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19节

  而《港岛日报》成立不过两年,每天的发行数也只有数千份,报社更是只有不到十个人。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小报,也还是有一些忠实读者。

  黄祖强就是这样的读者,他很喜欢看《港岛日报》刊载的玄学、星象、易经解说。

  甚至到了一种为之痴醉的程度。

  他的工作也非常的清闲,是港岛艺术馆的管理,平常就是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

  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让他沉浸其中。

  “玄学五术,山、医、命、卜、相,如果能够融入到武侠小说当中,或许也能够写出不一样的味道啊!”

  黄祖强看完《港岛日报》上刊登的玄学五解,兴致盎然,若有所思。

  而坐在他对面的同事,却突然惊叫了一声。

  “怎么可能?”

  黄祖强被吓到了,皱了皱眉,连忙放下报纸,询问道:“刘伟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他这个同事有钱有闲,平时很喜欢炒股,一惊一乍的,也不奇怪。

  可是也从来没在他面前这样夸张过。

  “把报纸给我看看。”

  刘伟没有理会他的关心,反而从他的手里抢过了报纸,然后翻到背面,认真的看了起来。

  黄祖强皱了皱眉,但是也不好说什么,跟着一起看了起来。

  “我没看错,是真的七十亿。”刘伟瞪大着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黄祖强一目十行,很快知道为什么刘伟这么震惊了。、

  “七十亿,这怎么可能?”

  “是啊,根本不可能。”刘伟颇为认同,但是他随后便转过头,眼中闪烁着精光:“但是你觉得日本人是傻仔吗?屈臣氏要是不值这个价格,他们会出到七十亿的报价?”

  “这可是三菱重工啊,是日本最大的财团之一,他们的报价怎么可能会假。”

  “对了,你这报纸是哪来的?”刘伟问着,随后便翻开了报纸首页,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港岛日报》

  怎么从来没听过?

  不过,都叫做港岛日报了,那肯定没得作假。

  想到这里,刘伟立刻拨打了几个电话。

  “李经理,今天的《港岛日报》看了吗?屈臣氏到底什么时候上市啊?我们能够买到屈臣氏的股票吗?”

  “阿明,快去看《港岛日报》惊天内幕消息,看到就是赚到。”

  “什么?报摊上没有《港岛日报》傻仔,我手上就在看,怎么可能没有。”

  .......

  一石惊起千层浪,日销只有两三千份的《港岛日报》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售一空。

  报摊上还挤着一大堆询问着《港岛日报》的人群。

  “老板,《港岛日报》还有没有?”一名流里流气的光头询问着。

  “是啊,老板。”一名眼镜男也接着话茬问道:“报纸上说的屈臣氏的内幕消息是不是真的?”

  “别挤,别挤,我已经在给报社打电话了,马上就有货,别挤。”

  报摊老板连连大声喊着,他心里也奇了怪了。

  一天卖不出去五份的《港岛日报》今天竟然有这么多人排队买。

  他看过这份报纸。

  上面不是报道些小道新闻,就是报道神神怪怪的事情。

  说是新闻报纸都是抬举,就是一份故事小报而已。

  而最懵逼的还是《港岛日报》的编辑部。

  他们是从头到尾蒙在鼓里。

  不知道谁投递的新闻,随便刊登上去,竟然能引得成千上万人疯狂。

  这不是搞笑吗?

  但是赚钱啊!

  报社总编,立刻下达命令。

  “加印,全力加印。”

  “总编,加印多少?”

  “一万份起步。”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波热度他要全吃下来。

第247章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不可思议的估值

  “七十亿?这是真的?”

  李家城也收到了消息,满脸的不敢相信。

  “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现在全港都传遍了,说是日本人报的价。”

  李业广将手上好不容易买到的《港岛日报》递了上去。

  李家城看完,眉头皱起。

  信息源没说,报纸公信力几乎没有。

  就这样一份报纸,竟然引得全港震动。

  李业广补充道:“不仅如此,现在《明报》和《星岛日报》也都转载了这篇报道,就在晚报上刊登了出来。”

  李家城诧异道:“《明报》转载了?快给我看看。以后有什么事,一次性说完。”

  这有没有《明报》站台转载,意义可完全不一样。

  他看报的速度很快。

  没几分钟,就将报纸上的相关新闻内容都看完了。

  和《港岛日报》刊登的新闻九成一样,甚至于编者还全方位分析了这【七十亿估值】的可能性。

  还拿出佳宁集团鞭尸,说佳宁集团都能上八十亿市值。

  如今拥有亚洲地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非常可乐,在全亚洲都有零售渠道,而且产品线丰富的屈臣氏有个七十亿估值,才是情理之中等说辞。

  放下报纸,李家城心中生疑,难不成,这一切都是邵维鼎在自导自演?

  “三菱重工那边有发声吗?”他问道。

  李业广摇摇头,“目前没有说到消息。”

  “怪不得我们连第一轮都没进呢!”李家城喃喃自语。

  “什么?”李业广好像听到了什么,问道。

  李家城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他的目光再次投注在另外几份报纸之上。

  看的越多,心中的悔意也越多。

  早知道屈臣氏在这些外国人眼中这么值钱,就多报点价了。

  也不至于连第一轮都没进去,直接被剔除了出来。

  不过,他是完全不清楚,这一切都是邵维鼎在玩暗箱操作。

  三天时间,一转眼就过去。

  第二轮报价开始。

  这一次,却不是线下报价,而是直接收到邀请,前来金门大厦,现场投标。

  只不过这一次还有证券会的人进行公证。

  各大来港资本,第一轮报价超过四十亿的资本全都收到了到会邀请。

  在会议桌上,很多人都互相认识,但是谁都没有说话。

  眼神中甚至还有着提防。

  累计投标询价就是这样,第一轮报价只是起步。

  后面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你想要拿到更多的配售份额,就得拿出更高的报价。

  而当邵维鼎和袁天帆走进来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们。

  张孝全看着这一幕,心中是惊叹不已。

  不过是二十几岁的年纪,竟然能闯出这么大的事业,还引得全球这么多资本汇聚。

  原本他们淡马锡还以为这一次投资屈臣氏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可现在,看看身边的人。

  左边是摩根史丹利、高盛和雷曼兄弟,右边是三菱重工、汇丰集团、安达投资。

  周围还有一圈来自韩国、南洋、华尔街的资本证券公司。

  张孝全擦了擦头上的并不存在的汗水,要不是事先已经拿到了基石投资者的资格,他还真担心这一次会空手而归。

  “感谢大家的到来。”邵维鼎在中间落座后,笑吟吟道:“今天的这场会议,也是上市前的认购,这里呢,就是大家对于屈臣氏的预期。”

  他拿出了上一轮的报价。

  “不过我们总发行的数量就是两亿股,报价越高,配售的数量也就越多,各位现在请出价吧!”

  声音落下,整个大厅落针可闻。

  而邵维鼎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这一次竟然采用的是明标的方式。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互相看着对方。

  虽然是出价,但是价格肯定要高于上一轮的报价,不然根本拿不到多少配售额。

  “我们淡马锡出认购三千万股。”

  邵维鼎的声音刚刚落下,很多人还在考虑报价的时候,张孝全就直接开口:“出价六块。”

  这就是认定六十亿市值了。

  直接从五十亿抬升到了六十亿起步。

  瞬间,不少人的目光直接落在了他的身上。

首节上一节219/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