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振兴系统 第104节

  “无上天尊,多谢居士了!”玄微也没矫情,笑着行了一礼,接过一条毛巾。

  虽说衣服没有被淋透,但湿漉漉的总归不太舒服,还有半湿不湿的头发,拿干毛巾擦拭下自是再好不过。

  “这雨哗啦一下子就落了下来,还好几位运气好,恰好赶到了镇上,不然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找不着。”老板娘端来一壶茶,给众人皆是倒了一杯。

  兀自冒着些许热气的茶水,散发出淡淡的茶香,一行人渴得嗓子都快干了,二话不说便端起茶杯将茶水灌了下去。

  微苦的茶水顺着嗓子进入腹中,如同甘霖般浸润着众人干涸的身躯。

  “好喝!”明夜打了个嗝,舔了舔嘴唇道。

  老板娘淳朴地笑了笑,又给明夜倒了杯茶水,嘴上一边说道:“慢点喝,喝太急了不好!”

第182章 过不去

  屋外大雨滂沱,乍看之下,仿佛三江五海之水都从天上倾倒而下般。

  地面早就积成一片水泽,若非饭馆的门槛较高,只怕积水会顺势倒灌进屋内。

  房门和窗户已被老板娘关紧,急骤的雨点击打在上面,竟是发出框框的作响声。

  连绵不断的沉闷敲打声,回荡在屋内,令人不禁升起一丝惶恐:暴雨不会冲垮房子吧?

  明夜肥嘟嘟的小脸显得有些神情忐忑,时不时抬起头看下屋顶,生怕上面忽然裂开一条缝隙。

  也无怪明夜这般担忧,如此骇人的雨势,就连玄微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遇见!

  “这场暴雨真是罕见啊!”给一行人端上几道素菜和米粥后,老板娘喃喃自语道。

  “阿弥陀佛,贫僧活了几十年,如此大的雨却也未曾经历过几次!”普济施了一礼,开口附和道。

  老板娘透过窗户瞅了眼窗外地面上越来越高的积水,脸上不无忧色地抱怨道:“之前一阵子迟迟不下雨,每天闷热得要命,现在一下雨倒像是止不住了!”

  听着老板娘的抱怨,明夜长长地叹了口气,幽幽说道:“按照这个降水量,再下那么个把小时,只怕要水漫金山了!”

  水火无情,暴雨一旦成涝,无疑会是一场灾难。

  “春夏秋冬,雨雪风晴,其中皆有天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玄微缓缓说道,随即淡然地喝起米粥。

  凡事不可强求,譬如这场大雨,就算知道它会造成灾难,恨不得雨立马就止住,但是光靠祈祷雨就会停吗?

  该下多久的雨就会下多久,一秒都不会少,结果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船到桥头自然直,凡事且随缘!

  “即知是祸,不躲却要受着,难道为了苦中作乐?”普济莞尔一笑,却是随意地抛出了问题。

  一路上,众人皆是收获颇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这种随时随地展开的论道。

  “佛门常言因果,有因必有果,福祸降临便是埋下因,总归会以某种形式的果告终。”玄微从容地回道。

  经过这几日和普济的交流,玄微对于佛门的了解亦是深刻了许多,此刻直接引用佛法来论辩,大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味道。

  普济善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再度问道:“既如此,福祸当前却无法趋避,是否众生都沿着自己的命途,犹如提线木偶般前行?”

  “尽人事,听天命!按照字面顺序,先尽人事,后听天命。福祸无法趋避,却可以通过人事改变结果。”玄微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顿了下,玄微很是精简地总结道:“接受现状,方能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希望中的结果。”

  就拿这场大雨作为例子,屋内所有人都知道雨一直下个不停会是祸事,在接受这个状况的情况下,可以想办法去消弭将会发生的灾难,甚至将其转变成一件好事。

  “玄微观主所言甚善,妙哉!”普济抚掌赞叹道。

  桌上聆听两人论道的其余众人皆是微微颔首,似有所悟的样子。

  

  众人吃完饭,边喝着茶,边论着道,倒是颇为惬意。

  窗外的暴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反倒是伴随着陡然刮起的狂风,变得愈发声势骇人。

  老板娘很有经验地找来布条和毛巾,细心地将门缝、窗户缝系数堵住塞好,饶是如此,饭馆内的地面上还是淌进了些许雨水。

  “明天的报纸上估计全是各种涝灾的新闻!”拄着拖把,老板娘望着窗外,苦笑出声道。

  户外的街道早已看不见地面,浑浊的积水上面漂浮着各种杂物,其中居然不乏拖鞋、脸盆等日用品。

  乡镇的地形并非是完全平坦一片,那些地势较低,呈现凹形的地方,自然成了积水倒灌的重灾区。

  万幸的是,眼下的情况还没恶劣到电视中经常报导的受灾画面那般,至少居民的生命安全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威胁。

  蓦地,玄微无意间瞧见路旁的一个土坡被积水淹没,没多久功夫,土坡便在暗流中渐渐瓦解,化作暗黄色的泥流。

  “滑坡!泥石流!”玄微脑中瞬间浮现出了之前路过的那个村子,以及旁边那座被用来挖掘泥土的小山。

  因为开采过度的缘故,那座山几乎没有植被覆盖,暴露在外的泥土在暴雨的冲刷下,极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

  如果真的发生那种情况,坐落在山脚下的村子,结果不言而喻!

  退一步说,这种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纵然没有泥石流,那些土坯房就能安然无恙吗?

  玄微的眼中泛起一丝凝重,再怎么说,这也可能关乎数十条活生生的人命!

  “普济大师!”玄微侧过身,恰好对上了普济悲悯的眼神。

  显然,普济也是想到了那个村子,心中颇为担忧。

  “阿弥陀佛!还望玄微观主助贫僧一臂之力!”普济躬身说道,语气决然。

  “无上天尊,贫道自问此刻无法坦荡地袖手旁观!”玄微轻叹口气,默默地点了下头。

  如果那个村子被泥石流掩埋,村民系数丧生,大概可以称作是苦果自尝。

  再说得难听些,即便没有这场大雨,没准村子同样会在不久的将来化作鬼域,无非是早晚的区别而已。

  就理性上来看待,那个村子并没有去拯救的意义,完全吃力不讨好。

  可是,情感上过不去,单是道心这一关,玄微就过不去!

  之前玄微可以坦然地坐视不管,但此刻的情况发生了某些变化,玄微无法继续袖手旁观。

  与普济的慈悲心不同,普济看重的是村民最后得以平安的结果,而玄微在乎的,更多是过程,而非结果。

  能救便救,如果不能,只要尽力了,那就心中无愧,不至于动摇到自己的道心。

  “女施主,贫僧二人此刻需要出去一趟,多有不便,还望海涵!”普济对着老板娘说道。

  “外面那么大的雨,你们还要出去?”老板娘愣了下,一副无法理解的神情。

  事出紧急,普济也没有多做解释,转身对着澄念嘱咐道:“澄念,你们留在这里,师叔和玄微观主去去就回。”

  言毕,普济便伸手打开了房门。

  狂风暴雨瞬间涌进室内,几欲令人窒息。

第183章 黄泉村

  雨点在狂风的席卷下,拍打在皮肤之上,竟有种生疼的感觉。

  光是睁开眼睛,挺直腰杆已经是不太容易,更不消说冲进毫无遮蔽的风雨之中。

  然而玄微和普济两人没有丝毫犹豫,一前一后迈出了大门,转瞬间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待得两人离开后,澄念立即快步上前关起了房门。

  屋内重获平静,众人不禁暗松口气,纷纷用手掸着身上还有衣服上的雨水。

  “阿弥陀佛!给女施主添了诸多麻烦,实属罪过!”澄念双手合十,对着老板娘施礼道。

  因为玄微和普济打开房门的缘故,雨水彻底打湿了店内的地面,狂风更是吹得里面一片凌乱,无疑给老板娘添了不少麻烦。

  明夜虽然年纪小,但在人情世故方面却颇为老成,听到澄念的这番话,当即出声附和道:“贫道等人会负责清理干净的,还请居士见谅!”

  言毕,明夜便是拿起方才老板娘用过的拖把,开始清理起地面上的雨水。

  仅管明夜拖得很认真,可他的个头还没有手上的拖把来得高,是以看上去总显得有些滑稽。

  “哪里有让客人干活的道理啊?放着让我收拾就行了!”淳朴的老板娘反而有些坐立难安,她说着便要伸手夺过明夜手里的拖把。

  明夜冲着老板娘笑了笑,徐徐说道:“贫道等人添的麻烦,若是还要让居士帮忙收拾,于心何安?”

  其余几人点了点头,亦是帮着清理起来。

  老板娘为难地看着忙碌中的众人,无奈地叹了口气,回到前台为众人沏了一壶新的热茶。

  不多时,雨水清理完毕,众人在老板娘的招呼下,捧着热茶继续闲聊起来。

  “外面这么大的风雨,地上还积起了水,那两位大师和道长有什么事情如此着急?”老板娘有些担忧地问道。

  明夜并不担心玄微和普济会发生意外,他更在意的是,两人为何会突然急着要出去?

  “澄念大师,我师傅他和普济大师是去之前那个村子了吗?”明夜看向澄念,不确信地问道。

  “贫僧并不知晓具体情况,不过想来应该是吧!”澄念缓缓说道。

  一旁的青莲撅了撅嘴,有些不悦地碎碎道:“那种鬼地方,反正都不欢迎外人,何必去管闲事呢!”

  几位年轻和尚虽然没开口,不过看他们脸上的神情,明显是认同了青莲的看法。

  “莫非,莫非几位之前过来时,曾经去过黄泉村?”老板娘骤然脸色一变,惊呼出声道。

  “黄泉村?”明夜皱了下眉,无法理解居然会有村子取这么个晦气的名字。

  倒是青莲,她忍不住嗤笑出声道:“别说,这名字还挺贴切的!”

  明夜没好气地瞪了眼青莲,随即对着老板娘问道:“居士,你口中的黄泉村,可是几公里外那个烧砖厂边上的村子?”

  “可不就是那个鬼地方!”老板娘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说道。

  提到这个村子,老板娘丝毫没有收敛自己嫌恶的神情,这和她之前淳朴善良的形象差距甚大。

  显然,老板娘应该知道一些关于那个村子的秘辛,这才会有这般反应。

  “黄泉村只是附近一带给那个村子取的名字,至于它究竟叫什么,早已无人知晓。反正那个村子晦气得很,每年都会死许多人,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孩子,基本都活不过几个月,久而久之也就都称其为黄泉村了。”老板娘低声讲述道。

  众人倒抽了口冷气,之前他们还讨论过为什么在村子里没看到小孩子,没想到居然是这么回事!

  “据镇子里的老人说,黄泉村过去至少有上百户人家,结果这么多年下来整个村的人都快死绝了,简直不要太邪门!”老板娘双手环抱在胸前,蹭着汗毛竖起的手臂道。

  “上百户?”明夜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才从黄泉村过来,哪里不清楚村子的规模?

  即便未曾细数过,明夜照样可以保证,村子里绝对不会超过二十户人家!

  不到百年的时间,一个上百户人家的村子陆续有人过世,锐减到了只剩十来户的地步?

  这怕只能用细思极恐来形容了!

  “要我说啊,那个村子里的人也是古怪,明知道村子有问题,居然还不愿意搬迁出来!”青莲忽然插了一句。

  “别提了!政府和乡镇派人去劝说过几次,还没开口就被直接赶了出来。还有那个砖厂,本来也是要封掉的,不过黄泉村的人以死相逼,僵持不下才一直留到现在。”老板娘摇了摇头道。

首节上一节104/2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