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514节

自百晓生定下七策后,他就一直在观看天道变化,他发现随着人族的富裕,天道没有一点变化。他知道,自己的方法对百姓是好的,可商业的出现,把这个好据为己有了。如此,商朝气运自然不会有所增长,反而是一些贤良的部落,却是气运大涨。

一个不好,这商朝不仅不能自百晓生的行动中得利,恐怕还会被消减气运,加注在其他部落之上。

“外面的我管不了,可我这一亩三分地上,你们谁也别想动。”冷冷一笑,百晓生传下了一道诏令,许弟子选强壮之人建设兵卒,并挑选人手,立镖局,以护卫百姓商队。

他这条诏令来的很及时,因为不久前就有一队外出的商队被人打劫了。这一点,百晓生早就想到了,他以前不建设武力是不乐意涉足太深,可如今,他必须有自己的军队在手了。

军队对其他部落来说是一件难事,可对百晓生来说不是。他不缺粮食,有粮自然就有钱。他也不缺人,他的人大多习武,强壮的狠。

有钱有人,自然就简单了。他的军队也与当今的军队格格不入,不是什么巡兵,也不是什么战兵,而是三日一聚,于兵营中操练两日。其他时候,这里依旧没有军队。倒是镖局立了起来,成为那些商队的护卫,自商人中赚取钱财。

此地的种种变化让人一清二楚,许多人都不明白百晓生这么做为的是什么,可他们什么都没动,说白了大家都在观望。

一些人觉得百晓生真的要插手封神了,可更多的却不会这么想,就如云中子。他知道,百晓生绝不会这么做,即便插手封神,也不会站在阐教的对立面,顶多是把自己的实力放大而已。

只是,他也有些不明白百晓生的作为了。在百晓生收权那一刻,他的部落就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那种散居的状态了。虽然看似一样,可实则全力都被拿到了书院手中,掌管这些权力的就是他的七个弟子。可这七人似乎也不怎么主事,反而把大多的问题拿来与学生们商讨,寻问办法。

故,权力看似在书院手中,实则却是在那些学生手中。他们不仅想办法,还做了具体的事情。许多人会觉得,这些人就是官了,可实则出了书院这些人就只是普通百姓了,而那些新学生又成了官。

这样的方法,很奇特啊!让云中子思考了良久,才恍然而悟!

权力在哪里?

书院!实则又在学生手中!

可是,当学生离开后,权力又回到了书院!

简而言之,权力在新的学生手中!

书院本身就如商,这些学生就是各个部落的族长,看似商朝强大无比,可等他衰落了,这些族长根本不会鸟他。所以,学生很快就会换人,使得书院永久的把持着权力。

同样的,百晓生规定权力在学生手中,就是为了不让书院掌权!这一点云中子看不透,因为他没有经历后世帝王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历史。百晓生却有,所以他也不让书院彻底掌权,两者制衡,谁也不能独大,这就是他布下的手段。

这手段看似很简陋,可在这里,却极为适用!

大家进书院是学习的,探讨政事也是学习的一种,虽然这里没有太多的政事,却也能让这些学生们眼界大开,且这个不多,也正好用这些学生来解决。多了,用他们反而不合适了!

百晓生知道,随着这里的发展,建立政府是必须的。只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却有说头,百晓生也没有拿定主意。他倒是有了几套方案,可如何抉择,却不能下定决心。在当今,什么样的班子好,不一样争来争去吗?

随着封神的接近,整个修炼界都有些静寂无声,可人间却骚乱了起来,各大诸侯的征伐断断续续,每有消息,不是这个诸侯国被灭了,就是那个诸侯国被讨伐了。

好人、坏人,哪里都存在。一个诸侯王为恶,就会害了很多人,而结果就是诸侯国被灭,他被人兼并,而那些发展起来的诸侯国,却一步步壮大。当他们发展到极限时,便是改朝换代之时。当然,极限只是一个说头,必定一切变数太多了。就说封神之战吧,那西岐也不见得发展到了极限,只是商朝到了灭亡的时候了,他不争别人也会争。那么,就不如一睁了。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这一次,百晓生是没有能力争了,不是他麾下的人不够,他若是发狠,只凭人间界的实力,绝对可以争上一争。可是,实力不只是看人族自己的,还需要看到方方面面。他若要争,那就是逆天而行不自量力了。

他可以等,等周朝八百年国运之后。到时候,他不争别人也会推着他争,就如如今的西岐一般!或许有可能,那春秋战国都不会出现了呢。

棋盘上小小一角,百晓生落下了一子,稳稳立定,看似不起眼,却定下了江山!(未完待续。。)

...

545 封神事(上)

对修士来说,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上百年的时间,人间百姓还了两茬,他们却似打了个盹一般。

终南山上,一直精修的精卫醒来了,可她的样子,依旧没变,这让百晓生很是无语。她太乙金仙了,可塑形时,竟然还是一幅女娃模样,搞毛啊!

看着眼前蹦蹦跳跳的小丫头,百晓生很无语。这家伙,完全是赤子童心啊!如此单纯,也不知是好是坏!

苦笑着摇了摇头,百晓生拉过精卫,捏了捏她圆鼓鼓的小脸,心情陡然高兴了起来,道:“臭丫头,你现在也化形了,我们去看你父亲怎么样?”

精卫点头,道:“好啊,好啊。我早就想去了,只是想到自己的样子才不敢说。”

闻言,百晓生沉默了下来,微微叹了口气。

精卫绝对算是一个聪明的丫头,他的父亲是人王,是大英雄,她心里也是骄傲的吧。可英雄,却不能陪在她身边。

她心里的感情,别人又怎么会懂?

也许,她保持这个样子,就是为了那一份执念吧!希望这次去,她能够放下这份执念!

火云洞地处东南,四周沃野千里,为一峰凸出大地之上,很突兀的耸立在天地之间。峰顶有云,起自四方,汇聚中天,似山峰有力,聚八方之气,凝于此处。

远远的看着芙蓉峰,百晓生目光一闪,暗道此峰似乃飞地。

我们说仙山福地,所谓仙山福地。无不是大地灵脉之所在,汇聚天地人三才乃成。可此处之地。有天之力,却无地之力。更无人之力啊。明明看似一座仙山,却飘渺异常,似随时会飞遁一般。那红云选择此地为洞府,实在是不开眼。

这样的宝地,必须是身怀至宝之人才可镇压,才能使得飞地化作福地。三皇没有至宝,却乃人族气运之中,他们住在此地,却是借人族之气运。镇压此地,汇聚地、人二才,达到与人族相辅相成的目的。

落在山脚之下,三个男子立于不远处,一脸笑意的看着百晓生。这三人正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与人皇轩辕。

百晓生抱拳行礼,道:“百晓生见过三皇!”

三人还礼,伏羲道:“道友成道在我等三人之前,道友能来,却是我三人莫大福分。”一旁。神农有些激动的看着精卫,精卫眼睛也红了。百晓生拍了拍她,放开了手。精卫马上扑了上去,一把钻入神农怀中。哇哇大哭。

神农一脸感慨,用力的抱着精卫,一双大手轻轻拍着。他一脸感激的对百晓生道:“多谢道友出手相救小女。”

“道友客气了。精卫亦是我徒!”百晓生马上道。

轩辕笑道:“好了,大家重聚是好事。为何如此伤感?大兄、二兄,客人还在外。我们快快请他入内吧。”

“是,是,倒是为兄高兴过头了。道友,请!”伏羲做请。

百晓生笑着点头,与三人并肩而行,一路眺望芙蓉峰美景,三人也为他指点四方,详细解说四周之变化。

不多时,几人来到火云洞外的平台之上,自此处往芙蓉峰景色,可一览无余,把一切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百晓生赞道:“不愧是传说之圣地,果然好景!”

“道友太客气了。对比道友的终南山,此地也强不到哪里去。”伏羲笑了一下,道:“这些年,我们三兄弟也一直在观注人族变化。人心之变,吾等也无可奈何,只能细细教化。这一点,道友却是走到我们前面去了。”

百晓生摇头,感慨道:“说这些也无用。我可以教化十万、百万百姓,却管不了整个人族啊!”

三人对视一眼,神农道:“道友,你收女娃为徒,助她脱离苦难,神农感激不尽。我这里有一样小东西,就算给于道友的谢礼吧。”

首节上一节514/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