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为郭磊买的那辆自行车,每天都是会装回来一口袋东西。
一式两份,郭家何家各一份。
郭家今年是团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对于二儿子的大难而归,郭父郭母是难过了一阵,但对比起其他英雄只是一个小盒子回来的,或者只是一份通知书回来的,却又是很大的满足。
能回来,就是最大的幸运。
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考虑什么爱国情怀,而只会想着自己一家平平安安的事情。
所以对于郭磊的大手大脚,郭父郭母虽然唠叨几句,却也并没有反对。
至于何雨柱,他们就更不会管了。
在他们眼里,何雨柱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花钱上面实在是让人心疼。
给自家花的还不算,现在的何雨柱还是每个月捐出二十多万出去。
工作组给的补贴十二万,何雨柱就从来没有揣进口袋过,都是当场就捐了。
而每回领工资,街道那里也是雷打不动的十万。
这种捐法,作为长辈自然看的心疼。
但能花也能挣,何雨柱今年比起去年又是富裕了许多。
别的不说,今年每个礼拜,至少有一桌私宴安排。
给报酬有多有少,也有人家给东西的,但算算价值,却是没低于过三万一桌。
这还是何雨柱客气了,毕竟都知道,现在的职场中人,都是吃穿住全包,但钱没有太多。
所以对于几个老客户,何雨柱就是换东西为主。
比如说布匹什么的。
换回来哪怕不用,以后也能用的上。
也就是因为有郭磊在供销社,今年的过年采购,何雨柱真没忙什么。
每天接雨水的时候,要是有自家东西,就随手带回来。再按价丢几个钱在郭家的桌面上。
这个时候,郭父郭母才真正看清小儿子这个工作的厉害之处。
要不是顾忌着郭磊的名声,光答应几家大户的稀罕货采购,就能挣一笔小钱过一个肥年。
不是没人跟郭家提,而是被郭磊以他在供销社是闲人,没有那个渠道拒绝了。
这也就是忽悠忽悠外人了。
郭磊再是闲职,他级别待遇在那,真要跟哪个出车拉货的司机说要帮忙带点什么,公家的车,公家的油,人家也犯不着拒绝。
无他,郭磊在供销社干的就是这个,安排车辆调度。
这玩意,看着很高大上。
但那要成规模,现在街道的供销社就一辆卡车,上面有供销社主任,下面有采购,其实郭磊还真就是一个闲职。
不过这个职位,等过两年供销社成为街面上的主流,接通四方的时候,就是很重要的位置了。
总归是郭家很满意,郭磊也是很舒服,回家后郭磊都长了肉了。
就连郭磊大哥,听到郭磊出息了,还特意送了几十斤粮食过来。
对着郭磊示好,意思就是乡下的地,以前是郭父置办的,兄弟俩一人有一份。
现在郭磊既然上班了,不能回去,那么他身为大哥多多少少要补贴当弟弟一点。
郭磊大嫂也很关心郭磊的婚事,说她娘家有个堂妹,模样标致,就是小时候因为小儿麻痹,一条腿不是太好。
配郭磊是恰恰好。
直接被郭母连东西带人撵出了院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郭母动手撵,总比郭磊发火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把两兄弟的情谊搞断了要好。
在郭母撵人之前,郭磊脸色已经黑了,处于爆发的边缘。
何雨柱过来时,看到的正是这么一幕。
郭母哭哭啼啼,却是拍打着大儿子,边拍打边揪着大儿子衣服,拉到了一个角落。
全然不顾站在门口骂骂咧咧的大儿媳。
郭家母子俩谈话的角落,也就是何雨柱恰好要过来的拐角。
何雨柱听了那边动静,停住了车都没敢过去。
太尴尬了。
不管往前还是往后,以这个老爷车的尿性,肯定是有声响。
这要是被误认为偷听就尴尬了。
所以何雨柱只能停住了不动。
却听着拐角处传来了郭母的话语,郭母说道:“老大,我知道你的性子。
今天过来这个事,肯定是你媳妇挑唆的。
妈也管不了那么多,毕竟过日子的是你自己。
可你也要想想,你媳妇娘家那边都是一帮什么样的人。
当年给你讲亲的时候,了解的不够。你又跟她对眼了,这个没法说。
但老二可是你亲弟弟,以后你们兄弟要扶持着过的。
老二好了,你这当哥哥的也好。
妈这儿有二十万,是你爹给我存起来的。
你收好,别给你娘们全拿去补贴娘家了。
那边那些事,该挡,你就要挡回去。
别搞的老二跟你生分了,以后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这话也算正常,兄弟两个城里乡下一边放一支,不管哪头好,总归能帮衬另外一边。
郭磊的这个大哥何雨柱真没见过,不过听着不远处郭家大嫂的跳骂声,何雨柱觉得,郭磊这个哥们以后的麻烦不会少。
随着城市生活的差距,总归会有作妖的。
感谢年华旧梦,西门大官人,长途的月票,谢谢支持!
感谢尾号6408的月票,谢谢支持
感谢大家的订阅,推荐票,收藏,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友善!
谢谢每一个支持本书的读友!
第158章 受伤的总是他
等到母子俩又嘀咕了一阵,郭家大儿媳的叫骂声停止,何雨柱才敢推车出去。
怒其不争,却还是要关心。
这就是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情感。
对于这些,何雨柱有点羡慕。
但这种事是没有选择的,上辈子倒是有人给过他这种独属于长辈的“温暖与关心”。
他就因为贪图这个,以至于毁了自己跟雨水的生活。
易中海那些关心不像郭母这种,郭母是真的,而那些都是假的。
何雨柱也只有啧舌一番,自嘲着笑着摇摇头,推车继续自己的旅程。
这个时间段的轧钢厂算是停摆了下来。
每天都有包扎的严严实实的机器被拉进厂里,放进仓库。
厂里的普通工人们都以为要换新机器,但像是易中海这些大师傅,却是得到一点内部消息,也就是明年大概率要公私合营了。
按照郭大撇子给他的小道消息,等到公私合营后,就会执行上回那种摸排考核,按照技术等级定工资。
所以这段的贾东旭,又是愁眉苦脸了起来。
这就像荒废了三年的学生一样,突然发现再过一个月要升学考试了。
他想着学习,但从哪里开始学,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是不合格。
贾东旭想努力一把,易中海也是“肯教”,但易中海说的那点东西,贾东旭就像听天书似的,听不懂。
这玩意,把最近的贾东旭纠结的不行。
这种事就是如此,要是易中海真的想教,哪怕从头开始学,一天教一点,贾东旭也是能学到一些。
但现在的易中海怎么肯认真教呢?
贾张氏回来的日子越来越近,秦淮茹怀孕了,现在外面的厂子又是越来越多,如果真让贾东旭在工作上有了自信。
贾东旭稍微有点想法,那易中海就是压制不到他了。
所以易中海教贾东旭的,都是属于高级工的知识。
按照易中海的说法就是,只要这些技术掌握好,那么初级工那点玩意,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那样简单。
但贾东旭连低级工技术都没掌握好,突然一下子教他高级工的知识,关键根本没有给贾东旭实践的机会,只能是越学越糊涂而已。
在这个事上面,易中海已然跟郭大撇子做好了利益交换。
这也是易中海平时在车间里保持好人设的回报。
自从郭大撇子当上他们组长以后,易中海并没有因为技术比郭大撇子高,就处处拿捏姓郭的。
反而在工作上,给了郭大撇子不少支持。
易中海保证明年一如既往的对郭大撇子支持,而郭大撇子要做的,就是在内部考核中,保住贾东旭低级工的位置。
底线就是不能调岗跟辞退。
当然,这是易中海不了解公私合营不可能有辞退这种事。
郭大撇子一口答应了易中海提的条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是明年还是这个规模,他还是组长,自然要以工作组的利益为主,不会跟易中海同流合污,干出这种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
但据小道消息明年公私合营后,却是有一次大扩展,招兵买马,而他们这些组长,有往上一步,成为车间主任的可能。
在这种关键时刻,他需要易中海这种老师傅的支持。
所以别看贾东旭如此慌乱,但易中海却是老神在在的。
贾东旭最近一天恨不得跑易家七八趟,就像是现在,何雨柱推着自行车进院门的时候,贾东旭跟他擦身而过,跑到院门口,准备着迎接出去帮他“走关系”的易中海。
贾东旭回头,看着欢声笑语进门去的何家兄妹一眼,眼神里不由有点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