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90节

  也是后世市值最高的企业。

  让创始人连续三四年成为中国首富。

  比两马以及字节创始人的财富都要多。

  凭借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农夫山泉以及养生堂这两大品牌。

  而养生堂又是怎么起家的呢?

  这一点,邵维鼎还真清楚,因为当初他也买过养生堂的股票。

  九十年代,气功横行,人们对保健品的狂热绝对超乎想象。

  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保健狂潮,什么“生命一号、太阳神、红桃K”所谓能够提升记忆力,进而提升考试成绩的保健品。

  其实主要成分都是氨基酸、牛磺酸、脑磷脂。

  看到这还算正常,起码都是对大脑有益的药物。

  可是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大枣、枸杞、陈皮等中年人的标配。

  虽然这些在中医里也有安神补脑的功效,但如此土洋结合,实在不伦不类。

  此外,在一瓶小小的口服液中,这些药物的比例更是一个疑问。

  既然中西结合行不通,有人就打起了神奇中医的主意。

  中华鳖精就号称是从中华鳖里提取了大量营养物质,配合传统中草药,能够益智健脑。

  但其实这就是糖水。

  娃哈哈又是怎么崛起的呢?

  依靠其其实也就是“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发家。

  宗庆厚凭借“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句广告词,在九十年代初,3年便销售过亿元。

  这个养生堂,也就是农夫山泉的创始人,最开始其实也是娃哈哈的海南代理商。

  他创建养生堂之后,就有样学样,据说聘请了三位中医药大学专家耗费8个月,研制出“养生堂龟鳖丸”,由此进军保健品行业。

  “养生堂龟鳖丸”产品大获成功,搭配“养育之恩,无以回报”的广告语,仅用一年时间,便由海南销往全国,这位钟老板由此赚到人生第一个1000万。

  更别提之后的脑白金、黄金搭档荼毒了多少年中老年保健市场。

  不过这些保健品是唬人的玩意,但是中医确实还是有不少好东西。

  比如三大救命神药,治疗心绞痛的速效救心丸、治疗中风心血管的安宫牛黄丸、益气强心的麝香保心丸。

  港岛好像也有安宫牛黄丸的配方,还有治疗拉肚子的李众胜保济丸、活血壮阳的海狗丸、六神丸、地黄丸等等。

  后世港岛的这些中药甚至都卖到了内地,据说药效还强过内地不少。

  自己此时要是将这些配方收集起来,这个养生堂岂不是真坐实了?

  他可是知道,保健品这个市场有多大。

  前世,受限于种种原因,这些经过了百年千年验证的神药没有得到推广,但是如今可大不相同了。

  也是时候让这些老外,知道知道千年中医的底蕴。

  毫无疑问,这一次双十一港岛购物节,就是最好的展示机会。

  到时候可是会有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前来港岛的。

  想到这里,邵维鼎立刻做出决定道:“阿帆,这个养生堂我批准了,另外你去和港岛各大药堂联系一下,说我们可以帮他们推广包装销往全球,代价是让屈臣氏入股,往后以养生堂的字号统一宣传。”

  再不保住这些老祖宗的玩意儿,等到一二十年后,日本韩国就要推出他们自己的安宫丸、保健丸了。

  日本还好一些,知道叫做汉方药。

  韩国可是直接叫韩医韩药的。

  也不知道他们的配方从哪来的。

第331章 迎合时代,或者被时代掀翻

  

  嗡嗡嗡!

  飞机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巨大的机体如同一头钢铁巨兽一般腾空而起,巨响惊动了下方的每一个人。

  方协文不禁抬起头来,仰望着天空。

  那架庞大无比的飞机宛如一个巨人,它的阴影覆盖了整个街区。

  而在阴影下,竟然有人。

  只见天上飘着一个热气球。

  而巨大的飞机则与这个热气球擦肩而过。

  如此惊险,如此怪异,又如此疯狂。

  甚至从下面还可以看到,热气球上竟然有人。

  此时,他们正对着他们头顶上的飞机拍摄着什么。

  此时不少人和他一样抬头看着,纷纷惊呼:

  “天啊!”

  “他们在干什么?”

  街道上闲来无事的小孩,甚至在热气球之下追逐着。

  方协文知道,这上面的热气球坐着的是徐客与李剑国。

  他们正拿着摄像头拍摄着这一切。

  繁华却逼仄,庞大而渺小。

  这就是港岛!

  有着极乐世界,却也有着蚂蚁般的悲苦众生。

  收回目光,他抬头看了眼不远处的牌匾。

  正写着五个大字【马百良药店】

  邵维鼎交代袁天帆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身上。

  这一趟,也是他的自告奋勇。

  没人比他了解港岛底层,而维系着港岛底层健康的,就是散落在港岛大大小小不同街道的老字号中药房。

  在来之前,他做过调查,马百良这个品牌始创于清朝道光二年,也就是公元1822年,

  当时卫生条件差,疟疾盛行,很多儿童因为染上这个疾病而夭折。

  马百良创始人马准衡,子百良,因此也被人称作马百良公。

  他根据自己对医药及临床经验的独特心得,调制出一种治疗小儿惊风、肠胃不适的药品七厘散。

  因七厘散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等优势,在佛山及附近村镇迅速传播开来,被广泛采用,并逐步发展到广州、广西梧州也有销售。

  1904年开办分店于港岛皇后大道中310号,其后再扩展药房业务,在广东地区和东南亚开设多家分店,如汕头、澳门、星加坡、暹罗等地。

  这个时候的马百良药店,已经在中国古方的基础上研制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近一百种成药制品。

  时光流转,五十年代,内地的马百良公私合营。

  后来与佛山一众药堂名方,一同组建为佛山联合制药厂。

  港岛的马百良反倒是成为了正宗。

  目前港岛有且只有这么一家门店,依然矗立在这。

  凭借着在两广地区的口碑和影响力,马百良这个招牌挂出来,倒是不愁生计。

  “先生,您是要买什么药?”店里的伙计看见方协文走进来,照例问道。

  方协文环视了一圈,只看到两名学徒以及一名坐堂师傅,随即问道:“你们老板在吗?”

  “你找我们老板干什么?”说着他还看了一眼身后药柜旁的师傅。

  方协文拿出了一张名片道:“我是屈臣氏零售集团的渠道总监,想要和你们老板谈一下合作。”

  听到屈臣氏这三个字,伙计的脸色顿时变得精彩了起来。

  这些天,屈臣氏的名头可是越来越响。

  而且最近宣传的轰轰烈烈的港岛购物节,从某个角度甚至可以说,就是围绕屈臣氏以及斯沃琪集团这两条主轴办起来的。

  所以,他立刻将目光看向了身后的坐堂师傅。

  见他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您等等,我马上去打电话。”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大马褂的人慢悠悠的从药房的后面走了出来。

  “这位先生,你要找我谈什么事情。”马长忠有些疑惑。

  方协文笑了笑,缓缓说道:“马先生你好,我们屈臣氏十分看好马百良这个百年中医药品牌,想要对你们进行注资。”

  “注资?”乍一下子听到这个词,马长忠只感觉到了警惕。

  他看了看左右,从学徒手上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道:“方先生,这边说话。”

  说着就将方协文带到了后药房后面。

  “方先生,你说的注资是什么意思,能具体说一说吗?”

  方协文笑着道:“是这么回事,你也知道我们屈臣氏是药房起家,不过是西药房,但是我们邵董也有一颗弘扬中医药的心,所以,想着和港岛的一些知名药房进行合作。”

  “合作?”

  “对!”方协文点头道:“通过注资的方式,帮马百良、位元堂、李众胜堂、保滋堂这些老牌医药馆进入现代化经营。”

  方协文看了一眼对面马长忠的脸色,继续道:“一起推动中成药的安全检测与验证,让旗下各种产品均获得港岛卫生署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认可,以此进入到更广阔的市场,被更多消费者接受。”

  这些传承百年的医药堂,大多都是家族经营,通常都有着敝帚自珍的想法。

  如此坦诚,也好让他们放下心里的戒备。

  果然听了这番话,马长忠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怕的就是邵维鼎强取豪夺,谋取他们家的药方。

  现如今在港岛,华人第一大家族,第一大势力非邵家莫属。

首节上一节290/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