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神雕:全真第一剑 第242节

面对这场胜利,最为高兴的人不是赵,也不是朝中那些门阀勋贵们。

最高兴地是李清微本人。

因为这场惨烈的淮河战役,让宋蒙两军都是损失惨重。尤其是蒙古军,这次宋军活生生的消耗了蒙古军上万名精锐。这对他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好消息。

虽然这段时间身在临安,但是李清微并没有闲着,因为他的起兵时间就定在了今年,所以他依然开始了自己的布局。

而替他执行传达任务的人便是李凝露。

李清微让李凝露先去了一趟襄阳,请黄蓉的丐帮弟子,在北方散播“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童谣。

虽然黄蓉不明所以,但这是李清微的请求,也只能照办,谁让李清微是她的“师弟”又送了她的二女儿一个长命锁呢。

虽然带有一个“反”字,但黄河现如今又不在南宋境内,就算是“反”也是黄河两岸“反”,也是蒙古人占领的地方“反”,因此郭靖夫妇并未多想什么,只是照办。

而此次李凝露的襄阳之行,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查探耶律齐的下落。

而李凝露真的给李清微带回来了好消息,如今耶律齐兄妹就在襄阳城中,而且耶律楚材已经死了。

这让李清微是大喜过望,眼下“东风”已至,李清微自然也不再耽搁什么了。

他马上派遣李凝露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前往长安城守备府交给诸葛青云,让诸葛青云做起事的准备。

只要等黄河汛期至,独眼石人一出,他们马上便开始他们的大事业。

而李清微也将起义的时间定在自己回到长安之后,

但是最晚不会超过今年的九月初八。如果自己不在的话,只要到了九月初八便由诸葛青云指挥,立即发动起义。

现在诸葛青云需要积蓄粮草,继续渗透长安周边的城防,然后争取在起义之时十日之内彻底拿下整个关中地区,然后在蒙古人尚未反应改过来之前,拿下洛阳,虎牢,武关,天水,武威等地,建立第一道防线。

李清微选在九月初八这一天发动起义,不单单是因为黄巢的那句诗,更多的是因为蒙古军多为骑兵。

如果选在水草丰盛的春夏发动起义的话,那么他的唐军是不利的。

因为即便是烧毁了蒙古人的粮草,那么春夏两季蒙古人可以很快的得到新的粮草补充进来。毕竟蒙古帝国的体量可是非常庞大的。

庞大到旷古绝今,他所占领的资源可不是雍凉二州之地能比的。

但是如果是在秋冬发动的话,只要自己烧毁了他们的粮草,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补充。

第四百九十七章真正的帝王是不败的

而且在秋冬发动起义的话,可以给李清微这一方争取很多的时间。

而李清微最欠缺的便是准备的时间。准备抵御蒙古人反扑的时间。

而在秋冬烧毁蒙古人粮草,就是个很好的争取时间的办法。

即使蒙古人纵兵劫掠,也很难维持一支庞大军队的开销。

况且如果自己在中原腹地发动了起义,蒙古人也不会轻易地去劫掠汉民百姓了。

蒙古人之前劫掠,欺压汉人那么有恃无恐。

是因为他们知道汉人的朝廷南宋无心北伐,只想偏安一隅自保,他们根本不想管北地的汉人。因为汉人之间南北离心,没有了认同感上的凝聚力,所以蒙古人才会那么张扬跋扈的去欺压汉人。

但在李清微起义之后,如果再这么做的话,会直接把那些汉人百姓们逼反,让他们彻底倒向“唐”军一方。

毕竟“唐”政权的领导者是汉人,可是有天然的“领土核心”的。

为了维护领内统治,蒙古人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像通古斯酋长那般把胆敢反抗的人统统杀光。

第二个办法,便是采取一定的怀柔政策,然后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抹黑敌对政权,比如将唐塑造成“吃人”的“反贼”。

将“唐”的领导人同样说成是“胡人血统”,然后减少“唐”的正统性。和汉人们区分开。

然后极力约束领nmg人对汉人的欺压行为,不但要拉拢汉人地主,还要拉拢普通汉人百姓。

然而第一种方法,对于蒙古人来说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行军作战不单单只有士兵们作战,还需要大量的民夫进行后勤补给运输等。

如果他们真的按照第一种方法的话,整个领域之内的汉人们为了活命都会拿起武器来反抗,这是其一,第二便是没有劳动力他们转运物资了。

至于第二种方式,是对他们来说比较合适的。

李清微是现代人,历代王朝更替的宣传“小把戏”在他眼中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只要诸葛青云训练手下士卒的时候,让他们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三大律,八小律。”再加上“汉人正统王朝”的“天命正统性”以及各种先进武器的加持。

在汉地本土作战,他的部队就是“天军”。

诸葛青云收到了李清微的来信之后,欣喜异常,马上按照李清微做出的安排进行相应的筹备。

这一次他筹备的不仅仅是粮草,还有旗号等等。

而李凝露没有再回临安城,而是带着李清微的介绍信到了洛阳。她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贴身保护苏媛等人。

终于二月初二到来了,大宋皇帝赵的登极大典开始了。

李清微留下来,主要是想亲眼看看,皇帝的登极大典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毕竟一个男人一生最风光的除了饮马瀚海,封狼居胥。便是登极为帝,君临天下。

流程都是一样的,祭天,太庙祭祖,然后在皇极殿前拟旨昭告天下。

话术基本就是什么“神文圣武,继承大统,改元xx之类的。”这些话李清微在现代比较考究的电视剧里基本都听过。

不过赵的这个登极典礼,真的让李清微太失望了。

自己这个老丈人丝毫没有李清微想象中的帝王威仪。连那日皇宫校场观战的宋理宗都不如。

他往金龙宝座上一坐的时候,虽然是正襟危坐,但是却显得十分的滑稽。颇有种沐猴而冠的意思。

而且李清微作为明面上的王公,他就站在第一排朝贺。

自己这个“老丈人”的窘态全被李清微收入眼中,若不是这场合严肃且庄重,李清微可能会真的直接笑出来。

唯一让李清微觉得有“彩”的地方,那便是皇帝进入金殿之前,乘坐的十六人抬的步辇过丹陛石的时候。

现在很多影视剧都喜欢胡拍,一点都不考证。

很多影视剧里过丹陛石,都是让演皇帝的演员自己走上去。

而今天李清微在这里见到了真正的帝王登极,皇帝不是自己走上去的,而是被一顶十六人抬的步辇抬上去的。

最让李清微眼前一亮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大宋宫廷内的“雅乐”,无论是祭天,还是祭祖的时候,都会有“宫廷雅乐”演奏。

那乐曲悠扬,宛若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聆听着天地万物的变迁。

而最令他喜欢的便是登极之时,吹奏出来的“丹陛乐”。

曲调绵长,颇有君临万里江山之意。

李清微对此的评价就俩字“好听!好听!”不过这曲子以后得换成我们“大唐”的。

这天晚上,李清微与赵珂,赵,杨婵三人围坐在桌前。

李清微端着酒杯,望着眼前的三个姑娘说道:“我与杨姐姐走了之后,临安这边就交给阿珂你了。”

赵珂说道:“是不是太急了,父皇刚刚登基,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而且对于诸位皇子的册封还没有下达,你明面上依旧是长子嫡子,纵使父皇对你有成见,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下手。这个时候离开,是不是有些仓促了。”

李清微说道:“不!还是早些离开为好。眼下我‘亲爱的’老岳父已经不信任我了,我现在与其做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还不如直接离开的好。”

赵珂问道:“那我们和龙姑娘,你有什么安排?”

李清微想了想后说道:“计划不变,你与小还有龙姑娘都暂时先留在临安,等北面安定下来之后我便来接你们去。眼下北面的变数太多,我不想让你们同样承担风险。”

“毕竟如果只是我们两个的话,我们想逃走便可逃走,但是如果带的人太多的话,反而会成为负累。”

赵珂点点头说道:“好吧!我明白了!临安这边就交给我吧,有我在父皇没机会乱来。”

商定之后,众人这天晚上便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毕竟“造反”这种事谁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功,所以还是做保守估计的为好。

他的性格是“谨慎”,在前进之前,先思退。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

他现在也没有太多的底气,更多的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实践一下。

不过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因为李清微是不败的。

他早就做好了两手的准备,虽然起义可能会失败,但是他可以尽可能的保全所有人。

而且尽管他可能会败,但绝对不会输。就算是败了后半生依旧是荣华富贵受之不尽。也不会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第四百九十八章你们可能会赢,但我绝不会输

这两手准备,是李清微设定的两个计划。

第一个计划自然是与诸葛青云商定的“大唐复兴”计划。但这个计划总是有些风险的,李清微的心里没有太大的底气。

毕竟自古“天下首义”是有很大可能性失败的。

无论是前面的“大泽乡”“黄巾”“黄巢”,还是后世的“红巾”“闯王”“太平”等,均是首义失败,撼动统治,然后让后来者摘桃子。

因此李清微对于第一个计划,虽然信心满满。

但他总要面临现实,因此缺少了几分的底气。

而起义失败的退步他也想好了,那便是死守汉中,然后向南宋投降。

之后从剑门关将剩下的人尽数转移至巴蜀。毕竟剑阁守将也是自己的老丈人。

虽然李清微从未见过这位杨将军,但从杨婵的性格来看,这位杨将军应该好说话的多,更何况李清微还有个“卫王”的身份。

或者到那个时候,他就不仅仅是“卫王”了,而是“监国摄政王”。

败退的计划是这样的,等起义发动之后,李清微便抢先占领“二京”然后将自己的家人尽数转移至长安城。

如果他成功的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的话,那么第一个计划就继续进行。那么就开启“大唐复兴”,他就直接定都长安,加冕称帝。

如果起义失败了,他就用退步,将家眷全都由剑门关转移到巴蜀。

而如果启用退步的话,那么李清微就开启第二个方案。

李清微给自己的第二个方案命名为“九锡”计划。

如果北方的起义失败的话,那么他就保留卫王赵盘的身份,潜回临安之后就直接送自己的“老丈人”一个“度宗”的庙号。

之后他便扶持赵珂的弟弟登基称帝。然后加“九锡”以“监国摄政王”的身份掌控南宋朝廷,既然天命让他做不得皇帝,那便做个“周公”。

将南宋朝廷的班底,慢慢地换成自己的人,把那些“虫豸”们全部都铲除掉。

然后他再培植自己的实力,再图北伐大业。

他就不信以南宋的经济实力,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之后,还斗不过蒙古人。

况且自己的“大唐”即便不能重建,以诸葛青云准备的那些东西,蒙古人要想把自己的“大唐”吃掉,那么他们也必须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

正如同诸葛亮规划的赤壁之战一样,若“南军胜”那么可趁势取荆州,若“北军”胜那么可趁势取江南。

按照李清微的估计,自己的大唐如果真的被蒙古人吃掉了,那么他也消耗了蒙古至少50%70%的战斗主力,这也把蒙古人打残了。

到时候南宋就算再拉胯,北定中原收复失地,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了。

就算是不能北定中原,唐蒙之战也能让蒙古人在五十年内没有大规模征战之力,可保南宋五十年的太平。李清微依旧娇妻美妾,荣华富贵。

但若能北定中原的话,那么李清微便封自己个“秦王”去关中“就藩”,还政于皇帝,到时候他也可以落下一个“美名”安享后半生。

唯一有些麻烦的便是赵珂与他的婚事,不过这点麻烦不算什么,反正她可以跟小龙女共用一个身份,到时候她们两个同时出现,堵住悠悠之口后,便给赵珂做一个“假死”,到时候她们两个一样可以留在他的身边。

李清微不太想实施这个第二方案,他更希望第一个方案成功。

首节上一节242/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