,还有寄来了诸多信件,这些信件全是他亲笔写成,而这些信件都不是寄给岳不群的,而是会成为岳不群征讨此番叛乱的重要利器。

岳不群没有拆这些信件,只因信件上封都已经写明了去向,这些去向都说明了这些信件中的内容是什么。

因为这些信件的收件人都是跟随上将军辛冒真的人,且在叛军中都担任着要职。

将书信放下,岳不群闭上眼,思量着。

“老爷,可为南山之事烦扰?”杨嫦君捧着一个果盘走入书房。

将果盘放好后,她的两手拇指轻柔的点在岳不群的太阳穴,为他轻轻按摩起来。

岳不群轻叹气一声:“嗯。”

这场平叛他必定会参加。

不在于申佑平的推荐,也不是朝堂诸公的推荐。

而是,如今的朝廷无人可用矣。

朝中可领兵者皆为上将军辛冒真之人,小皇帝怕是也不敢信,至于禁军总教头,小皇帝更不敢信。

因为当年正是禁军总教头与上将军拥戴他取回大权,他仍记得这两位是有多亲密……

而且禁军总教头也就武功了得,却非是能征善战,若真去了前线,怕是也只有送菜的份。

所以最后一数下来,有能力有资格有功绩地也就岳不群了。

只是,圣旨过了三个月都没到。

只因前线出了个领兵奇才,竟带着散兵游勇,府兵人马三千,就将北伐而来的叛军拦在了胶州府。

这让小皇帝立马看到了希望,一把攥住,为此人加官进爵,封赏诸多。

然后,又一月,就有一则消息快马加鞭而来。

叛逆辛冒真以绝世武功,携精兵百数,强闯胶州府城,杀了胶州知府,也就是那统兵奇才,然后扬长而去,之后,胶州府失了主心骨,被叛逆攻破。

叛军长驱直入,再有一月,叛军横扫东海沿海一代,中原沦陷泰半,吴王封禅太山,正式称帝,向外宣布先帝曾有遗诏,让他做继任者,但被太后与前文阁首辅申佑平矫诏,封了皇三子为帝。

并且他还将遗诏当众展示,以示正统,直接指控京城那位皇帝为伪帝。

天下哗然。

同时,皇帝亲自前往岳不群府上,请岳不群领大都督元帅之职。

…………

第三十七章、止戈

三十四岁。

岳不群,大都督元帅。

他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领精兵三万,讨贼南下。

只是他一路收敛散兵逃兵,抵达鲁国时,已经有兵马七万。

鲁国亦在东海沿岸,乃是先帝八位兄弟之一的封国。

这位在大皇子的一声声情义恳恳的皇叔,以及十万大军的三日包围下,鲁国投降。

望着墙高城深的鲁王城,岳不群吸了吸气。

他的老铠甲有些挤了。

“元帅,将士皆已准备好,就待您一声令下攻城了。”

王牛披坚执锐,行到跟前,抱拳问道。

王牛是岳不群点名要来的人,虽然他是禁军总教头的徒弟,可岳不群不止要了王牛,更将虎威营也一并要来。

禁军大多被辛冒真带走,但虎威营等五营因在边疆之故,未曾被带走,小皇帝恐惧京城被破,不顾朝臣反对,将镇守边疆的边军都给召回。

而为了小心岳不群如辛冒真一般挟兵叛走,只给了岳不群虎威营,其余四营留守京城,诸多百战之兵被留在身边。

至于王牛,他如今有求于岳不群,也只能应了岳不群这个要求。

“不急,让将士歇息,先埋锅造饭。”岳不群抬手否决道。

早年学了不少兵书,一直纸上谈兵,后来上了战场,还领了兵马,却一直蛮力破军,一路打下去,所向无敌。

而现如今,经过多年沉淀,常复盘推演后,自以为得了用兵真谛,一是速,二是兵,三是粮。

兵贵神速,兵强马壮,粮草先行。

此三点即为用兵真谛。

三点齐备,必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百战百胜。

岳不群此刻的手下兵马并未集齐三点,仅有粮草充备这一项。

而叛军却是精兵良将,物资丰沛,而且连战连捷,士气正炽,两两相消下,他此番临阵受命怕是得……

想不得那么多。

他此战不为别的,只想止干戈。

至于如何止干戈,换和平,他早有预想。

只需一句话。

三刻后。

辛冒真派人前来,欲和。

首节上一节25/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