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303节

现在,他有了整体、统一性的认识,在功法上自然也高了世人一眼,不死印法的不足落在他眼中也就成了残缺的。

也许,他该去看一看道心种魔,这功夫却有点神力双全的意味。

体悟了一番不死印法,百晓生便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邪帝舍利之上。他以元精吸纳之术接触舍利,果然隔绝了舍利内的杂气,触碰到了其内精华元精。

握着舍利,百晓生心头一震,真气一阵翻转,化作一个旋窝,缓缓吸纳元精,随真气返回自己体内。

他并没有吸纳太多,只是一点点而已。这一点点进入体内,快速被他消化,只是那种感觉,他还是感受的到的。

元精,一种大补之物,补充人体精华,自源头加强人的潜力,它比什么千年人参的药力还要强的多,不会对人产生什么祸害,反而会不知不觉的达到固本培元之目的。

一个人的元精强大,可以让这人快速拥有深厚内力,*也会更强,若练练体功夫,也会事半功倍。一句话,元精对人的好处多多。原著中,寇仲、徐子陵的成就,就多亏了他们吸取的元精,不然以他的年岁,想要成就天下大宗师之位,也没那般简单,你看师妃暄与婠婠就知道了,二人是正魔最杰出的人才,可比之老一辈的高手,还不是差了不少。

百晓生在大唐的世界,绝对算是最顶尖的高手,说天下第一也不为过,可在风云的世界,他的一身内力就不够看了,这就如师妃暄、婠婠与老一辈高手相比一般。吸取舍利元精,正可加快他的内功修炼,让他快速弥补两者的差距。大唐中,若是这两女吸取了舍利元精,一样可以成为新一代的宗师人物。

百晓生一连吸取了三日元精,每次也就半成多,三日吸纳了两成半左右,便停止不再吸纳。这宝物虽好,说的也好听,可谁知有没有后患啊,而且一想到寇仲、徐子陵那两个小子,还是留一些元精给两人吧,剩下的就给石之轩了,不然自己岂不是食言了。

此后大约有一个星期,百晓生察觉到四周气氛不对,山下寺庙中隐隐传来莫名的感觉。他知道,和氏璧到洛阳了,那三个小子,也快要来了吧。

果然不两日,寺庙中传来铜钟的声响,借着浓浓月色,百晓生看到了三个一闪而逝的人影,应当就是寇仲、徐子陵、跋锋寒三个小子了。

心下一定,百晓生飞速往三人消失的方向追去,不多时便隐隐察觉到了三个小子的存在。他以身化入自然,让自己全无生息,悄悄的观注着三人,一直到他们决定前去偷盗和氏璧。百晓生没有跟着徐子陵去寺庙,而是与寇仲、跋锋寒隐藏在山崖之下,静静等待着功成而返的徐子陵。

不到一刻钟,徐子陵回来了,他自山崖一跃而下,三十丈高的山崖,徐子陵落在了地上,身子打了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可也就是如此了,换了寇仲、跋锋寒,绝对会震伤,哪会如此时徐子陵一般潇洒、飘逸。

两人目瞪口呆,不明白为什么徐子陵这不大的一会儿就有了这般大的进步呢?

便在此时,隐藏在暗处的百晓生动手了,他趁着徐子陵身子不稳之际,双手一扯,用出了不死印法,其莫大拉力让徐子陵把持不住,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而他手中和氏璧也一个不稳,被甩了出去。

百晓生身子一闪,手一吸,和氏璧便被他拿在手中,只是其中寒热之力,让他身子也稍微顿了一下,而回过神的寇仲、跋锋寒大惊之余,左右来攻。

嘿!发出一声嗤笑,百晓生装着石之轩的声音道:“几个小子,本座要好好谢谢你们。不死印法!”磅礴巨力轰然而出,寇仲、跋锋寒大惊失色,二人攻击出的力道瞬间发转,不待他们反映就以给大力道轰击在对方身上。碰、碰两声,二人如断线的风筝,狠狠的抛了出去。

徐子陵大惊,可不待他出手,百晓生便已纵飞而起,眨眼消失于夜色之中。

三人面面相窥,寇仲骂道:“靠!我们三个费尽了心力,竟然为老石做了嫁衣,太不甘了。”他嘴角带血,显然那一击让他很不好受。

徐子陵摇头,脸色沉肃,没有说话,目光中闪过思索之色。刚才,他已洗经筏髓,目光如注。寇仲、跋锋寒没有看到,徐子陵却瞥到了一眼,那人不是石之轩。他虽然不曾看到过石之轩,可他有这种感觉,而且那人离去前,给了他的一个眼色,徐子陵懂了,却没有言语。

是谁?是他……心头一动,徐子陵想到了那人,不言不语的走到寇仲、跋锋寒身旁。这两人都很是不甘,也没有细心注意到徐子陵的不对劲。

山坳中,百晓生停下了脚步,手一翻,和氏璧被他托在手上。不同人,拿着和氏璧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在百晓生手中,此宝寒热交替,便如跋锋寒感受到的一般。徐子陵感受到的是寒,寇仲是热,这因二人修炼功力的关系。以跋锋寒的修为来看,却是阴阳相济,百晓生也是如此,所以二人感受相同。

他细细端详着这千古异宝,神色变化不定,脸色忽青忽红,眉宇间也显出一抹戾气,很是让人惊诧——这是怎么了?(未完待续)

347 玉璧内的真实(上)

和氏璧乃千古异宝,它有怎样的魔力,众说纷谈,谁也无法确定。自大唐里看,此宝内的异力可以重塑穴脉,使人穴脉扩增、坚韧,更大的发挥人体潜力。说简单点,就是一个洗经易髓的奇宝。

只是,若玉璧如此简单,为何千百年来从无人窥破呢?

了空借助玉璧修炼武功,宁道奇也借助玉璧修炼武功,他们练的是什么?是内功吗?恐怕不是这样啊。而且,和氏璧内的能量到底怎么回事呢?

说白了,和氏璧也只是一块宝玉,为何它拥有这等奇异的能量?

难道说,被当作玉玺用久了,有了气运不成?

百晓生不排除气运之类的说法,毕竟他自己就挺玄幻的,可怎么想都觉得乖乖的,而且那描述,与他所知的气运也完全不一样啊。

握着和氏璧,百晓生气息不定,体内阴阳紊乱,乾坤倒转,心里积攒下的戾气也开始爆发。同时,和氏璧内流出一股寒力,顺着掌心侵入他的体内。

这种感觉很怪,尤其是这玉璧好似懂得定身一般,百晓生明明清醒着,却有些使不上力道,无法控制自己。

他焦急,却又冷静了下来。心神一沉,便不管不顾,兀自站在那里动也不动,而他的精神却被调集了起来,仅守灵台清明,至于体内的情况,他不管了。

可以说,这叫顺其自然了。

这也不是百晓生自大,原注中徐子陵等人吸纳玉璧的能量,完全凭的是运气,不然他们早挂了,根本不可能把玉璧的能量据为已有。百晓生不同,他对自己有自信,尤其是他新领悟出的太一诀,更是有奇妙效果,完全不惧玉璧搞怪。即便玉璧的能量真的对他造成了伤害,他也有把握恢复过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对百晓生,不是问题。

其实,百晓生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从原著中就可以看出,这玉璧的能量是一种本源性的能量,可以说,它是最本质的能量,你缺少什么,它给你补充的就是什么。寇仲、徐子陵阴阳不调,玉璧可补全了,跋锋寒阴阳调和,就更他增加内力,如此宝物,还担心啥啊,倒不如利用这玉璧,完善自身。

这种艺高人胆大的作为,也就百晓生做得出了。

在他体内,玉璧的寒流不停侵袭而来,冲击他自身真气,可与徐子陵不同的是,他自身真气并没有被冲散,而是一冲即分,迅速缩回,又迎头而上,抵挡玉璧异能。

这便是百晓生领悟太一诀的妙处了,其真气的分化,玄妙非常。

如此一波又一波的对抗中,他的真气在缓缓变幻,寒流也在被他一点点吸纳、融入体内,改造着他的身躯。只是对比玉璧里的寒流,百晓生的自身的真气要少了许多,如此抵挡,总有力有不殆之时。就在百晓生暗暗思索,是否加几分力道时,玉璧散发的奇寒异能突然变的温和起来,寒意一瞬间就消散了干净,好似刚才一切都是幻觉一般。

百晓生大感惊异,集中精神观察自身与玉璧变化,玉璧的光芒柔和了许多,他体内经脉也有了变化,似粗犷、坚韧了许多。

这说来也有些玄,毕竟经脉就是那般的,你如何感受到他的粗犷、坚韧呢?这就是一种感觉了。很好辨认,只要细细感应真气的流淌就明白了,宽大、坚韧的经脉必定可以运转更多的真气,同一招使来,威力更强。同样的,消耗的真气也更多,可反转一看,你修炼真气时的量也增加了,真气的修炼速度也就加快了。

一句话,这是好事,大好事。

体内变化,最让百晓生觉得奇异的是,他感受到五脏六腑中散发出一股热量,烘托着自己全身,让他整个人都暖洋洋的。这与真气保持体温不同,很奇妙。

这种变化很细微,可一心观注的百晓生察觉到了,且心头升起大机缘之兆。似乎,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什么易经洗髓,而是这五脏六腑中温热的感觉。

其中奥妙,百晓生就说不上来了。

和氏璧就如山中的一盏灯,不是油灯,是灯泡,它的光芒不弱,却也不强,似乎前后都没有太大的亮度变化,一直到了天亮,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玉璧的光芒才被遮盖,其上奇异的能量也消失了干净。玉璧恢复了原来模样,百晓生瞬间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体,心神反照,手中一沉,眼中精光闪闪,映着玉璧的样子。

和氏璧很漂亮,可再漂亮也只是一块玉石,懂得玉石的可以说出它千般好,可不懂的也只能说它漂亮,然后被它的大名所摄而已。

百晓生便是如此,他不懂玉石,看着和氏璧虽觉得不错,却也说不出什么好了。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前后也没有太大区别啊。

寇仲、徐子陵那三个小子一晚上就把玉璧吸干抹净了,怎么到了自己手中,还是完好无损呢?

“这样也好,若是它内部的能量一直保持着,才是天大的好事呢。”微微一笑,百晓生手一番,玉璧已经消失不见,被他收入了系统空间之中。他伸了个拦腰,身体传来的轻微动静让他更加确定一夜间自己身体的变化,似乎强壮、年轻了很多。

这话有些怪,他本来就不老嘛。可话还得这么说,他这一夜就如一个四五十亏损的老男人便成了三十来岁精壮的小伙子一般,比吸纳舍利元精还要有明确感觉。而他最清晰的变化,就是体内真气一夜大增,浓厚了一成多,这却是与寇仲、徐子陵、跋锋寒三人不同。

难道,是因为自己先吸收了舍利元精,玉璧异能激发了自己潜能,让自己快速练精化气的缘故不成?

甩甩头,百晓生没有多想,身子一闪便已往山下掠去。他得了邪帝舍利与和氏璧这两件至宝,来大唐的目的也差不多了,至于自己心神上的破绽,他也无法解决,而且这个世界的心境修为差了他一筹,让他找谁解决呢?还不如去风云呢,起码有无名那尊大神在啊。

首节上一节303/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