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126节

七个人胸脯拍的啪啪想,他们却也是乐意。百晓生的功夫他们都看到了,那真是高到没边,像神仙似的。有一个神仙般的人保护,以后还不活的多姿多彩。

百晓生又回来了,他手上提着一个死去的野狼,这是他在林子里打的,背上还带了一些米,这是他吃剩下的。这些是百晓生给这些老人准备的食物。

几个老人一看,哪里敢让百晓生给他们做东西啊,一个个上前接过了,亲自动手。这些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看着大家干活,百晓生很是满意,他指点着七个汉子搭建屋子。这些工作他们不陌生,大家都懂一些,只是与身在现代的百晓生比就差了很多了。

百晓生让他们弄的屋子,那是既美观又舒服啊,而屋子里特意弄出的火坑,也可以为这些人祛寒。

搭建一间屋子并不容易,尤其是用石头搭建,许多地方都很慢。有百晓生就不同了,他的剑完全可以开山劈山。他根据力学原理,把一些石头劈好,然后这些人一块一块的堆积起来,墙壁也就快速成形了。再打上木头,盖上茅草,很简单啊!

一间屋子,用了不到三个时辰就起来了,而天也黑了下来。百晓生让老人孩子们进去休息,而他自己依旧带着那七个汉子干活。

说实话,这些人不轻松,因为百晓生的速度很快,他们累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可百晓生不松口,他们哪里敢停下,只能忍着继续。

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事情啊!

又搭建了一间屋子后,百晓生才让这些人休息,让七人想不到的时,百晓生竟然抓了野鸡,也弄了一支人参,给他们熬汤喝。

喝着那口异常鲜美的汤,七人再也不感觉累了,反而心里暖洋洋的——他们,从来就不曾得到过这种待遇!

第二日一大早,七人都起来了,一个个精气十足。百晓生也不客气,继续带着他们干活。在八人手下,一间又一间的石屋拔地而起,练成一片。

百晓生把这些石屋建成了一个四合院的形状,外面虽没有围墙,可石头砌成的墙壁,就足够坚硬了。

这些人不知道,百晓生在他们建造石屋时,也在考虑粮食的问题。只要是人,就不能不考虑这些。在这大山中,种一般的粮食是不可能了。他通过几日观察,想到了几个办法,那就是种植经济作物。

在古代,还没有这个说法,可百晓生不是古代人,自然不用考虑这些。他通过自己采药的时间,找到了不少药材,因此萌生了种植药材的想法。

在这里,他也不用特意画药田了,完全可以选择生长药材的地方,然后种下种子,连管都不用管,只要偶尔照看一下就可以。

第二个方法是种植果树。这山上就有许多的野果,完全可以把其打理起来,选择好吃的摘下,拿到山下去换取粮食。

第三个方法,养鱼。

他可以在河流处挖一个石塘,用一些机关,使河流里的水涌入池塘,带来鱼,然后卸掉水,循环往复。这样,他们就可以有足够的鱼吃。只是为了能够使鱼不间断,可在鱼塘里养鱼,然后下一片铁丝网,泄水时不至于使那些鱼一起跑掉。

随着他思虑的完善,大家一日日的干活,各种设施也在华山上完善了起来。对于那三十来人说,这里成了世外桃源。

没有杀戮,没有不公,可以吃饱,可以吃到肉,狼、老虎……这种稀奇的东西,他们也都尝到了。世界上,哪里还会有比这更好的生活。

他们都在庆幸,庆幸自己来到了这里。

大约一个月后,百晓生把七个汉子与四个小孩聚集到了起来。这些孩子不大,都不到十岁,不然也要跟着干活了。在古代,就这样,而且别看他们都小,可也比现代孩子懂事的多,也经常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在我们住的弄好了,吃的也不缺。接下来,我会教你们武功,让你们有机会去拯救更多的人。”他走到十一人中央,身子一蹲,做了一个蹲马步的姿势,道:“这是蹲马步,你们试一试吧。”

十一人都点头,马上照着他刚才的样子做了起来。七个大汉都很熟练,因为他们都练过,毕竟身为土匪,你也得有两下子啊。四个孩子就不行了,他们还没有学。这动作看似简单,却也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学会的。

“你们七个既然练过,那我就教你们一些新的东西。”

百晓生把呼吸吐纳之法教给了七人,让他们站马步时配合起来,然后走到四个孩子前,亲自监督、指导他们。在练习完这些,百晓生就让那些孩子们休息了,而后带着七人走到山路上,道:“现在,我教你们提力轻身的法门。以后你们每天,都要给我在山路上跑三个来回。”

这段路不近,可也说不上多远,只是因为是山路,又险峻,跑起来艰难而已。可若是学了轻功,也不算什么了。而百晓生传他们轻功,让他们在上面跑,就是为了让他们锻炼轻功。

到了下午,百晓生开始教这些人识字,因惧怕百晓生的关系,这些人不敢不认真听讲,相比七个大人,四个孩子学的明显更加认真。期间,百晓生还把几个年轻的妇女叫了过来,教她们算账之法,让她们学着记账。

在教导这些人之余,百晓生还经常下山行走,四处打探各种消息,并一一记录。对于附近的恶霸土豪,山匪强盗,都一一了然于胸。

期间,他还带了一些人上山,人不多,每次都是个位数。这些人是他遇到的一些可怜之人,看到的就把他们带了上来,积蓄力量,并教导他们知识、武功。

149土匪三千 寨八百(二)

慢慢的,大约有半年的时间吧,华山上人烟多了,房子也练成一片,似一个村庄般。在离聚集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平整的广场,上面有许多的人都练着拳法,声势浩荡。

很快,一套拳法演练完毕,前面的百晓生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看着前面的七个领头人,对左手第一人道:“杨奇,你领着第一队的人,去把我准备的东西拿来吧。”

“是!”杨奇抱拳,行为颇为干练。

这就是最开始的七人之一了,现在是一队领队,这一队有十三人,为后来最优者组成;第二队有十四人,次之。第三队十七人,再次之;第四队九人,为手艺人组成,如木匠、泥瓦匠等等;第五队二十三人,年纪偏大,大约在四十岁到五十岁间;第六队八人,十岁到十五岁孩童;第七队十五人,十岁以下孩童组成。

这些人就是百晓生这半年的主力军了,其他的如妇女、老人,也多了不少,还有一些人被百晓生安排在了山下,经营他们自己的土地、生意,顺带打探消息,充当华山探子。

第一队的人抬着两个大框走了来,发出叮当的声音。框落地,前面的人看到了框里面的东西,是兵器,清一色的长刀。

这些刀刀身纤细,比剑略宽一分,刀柄三手长短,可单握,可双握。这些武器是百晓生半年来打造的,都是精品。他准备这些,就是为了给这些人一个手段。

半年时间,这些人的精气神都有了十足的长进,可论及手段,却不怎样。毕竟之前大家都是普通的庄稼汉子,让他们去杀人,心中难免抗拒。这在战斗中,是要命的事,所以百晓生特意准备了这些长刀,为他们杀敌保命。

“杨奇……”

“到!”

百晓生看着他,严肃道:“你带着第一队的人,去你以前的寨子。王二传来消息,三月前一伙流民占了那里。他们没有食物,经常抢夺附近村民的食物。你知道,村民本就没多少吃的,被他们一抢,生活就更难了。不过好在那些人还没有大开杀戒,不算大奸大恶之辈。这次,你带着第一队的人去收服他们,并在那里重立山寨。”

“是!”

“姚武……”

第二队队长姚武马上出列,抱拳道:“在!”

“你去李子山,那里可以建造山寨。刘学,带你的人一起去帮他。”

“是!”第四队刘学马上领命。

“王栋,古名……”

“在!”

第三队队长王栋!第五队队长古名!

“你们去……”

除了第六、第七两个童子队,百晓生把五队人都派了出去。这一次,他要一气建立三个山寨,他们也有实力如此做。

半年的培训,这些人不只武力上来了,也有了浅薄的知识,虽不足承当重任,可当一个寨主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百晓生在教导他们时,也在影响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以替天行道、造福乡里为己任。其手段百晓生也与他们说了,很简单,就是铲除恶霸,打探村里的不平事,替百姓出头,然后招收那些难以活下去的人。

首节上一节126/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