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55节

  郑宇通也是中华总会的一员,不但是他,李钊基、郭德生甚至是李家城都是其中一员。

  之前他们担心自己无法参与到港岛华商的未来当中,所以才加入其中。

  现在郑宇通更觉得如此,这个中华总会虽然由邵维鼎、鲍玉港、霍正英这些亲向内地的人控制。

  但是确实和他们此前的担心一致,这个团体对于港岛的影响力胜过此前任何一个商会。

  “纵然这个空调的技术来自于德国,但是据我所知在欧洲本土,日本电器的销量是远胜于德国美国这些传统的电器品牌的。”

  郑宇通疑惑道:“邵老板,你说要在南洋和日本电器抢占市场份额,可是德国在本土都打不过松下日立这些日本品牌,我们的舶来品可以打败他们?”

  这个问题也是在场大多数人的疑惑。

  他们纷纷将目光看向邵维鼎。

  见此,邵维鼎微微一笑,直视着这些目光,坦然自若道:“不可否认,现在日本电器雄霸于全球,正在疯狂倾吞着欧洲美国这些传统电器大国的市场。”

  “原因在哪?是德国和美国的科技实力没有日本强吗?”

  “当然不是。”邵维鼎摊摊手,平淡道:“是因为日本电器的价格,因为汇率,因为产能,因为节能等多重因素利于出口,被广大用户市场所接受。”

  “但是在南洋在广大的亚洲地区,这里大部分国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日本电器对于欧美人便宜,可是对于亚洲人,却是个奢侈品。”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邵维鼎站起身,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了【Made In HongKong】这一串英文字母。

  转过身,邵维鼎淡然自若道:“Made in hongkong这是从1980年代我们斯沃琪便在国际上打出的名号。”

  “而屈臣氏电器,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我们和鲍爵士的合作,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利用内地和港岛的双重优势,然后将产品,直接投放到屈臣氏遍布亚洲的营销平台之上。”

  “这中间省去的环节,可以让我们的产品做到一点物美价廉。”

  邵维鼎指着黑板道:“或者说,极具性价比!“

  “这是日本电器,根本无法和我们相比较的。”

  “这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这一点邵维鼎早就在屈臣氏的内部会议上提过,可是这是第一次在全港富商面前提出。

  而很显然,他们心动了。

  如果说,邵维鼎从内地拿到了百万订单,只是让他们心神一跳的话。

  那邵维鼎现在这番话,却是让在场的一众富商心潮澎湃。

  内地与港岛的市场,肉眼可见。

  可外面的天地,更加广阔。

  邵维鼎的这番话,给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可能。

  “邵先生,敞开说吧,你想让我们做什么?”

  郑宇通吞咽了一口口水,日本有松下有日立有夏普有索尼。

  这是众多品牌才构成的日本电器王国。

  如果真的像邵维鼎描述的那般的话。

  那港岛未尝不能有第二个电器品牌。

  或者说电器工厂!

  听到郑宇通的话,邵维鼎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

  上套了!

  “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投入,而这个资金最大的依仗毫无疑问就是银行。”

  邵维鼎图穷匕见道:“我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鼎峰银行。”

  “将各家的企业员工工资以及资金往来,通过鼎峰进行打款转账。”

  “我希望我们港人可以联手一次,大家不妨扪心自问,汇丰银行一家独大,对于在座的各位是一件好事情吗?”

第521章 鼎峰的最大依仗,巨变已起

  面对着邵维鼎发自灵魂般的问题。

  沉默,死寂一般的沉默。

  郑宇通、李钊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邵维鼎竟然就是冲着汇丰来的。

  他们是想要找到盈利增长更大的市场空间。

  毕竟钱花出去了,才可能生钱。

  留在手中,除了担一个守财奴的名声之外,就是资产的不断贬值。

  可是将放在汇丰的业务转移到鼎峰银行?

  这岂不是让他们直接得罪汇丰?

  对于绝大多数港岛资本来说,他们虽然对于汇丰的霸道极为不爽,但是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对抗。

  毕竟,曾经也不是没有人想过挑战汇丰的地位。

  可是那些银行,那些华人富商.......

  要么兵败身死,要么产业被汇丰直接收购。

  自从1967年的那场挤兑风爆发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摸汇丰的虎须。

  汇丰银行,就是港岛的定海神针,这个概念可以说深植进了每一个港岛人的心中。

  以至于每到过年,长辈对于晚辈最好的利是(红包)不是钱,而是一股汇丰的股票。

  正是从上至下,这么多人对于汇丰的信赖,汇丰才走的这么稳当。

  这是百年的招牌!

  现在邵维鼎剑指汇丰?

  这.....

  邵维鼎看着他们的表情,不用想也能猜出他们的想法。

  “我知道大家有着顾虑,可我想请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首先你们需要考虑的不是在鼎峰还是汇丰这二者之间做选择,而是你们自己的利益。”

  “相信前不久的新闻大家都看到了,鼎峰目前与各大国际主流银行都建立了外汇转账联网联系,汇丰能做的事情,我们鼎峰也能做。汇丰做不到的事情,我们鼎峰却是能做到。”

  “比如在内地的资金往来,各位如果要进入电器行业,进入制造行业,就免不了产业向内地转移,利用内地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提升我们港货‘性价比’这是必由之路。”

  “而在这一点上,大家不妨想想,是汇丰能够给予大家支持,还是我们鼎峰!”

  邵维鼎将鼎峰银行的发展,死死的绑定在了内地的发展之上。

  可以说,这些人要去内地发展,就必须通过鼎峰。

  不管是贷款还是资金往来,渠道就是鼎峰以及中银。

  可现在中银还没有进入到港岛市场。

  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鼎峰银行。

  这就是他的第三步,依托于内地的成长,将港岛制造业的动力与鼎峰进行绑定。

  毕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未来内地,未来中国会成长到何等的地步。

  港岛与内地发展的越好,鼎峰银行自然也就有着更高的发展空间。

  迟早不光是能够在注册用户上,在资金流,在整个贷款业务上,在体量上都能对汇丰形成碾压之势。

  看着会议室内众人表情各异,邵维鼎笑了笑,“现在的选择权在各位的手中,我需要各位,汇丰也需要各位。但是如果让汇丰银行觉得,咱们港人不能没有汇丰,离不开汇丰......”

  “那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邵维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这话,可以说是杀人诛心。

  离不开汇丰......

  这是在座的所有人,都面临着的一个问题。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被汇丰拿捏!

  资金放贷,谁生谁死,一言可决。

  怡和置地当初为什么输了九龙仓。

  不就是因为汇丰给鲍玉港贷款了整整二十亿吗?

  那可是七十年代的二十亿。

  是个天文数字。

  如果汇丰如今要支持其他人来倾吞他们的产业呢?

  他们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李家城不也正是因为离不开汇丰,最后才落得个如此下场吗?

  可现在,所有人多了一个选择。

  鲍玉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邵维鼎的这番话虽然事先没有和他通过气。

  但是他知道,生意上的往来,尤其需要慎重。

  不通气是对的,这也是邵维鼎在尊重自己。

  “阿鼎,我在大连和内地合作建立了一个造船厂,我有想法将它打造为东亚乃至于世界排前的造船厂。”鲍玉港缓缓开口道:“如果说我要贷款五十亿港币,鼎峰银行能给我这笔贷款吗?”

  众人被鲍玉港的这番话给震到了。

  五十亿港币......

  世界前列的造船厂,而且是在内地。

  这......

  郑宇通看向鲍玉港都不由得侧目了起来。

  真是老当益壮啊!

  但紧接着,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邵维鼎的身上,紧紧盯着。

  “这么说吧!”邵维鼎正色道:“我们鼎峰银行内部有专门的贷款审核部门,贷款多少,能否贷款,事先都会有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

  “就拿大连造船厂来说,这个产业我有了解,国内造船业停滞了三十年的发展,但是需求庞大,不管是远洋捕猎,还是近海渔船,又或者是航行于各大洋的油轮......”

  “不光是内地,就是环球航运都有着十分庞大的需求。”

首节上一节455/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