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老娘脸色一垮,还没来得及回答。
她嫂子倒是呛声说道:“京茹现在可是贵人,这种天哪能过来?
我听说,叔婶那边,早就托人带信去城里了。
说京茹现在怀孕了,又下这么大的雪。
让她们夫妇天晴休息再过来。
人家京茹啊,就是有福气的,这才进城,肚里儿子有了,工作有了,城市户口也有了。
带信的人回来,说那边亲家老客气了。
光是带了个信,就塞了盒烟给他。
还给她父母带回来二十块钱,说让全家做一身衣服……
啧啧……”
阴阳怪气的,秦淮茹不用听也懂了。
感谢他乡没有美酒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订阅,收藏,推荐票,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的厚爱。
第857章 不愿放弃的自取其辱
秦淮茹今天过来,想法很明显,就是借着女儿都回娘家的机会,对秦京茹以及小二来一番亲情绑架。
她现在已经有了危机感,虽然不知道棒梗具体在外面干什么的,但肯定不像棒梗说的,是在外面帮人家跑腿的就是了。
其他的,选择性其实挺小。
棒梗才这么大,也不可能去干什么体力活。
那么能干什么,其实也就很明显的事情了。
而秦京茹婆家,能把秦京茹一个乡下户口,又没有什么专业才能,能在短短大半年之内就办到城里去,这该多大的能耐?
所以哪怕秦京茹威胁了,秦淮茹还是有那个想法。
秦淮茹知道如果去王家直接找秦京茹,那说不定秦京茹真要想办法把贾家赶出四九城。
但在秦家村就不一样了,只要秦淮茹会哭,会装委屈,当着全村人的面,先对秦京茹“认错”,认打认杀。
那就算事情办不成,关系拉不上,以后贾家要是出现被赶回乡下这个事,大家第一个就会怀疑秦京茹。
这个也是阳谋,但她是没想到,王家新女婿竟然没有回村。
这个世界上,虽然走到秦淮茹这个地步,已经很难相信女儿跟娘家的亲情关系了。
但她也不得不清醒的认知到,就秦京茹现在的条件,值得她娘家如此对她。
再说,秦京茹父母也不傻。
秦京茹嫁过去大半年,秦老二家没跟王家开过口,但王家彩礼,逢年过节,送来的好处与实物,已然是近二百块钱了。
虽然以后不会再那么多,但秦老二也知道,只要他们一家好好对待秦京茹小两口,以后家里遇到个什么难事,王家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亲家之间能好好相处,能有个好名声,又有好处,他这边干嘛要像秦老蔫家做的那么恶心?
让人戳脊梁骨的。
这还是都从利益上说的,还有感情上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就是秦老蔫一开始,也是想着秦淮茹好。
只能怪贾家很多事情都是做的不地道,然后贾东旭又死的早。
这才让秦老蔫一家跟秦淮茹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秦淮茹眼见今天没戏了,干脆起身道:“我去二叔家去拜个年,不用准备我午饭了,我得趁早回去。”
“唉,淮茹,你!”秦淮茹老娘面色迟疑的想劝阻。
她想解释一下兄弟两家现在已经不来往了,秦淮茹犯不着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但秦老蔫却是干咳着一声阻止了她。
老两口都知道,秦淮茹这个天回来的想法。
这种事他们乐见其成,如果秦淮茹能跟秦老二家恢复关系,那对于他家也是好事。
如果不成,那丢的也是秦淮茹的脸面。
秦淮茹想过要丢脸,却是没想到,她连大门都没进去。
直接被秦老二拦在了大门口。
这个上面肯定有撕扯,但秦京茹为了让娘家这边能不成为她的拖累,直接把秦淮茹干过的那些事全部说了出来,包括秦淮茹后来拿秦京茹相过亲威胁她的事情也没保留。
秦淮茹想的很好,却是没料到秦京茹会选择跟父母坦白一切。
这就让秦淮茹麻爪了。
今天秦京茹虽然没回娘家,但这种事怎么说呢?
富在深山有远亲,何况秦家村本就是一个祖宗下来的。
有些隔了好几代的,但要拉扯,也能拉扯上关系。
所以今天到秦老二家串门的人很多,而且大多是公社里的能耐人。
秦京茹嫁人后大半年就把户口转进城的玩法,真就震惊了很多人。
四九城不是别处,秦家村也不是距离四九城多远。
越是公社里的“能耐人”,越知道办这个事情的难度。
要是能办,那些公社领导家孩子不知道办?
说明办这个事的人,能力通天。
大家也不指望秦老二家帮忙,就是想着从这边探听一下,听听事情是怎么办的。
他们,或者是他们在公社的靠山,能不能有样学样。
这个上面,秦老二肯定不会说实在话。
就算他想说,他也是不清楚,就知道是他亲家王福荣的一个徒弟帮办的。
所以秦老二也是一问三不知,把事情能成,推脱到王家能耐大,以及秦京茹有福气头上去了。
这话肯定不实诚,但也没谁想着能一次就问出来。
眼见秦老二不肯说,就是打个哈哈,闲聊几句,也就起身散去。
这种事上面都有从众性,像是有些本来不准备到秦老二家走动的人家,眼见着村里的能耐人都是去拜访,那么自家要是不去拜访一下,是不是得罪了人?
等到秦淮茹到秦老二家门口的时候,秦老二又送着一批客人出来。
欢声笑语,推烟客套,场面上的事谁都不能缺。
秦淮茹站在边上,低声的喊道:“二叔!”
秦老二并没有搭理她,而是把客人送出去好几步,这才回头进屋。
走到秦淮茹身边时,秦老二冷哼一声,也没邀请大侄女进去坐,走进院门就要想着关门。
秦淮茹连忙上前,抵住门缝道:“二叔,是我啊!您侄女淮茹。”
秦老二只是冷冷的看着她,沉默半天,秦老二还是压低声音说道:“你啊,哪来的,回哪去。
我知道你今天过来的意思,但我明确告诉你不可能。
要不是我看在跟你爹同一个老子的份上,我不上城把你家砸了,我都不姓秦。
你做的那些事,你信不信,要是解放前,我在村里给你曝出来,就算不把你浸猪笼,也会把你赶出村子,不许姓秦。
你爹都护不住你。
行了,回家吧,大过年的,你喊我一声叔,我也不能说难过话。
回家好好过日子,走正道。
谁家日子都是难着过来的,但走正道,不能害人,不能做败坏祖宗名声的事情,那你路才会越走越长远。”
秦老二家院子可不是砖墙,而是篱笆墙,本来就是不高,里面跟外面也是互相看的清清楚楚。
秦老二家里人也刚才也看到秦淮茹站在篱笆边了,现在秦老二说的话语大家也都听到了。
但却是没一个人出来劝他的。
在这家人来说,秦老二说的那些话,不是难听,而是太温柔了。
第858章 告别与放手
何雨柱今年开工后,第一个礼拜天特意去了一趟大领导那,给大领导做了一桌正宗川菜出来。
大领导心里都有点忐忑,不知道何雨柱是不是有什么事求他。
关键是这辈子何雨柱不好请啊!
大领导又不是那种喜欢强势勉强别人的性子。
所以大多数时候,大领导嘴馋了,打电话去轧钢厂,老杨安排马华过来,
大领导也不能说什么不满意的难听话。
何雨柱欠身给大领导以及领导夫人倒酒,笑道:“大领导,大姐,您二位尝尝味道,我也好长时间没正经下厨了,也不知道还对不对你们口味。”
大领导与他媳妇对视一眼,都不明白何雨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佳肴美味在前,大领导也顾不上别的了,直接先下筷为强。
大领导也不算没见识的,就是川菜名家的菜肴也吃过不少,但就是何雨柱做出来这个味,像是有勾子一样,咸淡麻辣,就恰恰好满足了他的口味。
就好像何雨柱是照顾他几十年的老厨子似的。
这一点,大领导还真没猜错。
何雨柱上辈子不就伺候了大领导几十年嘛!
大领导上辈子算是何雨柱生命里最大的贵人,
何雨柱对别人的口味不清楚,但对大领导的口味,是精心研究过的。
其实,说厨艺好坏,真正的大家也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喜欢。
做出了一道珍馐美味,要是碰到不喜欢这个味的,那也很难获得认同感。
就像王福荣跟何雨柱,如果同时给大领导做菜,大领导就算再是老饕,他会夸王福荣做的菜好,地道。
但下筷子,说不准还是往何雨柱做的菜上面夹。
这是何雨柱上辈子几十年,一次次的给大领导下厨后,观察得出的经验。
哪一道菜上回做,大领导多夹了两筷子,这回做,大领导又浅尝辄止。
口味上的微调,就在毫厘之间。
这也就是大领导认为何雨柱做菜最符合他口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