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449节

陈汉怕二人又吵闹起来,马上道:“长老有所不知,此火乃僧人所放。”

孙悟空点头道:“好教师父得知。果然依你昨日之言,他爱上我们的袈裟,算计要烧杀我们。若不是老孙知觉。到如今皆成灰骨矣!”

唐僧闻言,一阵后怕,可一看外面场景,又奇怪道:“既然是他们放火。为何这里无事,其他地方却都烧毁了?”

孙悟空大乐,道:“我看他们放火。觉得有趣,就给他们吹了一阵风。”

唐僧有些哭笑不得。指着孙悟空道:“天那,天那!火起时。只该助水,怎能助风?”

孙悟空辩解道:“你可知古人云,人没伤虎心,虎有伤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风?”

唐僧无言,只得道:“那袈裟何在?莫要烧坏了。”

孙悟空道:“没事,没事!烧不坏!那放袈裟的方丈处无火!”

听着二人絮絮叨叨的话,陈汉暗自观察四周,却觉东南方有些不退,隐有一股黑气,自那里蔓延开来。他小心观察一会儿,凑近孙悟空道:“大圣,此地似有妖怪。”

孙悟空一愕,抬眼看去,目光闪出金光,道:“不错,不错。不好,快去看看袈裟。”

猴子飞快出去了,那些僧人看到一行三人大惊,一个个以为遇到了冤鬼索命,又有小僧禀报老院主,待三人到时,那老院主竟是撞墙死了,而袈裟也没了踪影。

孙悟空大怒,喝问道:“你们这里可有什么妖怪成精?”

院主道:“老爷不问,莫想得知。我这里正东南有座黑风山,黑风洞内有一个黑大王。我这老死鬼常与他讲道,他便是个妖精。别无甚物。”

孙悟空了然,抬头望去,正是刚才他看的那地方。他对唐僧道:“师父放心,那袈裟一定是那黑怪偷去无疑,你且等我,我这就擒了那妖怪,把袈裟拿回。”

唐僧暗自担忧,陈汉开解道:“长老不用担心,大圣能耐大着呢,且好友满天下,即便降不住妖怪,也不会有事。”他又道:“长老,此地虽毁了,却也许多佛家宝物,不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喂,你们还不快把那些东西都拿出来,给长老看一看。”

“别……”唐僧赶忙制止,他怕被人误会。只是陈汉又阻止他道:“长老放心,我们只是看看。对了,那些什么珍贵物品就算了,我们长老喜欢阅读佛经。”

他一听此话,也不多言了。若有佛经,却比那些珍贵物什好多了。

有了这些东西分神,唐僧也渐渐安定下来,陈汉一看,便又寻了一个由头,叫唐僧讲经给大家听。唐僧也不拒绝,让众人一一坐了,他捧着佛经,为大家细细讲解。

到下午时,猴子却是回来了,他与两人说了那前后因果,又纵身而去。唐僧担忧,那妖怪与他手段一般,想要拿回袈裟,却是难矣!

陈汉安慰道:“长老,以我猜测,大圣必定是去邀请帮手了。此地是观音禅院,想来是去请观世音菩萨了。菩萨一来,妖怪自然降伏。”

唐僧闻言喜道:“善哉!善哉!如此最好!”

到了傍晚,唐僧正暗暗焦急,半空有彩霞之光,几人抬头看去,正好猴子来了,他叫道:“师父,袈裟来了。”

唐僧大喜,问了缘由。孙悟空也说了因果,唐僧更是感激,让人备了条案,拜了菩萨。

三人又休息了一夜,到第二日继续起行,往西方而去。(未完待续。。)

...

480 天地不仁,唯自强尔

月球之上,正在打坐的百晓生突然一震,睁开了眼睛。他身子一阵变幻,淡淡的虚影出现在其身后,闪入身躯之内。

海量的知识涌入脑海,使得他眉头一皱,又闭上了双眸,沉入识海之内。

张小凡,一个普通的名字,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唯一可说的,大概是他住的地方不普通吧,那是青云山脚下,这里自古就有着神仙的传说,可大多人都不曾见过。

本来,他会普普通通的长大,可在八岁时,村里来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这个和尚,给张小凡带来了一声的痛苦,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一夜,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死了,只留下两个孩子与一个疯了的王二叔。张小凡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活了下来,还得了老和尚普智传承,学得了天音寺嫡传秘法大梵般若,得以进入青云门,拜在大竹峰首座田不易门下。

他的法宝是噬魂,乃嗜血珠、摄魂棍血炼而成,可谓巧合异常。此两宝都为魔道至宝,单一论,不管是嗜血珠还是摄魂棍,都不比天邪神剑来的差,二者合一,威能倍增。整个青云门,恐怕除了诛仙古剑外,再也无一宝可与其相比。

原著中的张小凡,绝对是困苦的一声,可有了百晓生分神在身的他,却不同了。

开始时,张小凡依旧是笨蛋的代名词,一般人,修炼青云道法,一二年便会有成,可张小凡生生练了三年。才练成第一层功法。

别人看来,他是笨,可实际原因却是他兼修大梵般若与青云太极玄清道。

大梵般若走的封闭自身的路子,修炼此功,要关闭自身毛孔。内气自生。太极玄清道却正好相反,其走的是打开自身毛孔,吸取天地灵气进入自身。

两个修炼截然相反的功夫,白天打开毛孔,晚上闭合毛孔,即便是天才。修炼起来也不会快啊。

不过,这只是开头罢了,开头是慢,可基础打的稳固啊。毛孔的开合,在于对自身的控制。别人修炼的快,却及不上张小凡来回的锻造。

且不管是佛家真气,还是道家灵气,都是自身精气神凝合而成,本质相同。张小凡在第一层来来回回的打磨,其基础之坚韧,远超过常人想象。

正是有了这种基础,他修炼第二层时。反比别人迅捷许多,甚至连他自己都不信,这更加困难的第二层。他竟然只是一月余就入了门径。

第一层三年,第二层一月入门,说出去都没人啊!

到七脉会武之时,张小凡已经进入了第四层太极玄清道,他入门到此,也只是约六年时间而已。

这是一个天才的数字!

七脉会武。张小凡大放异彩,在别人看来。他是走了狗屎运,因为不是空号就是对手受伤。可当他与陆雪琪一战后,没有人会觉得,他弱!

他的人生就如书中写的一半,大开大合,波澜壮阔,而他人生的改变,自滴血洞开始。

在这里,他看到了天书第一卷!

天书,是魔道的至宝宝书,却也是天下道法总纲。没有人知道,诛仙世界的道法,都囊括在了天书之中。

天音寺、青云门,两派道法都出自天书。

所以,当兼修两派法门的张小凡看到天书后,会有如何的震动,可想而知。

本来两派法门是完全相反的,可这卷天书就告诉他,两派迥异的法门,竟然殊途同归,且说这一切的,还是号称魔教经典的天书。

这是不是说,佛、道、魔,本出自一处呢。

这种叛逆的思想,冲击着他整个心神,让他摇摇欲坠。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忘我守一,六根大定……”郎朗的声音在此时的张小凡内心响起,不知为何,他突然安静了下来,心底升起一股祥和的感觉。再看那天书,震惊依旧,却没了那种冲击心灵的感觉。

而且,他突然发现,自己脑子似乎聪明了,那天书的一字一句,都深深的被烙印入脑海之中,且无师自通,许多地方,明明说的玄奥非常,他却懂了。更让他觉得神奇的是,他以前觉得完全想法的道、佛功法,竟是陡然相通,一些看起来完全相反的话,意思却成了一个样。

首节上一节449/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