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兄实在太无私了 第22节

如果凡间发展到能威胁到仙宗神门的程度,仙人们还会是这种高高在上,无所谓的态度吗?

有了橡胶,就可以制作更加强大的弓弩,就可以威胁到武道大师和炼气仙人。

再往后,一把普通的左轮手枪就能威胁到不设防的筑基期仙人。

然后,一门简易的迫击炮就可能能阴掉金丹真人。

再发展几十年,是不是就可以威胁到元婴尊者了呢?

那时候,仙宗神门真的就会无动于衷吗?

高高在上,与世无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极境老祖真的不会出手干预吗?

仙不足惧,凡不可欺。

但是若真的有一天,凡人要弑仙,仙人要灭凡,该当如何?

就算这是两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情形,陆宽,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或许,这对现在的你而言,还太过于遥远了。那便罢了,先好好准备你的天骄大会吧。

……

陆宽无法放弃手中的橡胶种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橡胶,人类史上恐怕就发生不了工业革命。

而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后续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

橡胶在人类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这次奖励的“热研8-79“橡胶树种子,更是橡胶树中的佼佼者,它是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选育出的最高产的橡胶种,具有早熟高产,抗风抗寒等优良特性。

这枚小小的橡胶树种子,放在地球一文不值。

但是在这世界,在陆宽这里,它就是承担凡人兴盛希望的基石。

陆宽慢慢从激动的心情中平复下来,随后立刻开始了施展“复制术”,为这枚珍贵的种子留下备份。

橡胶树倾向生长在排水良好、偏酸性、多砂、无强风的黏土平地之上,橡胶树的生长对空气中湿度和日照时间的需求非常高,因此必须被种植在高温多雨的地区。

陆宽暗自忖道,要在大秦境内寻找适宜的位置,开始橡胶的种植了。

……

大秦皇宫,御书房。

秦昌诚有一阵子没有看见陆宽了,说实话,看到陆宽主动来拜访他,很是开心。

第三十四章 如烹小鲜

大秦皇宫,御书房。

秦昌诚有一阵子没有看见陆宽了,看到陆宽主动来拜访他,很是开心。

这么勤勤恳恳为凡人无私奉献的国师,请麻烦给朕来一个加强营。

就算陆宽有图谋,目前来看,他的利益和秦昌诚也是一致的,因此秦昌诚自然容得下陆宽。因为陆宽大力相助凡人,秦昌诚甚至是期待陆宽在治理国家上多参与一些的。

随着陆宽从袖中拿出一枚褐色种子,一番解释后,秦昌诚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秦昌诚这段时间心情甚好,于是他打算逗一逗国师。

秦昌诚随手拿了一块糕点放在嘴里,躺在椅子上,边吃边故意斜眼瞪着陆宽,促狭笑道,“朕就说国师肯定不是来看望朕的,伤心呐!国师啊,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治国理政是朕的事,国师就不要随便插手了吧?”

陆宽眉毛一挑,哑然一笑,这秦王,得了便宜还卖乖。

于是陆宽也学着秦王,故意望了望天,假装失望地说道,“哦,说得也是啊,那看来我也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去找块荒地,自己去种咯~”

说完作势就要把橡胶种子收进袖子里。

“哎,国师你这是什么话,咱俩什么关系?你的事就是朕的事,朕一定帮国师把此事办妥。”秦昌诚赶紧起身,一边大义凛然说道,一边把手拽住了陆宽的胳膊,要把种子拿到手里。

陆宽也不跟秦王开玩笑了,递过去种子后,说道,“我这里有数千枚种子,不知陛下打算怎么推广种植?”

秦昌诚把玩着橡胶种子,自信地笑道,“国师不用担心,有土豆的例子在前,恐怕这次这帮子人都会抢着去种,不用朕费心引导。”

哦,这倒是有趣,新事物的推广有多困难,陆宽是心知肚明的。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困难,哪怕是利国利民的改革,也不会容易。

种植土豆这么简单而又有大好处的事情,都需要耐心引导,橡胶的种植推广能这么简单?

陆宽表示愿意洗耳恭听。

秦昌诚笑道,“国师,您太小看您自己现在的影响力了。”

“还请国师勿怪,土豆初试大获成功之后,朕就命人不经意间流露出些消息,言说土豆其实是国师从山上带下来的仙苗,赏赐给凡间的宝物。”

陆宽听到此处,不由得打断了秦昌诚,疑惑地问道,“陛下之前不是提到,不要透露土豆出自我之手吗?”

秦昌诚胖脸一紧,赶紧讪讪地一笑,打了个哈哈,心里念头却是在急转。

当初陆宽提着土豆苗来找秦昌诚时,秦昌诚才跟陆宽认识没几天,哪能知道陆宽是靠谱还是心血来潮?大秦上下几千万人口,全民口粮这么关系重大的事情,哪能不先做个实验试一试?

不过这实话怕是不能跟陆宽说了……

秦昌诚吃完了手上的糕点,又往嘴里塞了一块,总算想到了个理由,边吃边掩饰他的尴尬,强行解释道。

“国师慧眼如炬,正是如此啊~”

“如果一开始就说土豆来自国师,只会让这些愚民百姓不信任朕。”

“百姓们定会这样想,仙人怎么会有农作物幼苗?这个谎言太差劲了,一定有所图谋!仙人的东西,还需要逼迫我等去种?秦王就是骗子!”

“如此一来,推广一事不知道要拖上多久。”

“强行推广行政令,效果是远不如引导百姓自发执行的。”

“先进行小规模初试,待到初试大获成功之后,百姓的态度就会不一样了。亩产六万斤惊世骇俗,此时还称其是产自番邦小国便显得太过虚假,说出自国师之手,仙门之内,便显得合情合理。”

“如此改换说辞,这群百姓的种植热情,将更加高涨。”

陆宽听到秦昌诚这番解释,不由得频频点头,内心对于秦王,对于治理凡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治大国如烹小鲜。

陆宽给秦王伸出一个大拇指,佩服!

见到总算“糊弄”过去了,秦昌诚继续笑着说道,“有土豆例子在前,大秦现在多的是愿意吃螃蟹的富商,他们都盯着朕,想看看国师手里还有没什么好东西呢。”

“这,这是叫橡胶吧?按国师所言,其神奇特性简直就像被施了仙法。只要第一批产品出来,何愁后续不火?”

秦昌诚这话不假。橡胶在这个时代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没有替代品。

橡胶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制成橡胶皮球,这是非常不错的玩具。

橡胶汁涂抹在衣服和鞋子上就可以制成雨衣和雨靴。

如果经过简单改进,橡胶还可以用于大幅提升弩和弓的威力,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用于捕猎大型动物也非常不错。

正如秦昌诚所言,只要看到了充满魔力的橡胶,橡胶树的推广,不仅没有难度,恐怕最种植权还会被哄抢。

相信大秦的富商们,会积极发挥想象力,不放过这么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而这并不是零和游戏,富商们赚到了钱,但是他们也为大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工具,能改善百姓的日常生活,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既然秦昌诚已经答应帮忙,陆宽也完全信任他的承诺。

这次陆宽入宫见秦昌诚,还有另外一事。

亩产六万斤的土豆的大规模种植,以及雁落原的大规模开垦,将会导致大秦短时间内粮食暴增,一个普通的农民就可以养活好些人。

看去很美好,但是粮食短时间内的激增,会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

粮食产量的暴增,意味着大秦将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农业人口,大量的人口会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粮食产量的暴增,也会导致粮食价格的暴跌。

就算大秦动用国库,吃下所有的粮食当成战略储备,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也还是会出现土地兼并。

因为种地赚的太少,三成以上的农民,会选择离开土地,找点其他工作做。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不未雨绸缪,这群青壮年无所事事,将会成为大秦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必须要早作打算。

第三十五章 大秦新政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不未雨绸缪,这群失业的青壮年无所事事,将会成为大秦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可是如果规划得好,就可以顺势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大量人可以从祖祖辈辈的农业生产循环中跳出来,参与到工业生产中。

工业的兴起和繁荣不仅可以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更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增强大秦的综合国力,也即气运。

陆宽和大秦,将是双赢。

因此,大秦的改革,势在必行。

陆宽将自己的所思所虑,向秦昌诚隐晦提出来了。

秦昌诚也不愧是一代大帝,陆宽稍一提醒,便立马醒悟了其中的关键,随即便传旨,召集内阁在文渊阁议事。

历朝历代都有国师不得干政的潜规则,就是为了防止仙人不懂政事,胡来一通。但是秦王不愧是有帝王胸襟,他认为既然是陆宽提出的问题,自然也应该邀请陆宽列席入主座落座,不必回避。

随着这群内阁中老年男人在文渊阁吵得脸红脖子粗,一条条新政从他们笔下流淌而出,印在纸上,散出墨香。

大秦因为是从天门的附属国,大秦子民对从天门仙人有着天然的敬畏,有陆宽背书作保,改革起来反而阻力不大,共识也相对容易凝聚。

诚实的讲,陆宽虽然学识丰富,但是对于如何治理一个古代国家的的确确是一个门外汉。

外行不要指导内行,治国尤其如此。

因此虽然秦昌诚邀请陆宽参加,但是陆宽很有自知之明,全程只是听,并不发表看法。

这也让这群内阁大学士松了口气,内心对国师这种不抓权的行为竖起了大拇指。

连续几天的讨论下来,新政已经拟定得差不多了,只要再递交朝会文武百官讨论,就可以盖玺通过了。

但是陆宽发现,这些新政尽管完善,却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部分没有触及。

是教育改革。

准确地说,新政中没有包含要鼓励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探索。

这些大臣受限于时代,提不出此点,也不奇怪。

想到这里,陆宽从椅子上站起来,对着主持讨论的秦王行了一礼。

这一下可把秦昌诚吓得不轻,文渊阁内的大臣也哗啦啦一下子都跪了下来,给陆宽回礼。

秦昌诚赶紧一把扶住了弯腰行礼的陆宽,忙不迭地说道。

首节上一节22/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