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兄实在太无私了 第75节

愿意出手救下几十万百姓性命的仙人,寥寥无几。

这还是身体正常的情况下。重伤未愈时依然愿意出手相助的,除了陆国师,天下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仙人了。

还应有之义?除了陆宽,哪个仙人会认为救助凡人是他们的义务?

仙人,呵呵。

可正因为陆国师本性如此难得,才不枉本王献上忠心啊。

齐广武深深看了陆宽一眼,郑重回礼道,“国师高义,小王除了佩服,就只有感激了。国师愿意出手,那便是大齐百姓的福气,也是小王的福气。”

齐广武的感谢的确是发自内心。

陆宽为了那一点点可能性,就愿意为凡人奔波。

这也是一种为上之道,更让人感动的为上之道。

大仁大义,鞠躬尽瘁,这就是天下归心,仁者无敌啊。

陆宽的悟性本就超绝,还是凡人时,悟性就直逼金丹真人,现如今踏入金丹,大脑运算速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也就是他,才能这么快就领悟这两本功法的精髓,并开始尝试吸收和融合。

有了《修金身》和《立神国》作为参考,他认为可以利用香火和功德创立一门新的功法,取代百姓对拜水教的信仰。

这样,莒城之局,轻松可破。

当然,具体如何改造功法,还需要在莒城反复试验,进行完善。

事实上,平息莒城的暴乱对陆宽而言并不轻松,因为他还重伤未愈。

看着手里的密报,陆宽心道,不论如何,我毕竟也是金丹真人,总归还是有些小手段可以使用的。

多费点力,总是能多救下些无辜百姓的。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去?只不过是稍微辛苦一点,拖慢一点伤势的恢复罢了。

别的仙人自视身份高贵,漠视凡俗,难道我陆宽也要变成这样灭情绝性之辈吗?

莒城中还有千千万万似铁牛和柱子一样平凡的人。

他们,不应该枉死。

既然如此,那就出发吧。

早去一会儿,可能就会多救下几个百姓。

不顾天色已晚,不听齐广武劝阻,陆宽一刻也不敢耽搁,他让侯公公找来一匹皇室骏马后,就辞别了齐王,钻进了黑夜,一路绝尘而去。

骑马飞奔的同时,陆宽也没有休息,他在马背上飞速推演改造功法。

看着消失在远方的陆宽,侯公公轻声开口道。

“陛下,陆国师真的跟其他仙人太不一样了,连御剑飞行都做不到了,还不赶紧疗伤,而是趁夜赶路,以维护凡俗百姓为己任。这哪里像个仙人?”

齐广武坐在龙椅上低头饮茶,他听到侯公公的话,放下茶杯,抬起头,目光略有些失神地望向远方,悠悠开口感叹道。

“是啊,陆国师这根本不是修仙,这是为帝之道啊!”

为帝之道?

齐广武这样的真君王,居然认为陆宽这样一个担任国师的仙人,具有凡间帝王之象?侯公公吃惊地看着齐王。

只见齐广武起身走到御书房门口,也看向陆宽远去的方向,继续说道。

“天下人都以为为帝者,应该心机深沉,智计百出,后手无穷,隐藏得越深越好。”

“朕是这样,秦王也是,燕王也是,魏王也是,楚王也是,天下君王,莫不如是。”

“可朕今日看到陆国师所作所为后方才明白,真正的帝王,哪里需要什么百般谋划,哪里需要什么笼络人心!”

“真正的帝王,他就是最最纯粹的心系天下,他本身一举一动就是仁义无双。”

“就算暂时没有称帝,只是国师的身份,没有帝王的名义。可是只要哪一天王旗一竖,天下英雄自然闻风来投,心甘情愿为其效力。”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啊!”

说话间,侯公公怕齐王在门口吹风着凉,赶紧拿来了虎皮大衣为齐王搭上。他一边轻轻给齐王按摩,一边说道。

“是啊,天下凡人苦仙人已久,就是因为仙人视百姓为猪狗。若是多一些陆国师这样的仙师,凡间君王又何至于走到这一步?”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希望陆国师能早日想通,加入甚至率领我们一起反天。否则,不知道又要造出多少杀孽啊!”

齐广武回头看了一眼侯公公,嗤笑道。

“陆国师毕竟还太年轻,从小又在仙门长大,心地过于善良,恐怕是不会主动反天的。”

“但是急什么?今天能走出第一步,让寡人知道,天下还有明主值得追随,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可笑寡人一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交于他人之手,但是看到陆国师,却情不自禁地交出自己的身家性命。”

“寡人以前从来不信任任何人,从来不敬佩任何人,甚至连天上仙人也不过是虚意应付,自负才华不输任何人,与天赌斗也不畏惧。”

“听到合并王国为从天帝国,多了个顶头上司后,更是极其不忿。”

“可是如今,寡人感觉,从天帝国能有陆国师这样的明主,也很好,也很好啊!”

说完,齐广武放下了茶杯,陷入了唏嘘之中。

过了半晌,他才抬头望天,缓缓说道。

“劫运在身,岂是想避就能避开的?西域大变,为我们送来了凡人逆天之法,什么叫大势?这就是大势。”

“西域反天已成星火燎原之事,东州凡人揭竿而起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十年之内必见分晓。”

“陆国师心中所畅想的仙凡和谐共存能不能实现朕不知道,但是凡人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在仙人世界中大放异彩,这是谁也阻拦不了的。”

“太过于刻意的布局,反而容易引起陆国师的反感,我们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就是了。”

“东州万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今天起,就要拉开序幕了。”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不血刃下莒城

陆宽一边赶路,一边在仔细推敲解救莒城的方案。

如果是之前,想要从叛军手中救出何映天,只能大开杀戒,杀光莒城的拜水教信徒。

可是现在有了《立神国》和《修金身》在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陆宽的想法是这样的。

侯万宜为什么需要彻底洗脑信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奉献精血。

归根到底,《立神国》是一门损人利己的邪法。

建立地上神国,牺牲无数凡人百姓,最终成就自己的无上肉身。

但是这个邪法也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建立了香火网络。

因此应当去芜存菁,抛去吸收精血这个环节,而保留《立神国》构造的香火网络。

西域功法《修金身》不同,《修金身》凝聚的是功德之力,信众并没有损失。

该法最大的缺陷就是凝聚功德效率太低,威力不够。

同样信徒规模的形况下,能凝聚的功德数量远远不如《立神国》抽取精血的数量。

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办法建立类似香火网络的功德网络,无法有效吸纳信徒的功德。

从这两点出发,结合从天门的顶级法门--烘炉锻天地,陆宽构思出了一个新想法。

从莒城的走访可知,普通百姓其实非常单纯,他们信奉拜水教的理由很朴素---信水神可以保平安。

所以陆宽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他要建立一门新的、能全自动回应信徒、显示神迹的信仰,用新的信仰来替代掉拜水教。

具体来说,他想利用《立神国》之法构建香火网络,串连天下凡人百姓。

随后通过《修金身》之法收集这些百姓的功德,但是却不用功德凝聚的金身来参加战斗。

而是以烘炉锻天地之法,将凝聚出的功德金身又重新锤炼分解,再通过香火网络,回传给那些有需要的信徒。

这些回馈给信徒的功德,可以治病疗伤,可以驱寒充饥,可以安人心宁,可以劝人向善,甚至还能对敌斗法。

香火网络将自动选取最虔诚、最需要的信徒进行回馈。

只要有那么几个虔诚的信徒获得了这样神奇力量的加持,别的百姓看到这等神奇神迹就在眼前展示,不怕他们不放弃原来的信仰,来改信陆宽创立的新宗教。

如此一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壮大。

拜水教之危将被轻松破解。

若此法果真可行,陆宽将在全天下都搭建这样的香火网络,让百姓自主凝练功德,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样,岂不美哉?

至于陆宽,他在这个过程中将非常辛苦,却几乎一无所获。

可是,这,真的很重要吗?

我修炼这么久,做的这些事,难道就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强大,让自己长生久视?

这样的修仙,修来何用?

只为,愿天下苍生,无论高低贵贱,都能活出自己的尊严啊!

……

一天过后,陆宽来到了莒城城外。

利用仙法隐去踪迹,他很顺利地就找到了何映天的藏身之处,救出了何映天和他的亲卫军,将他们带出了莒城外暂时安置。

可是下一步该怎么做,陆宽犯了愁。

收拾叛军并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多花几天时间绕着莒城布置一个超级大阵就是了。

陆宽愁的是怎么验证他的想法。

按照设想,是要想办法创立一门新宗教,感召莒城叛军,让他们脱离拜水教。

陆宽利用他妖孽般的悟性,已经基于《立神国》功法,推演出了一个超大的香火网络建立之法。

可是这样的香火网络,需要实体节点的支撑才能正常运转,侯万宜选择的节点就是水神庙中的祭坛。

陆宽如果重新建立一门新的宗教,为了勾连信众,就必须也建造一个祭坛并摆放到莒城中去,还得要让信徒都承认此物,才能基于此搭起来香火网络。

而现在叛军占据莒城,这些事情显然做不了。

何映天看到陆宽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以为陆宽是在烦恼如何兵不血刃拿下莒城,于是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陆大人,其实拿下莒城非常简单,不用费一兵一卒。”

“您只需要公布身份,并颁发一道旨意,命令他们一日之内投降,投降者不追究责任,否则一律按谋逆论处。”

“就算首恶想负隅顽抗,他们的下属可未必想一起死,下官推测,到时候会爆发小规模内乱,然后他们打开城门投降。”

何映天说的事情看上去很玄乎,其实历史上发生的很多,这就是传檄灭城。

很多城池,很多敌人,正面攻打非常艰难,但是往往占据大势的一方,一道旨意下去,对面就俯首称臣了。

首节上一节75/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