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559节

整个西游。前后也只是十四年而已。看似不短,实则根本不够眼。十四年。真的是眨眼一过了,就如百晓生让六耳闭关了,他都不知道孙猴子出来了,不然铁定得闹。

在我们现代人眼中,看西游看的是那些妖精,是神仙与妖精的大战。可在百晓生眼中,西游只是一盘小菜,他看的是佛法东传,这才是目的。

一十四年后,成佛作祖的三僧与孙猴子等人驾云回了长安,突厥皇帝亲自迎接,以是拢宠。长安城中,三藏宣讲佛教大乘佛法,佛音广传,信佛者一时无数。只是对这些,百晓生兴致不大,这是必然的。他倒是对孙猴子来了兴趣。

孙猴子的修为一直是个谜,你看他多利害,实则他修为根本不够,只是应势而有威名,论真正战力,他还不够看。只是此次后,孙悟空成就佛祖之位,那也是天地间有名有号的人物了。但他的修为,只有太乙金仙。

一个太乙金仙却成了佛,即便孙猴子战力远超修为,也让诸多人意外。可想一想他的身份,你就不会觉得意外了,毕竟一个师尊、一个圣母,哪个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这些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现在的斗战胜佛与西游后的斗战胜佛有了不同。

曾经,百晓生跟猴子说过一句话,“这是你的劫,也是你的运。能否看破,就看你自己了。我希望你可以看破。看破了,你就是变数。”这句话,孙猴子记住了,并走出了一步。大雷音寺中,如来此佛,孙猴子言:“我不当佛,我还是回花果山的好啊。这些年不见我那些猴子猴孙,老孙怪想念他们的。”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实实在在的退了一步。可以说,若孙猴子的想法达成,那他就不再是佛,而是妖,还是一个不可小窥的大妖。

这一点,显然是出乎如来意料的,其他佛家人物也没想到孙猴子会说这句话。对此,他们自然不能答应。

如来还是赐了佛位,不同的是这个佛位就如杨二郎的神位一般,类似一个挂名的存在。原著中,如来没有这么说,孙猴子是这么做的,可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如来说了,便是称号不变,却有了名,以后行事也就顺了。

这是一点很小的不同处,却让孙悟空的束缚大大的降低。而通过其中种种,百晓生也算看明白了。

孙猴子西游,无非是一种因果,他自己不知道,可别人都知道,因为他学自准提,欠下佛教因果,自然要还。可西游完成后,他就等于还了因果,完全可以恢复自由之身。这也是百晓生话中意思。孙悟空应当是看到了一点,只是看的并不真切,所以他走了一小步,却不曾完全的退了出来,依旧被佛教牵绊住。

把孙猴子绑上佛教的战车,其中缘由,百晓生也不好揣测,但有一点他是明白,孙悟空的成就绝对不低,只要不发生意外,他是可以成为一个准圣的,其潜力比佛教大多人都要高。这与守音一般。全真教中,真正对其有信心的,也就一人而已。

仅从这一点看,佛教就不会轻易放手的。至于其他的,百晓生却不敢太过肯定了。

中原大地之上,佛法彻底的传了开来,人们不再抵抗,诸多人的甚至信了佛家那一套,大肆出家,入了佛教。

一时间,佛教气运大增,彻底压过了道家。

百晓生默默掐算,知道佛教气运鼎盛时期有二百来年,也就是突厥王朝的兴盛时间,其后虽不会没落,却也不再是如今佛大道弱的局面。那些圣人不反击,还不就是因此。这一点许多人都明白,佛教自身当也明白。

他们,会如何应对呢?

佛教如今气运之盛丝毫不比当年的截教差。截教被灭了,佛教就不怕布了他的后尘吗?说实话,佛教还真不怕,因为其有两尊圣人。

截教被灭,说白了就是自己实力不够,若截教有两尊圣人,结局必然不同。这一点,也是佛教不会灭亡的原因,是诸多佛教弟子的信心所在。

只是盛极而衰,这是天道大势,谁也无法扭转。可如何衰,衰到哪里,却有很多说头了。

百晓生仔细研究了佛教的布局,发现他们虽广传佛法,可真正的高手并没有走出西土,便是华夏西北的走廊通道,也并非由高手驻守,而是一些所谓的金刚、罗汉。这样的人,若百晓生想要动手,绝对可以一夜间除掉他们。

中原就更加不用说了,佛庙立起无数,可里面主事的大多是普通人,那些有修为的根本不主事,而是寻求有智慧的弟子,悉心教导。

这看起来,根本就不像要定根的意思,反而是有点广收弟子的场面。

这是拉人啊!绝对的拉人!拉东方的人,补西方之不足!以盛填衰,为以后做足了准备!佛教的人好算计啊!

东对西,西方荒芜,东方灵动,所据气运远远超越西方,不然以西方统一之气运,何必要搞什么佛法东传呢?说白了,还是气运的不同。

因天地主角,东西之不同,两者所差气运很大。你看人教、阐教,当年还有截教,三教之气运比佛教都大,可三教据东方。

仅此一点,就可以比对出东西的巨大差别。故佛教之兴盛不在西方,而在于佛法东传。可实际看,佛教之根基却在西方。以东方之兴盛,补西方之不足。如此便是佛教衰落,失去整个东方,也变相的增强了西方。

说白了,他们的衰落是相对兴盛的,若按总体之规划,西方反而发展了。这当真是好算计,好谋划啊!

百晓生叹了一声,对接引、准提等人刮目相看。(小说《金古武侠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

590 新鲜事物

西游后,天地清平了起来,人族事,修炼界似乎也没什么事情,一切都平平静静的,让人看到了难得的清宁。▲∴頂▲∴点▲∴小▲∴说,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太平,你看东海。

自截教后,东海就少了许多声音,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那里再次兴盛了起来,修炼之人多了,也就热闹了,事也多了。

这东海的发展,绝对有一功,因为他迁移了诸多人族过去,开辟了真教在东海的教统。算来年岁也不短了,一些人也有了独自行走的资格,以人族之基数,自会大大的带动东海之发展。让高兴的是,那些修士还挺有想法,竟然仿照他在华夏所做,开辟了海外坊市。

坊市初在于人族,后来于华夏创建修炼界坊市,以求给于众多修士一个上进的机会。这是好事,可外面兴起的并不多,因为够资质建立坊市的人不多。那些人不建,其他人想要建造就没有那个能耐了。

东海的真教实则没这么大能力,可他们背靠,自家人手又不少,自然也就建立起了坊市。而当坊市有了名头,那些外族的修士就会找上门来与大家交流。

闭门造车,不只是人族觉得不妥,其他族群的修士也是一样的,不然大家也不会期盼着有一个好师傅了。

东海有了发展。他华夏治下也出现了许多的鲜物什。不过这些东西并非进被发现的,而是早就在院出现。只是被限制流传的。

说白了,怕拔苗助长。污了人族心性,把许多的发明创都隐藏了起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可不是空泛的说一说就可以的,其中涉及的思想,是要小心拿捏,不然好的也会变成坏的。你看当今社会,还不是物欲横流,他可不想自己建立的国家也成了那幅模样。

思想位于技术之上,才是需要的国家。

看如今之华夏,有农民。有工人,有商人,有官员。综合来看,却如中国古代社会一般,农民占据了绝大多数。

为什么这样?

因为农民永远是稳定的一群人,他们被固定在田地之上。说白了就是,给了农民小康的生活并把他们固定,那这些人就不会闹事,并随着的指导而变。

农民农忙的时间有两块。除了这两块其他时间是比较闲的。在华夏中,不会让他们闲着,于是道家思想大盛,这些看似普通的农民也成了一个个道学大家。

对比农民。工人、商人、官员,就没有了这种清闲,在道学的认识上也多有不足。说白了。他们就是没有多恶时间去学习罢了。所以别看他们生活的富足,实则却加劳累。

而在这其中。学院是占据一个很大成分的,他们提供商人、提供官员、提供工人。并掌控这些人的思想,限制这些人的发展,储备各种技术。现今华夏农民有小康的生活,就是因为这些技术的创造。不然农民一个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哪有功夫去研究什么道学。

只是限制是限制,不会禁断,许多东西都是法限制的,技术的开展就是如此,你可以限制一时,却限制不了一世。

因大家研究道学的关系,知识都不差,那些技术也并非什么高深的东西,一些感兴趣的人一研究就可以研究透彻,再进一步,就会有创。

以前,大家弄的是机器耕牛,还需要人力把握。可现在,百姓直接把耕牛与耕作的机器连接到了一起,本来需要两个人力的耕作一个人就可以了。还有,沼气也被利用了起来。因卫生的培育,垃圾堆在一处,沼气自然被发现了。

一些人研究了沼气,并根据其特点,以细竹输送沼气,开了利用沼气的模式。昨开始,沼气是被利用在一些大的作坊中,如铁匠造访、冶炼作坊之类的。如今,沼气却也发展完备起来,被用在了烧火、做饭之上。

谁也不是笨蛋,尤其是对一个开了民智的国家,你想要限制民智的发展,根本就不可能。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这方面他并不限制,而是直接割断了。一些东西,就如农具、沼气之类的,他不阻碍,可一些他看不过眼的,如**什么的,他就直接割断了,便是有人发现了,他也会弄没了。

他还是担心,担心人类法控制自己,把这些东西发展成强大的武器,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可后来他突然发现,环境污染在当今严重,可在这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首节上一节559/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