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882节

  也就是让那一家人,该去哪就去哪。

  说实话,何雨柱对萧老头并没什么厌恶,但也是亲近不起来。

  那些人肯定是英雄,但只要是人,就有各种私心与毛病。

  萧老头哪怕再坚持本心,但他的身边人,他的晚辈,还有他家那个叫小白的保姆,都给何雨柱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也是那家人到农场几年了,跟何雨柱却是点头之交的原因。

  真就像刚才外贸口领导对市府领导的模样,明明每个动作都相当礼貌,说的每句话也是客客气气。

  但脸上的神色,搭配着那些话语,就给人一种以上对下的骄傲。

  何雨柱看别人如此,自然当看戏。

  但要是谁这样对他,他可没那么好脾气。

  何雨柱没把萧老头一家赶出自己的地盘,就已然是对萧老头这个老英雄最大的尊敬。

  至于老路那边安排过来的人,除了司机老莫直接跟何雨柱走,其他人都有老路安排。

  但何雨柱估计,这些人是不会死守在养猪场或养鱼场的。

  何雨柱在盯着的也是这些,毕竟都是跟着他一段时间的人。

  不管关系远近,何雨柱都得给下面人一个交代,安排到什么位置,以后有什么发展,总归要关注一下的。

  这里面最简单的也就是老钱老师了,他退休了,现在待在农场不过是因为这边距离他儿子家近。

  如今何雨柱要走了,小钱老师也就把老钱两口子接去了他那边。

  住房紧,没问题,直接去公社窑厂拉点砖重新建一间房子就是了。

  这个年头的农村,别的不多,空地方多。

  反正老钱同志退休金不低,只要不要房子的所有权,只是住个十几年,公社很愿意提供这个方便。

  按照小钱老师的发展,将来肯定是要回城的。

  也不是因为他教书教得好,而是在养鱼场跟学校的合作中,小钱老师是在里面掺和了一手。

  现在小钱老师,已然在教育口下面那个慈善机构里,挂了个荣誉头衔。

  虽然不拿工资,但这种荣誉对吃公家饭的小钱来说,那就是最大的成绩。

  “何场长,您看今天这个事算嘛呀?”市府同志一着急,连口音都带出来了。

  何雨柱耸耸肩,边收拾面前文件边笑道:“我就是配合您双方谈事事,要资料,要数据,我这边提供。

  其他事情,我也管不上。”

  “可是外贸口可拿着您当时跟他们的许诺说话,说生猪出栏,一家一半。“也不知道这个市府领导怎么想的,明明一眼就可以看清的事情,却是偏偏要如此“糊涂”。

  何雨柱只是抬头一笑,然后又低头收拾了起来。

  明明他拿过来的文件,他基本上就没动过,但他就像在忙碌一个大工程一样。

  大家都是职场上老狐狸,何雨柱自然不可能跟市府领导说,当初他答应的是农场养猪场产出,而不是以后发展了,也是一家一半。

  那就把外贸口给得罪了。

  虽然何雨柱跟外贸口有过矛盾,要是涉及自己利益了,他也会跟外贸口翻脸。

  但现在不是不涉及么。

  至于市府这边为什么如此软弱无力,何雨柱不管,他也懒得管。

  何雨柱就知道,混职场的,就没一个简单的。

  他们在你面前表现的形象,不管是稀里糊涂,还是粗俗不堪,说不准都是伪装出来的。

  就像两家争这个分成一样。

  看上去好像是外贸口那边强,市府这边弱。

  但外贸口一开始谈的是五五分成,也就是以后养猪场不管养殖规模多大,必须交出五成出产让外贸口出口。

  而现在已然谈成了具体数字了。

  现在市府这边是开价两千头生猪。

  按照正常发展来说,也是正常。

  毕竟母猪生小猪,也是需要时间的。

  农场原来计划是今年出栏一千六到两千多头。

  市府接手过去,哪怕翻一倍,也是跟外贸口五五分,很可能市府这边还吃亏了。

  但这有个前提,是市府按照正常发展。

  如果非正常呢?

  比如说今年市府就搞了个大的,直接把养殖数量提高到一万头。

  要知道这边是四九城,蕴涵的能量那是无限大。

  那么外贸口要是跟市府从分成模式变成了具体数字。

  等市府养猪数量超过一万,两万或者更多的时候。

  到那时,如果外贸再开口,就没话说了。

  其实按照正常商谈来说,应该没外贸口什么事的。

  毕竟现在应该谈的,是养猪场原来投资多少,现在又值多少钱,市府又该补偿原来的几家投资人多少。

  不管是以股份还是以现金补偿,那才是正事。

  结果市府就盯着原来何雨柱跟外贸口的口头约定在谈事。

  也是一段奇葩故事。

第1203章 年轻人动不动就王炸

  何雨柱收拾完后,装做根本没听到刚才市府领导的说话,反而是抬头微笑道:“这位同志,您看您跟外贸口下次再约?

  我还有事,就不奉陪了。”

  说罢,何雨柱不顾对方挽留,转身就走。

  何雨柱知道双方会谈领导姓氏,毕竟他也在职场混了这么长时间了,连这点记性都没有,那就白混了。

  但何雨柱就是装作一副记性不好的样子,对谁都没表现过亲近。

  虽然何雨柱马上要进电视机产业园,也就是成为市府这边的人。

  但就算是四九城市府,大家所代表的利益也不一定就是一致的。

  职场上面,何雨柱只想做事,外带学习,其他什么都不想掺和。

  他怕考虑的太多,也会像刚才那个市府领导一样,头上毛毛一根都留不住。

  何雨柱心情很好,因为他从老路那里得知,郭书苗第一次出手,就大获成功。

  从小日子的主子那里,把洋鬼子准备转移到小日子的一条电视生产线给搞了过来,关键还是按照废品价格收过来的。

  这就是相当出彩的事情了。

  这话听的拗口,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就像同为职场人,何雨柱跟其他人自认是不同的。

  而洋鬼子跟洋鬼子也是不同,就像现在小日子那边的洋鬼子就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穿西服的,那种洋鬼子,就是想着谋算经济的那种。

  像是小日子的崛起,以及后来养肥了之后的定时收割,就是这帮所谓资本精英玩弄的把戏。

  但小日子现在最有权力的,肯定是穿军服的洋鬼子。那些人就是以小日子主子自居了。

  他们跟穿西服的那帮人,大多数是合作,但他们也是有自己利益的。

  而郭书苗钻的就是这个空子,哪怕洋鬼子上面商量的好好的,但下面人可不管那些。

  特别是有点小权力的那些大兵,只要钱到位,又能保证隐秘,那么就没什么他们不敢干的。

  像是娄晓娥本身想的,还是按照正规程序,去洋鬼子那边收一套二手设备。

  但人家不卖。

  这就让人很蛋疼的事情了。

  按照中间人的说法,就是电视机生产线,虽然是淘汰的二手货。但里面单个的机器,还是有很多高科技含量的,所以不能给亲近咱们的娄晓娥。

  要买也行,只能买二三十年前的生产线,那特么就是老古董了。

  那边情况回复到四九城这边以后,何雨柱是提议安排人去小日子看看。

  这也不是因为别的,像是小日子不是没干过那种事,五轴机床,洋鬼子赏给它们的,然后被小日子卖给了老毛子。

  这个江湖传说,前世的傻柱开饭店时,也是听那些倒爷说过的。

  甚至何雨柱出的馊主意都是差不多,只要把机器上的铭牌撬下来,换成一些准备卖废铁的机器上的铭牌,打点到位,那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那些有用的机器从小日子运出来。

  当然,这个事里面,肯定要找个合适的代理人,以及找双方可以相信的中间人。

  说起来很简单,但事情总会有风险的。

  应该说,何雨柱他们是赶到了一个好时候,现在那些洋鬼子大兵在小日子家里进出,没人敢盯着。

  并且真有那种代理商,根本不问你是谁,只要给钱,他们就敢把小日子家里东西往外卖。反正小日子家里的东西,大多也是抢来的。

  这个里面,郭书苗没出头,找了个代理人,是弯弯那边的,然后由那个代理人又找了中间商

  最后轮船出小日子,在弯弯那边停留了几天,卸货,装凤梨,又运到了港岛。

  这事情简单么?简单。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把这个事查出来。

  关键是小日子从一开始就不敢为了一家电器公司,得罪他们的主子。

  就算追查到弯弯,那又是没法查通的事情。

  其实按照国际规矩来说,当时洋鬼子也邀请光头过去当主子的。

  所以弯弯现在虽然成了落水那啥,但弯弯依然也能算小日子的主子,跟洋鬼子的权力是一样的。

  再加上那些在弯弯港口卸下的东西,已经到了炼钢炉里,就是想查也不容易。

  为了一条电视机生产线,老路那边把他们很多底蕴都用上了,毕竟弯弯那边也是有认祖宗的商人。

  现在只要偷摸的把东西运回来,那就像孔明终于借到了东风,一切都那么完美。

  唯一倒霉的,大概就那家小日子电器生产商了,花了大钱,却是买了一堆废品。

  也就是投诉,抗议,扯皮,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这几天何雨柱真的心情不错,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知道这件事是郭书苗干的就行。

  这说明何雨柱眼光还是很好的,自家安排出去的人,真是人才。

  只是这种自豪没办法跟人分享,这也是把何雨柱憋得挺难受。

首节上一节882/9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