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的万界远征 第9节

孙思邈还要拒绝,杨广又说道:“且听我说完。也许孙神医觉得不能在民间为各类寻常病人诊治,就无法积累更多的常见疾病行医经验。这一点我不可否认。但是入朝为官的话,你的行医之志,也可以得到更多的便利。比如说,最近寡人向将作监提议,改良了印刷术,孙神医如果愿意为官,你所编写的记录各类药方病理、治疗经验的书籍,可以成为这改良后的印刷术第一次实践之物。”

孙思邈略显诧异,道:“陛下的意思是?”

“意思是寡人会全力支持你的医药研究,并且将你的医书印刷分发到各地官衙,让他们则选当地有德望的大夫、有上进心的学徒学习,并且严格把控百姓就医的价格。”杨广已经走到了孙思邈面前不足两米处,笑容更加清晰,“个人之力终究有限,普传天下,才能普济苍生,孙神医意下如何?”

其实这个时代,随便一个有特效的方子,都有可能被某些大夫当做传家宝一代代的流传,如果旁人觊觎了,恐怕就是生死之仇,杨广开出的条件对他们是避之不及的毒药。

但是对于孙思邈这样真正能够以一生来践行大医精诚的医者来说,杨广所说的事情,才是真正能够将医学发扬光大,救下更多病患的正途。

这样的条件,他……无法拒绝。

“陛下居然有此大仁之心,实在令草民汗颜。”孙思邈从椅子上站起来想要行礼,又被杨广虚虚一托,他也不坚持,只道,“草民愿意留在紫微城。”

“好。”杨广说道,“印刷医书的事情我已经跟将作监那边吩咐过了,孙神医何时整理好了医书,就可以送过去,开始印刷,初始印刷数量是三万册,如果神医有需求的话,也随时可以追加印刷数,或者追加印刷内容。”

“谢陛下恩德。”孙思邈再次一礼。

杨广说道:“神医远来,是否感觉疲劳?”

孙思邈摇摇头,说道:“老夫身子骨还算康健,既然接下了官职,想必也要尽早为这城中的某些国之栋梁观诊,如果有什么急病之人的话,陛下尽管吩咐就是。”

“哈,倒确实有这么一个人。”

杨广朝殿外喝道,“来人,备架,往楚国公府一行。”

片刻之后,杨广和孙思邈进入了雕梁画栋,廊腰缦回,华贵之处几若仙宫的楚国公府。

楚国公杨素,能文能武,是隋朝的开国元老,也是皇亲国戚,更关键的是,在当初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他就是跟杨广一系的,所以杨广登机之后,他的权势和威望更大。

可是自古以来,位极人臣,功高盖主,都是两朝元老的大忌,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杨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刻意营造出奢侈享受的形象,甚至在民间有他早上盖房子,晚上拆了重建的流言,用这种手段自污,希望能够自保。大概两个多月前,杨素染了病,暴君杨广一方面派出太医去为他诊治,一方面又经常独自询问太医杨素的病情,希望杨素能早死。

杨素听到了一点风声,于是不敢吃药,拒不配合看病,只希望自己就这么死了能够保全他儿子杨玄感等人。

一个多月前,现在的杨广穿越过来,处理了一大批在正事上没什么用的谄媚臣子之后,念及杨素能干,曾经重新下旨安抚杨素,要太医尽心的为他诊治。

可惜这病拖久了,积重难返。原本那些太医是不敢治,现在真就是治不了了。

杨广召见孙思邈,一是为了从孙思邈的医书开始改善一下这个时代百姓的医疗水准,二是为了看看这位师门图册中的四代祖师,三就是想请孙思邈来看看杨素到底还有没有得治。

进入了楚国公府的寝室之后,杨广免了卧病在床的杨素的礼节,杨玄感搀扶着杨素,坐了起来。孙思邈上前,望闻问切一套流程,而后捻着胡须,沉吟不语。

杨玄感心里虽然已经没抱什么希望,却还是问道:“如何?”

“哦,能治。”孙思邈提笔开始写药方。

杨玄感一愣,连忙追问道:“孙神医真的能治好父亲?”

“嗯,老夫有九成把握。”孙思邈平淡一语,笔走龙蛇,没有半分停滞。

不说十成,只是自谦加上做惯了大夫的严谨,实际上就是百分百能治,刚才之所以不说话,只是觉得这病像是从小病拖到现在,硬拖成这个样子的。凭楚国公的条件,却把小病拖成重病,让他觉得有些奇怪而已,不过医有医德,他也不会问这些无关的东西。

只在几个呼吸之后,孙思邈就放下了笔,吹干墨迹,说道:“照方抓药,一日三服,相隔至少两个时辰,煎药的时候,用文火将三碗水煎成一碗即可。子时我来行针灸之术,约莫有半个月,病情就可大好了。”

[12.第12章 邪帝舍利]

“好,孙神医,只要父亲病情好转,我大大有赏。”杨玄感非常高兴。

旁边楚国公府的管家来拿了药方,去取药煎药。

杨素轻咳一声,睨了儿子一眼,示意他闭嘴。

皇帝带来的神医,有他打赏的份吗?就算要送些财帛,也不能现在明着说,否则多心的一想,那就是在讽刺皇帝赏赐不够。

“多谢陛下。”杨素先向杨广道谢,才向孙思邈说道,“多谢孙神医。”

“不必谢我,杨公早些好起来,为国分忧,才是寡人所乐见的。”杨广说道。

杨素咳嗽两声,道:“惭愧。老臣这一副病躯,得陛下多次纡尊降贵,前来探望,结草衔环不能报也。”

“哈。”杨广随手拿了桌上一杯茶,喝了一小口,说道,“其实前几次也就罢了,这一次来探望杨公,却还是有些私心的。”

杨素道:“老臣洗耳恭听。”

“杨公素来喜欢收集些古玩奇珍,据说江湖上有一件叫做邪帝舍利的宝物,也被杨公收藏。”杨广温声细语说道,“寡人听说此物有延年益寿之功,一时好奇,想借来把玩,不知道杨公可愿割爱?”

‘他居然连这个都知道?’杨素心里一惊,脸上不动声色,道,“陛下折煞老臣了。如果区区一件邪帝舍利,能稍抵陛下为老臣操心的劳累,老臣岂有不献之理?玄感,速速去宝库之中把邪帝舍利取来。”

杨玄感正想询问他们家宝库里哪来的什么邪帝舍利,就感觉手里被塞了一个图卷。那好像是杨素从枕头里抽出来的。

“你没见过那件宝物,按图去取,宝库中有机关,小心着些。”杨素低声叮嘱了两句。

杨玄感拿着图卷离开了寝室,到外面打开一看才发现图卷分两张,一卷是路线图,显示了从楚国公府去往一个府外宝库的路径,另一卷是标明了如何在重重机关之中安全通行的方法。

杨广看着杨玄感离去,饶有兴趣的说道:“玄感现在去的那个宝库,就是鲁妙子专门为杨公打造的吧。”

杨素听到这件隐秘的事情又被皇帝说出来,心里出奇的没什么波澜。他最近早就发现皇帝城府远不是他从前揣测的那么简单,有暗中的情报网很正常,惊讶的都快有点习惯了。

“确实是鲁妙子念着私谊,为老臣建造的,因为老臣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只爱集宝藏宝。”杨素道。

杨广道:“人生在世,健康是最好的宝物,人死之后,青史留名则是最好的宝物。收集再多宝贝,平时丢在各种宝库蒙尘,又有何益,等过一段时间,楚国公把这些宝物分门别类,送入国库吧。”

杨素后背上渗出了冷汗。他之前觉得自己必死无疑,准备了不少不可私藏的兵器甲胄放在宝库里,准备留着给自己的后人,如果拿出来……

“皇叔。”杨广笑着换了一个更亲切的称呼,道,“宝库里从前有些什么,寡人不愿追究,以后别再令这些宝物蒙尘就是了。”

“是,是。”杨素战战兢兢,道,“老臣病了这一遭,也体会到了,这些身外之物留之无益。”

“嗯。”杨广欣慰地点点头,话锋一转,道,“这个鲁妙子,有天下第一巧匠的名头,能与楚国公相交,看来是真有些本领,如此大才,可惜不能为朝廷所用啊。”

杨素闻弦歌而知雅意,道:“鲁妙子此人有些傲气,因而从前老臣没有劝他入朝为官。不过如果陛下有意的话,任是再孤傲的人,也要欣然从命,老臣这就给他去信,请他到洛阳来。”

“也不用太急切,楚国公还是将养好自己的身体列为首要。”见这个老头很上道,杨广心情更好了一些,刚好这个时候,杨玄感急匆匆的拿着一个盒子回来。

“陛下,这就是邪帝舍利。”

首节上一节9/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