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兄实在太无私了 第164节

“弟兄们,天降大雨,我们肯定没办法按时到咸阳了,依大秦律,只要迟到误了军期,我们全家都要被处死,必死无疑!”

“这个将尉,拼命驱赶我们,就是把我们往火坑里面推啊,就是逼我们去送死啊,我们怎么能受他如此欺辱!”

“弟兄们,听我的,现在想活命,只有一条路。”

“几十位仙人围困咸阳,我大夏皇帝陆宽必死无疑。他一死,大夏必将分崩离析,凡间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乱世。”

“我们都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们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左右都是死,我们为何不干脆干一份大事业?”

“乱世之中,我们凭什么不能笑到最后?”

看着营地中央浑身沾满鲜血,宛如魔神的陈胜,众人只觉得一阵恍惚。

再联想到刚刚从鱼肚子中吃出的“陈胜为王”,一时间,营地气氛非常微妙。

莫非,这是天意,陈胜这小子真有几分帝王气象?

就在这时,吴广从人群中冲出,一把跪倒在地,疯狂磕头。

“谢兄长救命之恩,谢兄长救命之恩啊,我吴广没有文化,什么也不懂,今后这条命就卖给兄长了,兄长说做什么,小弟就做什么,绝无二话!”

“小弟深信,兄长一定称王称帝,带领我们享福的!”

说完后,吴广站起身来,冷冷看向众人喝道。

“鱼腹中的丹书锦帛难道不是上天给我们的提示吗?我们起义,乃是顺天而行,你们还不速速下跪!”

有吴广带头在前,又被陈胜气势所摄,营地中人顿时扑通之声哗啦啦响起。

众人纷纷跪倒,尊陈胜为主。

看着跪倒一地的众人,陈胜点点头,又摇摇头。

“兄弟们,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我们虽然是被逼无奈走上这条路的,但是请相信我,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们必须能做到!”

“难道你们就不想位极人臣,不想拜将封侯,不想光宗耀祖吗?”

“这天下王公贵族,不和我们一样,都是两只手两只脚的人吗?他们可以享受富贵,他们可以娇妻美妾,他们可以肆意主宰我们的生死,那我们为何不可?”

“我们凭什么不能当人上人?凭什么不能过好日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随着陈胜这一声高呼,随着这数百工匠对他的承认,他背后顿时风起云涌,居然瞬间就汇聚了紫气五百里,衬托得他气势滔天,如神似魔!

原来,紫气是属于全天下人的紫气,并不是说只有忠于陆宽,才能获天赐紫气。

似乎只要冥冥之中符合某些规则,哪怕是和陆宽对着干,也能得到天地认可。

……

时间倒回几日前,和法圣韩非辩论之后,从执金吾府衙离开的蔡泽失魂落魄。

他两眼无神,文胆上的裂缝更是犹如蛛网一样,密密麻麻。

无论蔡泽如何疯狂地寻找韩非学说中的漏洞,他都一无所获。反而他越看大秦律,越觉得其浑然天成,真是妙不可言。

大秦律逻辑严谨,内涵丰富,以法为本,事皆决于法,依法办事,依律行事。

为了抑制犯罪行为,韩非主张轻罪重罚,严刑峻法。一人犯罪,家属邻里都要连坐。

也正因为此,大秦乃至整个天下治安才空前好转,再无江洋大盗、江湖逃犯的容身之地。

大秦律,可是韩非的成圣之基,地位堪比《孟子》,蔡泽推不翻,驳不倒,实属正常。

可是文修道统之争,残酷无情。

争不过的话,除非改换门庭,否则就是文胆崩碎。

蔡泽,完了。

看到远去的蔡泽,韩非满意地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热茶。

小老弟,对不起了,我也很欣赏你的才华。但是【法家】乃是我的立道之基,如果你编纂的大夏新法不符合【法家】思想,我怕是会圣位不保!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越是复杂的局面,越要严刑峻法。

孟圣人的仁义道德、舍生取义,我很是敬佩。

但是,时代变了啊!

如今天下鱼龙混杂,一味讲仁义,只会自取灭亡。

我韩非既然能以【法家】证圣人之位,足见我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才是历史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任何妄图把我拉下圣人之位的行为,都是在和历史作对,注定被碾成尘埃。

小老弟,回头是岸,乖乖投入我法家怀抱吧!

蔡泽却不知道,他根本就不该来见韩非,韩非对于儒生怀有极大的偏见和忌惮。

当初秦昌诚焚书坑儒,与韩非在旁怂恿不无关系。

韩非修订完大秦律后,就反复告诫秦昌诚,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侠客凭借一身武力和一腔热血,如果不服判决,就会血溅五步,杀死判官;儒生凭借伶牙俐齿和锦绣文章,如果不服判决就会写文传遍天下,煽动百姓,叫骂不停。

侠客和儒生,都是法家的敌人,是法律威严的挑战者,是秩序的扰乱者。

任何一个想大权独揽,乾纲独断的君王,都不应该容忍侠客和儒生。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如果不是后来韩非野心膨胀,还想处理掉【纵横】家一脉,踢到了鬼谷子这块铁板,他今日说不定就青云直上,位列大夏的三公九卿之一了。

韩非不喜儒家,又得罪了纵横家。所以,他怎么可能容忍出身【纵横】门下的儒生蔡泽,来主导修法,改了他亲手定下的大秦律?

蔡泽文胆碎成这样,韩非要负大半责任!

萧羽很担忧蔡泽的精神状态,但是他刚要起身,就被韩非拦住了。

“萧大人你是修仙天才,但是文修的事情你不懂。只要蔡大人悟透我【法家】严刑峻法的精髓,他的心结自然解开。此事我自有分寸,你不必担心。”

被韩非故意阻挠后,萧羽尽管心有疑惑,但是果然没有再纠缠此事。

回到自己的住处后,蔡泽个人浑浑噩噩,终日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连汤家仙人已经攻打到咸阳了都没有注意到。

不过廷尉一职本就是主内政,打仗是孙伯灵将军的事,知不知道确实关系不大。

今日大雨停歇,心情烦闷的他,正好出来散散心,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咸阳大街上。

尽管已经接近傍晚了,但是因为大战来临,仙人兵锋极盛,咸阳城内百姓难免惴惴不安,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多买点或者多卖点东西。

万一战事糟糕,再换东西可就没那么方便咯!

你看那养蚕的姑娘,正在嘶声力竭地贩卖着丝线;你看着黝黑的老农,正努力吆喝着卖雪白的大米。

每个人都在为明天美好的生活拼命奋斗。

正如韩非所言,咸阳城的繁荣,乃至全天下的繁荣,一半要归功于他修订的大秦律。

没有这良好的治安和秩序,就不会有繁荣的经济。

这也是他能凭此证道法圣的原因。

就在这时,数百里之外,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引动天地异象,汇聚紫气加身。

这股天地气机的波动,隐隐牵动了蔡泽背后的紫气。

他的心里突然像划过一道闪电一样,心中的阴霾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福至心灵的他,缓缓低下了头。

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咸阳城贫民窟。

在他的脚边,是一群臭不可闻的垃圾堆中躺着休息的,骨瘦嶙峋、衣不蔽体,对明天已经彻底丧失了希望的底层乞丐。

又回头望了望集市上的养蚕姑娘和卖米老农,蔡泽的心颤抖了。

我不养蚕,但是我身上却穿着绫罗绸缎,而终日辛劳的养蚕姑娘,身上穿的却是粗衣麻布。

我不种地,但是我吃的却是上等香米,而挥汗如雨的老农,全家吃的都是米糠咸菜。

我抬起头向上看,咸阳城内王公贵族数不胜数,奢华美丽的高门大院延绵不断,其内终日莺歌燕舞,珍馐佳肴供应充足。

但是我低头向下看,我的脚边却是充满苍蝇臭虫的垃圾堆,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无尽乞丐。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法圣韩非,你错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破而后立

法圣韩非,你错了!

孟子舆圣人说过,家里如果有五亩地,种一些桑树养蚕,那么五十岁的人都可以穿上新衣服;家里闲暇时如果养一些鸡呀猪呀,那么就算是七十岁的人也能吃上肉。

一个和谐的世界,应该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应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盼头。

论整个国家的财富,我大夏已经强盛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论民智开化,我大夏已经昌明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可为什么冉让的外甥还会饿死?

为什么王公贵族家中仓库的粮食堆积得都快要腐烂了,而贫民窟的百姓却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

为什么咸阳的将士在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而这里的乞丐却对国家生死存亡这样的大事毫不关心?

大秦律,一定有问题;法圣韩非,一定错了!

随着一连串的灵魂拷问,蔡泽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语速越来越快。

他的思想正被重新锻造,他正在浴火重生。

“有罪就要罚,这不错。但是现在的律法太重,惩罚重到冉让这种有希望改邪归正的人看不到丝毫希望。”

“仅仅靠着严刑峻法来恐吓百姓,这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如果只知道一味惩罚,把惩罚力度无限加大,反而会适得其反,逼人彻底走向反面。”

“如果我们身居高层,却不耐心思考如何帮助底层百姓脱离苦楚,那又如何能指望高高在上的仙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我等凡人呢?”

“坏的社会,把人变成鬼;好的社会,把鬼变成人。”

“我蔡泽,当不负陛下重托,重新厘定天下法律,为凡人立规,为仙人定矩!”

就这么想着,蔡泽头脑中的灵感如泉水般喷涌,他连脚上的鞋子掉了都浑然不知,就这么疯了一样冲进太学院,开始挥毫泼墨,书写经纬。

只见太学院中,一页又一页墨迹未干的手稿片片飘落。

轻柔的宣纸掉落在地上,却奇妙地发出了清脆响亮的金石撞击之声,似乎每一页纸都被额外附加了额外重量。

就这样,悦耳的叮咚声在整个太学院交织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如玉般温润,如金般美丽。

金玉良言,蔡泽奋笔疾书的,都是金玉良言啊!

不知不觉间,随着新法雏形出现,蔡泽体内的文胆也开始缓缓修复,身后的浩然正气越来越宏伟。

破而后立,他当真无愧孟圣人衣钵传人。

首节上一节164/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