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神雕:全真第一剑 第281节

李清微此时神色一变,像是感觉自己说错话了一般。

忽必烈此时笑道:“看来卫王殿下是在为其他的势力效力!”

李清微说道:“呵!既然如此,那么告知你们也无妨,如今本王在‘大唐天子’驾下略尽绵薄之力。”

“大唐天子?据本王所知自‘黄巢之乱’始‘朱温篡唐’终,大唐灭亡至今已经将近三百余年,今日又何来什么大唐天子,卫王殿下莫不是再跟本王开玩笑?”

李清微此时望着忽必烈说道:“本王并非是与四王爷玩笑,如今大唐二十万天军已经攻陷长安洛阳,汉中,不日大唐天子便会昭告天下,登基称帝,昭示天下正统。”

李清微故意夸大了自己的军队人数,说的太少不足以震慑,说的太多,会惹人怀疑。

二十万不多也不算少。至少目前可以让忽必烈产生一些忌惮。

忽必烈望着李清微的神情,感觉他不是在开玩笑。

因为伯颜如今一点消息都没有,他麾下将近三万蒙古军都是忽必烈的主力,而且伯颜是久经沙场的帅才,一块石头扔进水中,尚能引起一丝“波澜”。

而伯颜此去却如同石沉大海。这不得不让忽必烈产生怀疑。

忽必烈此时问道:“那本王有些不太明白,卫王殿下身为大宋帝胄,又是嫡长子。将来大宋的天子必然是卫王殿下,卫王殿下何必屈身于所谓的‘大唐天子’的麾下?”

李清微就等着他这句话,忽必烈问出了这句话,他这一趟算是没有白来。

李清微说道:“本王与大唐天子不过是联盟的客将而已,算不得臣属。况且皇姐与天子......”

说到这里李清微顿了顿,然后像是转移话题一般说道:“本王的一身本领皆是‘大帅’相受,本王虽与大帅无师徒名分,但却有些师徒情分。”

“况且如今我大宋孱弱,若是能在北方扶持起一个势力来牵制贵方,作为我大宋的屏障,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听完李清微的话,忽必烈皱起了眉头。

而此时李清微又说道:“而这件事对王爷来说也不算一件坏事。”

听到李清微的话,忽必烈问道:“卫王殿下何出此言呢?”

李清微说道:“蒙古帝国内部的事情‘大帅’早已摸清,如今各派王爷们各怀鬼胎,哦对了!窝阔台的死,还有乃马真太后的上位,皆是大帅在暗中一手策划。”

听到这一句,忽必烈与霍都更是吃了一惊。

看到他们两个吃惊的神情,李清微继续鬼扯道:“之前我大宋封锁汉水,淮河的战船也是大唐提供的图纸,让我们大宋建造拱卫防线的。”

此时霍都说道:“既然那位‘大帅’被卫王殿下说的那么厉害,那么之前你们大宋可是在淮水败给我们了。”

李清微这个时候却是一脸阴郁的长叹了一声。

忽必烈问道:“殿下何故叹息?”

李清微回答道:“那场战败,算是我大宋给大唐的投名状。”

忽必烈惊讶的问道:“何为投名状?”

李清微继续鬼扯道:“贵军与大宋的淮水之战出自本王手笔,因为大唐起兵在即,天子疑心我大宋会趁着大唐与蒙古主力周旋之时,趁机北伐收复失地。”

“因为便令大帅与我商谈,我以宋军将士的性命为代价换来了天子的信任。”

霍都说道:“若是按照卫王殿下所言,如今大宋已无还手之力?”

李清微此时点点头说道:“霍都王子说的不错,如今我大宋经此一战,已无北伐之力,只能依托江淮上的炮船据守偏安。”

忽必烈望着李清微说道:“殿下为何要跟我们说这些?难道殿下就不怕本王此时趁着大宋薄弱之时挥兵南下?”

听完忽必烈的话,李清微则是苦笑了一声。

李清微说道:“眼下本王与王爷面对面而谈,刚刚本王有机会击杀四王爷,但是本王却留手了。不知道四王爷可知其中原因?”

忽必烈当即明白了李清微的意思,他说道:“唇亡齿寒!”

李清微见到忽必烈“上钩”了,他继续忽悠道:“不错,唇亡齿寒,之前我大宋与金国互为唇齿,只不过金主无道,自掘坟墓。我相信四王爷不是那么不识大体的人。”

“眼下我大宋短期之内无力北伐,只能依托江汉天堑自保,而伯颜将军率领的王爷的一部分主力,已经被丞相全歼在关中的豺狼谷中。想必王爷眼下也不具备攻宋,或则是攻唐的能力。”

李清微此时环顾四周,然后说道:“想必这些就是王爷最后的主力了吧,只要本王在这里全歼你们,那么就是真正的“挑动黄河天下反”,到时候中原汉地的其他势力或自保,或因其他原因尽数归附于大唐。那时大唐的二十万天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数月之内将你们蒙古人尽数赶出中原。”

忽必烈接住了李清微的下一句:“等我们蒙古人被赶走后,大唐经过几年彻底稳定了下来,那么他的下一步便是灭宋。我说的不错吧。”

李清微此时点点头说道:“虽然天子答应本王世代为江南之主,但江南之地何其广大,一城也是江南之地,一州也是江南之地。”

“而丰饶的吴越之地是江南,而穷山恶水的岭南也是江南。若是等大唐稳定了下来,恐怕我也只能在临安的一座皇城之中做‘大宋皇帝’了。”

“纵使当今的大唐天子会履行约定,让本王称臣纳贡之后登上大宋帝位,但他之后的天子呢?谁又能保证之后的大唐天子会不会继续履行这个‘约定’呢。”

“因此本王今日前来,一来是劝王爷退兵保存实力,不要再自寻死路,大唐的实力不是你我能撼动的。二来本王来告知四王爷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有我大宋与唐,蒙成三足鼎立,成就三方牵制之势。你我才能保全自己。”

第五百七十三章西域与盐

“而且本王此言也是为四王爷所想,再过不久乃马真太后与贵由大可汗都会相继‘逝去’,到时候蒙古草原又会赢来新一轮的权力角逐。”

“若是王爷的主力部队此时被全部歼灭,相信王爷也无力再回金顶大帐夺位了。”

“但若此时王爷退兵保存实力的话,那么好处有三,其一是王爷的好处,那便是王爷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无论是日后镇压领地叛乱,亦或者是回金顶大帐夺位,都有一战之力。”

“这其二便是我大宋的好处,王爷保存了实力,全线防守的话,那么大唐便不会那么快就将你们蒙古人逐出中原。”

“而其三的好处便是,如果大唐东征的进攻势头受挫的话,那么我便可以趁机劝天子西征攻取西域。天子如今虽然已经拿下了关洛,但是他并无太大的安全感,只有拿下西域之后,才能去了他的心病。”

“而西域,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四王爷的兄长,蒙哥可汗的属地,到时候本王请天子西征,到时候天子得西域之地,而蒙哥可汗的实力也被大唐削弱,削弱了蒙哥可汗这个强力的对手,想必就没有人能跟四王爷争夺大汗之位了。”

“就是如此,这也是为何我刚刚说这件事对四王爷也有好处的原因。”

忽必烈此时问道:“可是大唐皇帝,怎么能听卫王殿下的建议呢?只是是个明白人,都很清楚,大唐是收复中原为上,他去西域做什么?”

李清微笑道:“这个,一来是大唐国都长安城的安全问题,天子已经确定了长安为大唐国都,如果不拿下西域,得到相应的纵深的话,那么蒙古铁骑随时可以一马平川。”

“这第二吗......便是天子个人的喜好了,天子喜欢西域的葡萄美酒,还有皮肤白皙,舞姿婀娜的色目人女子。”

“若是唐军东征的势头受挫的话,那么我便可让天子先取西域。到时你我双方皆可趁机恢复实力,达到真正的三足鼎立。”

“到时候四王爷继承了蒙古大汗之位,到时候两弱一强,四王爷若是攻唐宋,那我两家便联合。但若是王爷无意征伐的话,那么我大宋也不会出兵,只会坐观局势发展,伺机保存自己。若是有一天唐强蒙弱了。那么我大宋也不介意再度与贵方联合。”

李清微也不算完全的在哄骗忽必烈,相对于中原之地,立稳脚跟之后拿下西域才是重中之重。

正如李清微刚刚所言,只有拿下西域,那么长安城在战略上才会有保障,不然长安城会时刻暴露在蒙古铁蹄之下。

而西域在李清微的眼中可不是万里黄沙的蛮荒之地,那里反而是一片比任何地方都富饶的土地,除了葡萄美酒和皮肤白皙的色目人姑娘外,那里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李清微必须拿到手。

那是两种重要的东西便是“盐”。

第一种盐便是日常食用的食盐,而这个时代所食用的食盐,基本上不是海盐就是巴蜀的井盐,而眼下这两处产盐的地方都不在李清微的掌控之中,而盐又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

李清微都不用想,忽必烈与自己亲爱的“老丈人”肯定会用物资禁运的方式来“封锁”他的大唐政权,来卡他的“脖子”。

而关中附近虽然有“定边盐湖”,但那里在陕北,也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现在这个时代的陕北的“交通”状况恐怕也不具备太大的开采价值。而且那里战略位置前突,极易受到蒙古人的攻击,若是让蒙古人知晓大唐唯一的盐井在那里,那么那里将会成为所有矛盾的爆发点。

毕竟游牧骑兵最擅长的便是“游击”,眼下长城要塞还没有拿下,他也没有必要真的去跟蒙古人为了一处盐湖死磕。

因此更多的只能是依赖“进口”,而盐又是日常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会掏空大唐为数不多的财政收入。

虽然李清微也可以东征或者南征取地,但如今蒙古未灭就南下“侵宋”的话,那么他就走了金哀宗的老路。

至于东征收复齐鲁的话,那么战线就太长了,而如今大唐的财政不足以组建那么多的军队,就算是把地方打下来,也不好驻守。

更何况到时候就会跟宋蒙全面“接壤”,到时候战线过长,大唐不但要在宽大的战线上应对蒙古人“破其一点”的入侵,还有随时防着南宋这个“二五仔”的背刺。

所以一样会很被动。

虽然李清微回临安送给“父皇”一个“度宗”的庙号,自己掌控朝政可解决这一问题。

但毕竟自己是大唐皇帝,不可能整天待在大宋的境内,若是没有了赵为首的亲贵势力的压制,那帮门阀虫豸们还不得反了天。

主少,臣强,会削弱南宋的实力,也难保那些门阀们不会像“蔡瑁劝刘琮”那般,劝主降蒙。

毕竟“投降”可是江东门阀们从三国时期就有的“祖传”操作。

李清微的计划之中南宋的政权可夺,但绝对不是现在。

现在是大唐政权的初期建立阶段,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三方牵制,为大唐争取几年稳定发展的时间。

况且要夺南宋帝位,只要“赵盘”的正统身份还在,那么对李清微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因此不必急于这一时。

而除此之外,李清微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攻打西域了。

毕竟青海“柴达木”盆地上敲一块地皮下来都是盐做的,跟何况在柴达木的南部还有个“察尔汗盐湖”,或许这个时代的古人不具备陆地岩盐的开采和提炼技术,但是李清微会啊!

只要拿下西域,那里的战略位置也会较好,不会轻易地暴露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可以放心大胆的经营开采。

唯一有那么“一点点”威胁的就只有吐蕃了。

至于吐蕃,如今的吐蕃投降了蒙古帝国,名义上成为了蒙古帝国的领土,但实际上蒙古人并没有太多的去控制。

准确的说蒙古人也不想去多管,毕竟谁会喜欢待在一个海拔那么高,气候条件那么恶劣的地方。

更准确的说,吐蕃更像是蒙古帝国的“半独立”附庸国,而不是领土。

但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足为虑,因为现在的吐蕃内部并不是很团结,土司老爷们对吐蕃国主也不是那么的尊重。

现在的吐蕃就是个连南宋都打不过的渣渣。

李清微连蒙古人都不放在眼里,自然也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如果他们敢阻挠“天军”的话,大唐皇帝不介意先灭了他。

如果只是单单的食盐的话,李清微也不会这么热衷于西域,他感兴趣的是另外的一种盐。

------题外话------

这里的注有一个历史错误。

实际上的吐蕃王国早在唐末五代的时候就灭亡了。

而金老天龙八部之中提及的吐蕃王国属于杜撰的。

因为本小说是基于他老人家设定的“世界线”,所以吐蕃后续还会登场。

所以这个槽大家就忍一忍吧。

第五百七十四章真理只在射程之内

这另外一种盐也是跟“吃”有关系的,只不过这种“盐”不能直接吃,需要“加工”一下后再使用。

这种盐便是西域“死亡之海”中的“钾盐”,这帮古人们或许不知道“钾盐”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但是作为穿越者的李清微却非常知晓,将钾盐转换成“钾肥”虽然有些麻烦,但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不可能的,虽然不能达到最大的利用率。

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哪怕能提升一两成的粮食产量,那么也是好的。

在现代化战争之中粮食的重要性尚且不言而喻,更何况这个平行世界的古代时空了。

只要自己有足够多的粮食,那么便有了足够高的稳定度。

古代老百姓们“造反”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吃不饱要饿死了。

只要使用“化肥”生产的粮食足够多,那么自己的大唐帝国的“稳定度”便不会掉。

而自己领下的百姓们吃饱了,他们才能去从事其他的各种生产。

从而来提升大唐的国力,来充盈府库。

来让李清微有钱建自己的皇宫,粉饰他的龙袍,扩充他的军队,巩固他的权力地位。

因此西域是必须拿下来的地方。

只要拿下西域,那么盐短缺的问题马上就可以得到解决。

柴达木盆地的盐储量,足够全地球人吃上千年了。

首节上一节281/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