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兄实在太无私了 第187节

听到军神主动问话,章邯脸上那抹得意再也压抑不住,他看向陆宽郑重一礼。

“陛下,这便是臣要请罪的地方了。眼看叛军兵临城下,戏水城危在旦夕,臣是心急如焚呐,到哪里去寻找几十万青壮年士兵呢?”

“就在这时,臣灵机一动,骊山罪奴,骊山上可是有七十万罪奴呢!”

“于是臣不敢迟疑,当即下令召集在骊山服刑的罪奴,给他们训话。”

“臣告诉他们,如果愿意参军,臣将给他们发放军饷。如果赢了这场保卫战,守住戏水城,臣便赦免他们的全部罪责。”

“如果在战争中表现优异,还可以免去家人的罪责,甚至还可以被举荐为军官!”

“此令一下,报名者不知道有多踊跃,几番筛选之下,臣迅速获得了三十万大军,而且是士气高昂的三十万大军!”

“尽管罪奴大多没有打过仗,都是新兵蛋子,但是对面的叛军也好不到哪去,也就是仗着人多,其实就是群乌合之众罢了。”

“新兵交战,最重要的就是决心和气势。这些骊山罪奴一个个为自由身浴血奋战的样子,陛下您是没看到。”

“真是,悍~不~畏~死~!”

“臣先在戏水城击退来犯之敌;然后一路追击至曹阳城,又斩敌数万人;随后臣一鼓作气趁胜追击,于渑池城彻底击溃叛军。”

“叛军统帅周文自杀,我军大获全胜,斩敌无数!”

“臣本应继续追击,攻打陈国,但是陈国兵精粮足,陈胜也不是草包,仅凭这些罪奴,恐怕难以成事。”

“因此臣先行返回,向陛下您汇报战果,也想向陛下再索要些精兵和兵械。”

“另外,臣需要向陛下讨要一道圣旨,兑现承诺,赦免罪奴。”

“未提前请示陛下就私自作出如此决定,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尽管说是请罪,但其实是在表功,看上去挺憨厚的章邯,也不是个老实人啊~

“妙,真是奇思妙想,妙不可言啊!”听完整个过程,孙伯灵忍不住击掌叫好,看向章邯的目光充满赞许。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唯结果论。

战局瞬息万变,为了胜利,主帅有时候必须要凭借过人的胆魄,做出惊人的举动。

胜利了,这些出格举动就变成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失败了,那便是主帅不听号令,刚愎自用,活该受罚。

既然大获全胜,陆宽当然不会因为章邯私自赦免骊山罪奴而责罚他。

孙伯灵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直接鼓掌恭喜。

现在回头复盘,孙伯灵不禁一阵后怕。

要是章邯没有拦住周文率领的叛军,真让他们在战局最危急的时候从戏水直逼咸阳,围魏救赵的谋划就全泡汤了。

介时,整个战局将一溃千里,大夏会陷入天大的麻烦。

还好有章邯啊!

可听闻这样辉煌的战果,陆宽脸色却并不好看。

得知章邯居然是从七十万罪奴中拼凑出的三十万大军后,陆宽沉默了,胸中一口气闷得他心慌。

这压抑是如此的沉重,以至于完全冲淡了胜利带给他的喜悦。

他忍不住重重一拍龙椅。

啪!!!

七十万人啊,这可是七十万活生生的人啊,整个咸阳城内的百姓也才二百万百姓啊!

怎么会有这么多罪奴?

骊山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罪奴?

陆宽的厉声发问让章邯完全摸不着头脑,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尽管陆宽明言不会追究他私赦罪奴一事,还会大加封赏参与此战的将士。

但是此刻章邯还是有点慌了。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陆宽,哭丧着脸说道,“陛下,骊山罪奴,就是些犯罪之人,以及他们的亲眷家属啊。”

“依大秦律,有重罪,但是罪不至死的那些人,将被发配至骊山之上辛勤劳作,子孙后代,永世为奴。”

“所有罪责,都是严格依照大秦律宣判的,有法圣韩非坐镇咸阳,断无可能出现徇私枉法的情况!”

“陛下明鉴,主要还是天下刁民太多,真的不是我们乱抓人,随便将其贬成奴隶的啊~~~”

法圣韩非?

陆宽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愣,韩非是谁?竟然和孟子舆一样,也是圣人?

“为何有韩非在,便绝无可能徇私枉法?”

章邯连忙解释道,“法圣韩非早年是大韩国皇室成员,主张用严刑峻法来震慑宵小,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都应一视同仁。”

“他因此得罪了很多人,逃到秦国后,秦王,哦不,秦侯非常赏识他,命他修订了《大秦律》。”

“据说《大秦律》成书的那一刻,咸阳城内风起云涌,韩先生身后祥瑞连连,由韩先生亲笔书写的那本《大秦律》原本更是变得流光溢彩,霞光万丈。”

“鬼谷子先生说韩先生这是文道封圣,那本《大秦律》则因为是圣人亲笔原本的缘故,变成了文道至宝,妙用无穷。”

“有《大秦律》坐镇咸阳,天下如有不依律宣判、徇私枉法之事出现,相关判官就会受到《大秦律》的惩罚,轻则文胆碎裂,重则精神崩溃。”

“是以,那些骊山上的罪奴,依《大秦律》,真的是他们罪有应得。”

高达七十万人被贬为奴,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

我大夏国原来治安这么差吗?老百姓生活在这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陆宽震惊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呼。

“陛下,臣以为,并非这些罪奴罪有应得。”

“法圣韩非,他有错!”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凡人著律法仙人听我令

“法圣韩非,他有错!”

走进来的,正是廷尉蔡泽。

陆宽看见蔡泽,眼睛一亮。他之前有下旨召见蔡泽,命其汇报大夏新法修订进展。

不料恰好和章邯赶在一起了。

蔡泽不卑不亢地向陆宽行了一礼。

“臣本在殿外恭候,但是听闻章少府介绍法圣韩非这番话后,心有触动,这才没忍住,擅自开口,还请陛下恕罪。”

从冉让一事开始,蔡泽便明悟了大秦律并不完善,开始质疑韩非圣人。

而此次对陈胜吴广造反的寻根溯源,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道路才是正确的。

听到蔡泽开口,章邯不乐意了。

他本就是个直性子的人,尤其佩服韩非,此刻坐不住了。

“蔡大人,你怎么可以这样说韩先生呢?别的不说,就说近的,要是没有骊山上这些罪奴,我们这次麻烦就大了!”

“韩先生劳苦功高,为天下做出巨大贡献,不容你诋毁!”

“章少府稍安勿躁。”陆宽挥手示意章邯冷静。

随即他示意赐座蔡泽,好奇问道,“蔡卿此言何意?还请细细说来,圣人学说,可不能无凭无据地否定。”

蔡泽看了看章邯后,沉声道,“陛下,章大人,孙将军。”

“臣也好,韩圣也罢,修订律法,出发点都一样的,都是希望大夏富强,百姓安康。”

“只不过韩圣认为人性本恶,如果没有重刑的约束就会干坏事,就会无法无天,所以才主张以刑服人。”

“这样子虽然短时间内会让社会治安空前好转,但也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再比如,这次的反贼陈胜。”

“陈胜本是大夏工匠,被军部征召去咸阳修缮阵法。结果因为天降大雨,无法及时赶到咸阳城,依律当斩。”

“他为求活命,才率领众人斩了随行军官,揭竿造反。”

“要是大秦律的惩罚不是这么残酷,给他一条活路。他陈胜有妻子,有稳定收入,工匠身份也有一定地位,又怎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如果陈胜不造反,又哪里需要骊山罪奴去平叛?”

啪!

孙伯灵听到这里满脸怒容,他用力重重拍了一下轮椅,眼睛瞪得滚圆。

“什么?!蔡大人您说的可是真的?造反的这个陈胜,给他的军令是来咸阳修缮阵法?”

得到蔡泽肯定的点头后,孙伯灵双眼通红,浑身发颤,一向铁血无情的他,眼角居然忍不住滴下了一滴泪水。

他仰天无声嘶吼,状若疯狂。

“韩非~!老子要撕了你,你这是什么狗屁法律!要不是你这傻不啦叽的大秦律逼反了这群工匠,老子手底下这群好娃娃又怎么会死这么多!”

“混蛋,你这个混蛋!”

“清心静气~”陆宽见孙伯灵状态不佳,连忙弹指打过去了一道宁神咒,抚慰他的情绪。

被宁神咒的清风一吹,几息之后,孙伯灵冷静了不少。

他含着泪向陆宽拱手道。

“臣一时情绪激动,驾前失礼,还请陛下恕罪。”

陆宽摆摆手示意无妨。

唉,就因为陈胜起义,枉死了多少百姓,多少军士啊!

殿中众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可正如蔡泽所说,韩非能封圣,足见他的主张是得到天地认可,有相当可取之处的。

天下治安空前好转是韩非之功,如果因为陈胜造反而彻底否定韩非的功绩,既不公平,也不可取。

叹了一口气,陆宽说道,“陈胜一事,责任在朕,你们不必再说了。不怪蔡先生,也不怪韩先生。”

“此一时,彼一时也。没有什么法律是尽善尽美,可以一成不变的。法律必须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修法的意义。”

“既然我们已经发现《大秦律》有诸多不妥之处了,还请蔡先生你汲取教训,加快修订进度。”

蔡泽点头称是。

“陛下,这正是臣欲上奏的。事实上,韩先生以法为本,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极具启发意义,臣亦赞同。”

“只是《大秦律》施法过于严苛。”

“于是臣以儒道释法律,改善治民之术;以孝悌为本,强化君父之权,缓和矛盾;以德为主,以刑为辅,重视道德教化,从根本上杜绝陈胜等人的悲剧。”

“在此基础上,臣已编撰完成《大夏律》共六十篇,请陛下过目!”

首节上一节187/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