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21节

丐帮没了乔峰,一直活跃在宋辽边境的便是全冠清了。二王身为全冠清门下,自然也在那里活动。这次,他们笼络百晓生加入了丐帮,自然要带他去见一见自家大本营。

一路上,三人路过城池、村镇都会歇息,而二王也引领着百晓生进入当地的丐帮据点,认识那里的人。走走停停的,三人到达宋辽边境之地已经过了两月有余。

跟在二丐身旁,百晓生的收获很大。这说的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见识。在二王带领下,他见识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丐帮弟子,还有许多其他的江湖人士,而一路走来看到的不同风景,也让百晓生大开眼界。也许,唯一让他可惜的是,这一路都没有怎么动用武功,也就在赶路上,用了用轻功而已。

虽只是如此,可百晓生的见识却增加了,偶尔看到的那些不曾见过的武功招式,也让他对自身有了磨砺。

进入宋辽边境后,三人走路小心了一些,不用二人解释百晓生便知道,这里不太平,辽军几乎天天都会打草谷,不小心一些是不行的。

这一日,二人来到雁门关外,刚翻过一山坡便看到大队辽兵正驱赶着宋人、压着几大马车的货物往关外走。三人对视一眼,马上寻了一个隐蔽之地,躲藏了起来。

百晓生道:“王大哥,我们怎么办?”

二王没有开口,而是认真的打量那队人马,百晓生也看了过去,细细一看,这队辽兵人数并不多,也就百人左右,而他们驱赶的百姓数量却不少,竟是有三四百人,其中青壮也有上百之数。

都说大宋文弱,看起来却是事实啊。如此多的青壮、三四倍的人数,这些人竟然一个个老老实实的跟着走,不思反抗,难道他们不知,去了辽庭,他们的命就不是他们自己的吗?

来到这里这么久,百晓生依旧无法理解这些普通民众的心思,他们如此隐忍、屈服,实在让百晓生怒其不争。

“百兄弟,你轻功不错,一会儿你赶到关外,从前面突袭辽兵,我与麻子自后面冲击。只要我们三人打乱辽兵的阵势,必可激起那些百姓的血腥。到时,辽兵大乱,我们也可趁势而胜。”王狗子轻轻解说了一下,百晓生点点头,他这计划简单,却也是一个计划,百晓生刚才就没有想到,他想的也就是凭借自身武功,直接突袭。

对武功高者,他这手自然没有什么,可三人武功都不强,直接突袭就要面对辽军的冲锋了,到时会如何真不好说。而王狗子这一简单计划,却增加了三人的成功效率,让百晓生刮目相看。

他快速起身,以轻功在一旁绕了过去,大约一刻钟左右,百晓生便已经出了雁门关,堵在了官道之上。后面,二王对视一眼,各自拿着棒子,缓缓前行。

当辽军踏出雁门关时,百晓生目光眯了起来,手中长剑也被他紧紧握住。

“一、二、三……”轻轻的数着前方过去的辽军,当辽军过去了十几人后,百晓生双手一扬,大片石子被他甩了出去。

“大家小心,有人偷袭!”一人大喝,辽军骑兵队伍马上戒备了起来,而前方被百晓生瞄准的几人也啪啪两声被他石子打落在地。看到冲出的百晓生,前方几名辽军对视一眼,狰狞一笑,有三人快速拍马冲出,扬着弯刀,欲取百晓生性命。

冷哼一声,百晓生脚下用力,身子腾空,手中长剑挥出一片光影,眨眼穿过三骑兵。滴答……剑尖上,血渍滴落,身后三骑兵碰碰跌落在地上,脖颈处鲜血横流。

“上!杀了他!”一辽兵指着百晓生大喝,前方骑兵瞬间冲击而至,弯刀高高举起,劈砍而下。

百晓生身子闪烁,以步法轻功在骑兵中穿梭,手中长剑如影,快到极巅,眨眼便又杀三人。只是辽军骑兵丝毫不乱,他们渐渐聚在一起,三两人一组,围攻百晓生。

江湖人士必比士兵强大,可到了军队之中,却也难说。百晓生表现的很强,可只是面对少量之人而已,今辽军骑兵缓缓合围,二三十人组队来攻,他抵挡起来也颇为麻烦。因为士兵攻击很独特,他们一人防守,其他人便来进攻,你若速度不够快,必定收剑躲避,如此便也落了下方。

百晓生剑法够快,可如此多骑兵围在中间,一把又一把长刀劈开而来,时间长了,他也会出现破绽。

好在他有救兵,知道自己不能急,便慢慢利用轻功步法在骑兵之中闪烁,偶尔出剑攻击,也必夺一辽兵性命。如此稳扎稳打,百晓生不仅躲避了辽兵,还杀了好几人。你看,才不大的功夫,围在他身边的辽兵便去了一半多,而人数一少,百晓生的剑法又发挥出威力,瞬间夺走十几辽兵性命。

“杀了他,快给我杀了他!”辽兵队长大惊,而此时他们身后,二王陡然蹿出,一根短棍使得刁钻非常,碰碰几声就把十数辽兵打落在地。

看到二王出现,百晓生身子一纵,脚尖自马背轻轻一点,整个人飞入高空,由上而下,长剑摆动,打出一片光幕。在他光幕笼罩下的几个辽兵,眨眼便又被夺了性命。

自百晓生出现到他杀死三十多辽兵,不过半刻钟左右的事情,而后面二王也杀了十数辽兵,三人合力,一下子就夺了一半多辽兵性命。那些宋民再傻也明白,这些辽兵不是对手。几个胆大的青壮一看,当即就有人跃起把离自己不远的辽兵从马背上扑了下来,拳打脚踢。其他人一看,快速上去帮忙,眨眼就杀死了几个辽兵,而宋民也因此冲击了起来,让辽兵坐下战马嘶嘶长鸣,无法平静。

趁着乱子,百晓生加快了自己的速度,手中长剑一点、一划便带走一辽兵性命。眨眼,他便杀到小队长身前,长剑横挑,那队长毫不相让,手中弯刀快速劈下,可他速度在百晓生眼中实在慢的可怜,百晓生剑势都不变,陡然一个加速,长剑扑哧一声便插入其咽喉之中,夺了其性命。

大约百人的辽兵队伍在百晓生三人的攻击下,眨眼便被灭杀干净,只有不到十骑跑了出去,三人也没有追赶,而是安抚百姓,带着他们重新走回关内。

这些百姓都是附近的村民,经常遭受辽兵肆虐,以前他们都躲了过去,可这一次运气不好,被辽兵抓了。好在百晓生三人突现,救下了他们,不然以后生活如何悲惨,用脚趾头都想得到。所以,大家都三人都非常感谢,一些血性、火爆的年轻人都是希望加入丐帮,与他们一起杀辽兵。

这种好事情二王自不会拒绝,所以他们安抚好村民,离开时,三人的队伍增大了,多了五人。

这五人与百晓生不同,只是普通的百姓,虽处在战乱之地,懂一些拳脚,可连三流都算不上。他入了丐帮,可以得到丐帮提高的基础功夫,至于其他的,就要看你的贡献与作为了。

丐帮弟子千万,能够出头的始终是少数,如百晓生这般带艺入帮的不少,他们都能快速出头,但有一点也是他们的限制,那就是很难获得有权有利的高位。当然了,被帮主看上的不同,如乔峰、黄蓉,那都是例外啊。

八人又走了半天时间,进入了一片树林之中,不久,百晓生看到一片山谷,这里进出似乎只有一条路,远远的,他可看到来来往往的人影。

王狗子于一旁介绍道:“这里就是我们的分舵所在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027 全冠清的眼光

一路走来百晓生看到了不少丐帮分舵,因是花子的原因,丐帮的分舵并不怎么样,不是破庙就是废弃的屋子,好一点的也是多年不住人的房子。

这山谷自不是什么好地方,可真说起来,却是山清水秀,颇让人神往。百晓生意外的是此地分舵位于人群之外,而不是在城里。

“王大哥,为什么把分舵设在这里?”百晓生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王狗子得意一笑,解释道:“这就是全大哥的高明之处了。以前,我们的分舵也设在城里,自全大哥来了这里,便建议舵主把分舵设在了这山谷之中,城里留下的只是一个迷惑人的假分舵而已。”

“兄弟,你当知道,这里是边境,军队众多,我等丐帮侠士虽是帮助大宋而来,可那些将军根本就看不起我们。以前在城里,我们行事很是困难,不仅要面对辽兵的压力,还是面临官军的阻碍,颇不为人意。可到了这里后,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些宋朝大官根本就拿我们没辙。”

说着,八人便来到了山谷外,几个叫花子看到是王家兄弟,马上上前打招呼,把众人迎了进去。到了山谷中,百晓生发觉这山谷建设的不错,似村镇一般,只是没有老弱妇孺。

“百兄弟,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去禀报舵主与全兄弟。”王家兄弟嘱咐了一下身边的乞丐,便离去了,而百晓生六人也跟着乞丐兄弟进入了一间屋子,坐下休息。

这里虽然有村镇的外貌,可里面却不同,完全一副简单随意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任何家具。现在的丐帮弟子都是一群花子,没什么污衣、净衣之分,大家也一直遵循花子的生活方式。在帮中,也就为数不多的人穿的好一些而已,其他的都是破烂衣衫。

百晓生与五个百姓在房间里等了一会儿,便看到外面有几个人走来,其中一人正是全冠清,在他身前,还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瘦小男子。

这人,应该就是此地的舵主了!

“在下谢闲,见过几位兄弟了。”谢闲看起来似颇为豪爽,一进来没有丝毫的架子,与六人见礼。百晓生不敢托大,当即回礼,那五个百姓却不懂这些,只能见样学样,模样颇为搞笑。可谢闲却完全不在意,而是颇为亲切的问候几人。等他说了一些家长里短后,便正色道:“六位兄弟入了我丐帮,大家就是兄弟,不用跟谢某人客气。来,我给你们六人介绍一下,这位是全冠清,是六袋弟子,你们以后就跟着他办事了。”

“见过全兄弟!”

“六位兄弟客气了!”全冠清还了一礼,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看众人互相见过后,谢闲又道:“百兄弟,你们来时的事情王家兄弟已经跟我说了。你才入我丐帮便立下了一攻,救下我大宋数百民众,实在难得。本来,按照规定,可提升你为三袋弟子,可因你才入帮,不可提升如此之快,便提升为二袋弟子吧。还望百兄弟不要心怀怨恨。”

“舵主哪里的话。百晓生能入丐帮已是天大的福分,得力寸功,也是机缘巧合,岂能邀功自傲。还请舵主放心,百晓生不是那等骄傲自满之人。”

“好,好!”

随即,谢闲又与几人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而全冠清却留了下来。他带着王家兄弟领着六人在山谷中转,介绍此地防御与进出的切口。

到了最后,全冠清把五个百姓交给了王家兄弟,让他们去教导五人入门功夫,而他自己带着百晓生进入了自己屋子,拉着家常,说着此地形势。

“百兄弟,你看……”全冠清拿出了一副地图,地图已不同的颜色标记,其中有宋、辽之别,丐帮也掺杂在其中。

他指着地图上的对峙形式,道:“宋辽从不曾平静过,只是大的战争也许久没有发生了。但契丹人杀戮成性,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宋朝打草谷。我大宋崇文抑武,朝廷中的那些人都不想与辽庭开战,一直整一眼闭一眼。这样,两朝是平静了,可此地百姓却苦了。自我全冠清来此,看到无数人被辽兵杀戮、掳掠而去,大量财宝流入外朝,实在让人心痛啊!”

首节上一节21/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