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14节

  何雨柱想的就是先去师父那去一趟,不管如何,反正师父那边的关系不能断掉。

  这就是以后他们兄妹以后生活在四九城,除了老人家之外最大的底气。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后世我们天天骂这个不公,骂那个不公。

  这个世界随便哪里,只要有需求的地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

  何雨柱记得王福荣是爱喝酒爱抽烟就是不爱烫头,于是这两样是需要备的。

  烟就是一般化的,大前门,这在目前来说算是中等烟,2300(两毛三)一包。

  但说实话,四九城老烟民并不是太喜欢这种烟,香气太重,味道偏淡。

  平常自己买着抽,大多是哈德门居多,劲大。

  但这种烟送人,特别是送长辈就不行了。

  因为这个烟有个别名叫“死人烟”。

  这个各种说法都有,有说烟丝里面有碎纸,跟黄纸差不多。

  但何雨柱觉得最靠谱的是因为丧事上,主家用来待客的就是哈德门,这个烟牌面,局气。

  在民间形成惯例了,也就有了这个别名。

  酒,何雨柱选的汾酒,现在正是汾酒最火的时候,因为开国大宴上就是以这酒为主,这才是这个年头真正的国酒。

  师娘那边就是两份糕点了,正好凑成了四样。

  这年头还没到用票的时候,只要有钱,哪怕就是外国的洋酒也能在市面上买到。

  何雨柱正看着伙计给茯苓夹饼跟萨其马打包,却听到身后咽口水的声音,何雨柱没回头就开口问道:“雨水,想吃哪个?”

  “赛利马”雨水答道。

  赛利马是萨其马的别称,就是到后世,老四九城人也是混着叫。

  其实不用问,何雨柱也知道自家妹子要吃萨其马,因为这个比较甜。关键是这个比茯苓夹饼便宜,雨水以前吃过,知道这个好吃。

  伙计极有眼色,不待何雨柱开口,就切下了一小条用纸包后递到了雨水手里。

  伙计笑道:“同志,这是小店送令妹的。”

  何雨柱慌忙道谢!

  说实话,何雨柱记忆里的这年头,都是供销社那帮祖宗。一开始还挺好的,等到公私合营结束后,那帮人就成了大爷。

  哪怕就是何雨柱这么张狂的性子,前世去供销社也得给人家陪着笑脸。

  不然冷言冷语都是轻的,搞不好直接动手。

  等到改开前那个时候,不光是集体饭店贴着“不得无故殴打顾客”的标语,所有服务行业都是一样。

  而现在这些糕点店,还是私营的,服务还是解放前态度。

  等到王家时,正是王家吃晚饭的时候,这个真不是何雨柱故意的,而是贾东旭这个事解决了,就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加上路上购买礼物,这年头的人吃饭又早,却是正好凑巧了。

  何雨柱跟王家不是外人,就跟他们孩子似的,把东西往桌子上一放,就拉着雨水跟师父师母鞠躬见礼。

  要何雨柱自己来,也犯不着这些繁俗礼节,最多也就是嘴巴上喊一声。

  但雨水却是不常来,自然得讲礼貌。

  雨水也是乖巧的按着何雨柱路上教他的称呼喊道:“大爷,好。”

  何雨柱笑道:“师父师娘,平安怎么样了?”

  师娘眼见着何雨柱这么大礼,不由惊诧道:“柱子,你今天过来是找你师父有什么事吧?”

  王福荣白天去过店里,自然知道何家的情况,要不是他小儿子的事情,说不准他今天也要过去看一回。

  王家夫妇早年间有过一个儿子,但年少时得了大肚子病(吸血虫)没了。

  等到小日子投降后,这才晚来得子,有了这个小老二。

  平时真是当宝一样,虽然只是受凉感冒,但王福荣却也当成了大事。

  王福荣去店里虽然听三徒弟说了一嘴,但心里牵挂自家儿子,没心思管何雨柱的事情。

  但这个时候的王福荣脸上已然有了微笑说道:“平安退烧了,老婆子,给柱子他们拿碗筷,俩孩子今天估计也没吃好。”

  何雨柱笑道:“师父,我自己动手。”

  今天王家的菜也是清淡,一个鸡汤放在小老二面前,其他也就老三样。

  四九城冬储常备,土豆,大白菜,外加萝卜。不过王家的菜,自然不可能如别家一样水煮,倒是多了些味道。

  吃饭之间无闲话,至少晚辈这点要遵守。所以中间除了师娘给雨水盛了一小碗鸡汤外,其他别无他事。

  王家的主食一直准备的多,因为每天都有徒弟上门请教厨艺什么的。

  要不是王福荣收入真高,都养不起这帮徒弟。

  何雨柱吃完饭,帮师娘忙碌过后,这才到堂屋给师父递烟点燃,然后找了一条小板凳坐到了师父面前。

  至于雨水,现在正跟王师娘逗闷子呢。

  人都是没什么想什么,王师娘虽然把王平安当宝,但看到胖丫头,也是喜欢。

  据说前两年王家想跟何家结娃娃亲的,却被何大清给拒了,何大清给出的说法,就是媳妇临终前,答应过她,得让儿女幸福,不勉强儿女的婚姻。

  不过据何雨柱想,估计是嫌弃王家老二身子骨太弱。

  如今何大清的这番说法自然成了个笑话。

  何雨柱把今天发生的事,跟着师父说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实话实说。

  王福荣听完,却是叹息一声说道:“大清糊涂啊,自己的亲生骨肉不养,却是替别人家去拉帮套。

  人家的种,就算养的再好,人家能把他当亲爹?”

  感谢尾号4710的打赏,感谢半字绯黄,坚决不重名,渔泺,读者zhb,ger74,kenaaa天之彼方,衣冠绪余,笑天王,wwx,彩月萱,真不想改名了,卖哥心凄凉,尾号2318,2844,0867,0876,3692,8760,9591,4024,5951等读友的推荐票。

第23章 师父的教导

  何雨柱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有夏同志的话给他打底,他就没说出勉强王福荣的话语了。

  这里面为难的事情有两个,

  一个是饭店是给何雨柱工资的,比学徒高点,比厨师低点,而这笔钱都是王福荣收了下来。

  也就等于何雨柱是王福荣请去的人,他只要对王福荣负责。

  俗话说善财难舍,让王福荣从自己口袋里拿钱出来,不说舍不舍得,但这肯定破坏了行业规矩。

  别的不说,光如此优待何雨柱一人,让其他徒弟怎么想?

  何雨柱难,谁家不难会舍得让十来岁孩子出来学手艺?

  要是何雨柱提了不帮吧,又坏了师徒之间的情谊。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饭店生意并不好。那些旧社会的渣渣,被一扫而空。而现在民众的收入,还不支持他们上饭店。

  所以像峨眉酒馆那些中等馆子,也只是勉强维持。

  再加上这两年,钱贬值的速度相当快,饭店这种地方又不可能拒收。

  所以不管挣不挣钱,但那个钱经理是相当累。

  这个时候要王福荣跟钱经理提着厨房加人的事情,王福荣有点说不出口。

  他们这些人,还是老辈人的思想,也就是跟了一个东家,那就是一辈子的事。

  等到老了,荣归故里,东家帮忙置办一份小产业,比如说买个小铺子,或者在他老家置几亩良田,这叫有始有终,这叫主仆相宜,这叫退休金。

  当然,这是王福荣这种大师傅才有的待遇。

  但说到何雨柱这个事,为难地方也就在这。

  王福荣就算肯舍得给何雨柱工资,那么效力期过后呢?

  东家要不要留下何雨柱?还得给他加到符合他手艺的正常工资?

  要是生意好的时候自然无所谓,关键是现在生意不好,王福荣也不好意思跟钱经理去提。

  现在何雨柱提的就是暂时他先出去寻找饭辙,要是好了,就以后多孝敬孝敬师傅师娘,补上这两年效力。

  这就让王福荣心里舒服很多了。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

  何雨柱现在正是一辈子正难的时候,何雨柱的性格王福荣知道,是会知恩图报的性子。如今何雨柱亲口说了这个话,王福荣自然舍得放他出去。

  钱不钱的无所谓,恩情比钱更重要。

  王福荣自然是客气话满满,让何雨柱如果在外面混不好了,就回师父这里,总归王家给何家兄妹长留着一副碗筷。

  何雨柱跪下,恭恭敬敬的给师父磕了三个响头。

  这里面有这辈子的感激,也有上辈子的愧疚。

  王福荣也坦然的接受了何雨柱的恭敬,毕竟他受得起。

  王福荣思虑片刻说道:“柱子,你等下。”

  说罢,王福荣走进房间,却是在里面悉悉索索一阵。

  不一会儿,王福荣拎着一个褡裢出来了。

  何雨柱看到,眼眶立马热了。

  王福荣笑道:“这是你当初拜师那天,师父为你置办下的一套厨具。

  按理来说,你没摆出师宴,师父也没曾给你在街面上扬名,这套厨具给你不合适。

  可是将军出征,必然宝刀骏马。才子入考,亦得笔墨纸砚。

  咱们厨子想在哪家铺子扬名立万,一套合适的家伙事肯定是不能少。

  师父也没别的可帮衬你的,你以后在外面要谨言慎行,勤学勤练。

  要是以后外面有人刁难你,追问你的跟脚,你可以报师父的名号。

  今天,就是你的出师之日。

  何雨柱,我问你!

  勤行最重要的规矩是什么?”

  何雨柱脱口答道:“只管做菜,不问来客!”

  这句话,他上辈子记了几十年,那是相当熟练。

  王福荣点点头,却是把褡裢伸手交给了何雨柱。

  何雨柱双手接过,却是放在了一边,又给老恩师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

  厨具不用看,必然是双十字的。

  这也说明王福荣没忽悠,这是早就为何雨柱备下的。

  这家铺子再过两年才会参加公私合营合并给王麻子,但解放后却是很多刀具上不敢再打标识。

首节上一节14/9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