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396节

俗话说法不可轻传!

其实法、神通等伤敌之术,说白了并不难理解,甚至很好理解,只是这东西在于伤敌,有伤天和,故不可轻传。此不像道,道在于自身,于旁人无碍。

百晓生以前不明,是因为没人为他挑明,只是靠自己理解。如今闻仲一席话,却是给他说了个明明白白,他自然一通百通了。

不过,练就神通也有各自的方法,方法不同,即便本源相同,使出的神通也是不一样的。这方法却也不难,闻仲就教了百晓生几种,都是他在教中所看,不算秘密。一般人可以不传,可百晓生对其有救命之恩,闻仲又觉得其可相交,自不在乎了。

在截教中,这等手法,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之数,根本不算秘密。

这一点,也算截教不好的地方,因为神通之力威能强大,那些修炼之人一见必然心喜,大家都去修神通了,谁还管自家道统。

通天仿鸿钧有教无类,做的显然不够。

二人于此停歇一个来月,便互相告辞,分道而去。百晓生有心凝练神通之术,也已然想好,他便已剑为基础,练一套剑阵出来。至于其他的大神通,却也不急,毕竟他了解的不多,不似杨戬、袁洪这些人,功法中自带神通。这一点,百晓生远远不及了。

再说了,闻仲给他讲解的虽为神通基础,可练就的也只是一般神通,像那什么七十二变、法天象地一类的大神通,他自己都不明白,自也无法给百晓生说了。

他决定先练就一套五行剑阵的手段,以渊虹为基,凝聚锐金之气,其后演化木水火土四行之力。这并不是真的剑阵,而是一种力量凝聚的剑阵,故称呼神通。练成后,一剑可出五行,五行循环相生,倍增自身法力威能。

练就这般神通,需要的五行之气自然越高级越好了,不过想找寻到高等的五行之力,也不是那般简单的事情,还是用简单的方法好,顶多不停积累能量,让其升华就是了。

其后,他花费数十年功夫,采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力,凝聚于剑身之中,又精心猝炼数年功夫,神通乃成。

这五行剑阵一出,百晓生也多了一个杀伐手段,一剑便削平了一座山峰,不带丝毫烟火之气,威力极强,让他极为惊讶。

一直不曾体会神通之力的强大,今有了观感,实在让他意外。

怪不得大家都想要修炼神通呢,这威力真的很大!

只是,神通之术虽利害,却也颇为耗费时间,他几十年用在这方面,修炼便也停滞了下来,法力的积累更是无有长进。

若他再修炼一二神通,恐怕出关后就是封神之战了。

他克制了一下自己心情,把心自神通之中摘了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修炼之中,闲时便钻入系统空间,探究阵纹,以求破开立德殿大门。(未完待续。。)

...

431 肃杀

百晓生一心闭关,突破此时境界,人间却风云变幻。

自商汤灭杀,到如今帝辛治世,商朝经历早前晚三期,历经五百余年,六国年国运,已然快走到了尽头。此时,商朝国运衰退,气数将尽,人族王朝更替,必有战乱,又因封神之战将起,这战乱恐怕会遍及中原大地,不似从前了。

封神之事已然传遍,各路仙神不是闭门不出,便是纷纷入世,寻求渡劫之法,投入各方诸侯帐下,以观天地。又有截教得商朝气运,门下弟子多有入朝为官之人,与商朝纠缠不清,想要脱身,难矣。此时于商朝之内,最显赫者便是闻仲。

这个与百晓生一交之缘的人,已然成了商朝太师,统领商朝国政,威赫天下。

其时,商朝外部虽叛乱不止,商境内倒也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拜服。又有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四路豪强坐镇四方,实不像王朝末日之景。然天意如此,人力不可改也。大商国运,注定六百载,势不可逆。

纣王七年春,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在袁福通的带领下反商,太师闻仲奉命领大军讨伐。他这一走,也开始了商朝的末世。

纣王此人好大喜功,有自以为有才,朝堂上除了闻仲,根本就无人可压制。初时其不显暴虐,可越发独断专行,不听忠臣之言。

此一日,文武百官列朝,纣王大声喝道:“有揍出班。无事退朝。”话未毕,一人缓步走出。高呼道:“臣商容有事禀奏。明日乃三月十五,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祈福。”

纣王点头,道:“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为远古圣人,生有圣德,造我人族,以大神通补天阙,当得孤祭拜。商容,此事便交由你办,不可懈怠。”

“善!”商容退下。脸有笑意。

次日,纣王乘辇,左右带文武百官,又有无数百姓相随,往女娲宫进香祈福。

这种事纣王本不陌生,毕竟他当亡七载,每年都会来此,小时也跟随帝乙身旁,祭拜女娲。只是此次。纣王不知怎么回事,上了香,于袅袅香烟中,见女娲塑像。神色大动,露痴迷之色,久久不去。

他见女娲美貌。只感心神飘荡,暗自思量:“孤贵为人主。富有四海,纵三宫六院。却无此等绝色,实乃憾事也。”想到这里,遂命内官取来笔墨,于行宫墙壁空白之出,提笔作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的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看着此诗,轻声诵念,得意非常,而随身纣王身后的官员却无不大惊失色。纣王竟敢作诗戏弄圣人,岂不罪于满天神佛。

商容忙躬身道:“望怎可如此亵渎圣人?女娲娘娘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陛下此举不意惹怒神人,降下祸端于我朝。臣请陛下除此淫诗,于女娲娘娘座前请罪,消我孽报。”

纣王听了大是不悦,喝道:“孤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何来孽报?卿无需多言。”言罢,大步而出,满朝文武一看,无不心里大骂。

纣王此举自惊动女娲,她大骂道:“殷纣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她恶念一起,便想出手灭了这商朝国诈,可不料心念一动,一股紫气自商朝王宫冲天而起。女娲见之默然,细细推算,看到纣王两位王子,才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便是仙神亦不可造次。

她心头不忿,拿出招妖葫芦,以召天下群妖。而那纣王却不知,他此举已然得罪了女娲,使得女娲动心,欲灭商朝。

回到王宫,纣王日夜所思,无不为女娲容貌,夜不能寐,日无精神。其身旁谗臣费仲、尤浑二人一看,便进献谗言,蛊惑纣王,求天下之美女。

自此,天下真的乱了起来,纣王无道昏君之名乃传。

天地大乱必有征兆,值此时机,天地一片肃杀之气,修炼者无不心头跳动,久不能平。荒山内,百晓生睁开眼帘,眉头轻皱。

这几年修炼,他越发感到困难了,似乎天地间的灵气如一把把刀子般,吸入体内颇为不适。

他知道,这是大劫来时的征兆,谁也不可逃脱。值此时机,别说修炼了,一个不好就会被扰乱心境。他微微叹了口气,默默估算一番,快步往山下走去。

既然修炼无用,那就入世走一遭,也见识一下这封神之战。

纣王八年,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诸侯朝商,这四镇诸侯乃东伯侯姜恒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诸侯,俱进朝歌。

其时有传言,冀州侯苏护有女,美貌不可芳物,人间仙女也。

费仲、尤浑为巴结纣王,一年间进献十数美貌女子,然纣王依然不喜,二人听得此传言,便要求苏护献女,哪知苏护刚硬,脾气火爆,把二人派来使者大骂一通,二人得报,气的眼红面紫。这二人一商量,便偷偷禀报纣王,言苏护之女美貌,纣王听了果然心动,召苏护来见。

苏护怪异,却听于王命,入宫觐见,哪知纣王道:“孤闻卿家有女,国色天香,不若入得王宫,得享福禄。”

苏护一听纣王之言,恍然大悟,他抬头看去,只见费仲、尤浑立于纣王身侧,心中大怒。若平时,纣王此言也无不可,可费仲、尤浑不久前所为,让其想到近日来纣王昏聩之行,心中惊怒。

他大声道:“不敢瞒王上。小女妲己已有婚约,还请王上不要再言及此事。”

纣王一愣。一时不知如何好。费仲、尤浑马上在一旁插话,言苏护胡言。欺瞒王上,又言大王乃天下之主,便有婚约,如何不能要得一女子。

可苏护却恨极了二人,开口便是不允。看他如此不识相,纣王大怒,命左右把其拿下,欲要斩首。费仲、尤浑二人一惊,他们挤兑苏护。却不能因此事杀了苏护,不然朝中文武,必不会放过两人。于是两人又权纣王,言驱逐苏护就是了。

苏护大怒,出得宫廷,指天骂道:“纣王无道昏君,不思祖宗德业,听信谄媚之言……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事。”他一番话毕,手持宝剑。于午门墙上题诗,曰: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此诗一出,苏护快步离去,带着人马快速离开朝歌。返回冀州,而看到此诗之人。无不惊惧,快速禀报纣王。纣王大怒。当即派兵捉拿苏护。

首节上一节396/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