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108节

本来不到三天的路,百晓生生生走了一个月,才来到大理。他的三个徒弟,早就来到这里了,为的就是再见一见百晓生。可惜,他们等了几日,百晓生都不曾出现,这让三人以为百晓生不会来了,便一一告辞离去。百晓生到达大理时,他们已经走了十几日了。

重新来到镇南王府,百晓生有些感慨。这里,也已经物是人非了啊!

“什么人?”王府外的守卫拦住了百晓生。百晓生一抱拳,道:“请问府中谁做主?请转告,百晓生来访!”

两个护卫是老人,听过百晓生的事,当即行礼刀:“不知是百大爷来此,还请百大爷勿怪。请百大爷稍等,小的这就禀报将军。”

出来迎接百晓生的是朱丹辰,王府中,他是留守,也负责保卫王府。

段誉是个念旧情的,段正淳死了,他入了宫,可还是经常来这里,所以这里一直都没有变,也打扫的很干净,留守人员也很多。

进入了王府,朱丹辰亲自陪着百晓生,并让人快速去禀报段誉,说百晓生来了!

不到一个半个时辰,段誉来了。他看到百晓生自然很是高兴,二人说着这些年的话。段誉通过秦红棉,知道了木婉清是自己妹妹的事,说来百晓生也是他大理国的驸马。最惨的大概是他自己吧,百晓生这个驸马是真的,可他这个世子却是假。

好在一切已经烟消云散了,不然段誉心中还不知多难过呢。

聊着,段誉看到了百晓生的刀,奇怪道:“二哥,你怎么拿着一把刀?你的剑呢?”

百晓生道:“四弟,二哥剑法暂时到了极限,若想突破,很是困难。我拿刀,就是希望触类旁通,通过刀法来领悟剑法。”说到这里,他想到了段誉的六脉神剑,道:“四弟,你的六脉神剑号称天下第一剑,可敢与二哥比试一下。”

“好!二哥相邀,小弟自然无不从。”段誉点头。他拉着百晓生来到了后院,这里是百晓生与段正淳比试过的地方,如今换成了百晓生与段誉。

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啊!

段誉是大理皇帝了,百晓生也变了许多,最显眼的就是他那一头白发。也正是因此,段誉没有寻问他的往事,只是拉着他聊自己近年的事情,他怕触碰到百晓生的伤痛。

“二哥,小弟的六脉神剑已经可以收放自如,二哥小心了!”他说罢,手抬起,无形剑气激射,眨眼便已到了百晓生身前。

百晓生面无表情,长刀横扫,叮的一声,刀鞘四裂,刀光闪烁。他抬头看向段誉,段誉脚下一错,身形旋转,六脉神剑剑气在他手中不断翻飞而出。百晓生以刀护身,所使刀法简单明了,一招一式快若奔雷,每一刀都化去段誉的六脉神剑剑气。

只是想要打败段誉,也不是那般简单的。

没错,段誉对武学也是没有太高的领悟,可他的武学搭配太变态了啊!

跑,他有凌波微步;打,他有六脉神剑;功,他有北冥神功。这丫就是一个典型的机枪手啊,还是想打都打不到的。

论轻功,百晓生比段誉高明多了,只是段誉的六脉神剑太难防御,且发速极快,他便是近身,也无用。

与这类人比斗,还真是意见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当然了,若百晓生手中拿的是剑,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尤其是他最新练就的杀剑,完全可以比拟六脉神剑,甚至比六脉神剑还要可怕,因为这是杀戮的剑法。

可他手中不是剑,是刀!

他既然决定了藏剑,自然不会反悔,有了那个心,他的修为就落下了!

段誉的六脉神剑越来越快,百晓生的刀法也越来越快,可仔细看你就知道,百晓生用的并不是什么高超的刀术,而是简单的刀法组合。

说来,他并不会什么高深刀法,虽看过、记着一些,可没有练你就让他使出来,不为四不像,也好不到哪里去。故,他不会用那些刀法来对敌,那纯粹是找揍。现在他用的刀法虽简单,可武学修为到了他这等境界,这普通的基础招式在他手中,也让人颇觉莫测高深了。

手中一把普通的刀!手上一手普通的刀法!

就这两样,百晓生就让段誉无可奈何。虽然,他也伤不了段誉,可段誉的六脉神剑不顶用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你看他,射了半天,连百晓生的衣角都没有碰到,凡是他自己,累的够呛。

他的内功足够深厚,从他一次次发射六脉神剑就可以知道。可是,内力再深厚,如此施展六脉神剑,他也受不了啊。

打了大约半个小时,段誉不同了,他一脸苦笑,道:“二哥,想不到你刀法也如此利害,小弟的六脉神剑根本就破不了你的防御。”

百晓生摇摇头,道:“四弟,不是二哥刀法利害,而是你的六脉神剑不能无坚不摧!你的剑气虽利,可你自己不懂剑,没有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这样的剑气,自然伤不了我。四弟啊,我看你还是练一下剑法吧,这样可以提高你的六脉神剑威力。”

“算了吧。二哥也该知道,我对武学没有兴趣,且现在我已经成了皇帝,整日忙的要死,也没有时间练武了。”段誉摇摇头。

看到如此段誉,百晓生没有再说什么。他在大理,一连待了三日。第一日,他与段誉待了一天,二人聊的高兴,喝的痛快。第二日,段誉没有来,他很忙。第三日,他们见了一面,然后段誉又去忙国事了。到了第四日,百晓生告诉朱丹辰,自己要走了。

他一样没有与段誉告别,说了一句后便走了,待段誉赶来,百晓生早已没了影子。

130 刀客

刹马镇外有一条小溪,小溪不大,三步宽而已,溪水不深,到大人胸口处。

往日里,小溪两旁很多妇女都会洗衣服,可自三天前,妇女们就不再来这里了,反倒是四周多了一些闲汉,远远的眺望溪水中的人影。

那个人站立在溪水之中,任凭水流冲击在身上,他双手往前,似握着什么东西!

突然,一道白光自溪水中伸出,又极快的劈入水中,把水流劈向两侧,可很快,溪水又恢复了正常。离得远,根本就无法看清那人手里拿的是什么。

不过,这里的人都知道那人手中是什么。

那是一把刀!一把普通的刀!

三日前,这人来到刹马镇,他背着刀,在村民口中买了一些食物,然后便走到了小溪之中,站在溪水中,他一刀又一刀的劈开水流。

最开始的时候,他的速度很快,不知疲倦的劈砍,水流几乎都闭不上。慢慢的,他劈砍的速度慢了。到了今天,他更是搁好久才会劈出一刀。

这些人不懂刀法,许多人以为是这人累了,毕竟他这三天都在这里,只有到饭点才上来吃东西,休息一下,然后又下水劈刀。

不累,才怪!

可事实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

三日前,百晓生来到这里,注意到了那条小溪,他发现小溪不深,到胸口,便想到了借助水流来练刀。小说中不就都如此写了吗?

于是,他在村子中买了许多事物,放在一旁,他自己则跳入溪水中,练刀!

因溪水不够宽的原因,他只练一刀,那就是劈!

一般人练刀,练基础,够了就可以了。可百晓生不同,他虽不懂刀法,可懂剑法,懂武学。一通而百通,故此,他触类旁通,懂了刀法。正是因为懂,他才知道每一基础的重要,也知道这一基础发挥到极致后的威力。那也是一种刀法,一种极端的刀法,如拔刀术!

他在此练的就是这一劈!

诗中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此言说刀不可断水,百晓生要的就是抽刀断水。这是第一步,发挥的是势,讲究的力的持续不断。这一点,不管是刀法、剑法还是拳法等,都是一样通用。而从这句诗,百晓生还想到了另一点,那就是刀入水中,水流而不变。

首节上一节108/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