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邵维鼎,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一通电话,竟然阴差阳错的让英国提前有了对港岛进行经济殖民的想法。
但,他关心的并不是这个。
而是正在发生在阿根廷最大城市的骚乱。
通过电话里安东尼的说出的信息可知。
现如今南美因为美国资本的掠夺,民生凋敝,失业率急速上升。
各大城市,纷纷出现了不同规模的骚动。
而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发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大罢工”。
这个罢工活动由阿根廷工联组织,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核心问题就两个,第一对于目前阿根廷严重的经济问题,第二就是人权问题,对当权者的不满。
听到这些的时候。
邵维鼎就已经知道了。
马岛战争已经不远。
矛头已经直接指向了阿根廷军政府,现在他们再不做出点措施,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事情将会越发的不可控。
对于这些本是军人的政治生物而言,保住手上的权力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我们必须要做出点什么了?”
加尔铁里,这位阿根廷当权者望着议会大厦楼下愤怒的人群,忧心忡忡道:“现在罢工的人越来越多,局势会越发的不可控。”
“没错,现在国内的经济问题没有得到一点缓解,而且经济还有糜烂的态势,事情肯定会越来越严重的。”
“总理,美国那边到底是怎么回复的?这个时候,他们不能不管我们啊?我们如果倒台,他们也别想收回那几百亿美元的欠款。”
阿根廷欠美国几百亿美元,这个数字简直骇人听闻。
可当时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产业大量进行转移。
首要目标,自然是离美国最近的拉丁美洲。
于是大量工厂搬入,美洲各个国家从上到下,从官方到私人,也都在借款开设工厂。
只不过南美的基础设施是真比不上亚洲的一些国家,更和中国的工业基础没法比。
投资很大,但是收益很小,但如果坚持发展个二三十年,到九十年代或者二十一世纪,或许还真能让南美成功崛起。
但随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到来,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美联储调整利率进行的宏观调控。
大量资本回流美国,南美经济缺少了最重要的外因。
直接瘫痪且不说,华尔街以及各大财团的掠夺。
可以说,将他们南美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有的国家为了保持住经济稳定,干脆直接与美国实行固定汇率,成为了美元的兑换券。
而更疯狂的是民生水电等产业的大量变卖。
可以说,现在或者是将来的南美连命门都被美国给拿捏了。
“必须要发动一场战争,只有战争,才能转移民众的焦点,以缓解国内危机。”
加尔铁里不愧是做过陆军总司令的强人,充满杀气的话,震慑的场中无一人敢发声。
但没过多久,一名支持者,轻声问道:“总理,你打算向哪里动手?巴西还是智利?”
阿根廷在南美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他们的国人普遍自傲,认为自己是位于南美的欧洲人,他们的先辈建国者们把阿根廷设想成欧洲在拉丁美洲的飞地,对于其他拉丁国家大为不屑。
也正因为如此,阿根廷与周边各个国家关系都不太融洽。
所以,一听到打仗,就有人想到了巴西和智利这两个邻国。
“不,我们的目标不是它们。”
加尔铁里冷峻地指着地图上位于大西洋一点的小岛。
“我们的目标是这里,马尔维纳斯群岛。”
加尔铁里用着十分煽动的语气道:“我们要从英国人手中,将我们的土地,重新给夺回来。”
“我已经收到消息,英国国防大臣约翰诺特计划将坚忍号从马岛撤离,海军中将巴克认为英国海军将南大西洋唯一的武力撤走,是一种很明显的信号,他认为英国已经到了最虚弱的时刻,此时的它们,无力也不再能够保护自己在海外的领土。”
另一名大臣皱眉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道:“我觉得巴克舰长的这个判断十分正确,此前英国就已经颁布了新的《国籍法案》表示将会限制给予马岛居民全面的公民权。”
“而且,前段时间美联社和BBC都有报道,中国代表团在上个星期前往伦敦,与英国商议的正是港岛的主权问题。”
“港岛与马岛有着类似的地位,我觉得我们收回马岛的时机已经到了。”
各类消息,全都在向这些阿根廷人传达出英国的虚弱,以及对于海外飞地的控制力下降。
此刻再加上有中国代表团的出现,阿根廷内部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
必须,马上用武力夺取马岛控制权。
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第479章 授勋仪式开始,大战打响(第三更)
英国伦敦。
元旦佳期,花车巡街。
伊丽莎白女王坐在一辆敞篷路虎卫士上,对着民众招手。
展示出英王室的亲民形象。
作为一国君主,女王的日常出行少不了汽车的陪伴,更何况二战时期,女王还加入过英国女子辅助服务团,那时她的“职业”是司机和机械师。
所以她一生热爱驾驶,无论在白金汉宫还是温莎城堡亦或是巴尔莫勒尔城堡,都会有不同的座驾随行。
而她最有名的五辆座驾,分别是劳斯莱斯幻影、路虎卫士(路虎揽胜)以及罗孚P5、宾利、捷豹。
其中光是路虎数量就达30台之多。
看着,座驾上不断朝民众挥手的女王。
以及后座上的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
街道两旁的民众都在沸腾,不断喊着女王的名字,人群更是高呼“天佑女王”。
在民间,伊丽莎白女王的声望极高。
有些游客都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目光投入地沉浸在其中。
至于邵维鼎,他身姿挺拔地站在白金汉宫的入口处,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已经和赵克东有了接触。
了解到目前内地代表团和英方代表,无法推进的一个点就是港岛的具体主权问题。
到了现在了,英国还在死揪着清朝时期签下的几个条约不放。
说什么只有新界有着租期之类的话。
气的赵克东差一点破口大骂。
中央对港,早就有三大政策。
第一,港岛主权必须属于中国,所有的谈判必须以此原则作为基础。
第二,港岛回归后,如何保持繁荣发展的经济状态。
第三,港岛回归前的时间里,如何保持港岛问题不会出现新的变化。
后面两条就是金雍谈及到的谈判内容,也是中英双方一直在谈论的环节。
但是核心问题,英方一直避而不谈。
所以,谈判都无从谈起。
只是在抓着一些细枝末节在进行磋商。
“现在英国人连直面问题的勇气都丧失了,还真是可笑。”
邵维鼎看着这场盛大的仪式,目光窥见的却是“大英”骨子里的虚弱。
铁娘子1979年上台之时,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早已沦为“欧洲病人”,成为欧共体内的穷国。
此时,英国因为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毫无疑问已经陷入20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几乎所有人都把英国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当成了事实。
他们认为工会控制了一切,但是对此却毫无办法。
因此,许多人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英国的制造业无法和别人竞争,而且在世界舞台上也难以再发挥任何重要的作用。
而就是这样的背景,撒切尔上台。
其制定的经济政策,与美国总统里根几乎如出一辙,都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从1979年开始,自由主义的推手弗里德曼,这位美国的经济学者,一跃成为撒切尔夫人的座上宾,成为掷地有声的首相经济顾问。
结果就是,她在财政上大力推行货币主义政策。
其中内容包括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同时取消汇率管制。
这两项政策与二战后的正统做法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决裂。
而这也标志着,二战后西方的大政府、福利国家等经济框架统统被打碎,美英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渗透到了全球。
但同时,因为英国对于工业补贴的削减,许多企业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
在全球衰退的背景下,直接结果就是英国的失业率急剧上升。
到1981年,失业人数超过300万。
光是这一年当中,在英国就有十三座城市,先后发生了投掷燃烧弹的抗议人群同警察之间的公开冲突。
铁娘子为何叫做铁娘子,就是手腕,就是头铁。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的推行她的政策。
可以说,港岛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英国却是乱象丛生。
要不是前世马岛战争,英国险胜阿根廷,撒切尔铁定无法在1983年的大选中获得胜利。
但,如果在这个时候,传出英国失去了港岛主权的消息。
几乎可以断定,铁娘子必然要提前下台。
所以,邵维鼎很清楚,这个时候的大英,已经虚弱到骨子里了。
他很想看看,在这繁华似锦的时刻,突然燃起了炮火。
这个国家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不过,那是再过一段时间的事情了。
现在,是女王的授勋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