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轮回者 第429节

  但是杀人,吃人肉,那就绝不能原谅。

  ………………

  半个月之后。

  洛阳城。

  曹操正在批阅文书,李典走进来,禀报道:“主公,外面有个小孩说要见你。”

  曹操眉头一皱,问道:“小孩?什么小孩。我正忙着呢,哪里有时间见什么小孩。”

  李典说道:“他自称是陈彦至陈先生的弟子。”

  曹操一下子激动得站了起来,激动道:“彦至兄派人来洛阳啦?快,请他进来。”

  

第599章 气场稳重非甘罗

  

  李典转身离开。

  曹操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将长安来的人安顿好,好吃好喝伺候着。可别怠慢。”

  李典说道:“主公,就那孩子一个人。没有随从。”

  “一个人。”曹操惊讶了。

  兵荒马乱的,一个孩子居然能从长安到洛阳?曹操顿时对李中庸有了浓厚的兴趣。

  当李典将李中庸带进大殿,曹操大吃一惊。

  曹操认为,李典说的孩子,起码有十六七岁吧。可没想到,李中庸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小,才十来岁的样子。

  曹操暗道:“彦至兄的心可真够大的。竟然真的让一个孩童来送信。下次若是见了他,一定要和他好好说道说道。”

  李中庸见到曹操丝毫不怯场,反而表现得稳重大气。他抱拳道:“小子李中庸,见过曹将军。我奉家师之命,特意来给曹将军送信。”

  曹操见李中庸气定神闲,颇有气质,笑着说道:“李小兄弟不愧是彦至兄的弟子。曹某真的很好奇,彦至兄到底是如何教出你这样出色的弟子?不知你师父近来可好。”

  李中庸说道:“曹将军过奖了,小子平庸,没有学到师父一身本领的皮毛。我师父很好。曹将军,这是书信。”

  李中庸拿出了书信,曹操接过。

  打开竹简,看了书信中的内容,曹操浑身一震,惊骇道:“五年以之后,彦至兄要将长安的势力送给曹某?让我亲自迎皇上回洛阳皇宫?”

  李中庸心中同样惊讶。

  他真不知道师父竟然想要将西凉军一派的势力,送给曹操。以师父的威望和能力,自己掌控朝廷,不是更好吗?

  李中庸有些想不明白师父心中是怎么想的。不过,他坚信,师父这样做,一定有道理。

  只是自己没有参悟透而已。

  曹操问道:“彦至兄的话,可是真的?”

  李中庸摇头道:“不知道。不过我师父修的是至诚之道,想来不会说假话。”

  曹操毕竟不是平常人,他深吸了几口气,稳定了心神。陈彦至离开的时候,说过要送曹操一份大礼,没想到,这“大礼”的分量会如此之重。

  五年之后,曹操能驾驭朝堂?

  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曹操的心中顿时活络了起来。

  曹操对李典说道:“曼成,李小兄弟一路到洛阳,风餐露宿,身心疲惫。你先带他下去休息吧。”

  李典恭敬道:“是,主公。”

  等到李典和李中庸出了大殿。

  曹操大喝一声:“来人。请荀彧和郭嘉来大殿议事。”

  ……………………

  荀彧精通政务,做后勤是非常厉害。

  郭嘉的军事才能则让曹操敬佩。

  有他们二人相助,曹操执掌整个洛阳,轻松了不少。现在曹操的手里,已经有了五万兵马。

  五万兵马,跟西凉军,袁绍、袁术、刘表等人的势力没法比。但比起公孙瓒、马腾、孔融等人相比,那是丝毫不差。

  曹操在各大诸侯当中,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了。主要是曹操的势力增长太快。要知道,离十八镇诸侯讨董,刚过去一年时间,曹操就已经有了五万兵马。就算袁绍和袁术,都对曹操有了警惕之心。

  曹操将陈彦至的书信交给了荀彧和郭嘉。

  二人看完,曹操问道:“你们说,陈彦至到底是打的什么注意?他说将长安的势力,五年后送给曹某,能不能当真?奉孝,你先说说。”

  荀彧和郭嘉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心境高深。

  郭嘉咳嗽一声,拿起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口酒,说道:“主公,不管陈彦至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们都不用在意。我们当务之急,是提升自身的实力。袁绍东征西讨,兵强马壮,他要是扫平了周围的威胁,就会对主公你下手。至于信中所言,五年之后,咱们不就知道了嘛。”

  郭嘉洒脱,能看清本质。就算陈彦至说得是真的,要是曹操没能力掌控朝廷,那也没用。

  荀彧则说道:“主公,陈彦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真有传言中的那么厉害?我们和陈彦至不相识,不能判断他的性格和做派。不过,不爱权利的人,属下还是第一次见到。”

  曹操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陈彦至是什么样的人?曹某看不透他。真要形容他的话,我觉得他是一个……圣人。我们的种植技术,冶铁技术,都是彦至兄提供的。”

  “圣人?”

  荀彧和郭嘉一脸惊愕,相互对视了一眼。

  世间,真的会有圣人吗?

  …………………………

  夜晚。曹操设宴招待了李中庸。郭嘉、荀彧、李典、夏侯兄弟、典韦、许褚等人作陪。

  李中庸只有十来岁,但曹操可没有将他真的当成小孩子来看待。能代替陈彦至送信到洛阳,年纪再小,都不是简单人物。

  李中庸见识超群,谈吐不凡,其智力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准。心境之高深,和荀彧郭嘉相比起来,丝毫不差。

  跟着陈彦至学习,李中庸的确见识广博,只是,有些知识知道归知道,但还没有形成他自己的东西。因为有些人生感悟,是需要李中庸自己亲身去经历,去体会。

  李中庸的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是言之有物。李中庸谨记师父的教诲,说话多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巧言令色之辈。

  言多必失。

  李中庸可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曹操称赞道:“李小兄弟真是天资聪慧。古之甘罗,怕是不过如此。”

  李中庸笑着说道:“曹将军过奖。我不是甘罗。”

  李中庸不认为自己比甘罗差。并且他也不想成为甘罗。

  甘罗十二岁为相,聪慧无比,可惜心智不成熟,做事没有分寸,太过于表现自己。最后小小年纪就被秦王给处死,不得善终。

  李中庸要引以为戒。

  ……………………

  长安城,蔡府。

  陈彦至、蔡邕、蔡琰,正在吃饭。

  蔡邕忽然被陈彦至的话惊掉了手中的筷子:“彦至,你说什么?你打算五年之后,让曹孟德来执掌朝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陈彦至吃着菜,平静地说道:“师父,我正是此意。曹操有大魄力,做事还算公平。让他来执掌朝政,百姓们的日子,肯定比现在要好过。不然的话,谁来执掌朝政。西凉军的李傕郭汜?还是朝堂上的那些无能的个文官?”

  蔡邕说道:“不是还有你吗?以你的本事,执掌朝政,有何不可?为什么非常便宜了他曹孟德?”

  陈彦至说道:“师父,十年之内,弟子不会做官。我要把那一百个弟子培养成才。他们是种子。有了他们,我炎黄华夏一族,将会更强大。”

  权利,财富,名望,都是虚的。只要汉人诞生了足够多的人才,才能保证族群的强大。有了才能和智慧,权利财富唾手可得。

  就像是现在的陈彦至一样。

  所以,陈彦至重视人才的培养。他那一百个弟子,比起执掌朝堂更加重要。陈彦至的眼光,早已经超脱名利的束缚。他的心境和思想高度,绝非常人能触及到。

  

第600章 木剑有灵洛神怒

  

  五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间段。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又不短,若是用来做学问,一心专用,成为大儒不在话下。若是习武,五年时间也可以成为武道宗师。

  五年,同样可以改变朝堂的氛围,令长安周边的百姓安居乐业。

  陈彦至这五年来,虽然说都是在教学生们读书练武,可他有时候还是会借蔡邕的口,向朝廷提出一些治国的建议。

  说是建议,但谁都知道是陈彦至的主意。只要是蔡邕提出的策略,皇帝和朝廷必然会采用。

  百姓们能吃饱穿暖,交得上税赋,就已经是觉得非常幸福。朝廷有了税赋,百官就有了俸禄,军队就有了粮饷。

  陈彦至沉寂了五年,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心境若要提升,必须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断之境界,领悟得越深,就越是会觉得“因果”的伟大。明了因果已经非常不易,想要断掉因果,那就更难。有些修行者,穷其一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因果。

  断因果,得自在。

  想要断了因果,就要学会放下,放下一切,就能得自在了。可是,要手里和心中有,才能放下啊。

  本来就没有,谈何放下?

  陈彦至修炼两百多年,经历的事情,见过的事情,极多。可有些事,他是没有经历过,比如说爱情和成家。

  为了不让自己有拖累,陈彦至没有顾及儿女私情,而是一门深入修心养性,提升心境,获取知识。他终于获得了现在的成就。

  可是,陈彦至的心灵境界,到了“断”这个层次,依旧是不圆满。因为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就没有体悟,就没法圆满。

  但要让陈彦至描述成亲是怎么回事,他绝对能说出一个相对标准的答案。就像是背书一样。

  可惜,这没什么用。

  陈彦至站在小院的阁楼上,远眺着外面的大街。

  大街上很热闹,商贩多,行人更多。如今长安的繁荣,陈彦至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李中庸上了阁楼,站到陈彦至的身后,说道:“师父,王越就在刚才离开了长安,游历天下去了。”

  李中庸在曹操的军营中待了三年。他甚至还跟随曹操讨伐过徐州的陶谦。

  李中庸离开曹操军营之后,又在外面行走了一年,直到去年夏天,才回到长安城。

  现在的李中庸可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孩。此刻的他,身高不和陈彦至差不多。李中庸心境高深,气血厚重,武道修为已经达到宗师层次。

  和王越这样的大宗师相比,李中庸还差了一些,但是他单手碾压史阿,不成问题。史阿到了现在,依然没有达到“活死人”的境界。剑术增长,肯定有限。

  陈彦至说道:“王越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要出去游历?不过出去走走也好,对他有益无害。希望他的剑术修为能更上一层楼,达到当年阿青姑娘那样的境界。现在皇帝是谁在保护,史阿吗?”

  李中庸摇头道:“不是史阿。史阿投靠过王允,他和世家士族走得太近,就算他想要做皇上的护卫,皇上都不会同意。皇宫,很安全,没有王越大宗师的保护,也没有人会伤害皇上。”

  若非必要,陈彦至是绝对不会使用心灵之力和武功,因为武力对于提升心境,领悟“因果”之道,没有丝毫帮助。

  陈彦至不像是个武道强者,甚至不像是个仙人,他像是一个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大学者。

  可即便如此,陈彦至有时候表现出来的举动,依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堪称“神迹”。比如说,有时候陈彦至会利用一下“至诚之道可以先知”的本事。

  这种神奇的预测能力,让人不解,被人神话。

  谁都知道,陈彦至在教皇帝读书,算是半个帝师,哪个不长眼的敢对皇上下手?

首节上一节429/5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