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29节

  估摸着也就是油炸花生米那些,他两个弟弟,都是眼巴巴的看着闫解成。

  闫解成趁着大家不注意,掏出一把花生米,一人给了五颗,然后心疼的说道:“去吧,去外面玩吧。记住了啊,下礼拜的家里,地都是你俩扫,等会结束,我再给你们一人五颗。”

  这就是闫家的门风,不论什么所得,都必须付出等价的劳动。

  就像闫埠贵说的,~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这些话语的精髓,让闫家几个孩子就领略到一个字~抠。

  何家的大门并没有打开,一把大锁挂在了上面,说明何家兄妹并没在家中。

  贾东旭也没选择什么好日子,就是礼拜天呗。

  现在街面上那些算命的,也是与时俱进,总归节假日,就肯定是好日子。

  这玩意也方便了大家,不然真要大家都上班挣工钱,也没谁舍得抛下工作过来帮忙。

  而罗巧云的叹息,却是别有滋味。

  不同于易中海还不死心,还想着再找人生一个的想法。

  罗巧云是比较现实的,她早就接受了两人命中无子的事实。

  并且不同于易中海看好贾东旭,她是比较看好傻柱的。

  按照罗巧云的想法,把何大清整走并不是错误,但随后对傻柱家的欺骗以及偷窃,易贾两家想把傻柱逼上绝路就是错误了。

  她想的是好好替傻柱照顾雨水,对傻柱以真心换真心,以傻柱的憨厚淳朴,以后就是她们夫妇最好的养老人。

  再者,就算傻柱结婚后起了反复,还有从小养大的雨水,怎么说也比贾东旭要靠谱一些。

  但易家挣钱的是易中海,就算罗巧云想的再周全,也是做不了易中海的主。

  说句实话,她自己都靠着易中海生活,想要不被抛弃,也只能嫁鸡随鸡,跟着易中海一条路走到黑了。

  但对傻柱兄妹,她还是牵挂的。

  贾东旭一路风驰电速,平时骑车得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这次四十多分钟就到了地方。

  秦家嫁女,对于整个秦家村来说都是大事情。

  前几天,贾东旭师徒就把缝纫机送到了秦家村。

  这玩意,把村里几个族老都惊动了,纷纷到秦淮茹家围观。

  虽然稍微能耐的人,在城里也见过这玩意,但秦家村有这玩意可是开天辟地头一趟。

  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就是山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秦老二家这一支,眼瞅着就要享闺女的福气。

  秦老二是秦淮茹爷爷,她父辈兄弟俩人,堂叔家也生了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

  这也让秦家村重男轻女的氛围,改变了许多。

  虽然贾家并没有来多少彩礼,一台缝纫机也就让秦家撑撑面子,还是要拉回去。

  但金鸡金鹅有了,还怕下不了金蛋么?

  像是秦淮茹两个嫂子,就是看着眼红,在家里作了一番妖。

  却是被秦淮茹老子秦老蔫给镇压了,按她老子的说法,就是淮茹现在是家里的贵人。

  两个哥哥要是以后想多享点妹妹的福,那现在就别那么眼皮浅。

  舍得,舍得,不舍哪来的得?

  这个时候,再没人传贾张氏偷人家东西被抓的事情了。反而都夸起了贾东旭找了个好师傅,让秦淮茹嫁过去之后好好孝顺师父师娘。

  最好两家并一家,那以后易中海大几十万一个月的收入,就全部是她们小两口的了。

  这话肯定不是贾东旭传过来的,至于是谁传的,也就是很明显了。

  秦淮茹正是人生最美的年岁,朱面若花,粉肌如霜。一身大红嫁衣显得她身形婀娜,双腿修长。

  再加上精致的瓜子脸,琼鼻杏眼柳叶眉,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的确称得上一笑倾人城的尤物。

  这个时候,她妈却是郑重的把一块白布递到了她手里,在她耳边嘀咕了白布的用法。

  让本就害羞的秦淮茹,刹那间更是面若红霞敷面,唇如红朱欲滴,粉色透明的耳垂也红如翡翠,发丝,耳边绒毛,只是散发着独属于绝色少女的诱惑。

  这娇羞,也难怪让傻柱痴迷一辈子。

  其实秦家也是打肿脸充胖子,按理来说,生个这么优秀的姑娘,不说给家里换一条牛,至少换头驴也是应该。

  但秦家是被易中海通过媒婆忽悠瘸了,只要了十万的彩礼钱。

  也就是两个事情,一个是贾张氏那出了事,正是花钱的时候。

  如果光这个,秦家说不定会退婚。

  但第二个就让秦家心痒难耐了。

  媒人直说了贾东旭师父易中海现在是大几十万一个月,而夫妇俩并没有孩子,把贾东旭视为亲生。

  易中海还能再做十多小二十年,

  只要贾东旭夫妇俩好好伺候他们,以后易家的家产,都是小两口的,缝纫机就是明证。

  也就是为了这个,秦家才肯如此倒贴嫁闺女。

  至于秦淮茹,她就认为她如此模样,就该嫁到城里当城里人,

  而不是嫁到邻村某个富裕人家,还是逃不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第46章 接亲

  贾东旭其实没有表面上的这般开心,甚至脸上的笑容也有部分是伪装出来的。

  他的确是很高兴今天可以把心爱的女孩娶回家,但对今天的迎亲,却是相当不满。

  他是单人独车去接的,在这个上面,对接出了些问题。

  简单来说,除了问许家借到一辆自行车,整个街道都没人肯把车借给贾家。

  许富贵还是没办法了,要不是许家也住在这个院子里面,他也不肯借。

  但贾东旭毕竟是小一辈,许富贵无法拒绝。

  这也算贾张氏那个事情的后续影响。

  本来应该是三辆或者更多的车过来接新娘,贾东旭车后坐人,其他陪同人员车后带嫁妆,但今天只有一辆车。

  如此没奈何,秦家还问村里借了辆驴车。

  当然,对外面说,就是路途太远,嫁妆太多,只能用驴车装东西。

  所以说,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可以。

  之所以说秦家嫁女儿亏本,也就在这里。秦家给了秦淮茹最大的荣光,光新被子就两床,其他还有新衣服新枕头,自然还有马桶那些。

  再加上欠下的人情债,酒席什么的也是一样都没省。

  十万块,就算再值钱,但整场事花下来,花超是肯定的。

  不过钓金龟婿嘛,总归是有舍才有得。

  再者按照那些知道贾张氏那个事内情的远亲近邻分析,贾张氏进去,对秦淮茹绝对是好事。

  只要秦淮茹能在贾张氏进去的这段时间,能把贾东旭伺候好了,能把贾家撑起来,那么以后就算贾张氏出来了,也是秦淮茹当家作主的多。

  到那个时候,就是秦淮茹回报娘家了。

  所以,哪怕就是暂时的亏本,为了以后的幸福日子。

  秦老蔫跟两个儿子,商量过好几宿,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个事往大了办。

  原本贾张氏在的时候,秦家没有如此准备,这也算是这段时间特意补上的。

  当堂屋中的唢呐,再三催促的音乐响起。

  秦淮茹与她母亲抱头痛哭,这玩意就不能掉眼泪了,掉眼泪容易把脸上的胭脂哭花。但不嚎个几嗓子,又显不出养育之恩来。

  所以这个度,就是很难把握的事情。

  也幸好,秦淮茹演技一直很好。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眼眶通红却看不到泪痕。

  秦淮茹她妈替女儿盖上了红盖头,秦家老大老二已经早早等候了,他俩咧着嘴笑得像是他今天娶媳妇一样。

  兄弟背出门,这是惯例。

  先是二哥扶到堂屋,与贾东旭一起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然后唢呐再催,这就该老大背着妹妹送到车上了。

  贾东旭这个时候,也像个木偶一样,总归是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早上出门的那点不快,完全没有了。

  这个时候,他的眼神就盯在了身边的佳人身上,想着红盖头的婀娜身材今晚就要在他身下婉转承欢。

  贾东旭“激动”的不能自已。

  这玩意不像后世,新赛道旧赛道没区别,结婚只是个仪式问题。

  现在的结婚,就是高速进口,只有经过这一道,才能在高速上驰骋。

  贾东旭扶着自行车,对着身后问道:“淮茹,坐好没?咱们回家。”

  “嗯呐。”身后如蚊子般的声音响起。

  就这轻轻的一声,就让本就激动的贾东旭更加热血沸腾。

  人在这种时候,是最有劲的,别说骑着自行车驮着媳妇了,就是让贾东旭背着秦淮茹一路跑回四合院,估计他在路上也不会停歇片刻。

  在村里时,贾东旭还算稳重,直接就是推着出村的。秦家安排的驴车拉着嫁妆跟在了后边。

  自然还有几个送亲的近亲。

  但到了村外,贾东旭一上车,脚踏子都差点蹬出了火星,把驴车甩出了好远。

  路上一个磕绊,稍微颠簸了一下,侧坐在后座的秦淮茹不由一声惊呼,下意识就搂住了贾东旭的腰间。

  这玩意,这诱惑,让贾东旭恨不得飞起来,直接飞回家,然后太阳马上落山,嗯,太阳太大,容易晒黑他媳妇。

  荒野行人稀少,再加上乡间土路的颠簸,秦淮茹索性就搂住了贾东旭的腰不松开,把脸贴在了贾东旭后背上。

  夫妇俩是一骑绝尘,但身后驴车上的那些长辈可傻眼了。

  送亲,送亲,结果新郎新娘先跑了,这让大家怎么办?

  要不就地散伙分行李?

  秦家老大赶着驴车跟到了三叉路口,却是喝停了毛驴。

  老大说道:“爹,咱妹夫家在哪边来的?”

  坐在板车上的秦老蔫没好气的说道:“憨货,你找不到你妹夫家,还找不到四九城啊?直接往城里走。”

  秦老蔫又对着同坐的两个族里长辈陪笑道:“估计女婿是回家准备去了,他家里没什么人,什么事都是没人帮衬。

  咱们慢慢走,到那正好吃午饭。”

首节上一节29/9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