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大叹了口气,对着他媳妇挥挥手说道:“收拾收拾吧,等这边事了完尾,咱们就回村里。”
哭泣是肯定的,但结果却是不能改变。
夫妻俩抱头痛哭的时候,郭小四也在里面想着自己的出路。
眼神时而狠厉,时而恐惧,时而又是无意识的傻笑。
有时候他也会起身偷听一下屋外他父母的动静,还真听到点东西,只听得他妈对着郭老大说道:“当家的,家里钱就只有这二百来块了,都是这么多年,那两个老不死的补贴给咱们的。
还有些票证,粮票油票肯定留着,这些工业券什么的,咱们要不要想办法置办点什么?
公社里的供销社,好东西没城里多。”
郭小四听到钱票,立马就精神了,刚才他想了一会,想到了留在城里的办法。
年轻人总归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就像郭小四,他就想着去哪个认识的哥们家借住一下,然后在城里可以打零工,养活自己不难。
在郭小四来说,以他的聪明,肯定要比他爹混的好。
等时间一长,跟他爷,跟他二叔服个软,说不定他二叔还会给他重新安排个工作。
这就是自私人的想法,他们不论犯了多大的错,总归是把错归咎于其他人身上。
就像郭小四,他从来没觉得他爷他叔包括郭书苗那边应该恨他。
他小时候跟他妈偷过郭书苗的钱,
他当着郭老头的面,指着鼻子骂过。
他也在郭磊家跟方娟肆无忌惮的闹腾过。
但在郭小四眼里,所有人都该包容他,毕竟都是他父母的错。
在这个上面来说,他已经算是不错了,至少他没把错全部归咎于郭磊他们。
郭小四想要留在城里,想法他已经想好了,但身上没钱,他也就没有了走出那一步的勇气。
如今看到他父母在外面数钱对账,郭小四眼里不由闪过一抹狡黠与得意。
他从来没想过,如果他把这笔钱拿走了,他父母回家该怎么活。
他就记着了,刚才郭老大说,这笔钱是回村给他修房子娶媳妇用的。
既然是要用在他身上,那么怎么用不是用。
于是郭小四把他的衣物收拾了几件,就静静的等待着夜晚来临。
半夜,郭小四小心的推开了房门,掀开了主卧的隔帘,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凭着记忆把他娘归拢钱财的包裹给摸到了手上。
于是,郭小四离家的那一刻,一点悲伤后悔都没有,心里所想,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感谢一个苦逼机务,海阔独孤,尾号8100的月票,谢谢厚爱,谢谢支持。
感谢大家的订阅,推荐票,收藏,谢谢厚爱,谢谢支持。
第837章 “狼来了”不是童话
郭家这个事,何雨柱从头到尾没掺和。
就包括郭小四偷钱离家,何雨柱也下意识的认为,这是郭老大一家玩的苦肉计。
不光何雨柱这样的外人如此以为,就连郭老头两口子郭磊夫妇也是如此认为。
所以哪怕郭老大夫妇早上起来后,发现钱不在了,狼哭鬼嚎一上午。
却是没一个邻居,上前去安慰一下。
郭老头夫妇听到儿子家的钱被郭小四偷了之后,老太太是慌不迭的想着过去看看,却是被一脸铁青的郭老头给喝止了。
郭老头怒道:“你去干嘛?你还想去干嘛?
你还嫌我老郭家脸丢得不够多?
你口袋里揣的啥?
上过的当还不够?老大一家子什么德性你不知道?
他们玩这个苦肉计,玩了多少次了?
你还要上当?
你真被猪油蒙了心了,硬要把咱们老郭家毁掉你才高兴是吧?
你要是去,也就别回来了,跟着老大一家去乡下吧。
咱们分开来过,正好老大老二一人养一个。”
所以狼来了的故事,并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现实。
老太太虽然感觉大儿子这次好像不是演的,但她也知道以前因为这个事,老两口吃亏实在太多了。
而这次老头子真被老大一家给伤到了。
以至于怒火如此之大,把横梁上的灰尘都震了下来。
老头子眼见老太太迟疑不定,这才收了怒火低声道:“老太婆,你要想清楚,老大老二都是我的种,我不是没想过拉扯老大一家一把。
要是他能起来,哪怕我把这张老脸完全舍了,哪怕老二两口子怪我一辈子,我也愿意。
可他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我能有什么办法。
老大扶不起,咱们就不能把老二也拖累了。
真把老二拖下烂泥坑,那我们郭家就真完了。
别的不说,你就说柱子那帮孩子,老大没来的时候,对咱们有多亲。
家里有点什么重活,连招呼都不用打,人家就跑过来帮咱们办了。
一个家能红火,那就该是那样的。
可是自从老大来了后呢?
柱子不说,算是被咱们算计的伤了心。
就是老二的其他朋友,现在也是躲着咱们家。
我在街面上碰到过那帮孩子几回,要不就是头一低,装作没看到我。
要么就是板着脸跟我打个招呼,然后跑的远远的。
你想想那是因为什么?
再这样下去,要是咱们郭家碰到点什么事,那一个帮忙的都不会有。
你想那样?
咳咳咳”
都是聪明人,都看得清楚,就是牵扯到血脉亲情上面,就难免干一些糊涂事。
不管如何,总归老头老太这回就硬着心肠,没去搭理老大家。
哪怕老大两口子求到了院子里,老太太也按照郭老头的吩咐,对着外面哭道:“老大,你爹已经被你气倒了,躺床上到现在没起来。
你可怜可怜你爹妈,别再把我们往死里逼了。”
这话就严重了,哪怕老大再没良心,也不敢担上逼死父母的名声。
于是老大两口子只好互相搀扶着,一路哭着回了家。
老大领了厂里给他的补贴,本来就没上几年班,又是因为这种事被厂里开除的。
厂里也不可能给他补贴多少,也就是把每个工人必缴纳的保险,折合现金退给了他。
百多块钱!
这个上面肯定是不合规的,但厂子里领导自然有他们的算计。
像这笔钱,厂里不可能出,领导也不可能自己拿钱补上。
谁顶上郭老大这个工位,谁来贴上这笔钱。
因为按照规矩,郭老大的劝退,根本就没真凭实据。
也就是郭磊不愿意给他家老大争取,不然开除什么的,根本就不合规。
这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事情有大小,但道理差不多。
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郭磊也有。
不光是老大解放前偷钱那点事情。
也就像郭老头说的,老大实在是扶不上墙,要是继续包容,继续帮衬,那郭磊自己的生活,肯定要被老大一家连累着毁了。
就这回这个事,郭磊事后回想,都是吓出一身冷汗。
要郭老大这个事是真的,或者解释不清,那后果不可设想。
郭磊跟郭书苗都会被连累到。
再说郭小四这孩子,他能认识什么正经人?
真要学好的孩子,这个年龄,要么继续上学,要么进厂工作了。
最次的,也像闫解放那样,零工做的不停歇,至少自己的生活费能挣出来。
少年人聚在一块,好像世界都是围着他们转的,把任何事情,都看的很简单。
吹牛嘛!
但具体到做事时,就只会两样,也就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看别人好像干什么都是很容易。
就像做零工一样,什么时间到哪里找什么活,大概多少钱一天,这些孩子都是明明白白的。
但让他们自己去找,看上他们的人少。
说话难听的,他们又看不上。
倒是有说话好听的,干个一两天,谈好两三块,最后给个三五毛。
要算账也行,
这个时候工头就没有哄他们过来干活的好脸色了。
脸一板,掏出个小本本,一笔一笔的跟他们算账。
什么时候偷懒了,
供了几顿饭,该扣多少钱,
什么时候搞坏了什么,
甚至连撒泡尿比别人多一分钟,都记在了小本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