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以前有师父在,大家可以只论师兄弟。
但现在师父不在了。
所有人又‘正确’的认知了大家的差别。
就像大家看到何雨柱,会下意识的想起他现在是个大领导。
然后跟他说话时,会有各种拘束。
这让众师兄弟不习惯,何雨柱也是很憋屈。
明明他在那些人面前,已经是够压制自己身上的王霸之气了。
所以说,朋友之间如果身份出现了差异,那么要不能忽略这种差异的话,还不如不来往,那样大家都舒服一些。
不然的话,有些时候,勉强的相聚,反而是得罪人而不自知。
当然,三师兄作为他们这一门的掌门,肯定没何雨柱这个烦恼。
不论在厨艺上,还是在人品上,他都是符合一门之长的位置。
今天还真是三师兄想着求老路,何雨柱不过是个中间人而已。
一开始是三师兄跟何雨柱商量,何雨柱觉着难办,不想沾惹。
所以他拉老路过来,是让老路给三师兄解释一下的。
这也说明了何雨柱这个人,对他的三师兄,还是挺重视的。
事情说起来,还是跟王家有关系。
风雨刚起之时,王福荣的那些留在川府的师兄弟,因为出了点事,又跟解放前的光头高官们有牵扯。
基本上是被一扫空。
王福荣在四九城好吃好喝,都已经走了。
他那些下去受苦的师兄弟,现在也没存几个了。
包括跟何雨柱他们一辈的,熬不下去,求上了三师兄这边。
三师兄也知道不能办,至少他没这个能力办。
他虽然在四九城饭店上班,认识的也都是大人物。
可是自己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
但这里面也有个BUG,以后老太太跟王福荣的骨灰,总归要回去的。
而那些同门的家人,可还在当地。
如果一竿子把那些人推出老远,以后老太太回了老家,也是容易不受待见。
所以三师兄不管能不能,还是想着试一下。
哪怕给那些同门,稍微换一个轻松点的活计,也算王福荣这一门的徒弟们,没忘师门旧谊了。
这个事,他也只能跟何雨柱商量。
“两个师伯,七十来岁了,现在还在关外某地下地劳作。
还有几个师兄弟,现在估计也五十来岁了。
身体也熬不住了。
老路你看看能不能帮忙,给换个轻松的地方。”三巡酒过,何雨柱直爽的说出了他们师兄弟想求的事情。
老路并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反而是紧锁着眉头开口问道:“那些人怎么回事?”
何雨柱闻言苦笑摇头,半晌才蹦出两个字说道:“吹牛,按照川府的说法就是摆龙门阵时吹壳子吹冒了。”
这也是何雨柱愿意插手的原因所在。
因为他那帮同门,有部份的情况真没那么严重。
这要说起来,还跟当年川府的菜系江湖有关。
光头进川,虽然是被小鬼子逼的,但不耽搁那些有钱人的享受。
所以那一段时间的山城,也成了各个大厨扬名立万的地方。
要是谁没在山城那些大佬家做过饭,那就容易被同行嘲笑手艺不行了。
更关键的是,因为光头上层的爱憎,所以那一段岁月,作为本地菜的川菜,还真不受待见,有点难登大雅之堂的感觉。
当时山城最流行的应该是下江菜系,也就是光头老家的风味。
其次是粤菜还有鲁菜。
这也变相说明了当时光头高层的几个派系。
像何雨柱的那些师伯师兄们,解放后跟同行聚到一起,吹牛是很正常。
但当时吹的越痛快,后来遇上风雨,被有心人惦记上,便也越倒霉。
这种事要看发生在哪里。
如果是在四九城,像是何雨柱年龄小了点,
但像是王福荣跟何大清他们这一代的厨子,但凡有点小名气的,谁还没招待过几个大人物?
真要跟他们算旧账,那四九城一大半的老百姓都有那方面的关系。
但川府是不同的,不说打小日子的时候,川兵出川几百万,有多少人热血洒在了外省。
他们留下来的那些孤儿寡母,对小日子,对光头高层,都是一样的恨。
所以风雨开始后,那边也是比大城市还要折腾。
这也是同样是做菜,同样招待过大人物,但王福荣可以善终,而那些同门却是倒霉的原因。
也怪不了别人,只能怪那些同门吹牛时,恨不得把他们吹成光头家的御厨。
有些事情,哪怕他们没经历过,却是吹的有模有样的。
后面又碰上了同门里出了个被光头收买,留下来做敌特的主。
新账老账一起算,倒霉也就是正常的了。
何雨柱之所以觉得这个事不靠谱,那是因为那些同门狮子大开口,想着三师兄这边找找人,让他们全部回川府。
但何雨柱跟老路开口说的请求,却还是有点把握的。
当然,出过敌特的那一支,何雨柱肯定不会提。
他就算面子再大,也是不敢跟国法相抗。
“这个事,我可以帮忙了解一下,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按理来说,那些人就是没问题的。
可以让他们回归原来的生活。”老路的回答出乎何雨柱预料之外,把何雨柱都整懵逼了。
何雨柱眨巴着眼睛说道:“老路,这是不是太为难你了?
不需要帮那么大的忙,只需要给他们安排个轻松活计就行。”
“不是你请我吃饭,让我帮忙的么?”老路一脸疑惑的傻问道。
“不是”
“路领导,我敬您一杯,如果能让他们回家,那自然就更好了。
我家柱子就是怕给您带来麻烦。”三师兄连忙提起酒杯打起了圆场。
老路很给面子,跟三师兄碰了一个,笑眯眯的一饮而尽。
他瞅了一眼何雨柱,却是对着三师兄说道:“咱们也是第一次碰面,但我看您这个人,就比您师弟靠谱的多了。
您这个师弟啊”
一番吐槽,何雨柱相当懵逼。
第1627章 这种破事到处都是
今天的酒宴,受伤的只有何雨柱一个。
老路吐槽何雨柱这段时间的嚣张。
当然,具体的事他不能提,但不耽误他吐槽。
而三师兄,也是有眼色的。
就以长辈的口吻,说起了何雨柱当年的糗事。
包括何雨柱‘傻柱’外号的由来。
这特么的~
何雨柱脑海里刚冒出这个念头,就伸手抽了自己一嘴巴。
骂别人可以,骂三师兄不行。
两辈子,这个师兄都把自己当成亲弟弟照顾。
何雨柱就是再没良心,也是对他生不起恨意。
当然,这也跟三师兄不管说什么事,都是有因有果的原故。
就好像解释何雨柱外号‘傻柱’的时候。
虽然跟何雨柱那些老邻居解释的差不多,也就是他解放前卖包子的那点破事。
但三师兄说完,却是又解释了一番何雨柱当时做这个事情的由来。
~街面上粮食一天三涨,才十岁的何雨柱想着贴补家用,这才上街卖包子的。
并且后面那个外号的传播,三师兄也是把责任归到了何家那些老邻居的头上。
总归在三师兄嘴里,何雨柱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相当顾家的一个好哥哥
同样是拿人开玩笑,有些人注重自己开心与否,而有些人却在开心之余,也能顾及被开玩笑者的心酸历程。
这就是人情练达皆文章的最好体现。
“柱子,你这个姓路的朋友,对你相当好,很是给面子。”三师兄送别老路同志,回头就是对着何雨柱感慨了一句。
何雨柱面色讪讪,他也不知道今天自己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反倒是好奇的问道:“三哥,那边的事,您怎么想着插手的?”
三师兄找上何雨柱说这个事,虽然把理由推到了师娘跟王福荣骨灰以后总要回川的原因上。
但何雨柱清楚,这个事肯定是没那么简单。
必然还有点别的玄妙。
相比于老太太回去不受待见,今天给出去的这个人情,就太大一些了。
三师兄这几年,脸上也是见了风霜,眼角的鱼尾纹都增加了不少。
他闻言,并没有在饭店门口解释,反而是拉着何雨柱进了他的办公室。
等到门窗关好,泡过浓茶,三师兄这才苦笑道:“我就知道瞒不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