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484节

系统说,天书、人书是被污染的天道法器。

这一言,让百晓生想到了洪荒世界的封神榜、生死簿,这两样宝贝似乎就是这个世界的天道法器了。只是,被污染是什么意思?是说废了吗?

他让系统给他好好科普了一番,系统也给他仔细讲解了宝物的不同。

自混沌中诞生的宝贝,可称混沌灵宝,这种灵宝内并不蕴含法则,可他们蕴藏最原始的混沌之气,更有鸿蒙紫气为基,可以演化任何法则。你看那混沌青莲,就是破碎后自动演化法则,成就了一件件先天灵宝。

先天灵宝就不说了,是伴随天道而出,蕴含完整法则的宝物。

后天灵宝,是人为炼制,烙印上你领悟的法则的宝贝,主人要强,炼制的宝物也就越强。

除了这三种灵宝外,还有就是天道法器了。这是天道显化的法器,在于辅助世人管理天地,如封神榜、生死簿等。

这天道法器可以称作先天灵宝,本质却不同,其蕴含的法则也非常奇特,你说他是法则行,可不说法则也行,因为那更像是一种权限,一种天道允许你的权限。借助这东西,你可以悟道,看似与法则一般,实际却又不同。

百晓生手中的天书、人书就是天道法器,却是被污染的天道法器,简言之就是脱离了天道束缚的天道法器。这样的法器已经失去了天道赋予的权限,可因为其自身的能力,烙印出了权限给于的法则能力,依旧威能无穷。

说白了,他是一种介于灵宝与天道法器之间的东西,论威力,比许多灵宝都要强大,却被排出天道之外,所以百晓生才可以带出来,不然这两件东西他是无论如何也带不出僵约世界的。

言归正传无法带走灵宝的百晓生自然不甘,这也让他打消了离开此方世界的打算。先天灵宝可是好东西,他还要借助炼化先天灵宝来领悟法则,体悟天道呢。这就相当于修炼的捷径,他自然不愿放弃。且那方世界还有自己的分身存在,想来也不了乱子。

在这种思想支撑下,百晓生又闭关炼化宝贝去了。只是没多久,他被一股气息惊醒,陡然抬头看天。他看的不是天空,而是那流淌的命运长河。只见虚无之处,天河翻滚,人族的影迹渐渐占据天河腹心,缓缓流动,天河之上,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闪现,那是人族的先祖,他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人燧人氏。还有许多人族老祖,这些人都在人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不用掐算,百晓生知道,人族成为天地主角的日子来了。

这一点,不只他看到了,许多人都看到了,尤其是那些圣人,他们不只看到了这一点,还看到了百晓生不曾看到的东西。

他们看到一方大印镇压在人族气运之上,让人族翻腾的气运恢复平静,缓而快的扩张着,侵占着其他种族的气运。

那方大印,就是应人族而出的至宝崆峒印!它落在了老子手中,就在首阳山出世。一切似乎都太巧了,巧的让人无法相信,让人嫉妒不已。可仔细想一想,这大概就是天意吧。老子是人教教主,就该掌此大印,不管此印是否在首阳山出世,它都会落在老子手中。

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因果!

“该出关了!”叹息了一声,百晓生走出了自己闭关的地方。这是东海之滨,他移居来的人巫部落就在这里生活,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曾经的死气沉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笑脸。

不过,他们也忘记了自己人巫后代的身份,记着的只是自己人族的身份。这是百晓生有意发展的结果,他讨厌巫族那种让人巫后代当炮灰的心思,既然如此,那就放弃巫族,成为人族吧。

这些年,百晓生已经不管部落中的事情了,他们的发展也没有耽搁,还搭着人族增长的气运,快速发展着。

站在百晓生的地方往东看,人族已经站到了东海边缘,往西、往南、往北,都有他们的影子。本来只是一个不足千人的部落,可如今,这已经有上千万人了吧。

他看着部落中强壮的男女,忍不住乐了起来。这里的部落与外面的人族部落可不同,他们不仅发展的好,还一个个强壮得很啊。虽然,他们忘记了人巫后代的身份,却没有放弃修炼。在这个部落中,他们不仅修炼巫族留下的东西,还有百晓生传授给他们的东西。

这也是这个部落立足的根基。可以说,这千万人的部落是很强的,他们中虽没有什么高手,成仙者却占据了三四成,这要是走入人族中,恐怕都能横扫当今的人族了,毕竟六圣还不曾传道,人族也没有真的抵定,有修为的人族还少的可怜。

不过想来也不久了,伏羲那个好运的家伙,快要成为人皇了。(未完待续……)

...

514 人文初定

距昆仑山不远的地方有人族部落华胥,乃上古人族部落之传承,部落中有女娃华胥氏,偶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玩耍,看到一巨大脚印,好奇踩了一下,回去后不久,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十二年后,华胥氏诞下一婴儿,人首蛇身,让四周族人大惊,以为妖怪,把母子二人驱赶出部落。

母子二人自此生活艰难,几不能活。幸好有仙鹤降于二人生存之地,落下食物,供二人食用。而随着年岁增长,伏羲蛇身变化,渐渐化作人体四肢,与一般孩童无异。

华胥氏试着返回人族,人族虽害怕,却不再驱赶母子二人,使得他们重新回到部落之中。

伏羲天资聪颖,力大无穷,无师而通宿慧,自小就展现出自己不同的一面。有一次,他外出寻找食物,间蛛网网住了小鸟,心头一动,搓绳成大网,于河中捕鱼,收获极丰,震动部落人族。族长见他有如此贡献,亲自带于身旁教导,传播人族知识。

伏羲不负族长所望,多次做出有益于人族之事,获得了极大的声望。族长死前,召集族老,传位于伏羲,部落中人无不拍手相庆。

其时人族发展极快,却也受到天灾侵袭,许多部落刚发展起来,就被整个灭了。洪水、雷电、大风、地震等等,无不威胁着人族性命。

随着华胥部落的扩张,这些天灾也严重影响了他们,使得他们敬畏老天如神明,每年都恭心敬拜。

伏羲却不信这些,他认为天灾当有规律可循。只要找到规律,就可避开灾难。于是,他暂时放下部落杂务,仰观天地,俯览万灵。寻找天灾规律。

一日,他正在河边观察手中游鱼,突然看到一只白鬼浮了上来,那白鬼壳上有玄妙图案。伏羲心中震动,小心把白龟托起,带回部落中饲养。无事时便观察白鬼壳上图案,暗自揣摩,不自觉间竟是有大收获。

不久后,族人突然说河中出现了怪物,伏羲赶紧前去观看。只见河水中一物踏在水波之上,似龙似马。伏羲大奇,近前去看,发觉这怪物背后长有奇妙花纹,似一幅图画般烙印在上。

伏羲大感惊奇,失神的在地上刻画,暗中推演,不记年月。

慢慢的。他把怪物身上图文与白龟背上花纹相合,多年所想,一日贯通。成伏羲八卦,可预测天灾祸福。

伏羲八卦的创建让伏羲声名大振,不仅本部落中,外面部落也开始流传伏羲的贤明,许多部落的人都来拜访伏羲,并邀请伏羲前往教导。

伏羲欣然而往。凭一双肉脚走遍人族部落,传播伏羲八卦。教导人族预测天灾之法。

在这过程中,伏羲贤明更胜。人族无不知,更有诸多部落向着华胥部落靠拢,归于伏羲之下。随着部落增多,管理也变得艰难,许多事情还来不及处理,便出了事。伏羲看此不行,便暗中思索。这事说来不难,只要遵循部落管理,自然也就简单了,而又因不好推却部落投效之力,伏羲便设置官员,划分疆域,以部落首领为官员,管辖自身部落。

如此,人族形成了初步的管理体系,再次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华胥发展好了,伏羲贤明胜了,投靠他的人也就越加的多了,他一一按照此前办法,收拢投靠族群,并创建文字,传播于人族,使得人族得到了初步的文明。

部落扩展大了,众人感念伏羲贤德,举伏羲为人王,建都城于陈地,为之人族中心,统治人族。自此,人族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而伏羲也先后创立各种新的举措,适应于人族之中,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陈都内,笑吟吟的走出了王宫,赞叹人族之发展。

他自出关后便直接去了华胥部落,盯着伏羲的一举一动,看着他如何长大,如何发展人族。他相信,盯着这一点的不只是他,暗中还有许多的人,就是那些圣人恐怕也不例外。只是,也不怕他们,他就在一旁看着,也不出声,做了一个见证者与记录者。

这人族的发展,给了他颇大的震动,也让他心头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大概是身为人族的一种自傲吧!

离开了陈地,直接到了黄河中下游姜水附近,他寻到了姜姓部落,见到了神农的生母女登。女登早已怀孕了,不久后剩下了神农。

神农出声有牛首之像,实则是生有头发,成两发髻,如牛角一般。他的肚子更是有五彩流光,极为不凡。

部落族长知道了神农的异象,想到了有关伏羲的传说,决定大力培养神农,自小就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参与部落中事。

神农不负所望,于无意中发现了五谷杂粮,带回部落种植。他制耒耜,创造了农工基础,解决了人族缺粮的问题,贤明广传部落。随着五谷的传播,神农名声渐渐大了起来,而神农也再接再厉,治麻为布,使人着衣衫,改变人类落后面貌。

其后,削木为弓,制作陶器等等,无不让神农贤明远播。

在陈都之中,伏羲听说了神农的贤明,想到自己的经历,觉得应当把他待在身旁,好生教导,培育成王。

有了伏羲承认,神农的贤明更加大了,许多人都认定他是下一代的人王。

首节上一节484/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