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6节

  陈颂倾点点头,承认了这个说法。

  “也就是说金山大厦并不重要,这只是我们忽悠股民的一个工具罢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需要购买金山大厦了。”

  “只需要名义上让斯沃琪集团出面,声称是买下了金山大厦,所有权暂时放到我们手上。这样我不需要花钱,而陈董你也能在股民面前卖出一个极高的价格。”

  “我来当你的白手套,你说什么价格我就报什么价格,怎么样?”

  “这......这会不会不太好?”陈颂倾没想到邵维鼎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好主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购买金山大厦就完全成了一场表演了。

  那不是将股民当傻子耍吗?

  可仔细想想,不把股民当傻子,怎么能赚到更多钱。

  这个方法竟然还真的有很高的可行性。

  既解决了资金的难题,而且两家公司都是现如今港岛知名度最高的两家公司之一。

  这样的一笔惊天交易,必然可以震惊整个港岛。

  到时候,股民们必然会疯狂买入两家股票。

  如此利好的消息,也能进一步推升股价。

  一切的损失,都能从股市里收割回来。

  何况......似乎还没有损失。

  妙啊!

  邵维鼎添柴加火道:“如果陈董觉得不放心的话,我可以从汇丰银行贷出一笔钱,用来收购金山大厦,这样账面上你也能有所交代。”

  “只不过这笔钱。陈董你可得给我报销,汇丰银行那边我已经借过一笔钱收购黄子澄的产业了,所以需要尽快还上钱。”

  陈颂倾并不怀疑邵维鼎这番话的真实性。

  毕竟报纸上都写的清楚。

  之前他还在疑惑邵维鼎是哪来的钱拿下黄子澄所有资产的,原来是借的汇丰银行的钱。

  只不过听到真金白银,他自己要掏钱。

  陈颂倾又犹豫了。

  他哪里有什么钱,钱全给他在南洋的老婆了。

  “当然这笔钱用佳宁集团的原始股抵扣掉也不是不行。”

  邵维鼎笑着,露出了八颗牙齿:“毕竟你持有我们斯沃琪集团的股份,我再持有佳宁集团的股份。”

  “这样两家股票价格上涨,我们都能获得分红。”

  “我也能向汇丰交待,这才叫双赢嘛!”

  可以用股票抵扣?

  陈颂倾心中意动。

  钱他没有,股票他有的是。

  而且他一向是拿股票当钱来用的。

  邵维鼎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不催。

  饵已经放下去了,只等咬钩。

  在他眼中,佳宁集团浑身都是漏洞。

  随便抛出一个都能致命。

  现在送上门,他不把它吃成残渣,怎么可能放过。

  百亿诈骗案?

  呵呵,现在看看是谁诈骗谁吧!

  

  注:作者不是真觉得股民是傻子,我也炒股,这几个月亏麻了,所以我才想着写这本书,好好打醒我自己,讽刺一下资本,告诫大家千万别炒股。

  毕竟有时候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41章 风云诡谲

  金门大厦这件事,短暂的落下了帷幕。

  陈颂倾虽然十分意动,但是还是决定回去再考虑考虑。

  邵维鼎和陈颂倾聊了半个小时,初步谈拢了合作意向。

  只不过在一些细节上还没达成一致。

  两人约定各自回去先考虑考虑,之后再通过电话联络。

  陈颂倾看着邵维鼎离去的背影,没有动身,仍然坐在原地。

  凝望的双目,慢慢闭了起来。

  仿佛在养神一般。

  他有个习惯,会把自己想不通的事情在心里反复多想几遍。

  甚至于,和对方的谈话,他都会在在脑海中不断回放。

  仿佛是放映电影一般,他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第三视角静静看着。

  双方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之前可能遗漏的细节。

  这是吾日三省吾身。

  或者通俗的讲,对于自己的复盘。

  只不过他的记忆力比一般人更好,复盘的更加详尽透彻。

  差不多十分钟过后,陈颂倾慢慢睁开了双眼。

  眼中的骇然一闪而过。

  “刚刚的对话,我竟然一直被邵维鼎掌控着节奏。”

  “他拒绝我的提议,然后又抛出了一个看似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双赢原则的提案。”

  复盘到现在,他始终想不透的地方,就在这里。

  “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是怎么想出这么完善的计划的?”

  “还是说,他早就有这个打算?”

  “可......怎么可能?”

  陈颂倾无比清楚,今天的这场会面就是偶然。

  提议来半岛酒店的是他,完全没有和谁商议过。

  而且他本就是想和邵维鼎达成合作,通过他的手将金门大厦买走。

  利用邵维鼎本身的热度,造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可是如果这场会面就是偶然。

  那邵维鼎的急智筹谋,未免也太可怕了。

  短短几分钟想出的主意,比他和詹培中想了几天的主意还要完善。

  而如果是偶然.......

  那邵维鼎岂不是更加可怕?

  想到这里,陈颂倾还是倾向于相信前者。

  “不管怎样,这个计划确实不错,邵维鼎如果也成为佳宁集团的股东,那么对于佳宁而言,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现在的邵维鼎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流量。

  他的任何举动,都会落在媒体眼中,然后进行解读。

  毕竟现在港岛市民,就爱吃这一口。

  报纸上带有邵维鼎三个字,总能卖出去。

  就像东方日报,人家没了采访邵维鼎的权限。

  甚至带有邵维鼎三个字都会被告。

  所以人家索性破罐子破摔,仿佛报复一般,以影视大亨之子、留学归来的股市狙击手、邵某某等代替,编造各种花边新闻。

  没挖可挖,就直接生编乱造邵维鼎在国外留学的各种经历。

  虽然没有直接指名道姓,但是港岛市民看到如此清楚的代称,怎么可能不将这些和邵维鼎联系起来。

  奇怪的是,东方日报的销量不跌反涨。

  东方日报吃到了甜头,依靠财大势大,人手充足的优势,开始安排旗下的记者二十四小时长时间的轮班跟踪邵维鼎。

  这个趋势似乎还在扩大,目标也不再集中在邵维鼎一个人,其余富豪、明星相继受到了这种照顾。

  东方日报甚至于专门开发出了一个版块,单独刊登这些秘辛、恋情或者是不正常的关系。

  越是曲折离奇、骇人听闻,销量越是高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但是原本兴盛于八十年代末,繁荣于九十年代的狗仔队,在1980年的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萌芽。

  刚刚邵维鼎和陈颂倾两人的咖啡厅会面,就这样被一直蹲守的狗仔拍了下来。

  狗仔看着邵维鼎离去,很是激动:“发达了,发达了。”

  “现在我倒要看看,谁还能说我们东方日报只会胡编乱造,这么多美女出现在邵维鼎身边,还一同进出酒店,铁证如山了啊!”

  “而且,陈颂倾,邵维鼎,港岛两大商业巨子秘密会面,这个噱头一打出去,不得卖爆了。”

  狗仔看着照相机中邵维鼎和陈颂倾两人喝着咖啡,聊着生意的画面。

  虽然他不知道这两个人在聊什么。

  但是,管他呢!

  一个是新晋崛起的商业巨子,一个是走上巅峰的南洋巨富。

  佳宁集团收购金门大厦,他们东方日报可是全程报道的。

  这两个当前港岛关注度最高的商界骄子,如今碰面。

  可以编的东西可太多了。

  想着这些,狗仔心里乐开了花。

  “等奖金发下来了,一定得去钵兰街好好消费一把。”

首节上一节36/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