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笑了笑:“咱们集团下面的人动作很快,您一声令下,他们就把员工的身份信息全都提交了上来,现在就是逐步把这些信息通过电脑登录在册,然后发放银行卡。”
邵维鼎问道:“在下个月工资发放之前,银行卡都能发放到员工的手上吗?”
袁天帆立刻点头:“肯定可以,而且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各大华商企业员工的信息提交过来之后,下个月鼎峰的注册用户,有望达到两百万的规模。”
这就要接近汇丰的总注册人数了。
两个月的时间,赶上汇丰百年的积累。
听起来很夸张。
但这两百万人,又有多少人在汇丰这些英资大行中,被他们看做是人呢?
“光是有注册用户,能吸储还不行。”邵维鼎想了想道:“你和方莉沟通一下,让朝阳日报去采访一些到了内地投资赚钱的人物新闻,进行采访。”
袁天帆一点就通,“邵董你是想让更多的人去到内地进行投资?”
邵维鼎点点头:“光是我们拿出政策出来还不行,还需要有人出来现身说法,而且这个级别也不能太高,得让那些潜在的投机者觉得,这些人能赚到钱为什么我不行。”
“一旦他们有了这种想法,第一时间肯定是要来我们鼎峰进行贷款的。”
吸储足够了,就需要吸引贷款,增加流通才能赚到大钱。
这就是商业银行的本质。
而且现如今鼎峰的存款量与汇丰相比,肯定是还有一大段距离。
如何增加这个存款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鼎峰手里的客户变得更有钱。
邵维鼎很清楚,港岛这个时候投资内地,会获得多大的回报。
甚至可以说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不管开什么工厂,都能赚钱。
因为,运转的根本就不是流水线,而是一架架印钞机。
问问家里的父母,九十年代打工比现在打工肯定是要轻松很多。
为什么?
因为那时候是真赚钱,根本用不着剥削克扣。
反正短时间内,邵维鼎是不指望可以超过汇丰银行,成为港岛第一大行。
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各大产业的发展,向国际扩张。
业务扩展到哪?
银行也要跟着进行扩张,光是立足于港岛可还远远不够。
毕竟汇丰手中的印钞权,是兜底的存在,港鹰政府也绝对不会允许这一幕的发生。
所以,他需要耐心的等待,首先就是要打好地基。
然后伺机而动。
渣打银行,日渐颓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倾吞目标。
“好了,鼎峰银行我就交给你了。”
邵维鼎拍了拍袁天帆的肩膀:“我老豆还在家等着我回去吃饭,该怎么做你心里都有数,下去吧!”
袁天帆点点头,却是没有立刻离开:“邵董,阿莉想和你约一篇专访,您有时间吗?”
“专访?”邵维鼎抬头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袁天帆认真道:“我觉得可以接受,您从伦敦回来之后,还没有在公众面前露面。”
“有很多人对于您最近一系列的事情肯定很好奇,我觉得可以通过专访的形式,让他们知道更多关于您的信息,在满足公众窥探欲的同时,提升我们鼎峰还有其他产业的影响力。”
邵维鼎听后点了点头:“行,那你让方莉看时间安排吧,到时候再通知我。”
袁天帆走了之后。
邵维鼎也是伸了伸懒腰。
目前各项工作都告一段落,马上就要过年,总算是可以放松一下了。
走下大厦,坐进了车内。
邵维鼎直奔清水湾自家的老宅。
在车上,他开始闭目养神。
他想着的还是那篇专访的事情。
方莉自从入主朝阳日报以来,表现都很不错。
在走入正轨的同时,还极大的扩大了《朝报》的影响力,让港岛民众与早报进行联系。
而且还在向海外扩张,建立分社。
能力很强。
这篇人物专访,或许还能起到提振《朝阳日报》影响力的作用。
想到这里,邵维鼎又有了一个主意。
那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人物专栏。
每隔一个星期,都在《朝阳日报》上刊登一期人物专访。
第一期是自己。
那第二期就可以是自己老豆邵毅府。
第三期霍鲍玉港或者是霍正英。
从港岛的名人,政坛人物,甚至是日本韩国南洋各国一段时期的先锋人物。
乃至于在未来的中英谈判上。
拿出当事人的人物专访,必然可以在全球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
这样一来,朝阳日报,也能随着这些人物,进一步的出圈。
上一世,明报在金雍的竭力扩张之下,也没办法做到华文第一报。
甚至于在全球都没有一张,有着全球影响力的华文报纸。
但这一世,《朝阳日报》未尝没有这个可能。
邵维鼎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很高,立刻将这些思路记录下来。
“鼎少,到了。”
半小时之后,宋虎小心的提醒了一句。
邵维鼎下车,进了门。
听见动静,方艺华第一个跑了出来。
看到邵维鼎,她是立刻喜上眉梢。
邵毅府正坐在沙发上,回过头看到儿子,虽然也很是惊喜,却有着身为父亲的矜持。
他看了一眼邵维鼎,淡淡道:“回来了?”
“嗯,回来了。”邵维鼎笑道:“老豆,前些天多亏了TVB在帮我宣传,还有邵氏的那些明星,是你让他们去的吗?”
说实话,当时他还真没想到让明星来注册银行卡这一招。
只是想着,等过段时间,让钟楚红她们拍一个宣传广告。
“这些都是小事,主要的功劳是你妈。”
邵毅府并不揽着功劳,问道:“阿鼎,你现在是和汇丰撕破了脸吗?”
邵维鼎摇摇头,“还不算,现在鼎峰只是动摇到了汇丰的地位,但是还没有触及到核心。往后主要的还是拉锯战,就看对方的反应速度了。”
汇丰的核心在金融地产,在大投资领域。
在这些产业中,邵维鼎只需要一步一步挖墙脚就行了。
汇丰虽然强大,但是也正因为它的强大,导致很难进行转向。
方艺华对这些并不关心,看到儿子回来,就已经很高兴了。
她立刻让人准备晚餐。
而邵毅府也结束了这个话题,“行,这些事情我就不问了,阿鼎你给我出个主意。”
邵维鼎打开电视,走到沙发边上舒舒服服的坐了下来,不急不缓道:
“什么主意?”
(补全了内容,求发电,催更)
第525章 以神话志怪为船,载港岛电影工业
自从一月份以来,邵氏便在过去的基础上,开始了大手笔的改革。
首先是将丽的电视台吸纳进了整个邵氏集团内部。
将丽的更名为“港岛电视”,往后港岛电视主要播放具有港岛本土的影视作品,而TVB在兼具本土观众的同时,需要更加的先锋化,面向国际市场。
其次对邵氏整体进行了改革,分为了三大体系。
分别是影视制作公司、艺人管理公司以及影视发行公司。
这三大公司,都拥有了比原先更大的自主权。
影视制作公司以华影为基础,吸纳进了电视制作部门,确立内容中心制,进行制播分离。
监制或者是导演提出了一个创意,便可以申请资金征集演员,进行拍摄。
拍出来的成片,交由TVB或者是港岛电视台进行播放。
同样,两大电视台也可以向外征集电视节目。
比如麦当雄制作公司。
麦当雄在离开丽的之后,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纵然有邵毅府的邀请,也没有选择加盟。
不过双方却是达成了一个协议,麦当雄自负盈亏,为TVB与港岛电视拍摄电视剧,由两家电视台进行购买。
麦当雄本人虽然野心勃勃想要在电影圈大干一场,但是他手底下的团队全部都是电视圈出身的人。
要想稳住跟脚,毫无疑问还是需要先拍几部电视剧最合适。
邵毅府给他的选择,毫无疑问是雪中送炭。
至于影视发行公司,这是邵氏在尝到了《五福星》的甜头之后,第一次拥有了全球发行渠道的构建计划。
主要目的就是稳定院线,扩大受众群体。
邵毅府在股市中打出的“东方好莱坞”的概念,股市价格暴涨。
尤其是有《五福星》的成绩在前。
市场非常看好邵氏的未来规划。
要知道,好莱坞六大,每一家都是市值几十亿美金的庞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