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事情闹大了,易中海把她收了另一半补偿的事曝出来,那秦淮茹哪怕再好脾气,也会跟她翻脸。
到时候,不管在院子里闹腾,还是去街道,秦淮茹要是提出把她送回乡下。
估计没一个人会觉得秦淮茹做错了。
但事实上,从这一刻开始,因为贾张氏的心虚,还因为秦淮茹的彻底黑化,贾家的掌家人就不可避免的从贾张氏变成了秦淮茹。
秦淮茹隔着门户恨恨的看了一会易家,然后又顺势扫了一眼贾张氏。
一时之间,贾张氏竟然不敢与秦淮茹对视,神情慌乱了起来。
秦淮茹咬牙说道:“咱们家还有半年,那笔钱就还完了。
咱们继续还。
今天易中海从咱们身上得去的钱,以后我让他加倍的还回来。
他害我一时,我要他以后……
妈,这个事,咱们就当不知道。”
“好几百块钱呢?!咱们真不要了?”贾张氏这个时候倒是心疼那些被易中海贪墨的钱了。
她也不算算,就贾家易家,两家人的账,根本就算不清楚。
算来算去,也是易中海补贴贾家的钱多。
秦淮茹冷笑道:“几百块算什么?
前段时间罗巧云住院,我去帮易家收拾过几天。
在他家犄角旮旯里,我发现两个存折,
两千块钱。
那还是我发现的,你想想这么多年,就以易中海的收入,他们两口子该存了多少钱?
那笔钱,我要想办法给他全掏出来。”
“多少?两千?!”贾张氏的牙齿都打颤了。
秦淮茹点点头,没好气的瞪了贾张氏一眼说道:“大惊小怪的,易中海一个月那么多工资,他们夫妻俩这么多年存个几千块钱,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那笔钱,只要咱们想办法把易中海留在院子里,那钱就跑不了。”
秦淮茹说的这个话,好像跟她以前的打算差不多。
但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了。
以前秦淮茹想的是,她伺候易中海夫妇养老送终,然后得到易中海的遗产。
就算易中海对她动心思后,秦淮茹其实也只是嫌弃,只是害怕,却是没感觉易中海这种做法多恶心。
还是那句话,要不是贾东旭是易中海的徒弟,那秦淮茹还真会考虑一下。
但现在秦淮茹说出的话语,让贾张氏都感觉毛骨悚然。
她听到了秦淮茹话语里的冷意,她知道吃绝户是什么意思。
她也害怕,将来秦淮茹如果有一天发现她也在这个事情里算计过。
那等她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秦淮茹又会怎么样对她。
贾张氏是真怕了。
年龄是秦淮茹唯一的优势,而这个优势,是她永远赢不了的一个硬性条件。
从那天起,秦淮茹真就装作没事人一样。还是对人客客气气,对外面那些事,反而减少了一些,或者说更隐蔽一些。
对易中海,她还是客客气气的,但总是保持了距离。
秦淮茹对易中海的解释是,她现在名声已经这么差了,就得守好底线,得替棒梗跟小当槐花他们想想。
再说,罗巧云还在,就算她现在答应易中海什么,罗巧云在一天,两人就没什么可能。
在秦淮茹来说,这就是拖字诀了。
但在易中海而言,他感觉自己好像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只要罗巧云咽下那口气,秦淮茹在外面又有那个坏名声,
那么他跟秦淮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他却是没想过,到那个时候,秦淮茹又会想出别的理由来拒绝。
比如贾张氏闹腾,这也是秦淮茹留下贾张氏的原因之一,贾家需要一个顶锅的人。
比如棒梗不同意……
在秦淮茹而言,她以自己为饵,把易中海钓在了这个四合院里,只要守到易中海老去的那一天,那么易中海就只能任由她揉捏!
第688章 交成绩的时候
何雨柱跟刘婷知会了一声,刘婷在不知道未来可能出现风险的情况下,自然是全力支持何雨柱的进步想法。
今天的儿童玩具器械厂,真就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了。
厂门口的小汽车就来了不少,像一般非本厂的自行车,根本就不好意思停到厂门口那块。
为此,轧钢厂还特意临时调了几个保卫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何雨柱站在一群领导后面,并不起眼。
就是杨厂跟白发书记,也不是今天的绝对主角。
能站在c位的人,除了过来替轧钢厂撑腰的大领导,也有外贸口过来的领导,级别并不比大领导低。
反而是因为需要介绍,老文同志还比杨厂他们站的更中心一些。
今天算是三喜临门了。
一个是新厂房验收,正式开工。
二个是今天待会有一场比试,测试一下新的流水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其实这个就是表面意思一下了,小雷同志已经不知道测试过多少次了。
不过他身边的办事员,还是抱着一摞文档。
那上面,是今天要测试的两个车间工人的入职档案。
新车间流水生产线那一边,是进厂不过半年的新工人。
经过小雷同志的精密计算,把一个产品,各个生产流程,进行了最科学的拆分。
并且按照流程,组成了该有的流水生产线模样。
当然,像是一些热加工,喷漆,冲压,抛光车间什么,那些就是两个车间共用了。
大多可以划拨到流水生产线上的,也就是组装这一块。
真要从一块原材料到变成成品,就算小雷同志他们能设计出流水生产线,领导也没那个功夫看完整个流程。
事实上,初期建设的生产车间,仍然是不够。
很多配件,都只能通过外包加工完成。
“……这方面我们厂,在技术科的配合下,成立了要求最严格的检验组。
对所有外包加工的原配件,都执行无序抽检。
并且执行责任人制度,谁检验的配件出现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生产厂家。
……
我们全体员工尽全力保障外贸订单的零产品质量问题。……”文厂长意气风发,他感觉自家的祖坟,现在肯定是升起袅袅青烟。
他身边这两位,在古代,那就左右侍郎的角色,正二三品的官员。
按照咱们自己的级别来说,这两位就是各个大部的掌事人。
也就是常务。
别说老文同志一个小小的科级,就是何雨柱边上的小雷同志,虽然表面上风轻云淡,但估计指甲都把手心掐出印子来了。
事实上,现在出彩的是老文同志,但今天最出彩的必然是小雷同志。
按照当初老李同志说的,只要他们这一套流水生产线能够成功,远比发明一个两个产品要重要的多。
现在咱们正在走进工业化,但这只能算是1.0,绝大部分生产流程,还是以人为主。
别的不说,一个质检标准化,如果现在能成功,就给很多的同行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反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不是最重要的。
至于第三件喜事,那是在外贸口领导秘书的皮包里,其实现场领导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不然也不会有两位大佬的共同视察了。
就算豆包不是干粮,侍郎也肯定是大官。
没点重要的事情,谁有闲心过来看一个街道厂子的开工仪式?
等到文厂激昂慷慨的给一群领导介绍完玩具器械厂的建设,
正好就走到了厂里的操场这里。
工人们身上的工作服,也都是干干净净,整齐划一。
连头发,估计老文同志都安排各个班组长检查过。
男的都是短发,一个有胡子的都没有,连门口看门大爷的山羊胡都刮的干干净净。
而女工,都是工作帽把头发全部包在了里面。
歪瓜裂枣的站在后面,前面站着的除了几个高级工,都是一水的年轻小伙,
还得是长相不错的。
何雨柱还行,混到一个座位。
虽然不是在台上,但也是在台下第二排。
等到外贸口领导说话的时候,全厂工人都保持了绝对的安静。
今天大佬这一番话,就代表以后玩具器械厂的发展高度。
不过何雨柱倒是关注点不同,
像是普通工人关注的,就是港商在广交会上与咱们签了多少订单。
而何雨柱提前看到的却是好几个合作。
一个是前面说过的,咱们在港岛的皮包公司与何氏商贸公司共同合资成立了一家品牌玩具。
并且在东南亚几个经济比较好的地区,都设立了代理商,这是谭雅丽早几年靠着其他几样产品建设起来的销售渠道。
再就是这回有一个品牌发展规划与营销规划,
这就是正规的商业规划了,不像以前似的,每回都是赌博。
好卖就有下一批订单,不好卖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