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21节

  要不然就算是上市了,他们能够盈利的空间也很小。

  毕竟最终发行价是根据累询情况而不是一家的高价,确定超额认购倍数及其对应的发行价格。

  “我们华润认购一千万股,出价7.3。”何汉昌一咬牙,直接报出了一个狠价。

  再高他是真的出不起了。

  原本以为五千万还能占个董事席位。

  没想到,得足足拿出七千多万才可能拿到1%的股份。

  “那我们英达资本就凑个热闹了,一千万股,出价7元。”

  .......

  看着此起彼伏的叫喊声,袁天帆作为这一次招股会的主持人,心中可谓是翻江倒海。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小看了外界资本对于屈臣氏的看好。

  不过这些人到底是看好屈臣氏本身呢?

  还是看好,这个奇迹的缔造者邵维鼎呢?

  过去一年多,邵维鼎用实际行动,向整个港岛证明了实业的重要性和他的赚钱能力。

  不要说是他了,就是这些外国资本,或许都认定了,屈臣氏上市之后会继续迎来一波大涨。

  不然又怎么敢出价这么高。

  毕竟这叫的7.5元,可不是只是七块五。

  而是每一股七点五元,一千万股可就是货真价实的七千五百万。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那我的一百亿市值目标,岂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达到?”

  袁天帆顿时感觉到自己能够拿到的激励股份有些烫手。

  虽然只是期权,但是他到现在可什么都还没做呢!

  有时候钱拿的太轻松,也是会有心理压力的。

  “现如今的恒升指数逼近两千点,再加上内地1978年改革开放,港岛的桥头堡定位逐渐明确,外资也开始流入。”

  “从1975年到1981年,全港实际年均GDP的增长率超过10%,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年底之前,屈臣氏的市值突破百亿可以说是很轻松的一件事。”袁天帆内心计算着,很快有了一个决断。

  现如今股市还是超级大牛市,屈臣氏上市没可能跌的。

  即便是远超实际资产两倍的市值,股民们依然会毫不犹豫的买入。

  想到这里,对于屈臣氏的发行价他渐渐清晰了起来。

  他能想到这些,代表着汇丰集团前来参加这次招股会的沈弼,又如何能想不到。

  他看向邵维鼎,笑着问道:“邵先生,在你看来,屈臣氏的最终市值会在多少?”

  邵维鼎伸出了一根手指:“一百亿港币,不过这只是它的起步价。”

  佳宁集团算什么百亿集团啊!

  他邵维鼎要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实体百亿公司。

  名贵手表毕竟是奢侈品,它的真正发展期还没有到来。

  但是屈臣氏的背后真的就关乎着国计民生。

第249章 真正的百亿神话

  亨利摩根看着面前如此自信的邵维鼎,目光若有所思。

  如果说,这一切都在按照这个人的计划在推进,那么这个人就太可怕了。

  他了解过邵维鼎这个人。

  不管是斯沃琪还是现在的屈臣氏,都足以证明眼前之人的能力有多优秀。

  而且他说要做到的事情,好像还真没有做不到的。

  要让港岛拥有自己的品牌就有了。

  要让精工道歉,对方也下跪了。

  就算是屈臣氏和非常可乐也在一步一步蚕食着亚洲的零售市场,逐步确立起它的统治地位。

  一旦屈臣氏拥有了沃尔码在美国一样的资本支持,快速建立起核心仓储,很快就能达成整个区域的垄断。

  这样的企业,尤其是在亚洲这个足足拥有二十亿人口的庞大地域。

  屈臣氏的优势一旦确立起来,将无人再可以与它相竞争。

  而现在,自己的资本支持,以及这些人的资本注入。

  不正是屈臣氏发展的加速剂吗?

  一百亿港币.......太少了!

  至少要一百亿美元还差不多!

  至于要达到这个市值,需要多长时间。

  他不在意。

  投资嘛,总归是讲究一个低入高抛。

  .......

  屈臣氏即将要在八月一号上市的日子,终归是确定了下来。

  这个消息也瞬间传遍了港岛,传遍了股市。

  而也就在这上市前的几天,《亚洲好声音》第四期如期播出。

  来自六大赛区的选手轮番登场,选择不同的导师,正式开始了以各自导师为核心的战队比拼。

  而随着比赛进程的激烈化,《亚洲好声音》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

  与之同比增长的自然是非常可乐的销量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每一天在整个亚洲至少卖出一千万瓶。

  如此恐怖的销量,进一步拉升着散户们对于屈臣氏上市的期待值。

  7月26日。

  华润、淡马锡、汇丰三家成为了屈臣氏的基石投资者,分别获得1%,2%,3%的股权。

  这三家分别代表着内地市场,南洋市场和欧洲市场,负责协助屈臣氏在当地的渠道铺设,市场扩大和仓库物流的建立。

  “何总,燕京那边华润和非常可乐合资的事情,进展到哪一步了?”和华润合作,邵维鼎最为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说到这个,何汉昌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上面的支持力度很大,在国资委的协调下,由我们华润接管了北冰洋饮料厂,再加上屈臣氏的三千万港币注资和非常可乐的配方和生产线,下个月就能正式投产。”

  “组织上决定在燕京进行试销售,如果市场反映良好,将会通过全国的供销社和百货商店卖往全国各地主要城市。”

  因为上位对非常可乐的站台,再加上老干部当中对于美国来的可乐抱着警惕甚至是敌视的态度。

  所以,华润和屈臣氏的这一次合资得到了上级单位前所未有的支持。

  不但直接让北冰洋饮料厂直接归属于华润管辖,还拉出了供销社的销售渠道来支援。

  要知道可口可乐当初就算是有了中粮的支持,也只是在中粮下属的一家烤鸭厂进行生产。

  销售渠道更是只在友谊商店和对外国人开放的宾馆销售。

  和非常可乐现如今的待遇,简直是云泥之别。

  邵维鼎对于内地并不陌生,甚至于北冰洋这个名字他还熟悉得很,虽然意外上面对于这一次合资的支持力度,但是他仍然想要更多。

  邵维鼎向前几步,沉声道:“何总,能不能再加快一些进度,下个月初,就让非常可乐在燕京进行销售。”

  何汉昌立刻会意:“你是想趁着屈臣氏上市,然后向市场上公布这个消息?”

  邵维鼎毫不犹豫的点头:“进入内地市场,对于屈臣氏是重大利好。而非常可乐的成功畅销,对于内地同样是一个宣传招商引资的好机会。”

  何汉昌点了点头,沉吟思考着邵维鼎的这番话,没过多久,他重重的点了点头:“行,我催一催那边,糖浆已经发过去了,灌装生产线搭建好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如果时间紧迫,我就让他们把北冰洋的生产线空出来。”

  北冰洋的生产线虽然老了点,效率没有港岛发过去的新生产链高,但是足够达到邵维鼎想要的效果。

  两天之后,经过了累计征询,最终发行价出炉。

  7.3元。

  取了一个中值。

  最终,摩根士丹利拿到了8%的股份,三菱重工拿到了7%的股份。

  足足超额配售了21%的股份。

  再加上投向市场的股份,至少需要超额配售25%的股份。

  这一天,认购的各大资本,交易所缴付认购资金。

  邵维鼎手上瞬间多了15.3亿港币。

  这些钱,他没有多停留在手上。

  直接通过汇丰银行转换成了美元,然后打到了浑水证券的账户上。

  哥伦比亚唱片关乎着屈臣氏和非常可乐进入美国市场,一点都疏忽不得。

  而且,邵维鼎可记得清楚。

  哥伦比亚和索尼在日本建立过一家合资公司,也就是哥伦比亚索尼唱片。

  这家公司依托着索尼的庞大势力,和CD技术的硬件支持,已经成为了日本首屈一指的音乐公司。

  甚至他们都把事务所开到了港岛,就是徐小凤先前待得索尼新力。

  所以,一旦要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就一定要快。

  不然索尼一定会进行插手。

  “BOSS ,可口可乐已经对哥伦比亚影业发起了收购战,不过CBS董事会内部对于是否出售产生了分歧,现在两家的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安东尼在美国那边汇报着最近的变动情况。

  邵维鼎很相信他的判断,问道:“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直接在美股上发起收购战,通过收购股票的方式,完成对哥伦比亚唱片的收购。”

  安东尼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接道。

  邵维鼎同样没有犹豫:“好,这件事交给你全权负责。”

  “那资金上的问题?”

  “资金的事,我来帮你解决。”

  邵维鼎打断道,“我会拉上邵氏兄弟,一同加入到这场收购战当中。”

  屈臣氏的主业是实业,是零售和制造。

  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固然是为了美国市场,但是具体的运营最好还是交给邵氏兄弟这样的传媒集团来负责。

  而且邵氏兄弟,现如今已经在唱片领域发力。

首节上一节221/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