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兄实在太无私了 第393节

麒麟没有浪费饕餮为赢来的一线生机,拼劲全身力气,调用秘法,仰天怒吼。

随着一声震慑天地的吼声传来,一团火焰在麒麟的口中燃烧,焚烧起来,瞬间化作了一朵烈焰,笼罩住了全身。

被火焰烧灼全身,麒麟不仅没有感到疼痛,反而气息在不断攀升。

短短一瞬,就伤势尽愈,恢复了巅峰,邪异非常。

“嘶,好诡异的火焰,好强的毁灭气息!”

“这火焰,怎么看上去似乎有点熟悉?我肯定在哪本典籍上见过!”

“好像,好像是传说中的业火?”

“业火?天呐,真的是,这就是传说中焚尽八荒,污染一切的红莲业火啊!”

怨毒地看向阎乐松,麒麟通红的双眼中,喷涌出无尽的不甘。

“居然逼得本座用出最后底牌,可恶,可恶啊!给我去死吧,去死去死,你们都得死!”

就这么仰天嘶吼着,麒麟不退反进,迎着阎乐松冲去。

业火污染万物,焚烧生灵,不可扑灭。

要烧死阎乐松,让他感受绝望的滋味!

“哈哈哈,这就是你的最后一招了吗?”在滔天血海中,阎乐松的声音传出,丝毫不见半分紧张,“那么,你就给本座彻底消失吧!”

随着话落,一阵阵血色飓风凭空刮起。

在这飓风中,无数由血海凝聚的水刃凭空出现,向麒麟刺去。

一片,两片,三片,无数片的水刃,从四面八方袭向了麒麟。

面对铺天盖地的袭击,麒麟面露嘲讽,根本不躲不避,任由水刃击中自己。

哼,无知的阎乐松,就让你见识见识业火的威力吧。

业火是因果律武器,只要被对方攻击到,就能沿着因果线过去,烧死对方!

就是这么霸道,就是这么不讲理。

要不然,也不会强如万沛蓝,也不愿出手斩杀麒麟。

这是麒麟最后的底牌,无往不利,无人能挡。

但一旦用出,千年的积累就毁于一旦。

没有了业火这张底牌,千年之内只能东躲西藏,再不敢轻易抛头露面。

这让如何不恨?

可是才过了一瞬,麒麟就笑不出来了。

这,这怎么可能?!

望着身上被水刃浇灭的业火,麒麟瞪大了眼睛,浑身湿漉漉的,对这一幕无法置信。

“哈哈哈,麒麟,想不到吧!”阎乐松仰天狂笑,背后的血海一片沸腾,“本座的元屠和阿鼻剑不沾因果,不染业力。”

“由这两剑催发出的水刃,就是专门用来对付你的业火的。”

“今天,就是你的末日!”

话落,阎乐松再次挥剑奋力斩出。

两道足有千丈的璀璨剑光,就这么朝麒麟射去。

斩出之后,元屠和阿鼻剑都黯淡了不少,仿佛像是失去了活力一般。

这是阎乐松压箱底的底牌了。

面对麒麟,他言语上嘲讽打压、不屑至极,但是内心深处,他可不敢丝毫轻视这尊神兽。

轰隆隆~

剑光的声势是如此浩大,整个血海都剧烈地摇晃了起来。

随着血海的摇晃,整个天地似乎也开始摇晃了起来。

剑芒闪耀天地,将黑夜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

还在腥月城的人们,不由得闭上了双目。

一息之后,剑光缓缓消散,血海重新恢复了平静。

麒麟已经消失不见,原来站立的位置,此时只剩下了一个巨大深坑。

深坑中,有一颗墨绿色的珠子,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悬浮在中央。

墨绿珠子上面有着浓郁的生命气息,仅仅只是望一望,就仿佛感到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净化。

墨绿珠子的下方,是一张古朴沧桑的青皮。

兽皮上布满了玄奥的符号,散发着命运的味道。

“这就是麒麟的血脉精华所化的宝珠,以及蕴含天赋神通的兽皮啊!”透过【天涯镜】看到这珠子,李淳风感慨万千,握着拳头激动不已。

打斗动静很大,描写很长,但整个交手过程其实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转瞬便结束了。

一代极境神兽麒麟,就这样轻松轻松被斩杀了。

不,事情还没完。

感受到虚空中命运线的波动,李淳风嘴角浮现出一缕冷笑。

师尊早就算到麒麟没这么容易死了。

还想靠一缕真灵去夺舍?

呵呵,贫道早已恭候多时了!

麒麟天生亲和命运,夺舍的最佳对象,自然是同样亲和命运的命修。

按照万沛蓝的安排,穷途末路的麒麟会在慌不择路下,冒险夺舍诸葛南琴,但是却被诸葛南琴反过来炼化。

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白白便宜了诸葛南琴。

可就在这时,李淳风出手了。

只见他在虚空中轻轻一拨,化为灵体状态逃亡的麒麟突然心头一动,念头开始发生变化。

我为什么要夺取诸葛南琴?这风险太大了。

对啊,我为什么一定要夺舍命修呢?

找一个气运之子,哪怕是凡人,也能温养我的伤势啊!

凡人之躯又如何?

只要我的伤养好了,凭我的命格,我的运气,还不是想怎么东山再起,就怎么东山再起?

就这么想着,麒麟的残灵改变了目标,调转了方向,朝着天机宗的领土,弗吉州的方向射去。

李淳风这一拨,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代价极大。

他从不离手的本命法宝拂尘上,肉眼可见地出现了数道裂痕,仿佛一碰就要破碎。

他的喉头,一股腥热涌出,嘴角流出丝丝鲜血。

擦干净嘴唇,李淳风仰天望向天边。

徒儿,为师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

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命之子

赫诺克河奔腾不息,天空中,一片黑压压的乌鸦在飞翔,发出凄厉的惨叫。

似乎是在为乔华顿的命运哀鸣,又似乎是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匪军已经很近了。

抵抗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抢先在赫诺克河的码头处修筑军事堡垒,并组织起一只超过400人的民间武装部队。

可是一开始的募兵过程,进行得很不顺利。

即便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长乐村的居民,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乔华顿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来反抗入侵者。

许多人更倾向于带上细软银钱,直接逃走。

但是乔华顿不能逃,他师父的坟茔在这里,他师父的家业在这里。

他热爱他脚下的土地。

他要守护这里。

面对此困局,乔华顿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他慷慨地拿出了自己的土地,开出了高额的佣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精明的乔华顿约定,土地和赏金只有在赶走敌人后,才能兑现。

被乔华顿的人格魅力折服,许多农家子弟纷纷前来报名入伍。

乔华顿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人员既齐,乔华顿不敢耽搁,立刻率领队伍,朝赫诺克河的码头出发了。

他很懂得在危难时刻与部下同甘共苦的必要性。

行军时,他放下指挥官的架子,冒着连绵大雨,和民兵一起踩着泥泞道路,急速行军。

两天之后,雨过天晴。

乔华顿的队伍,来到了距离赫诺克河的码头不远处的山峰上。

居高临下,望着河畔旁那座狰狞的堡垒,乔华顿的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糟了,被敌人先行一步修建了堡垒!

岔口丢失,长乐村将无险可守,村民将无处可逃。

敌人只要控制了赫诺克河的码头,就等于切断了长乐村的外界补给,哪怕不主动进攻,也能耗死长乐村。

看来对方虽然是匪寇,但也精通兵法,当得起一句枭雄的称呼啊!

敌军占据地利,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且大大小小打过好几场仗,各个方面都要完胜乔华顿的队伍。

进,战必败。

退,新兵们将士气彻底崩溃,说不定半路就都投降了!

但乔华顿毕竟是乔华顿。

他临变不惊,沉着冷静,稳若泰山。

经过缜密思考,他果断下令继续前进,而且不能显露出半点动摇犹豫。

唯有这样,才能稳定军心。

首节上一节393/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