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身所学毫无用武之地。
他时常都在想,自己是不是一直活在对方的阴影之下。
怎么能步步都被对方抢先。
要不是拿到了斯沃琪在湾岛的经销权。
他们家可能真要和杨守成一样,只能无奈退出钟表市场。
不过......他找到了新的出路。
潘迪声看向对面的女友,自己要投身于服装产业,背后要是有港岛纺织大王作为后盾,那么前路毫无疑问会坦荡很多。
所以,拿下杨玟德势在必行。
杨玟德对于潘迪声的侵略目光,不以为意,反而心中生喜。
“你的服装品牌策划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玟德主动问道。
“邵维鼎已经为我们这些后来者,出了一条阳光大道。”潘迪声透露出自己的计划:“过段时间我会去趟欧洲,看能不能拿到范思哲或者是古驰的港岛专营权。”
最不济也要把彪马或者是耐克拿下。
他现在就是要顺着邵维鼎走过的路去走。
你收购宝珀、雅典,我买不起,但我先拿到专营权,开设我自己的高级服装店还不行吗?
潘迪声分析道:“目前港岛并不缺享用奢侈品牌的用户群体,少的只是享用品牌产品的观念。”
“邵维鼎比我先看到这一点,无论是《时尚芭莎》还是《明报周刊》通过这些媒介,他已经在港岛市民的心中,树立起了名为‘时尚’,名为‘奢侈品’的概念。”
“不过也托他的福,我的路能更好走一点了。”
港岛现如今在整个亚洲都算是发达城市,人均收入亦在中等发达水平。
消费力是足够的,所欠缺的就是港人心中没有品牌的观念。
以至于现在港岛很多人做衣服,都是去裁缝店去量体裁衣。
而这就是潘迪声所看到的机会。
他踏入服装这个行业,就是要彻底洗牌港岛的服装产业。
借邵维鼎掀起的东风,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杨玟德听完,沉思了一会儿道:“阿声,其实我建议你可以去找邵维鼎合作。”
“我找他合作?”
“你也说,邵维鼎这个人感知敏锐,目光更是长远非常人所及,他们家族又掌握着全港岛最大的传媒渠道,又和明报、星岛日报等一众纸媒交好。你去找他合作,百利而无一害,甚至能够通过他的渠道,快速壮大起你自己的势力。”
“可是.......他会愿意和我合作吗?”
潘迪声犹豫了一会儿,这可真是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和邵维鼎合作,这可能吗?
“他会的。”杨玟德笃定道:“斯沃琪集团主营业务是在钟表,和你的业务并没有实际冲突。我看过几期《时尚芭莎》里面的衣服明显是特别设计的。”
“现在也就是他们腾不出手,但是未来他们一定会进入高级服装领域。你这个时候靠过去,对于他们是如虎添翼。可要是晚了,未来你就是斯沃琪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作为局外人,杨玟德反而将这一切看的很透。
潘迪声如梦初醒。
是啊!
邵维鼎怎么可能放过服装这块大蛋糕,联想到时之廊陈列的蒂芙尼专柜。
一切都昭然若揭。
邵维鼎他要建立的商业帝国,不是钟表帝国。
而是奢侈品帝国啊!
第132章 邵氏要走向国际
邵毅府最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报纸。
而且还得专挑报道“邵氏兄弟”“追女仔”以及“斯沃琪”相关的新闻出来。
越看,他脸上的笑容就越多。
按照现在这个势头下去,《追女仔》票房破两千万几率还真的非常大。
圣诞那几天,《杀手壕》和《滑稽时代》还能勉强能算作是大擂台的对手。
可圣诞五天假期过后,这两部戏上座率大跌,《杀手壕》上一世还拿到了五百六十多万的票房,《滑稽时代》也是相差不多。
但是现在,因为有《追女仔》横插一手的缘故,现如今上座率都不足四成了。
按理说,这三部电影类型完全不同,滑稽时代口碑还挺好。
但是谁让《追女仔》太过逆天。
看了《追女仔》这部电影之后,观众再去看这两部电影,是完全看不下去。
真的就是味同嚼蜡啊!
所以黄百鸣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部电影完全养刁了观众的胃口。
再加上观众口袋里就那么多钱,在知道是烂片的前提下,没人会愿意再多花钱。
所以《滑稽时代》还好,预计还能有个四百多万,冲一冲还能上五百万。
但是《杀手壕》的票房就完全腰斩了。
邵毅府想着这些,顿觉天地开阔,自己还能再多活个十年。
他是真没想到,有生之年,邵氏还能有一部票房过两千万的电影。
而且嘉禾,能再次被邵氏踩在脚下。
想来想去,他都觉得这其中自己儿子的功劳最大。
股份制改革,大胆放权、共享收益,釜底抽薪的挖人,对邵氏进行改制。
这一招招下来,邵氏内部的怨言没有了,在艺人部制度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接片,收益得到了提升,也不用再藏着掖着,脸上笑容都多了。
而邵氏呢,分出去的收益,全都能在股市中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而且,手上多了一堆的王牌导演和演员,以及全港岛最全面的影视制作人员。
他老邵家,这辈子还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邵毅府暗自思考:阿鼎的那份奢侈品帝国计划,是冲着走出港岛这个弹丸之地去的。
现在想想当初他和自己说的“港岛这个池子太小了”,果然是一点都没说错。
邵氏兄弟要想继续做大做强,必然也需要走出去。
可这如何走出去呢?
他很清楚现如今是《追女仔》这部电影走出去了,而不是邵氏兄弟走出去了。
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正想着方艺华走了进来。
“六哥,派往美国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你看看。”
方艺华将一份名单递了过去。
邵毅府接过,立刻正了正身子。
这可关乎着邵氏未来的大事,马虎不得。
他顺眼看去,只见上面只有四个名字:刘家荣、杜琪锋、姜大卫、徐客。
只看了一眼,他就明白了方艺华选择这四人的缘由。
刘家荣是刘家良的弟弟,去年还跟着麦加和洪金保去外面闯荡了一年,把他加进来是为了安定人心,也是为了更好的拉拢住刘家良和他的刘家班。
刘家良本事不俗,自小练武是黄飞鸿的徒孙,当初火遍全港的《独臂刀》虽然是张彻导演的作品,但是没有刘家良担任武指,也取得不了那么好的成绩。
75年重投邵氏以来身兼数职,拍出的几部电影如《神打》《陆阿采与黄飞鸿》《少林三十六房》都证明了他的导演实力。
杜琪锋也不必多说,王天林的弟子,现如今王京的一部《追女仔》声势大起,自己不能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拂他的面子。
姜大卫,虽然是张彻的门生,但是和楚原也是关系匪浅。
关乎着邵氏两座汕头的推荐,这个人选也是稳当的。
至于最后的人选,徐客......
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邵毅府眉头凝起,抬头问道:“这人是不是吴思远旗下的那名新浪潮导演?”
吴思远原先也是邵氏的导演,不过七十年代就自立门户出去开电影公司了。
还真的被他干了起来。
七十年代末他大胆启用武师出身的袁和平为导演,并由罗维旗下籍籍无名的程龙担纲演出《蛇形刁手》,立刻引爆了市场。
第二年又拍摄了《醉拳》同样大获成功。
不过之后程龙这名演员被嘉禾以每部电影六百万元的片酬给挖走了。
吴思远迫不得已只能将公司新方向,再度投入到对新导演的挖掘当中,徐客就是他挑中的对象之一。
邵毅府看片量很大,港岛新出的片子就没有他没看过的,所以对于“徐客”这个陌生的名字,他还是有些记忆。
“对,这个人之前有过美国留学经历,学习过几年电影拍摄的课程,77年的时候还在我们TVB干过导演和监制的工作,之后转到了佳视,79年的时候被吴思远挖掘,拍了《蝶变》三部曲,在新浪潮电影风潮中被视为领军人物,前几天,经过张彻的介绍,加入到了我们邵氏。”
“哦,那这人确实是个人才。”
邵毅府心中一动。
他们邵氏人才确实多,但是新浪潮导演却是没有几个。
一个桂治洪,又只会拍那些邪神怪。
这来了一个徐客,确实得好好培养一下。
千金买马骨,把这个人放进来也未尝不可。
“这份名单我看可以。”邵毅府点点头道:“阿芳,你尽快安排他们去美国,主要目的还是学习美国的电影工业,我看阿京去了一趟成熟了很多,如果能够形成机制,对于我们人才机制的补充将大有裨益。”
方艺华点点头道:“美国那边我已经联络了派拉蒙影业和米高梅影业,他们已经同意我们过去交流学习。到时候徐客他们落地就能跟组,全方面观摩好莱坞六大的电影工业制作流程。”
“好,阿芳你这个安排好。”邵毅府称赞道:“之前阿鼎就在我面前很是推崇史匹堡(斯皮尔伯格)我听说在派拉蒙的支持下,这个史匹堡现在又在拍摄一部新电影叫做什么《夺宝奇兵》”
“你和派拉蒙协商一下,看能不能安排徐客他们进到这个剧组。”
方艺华拿出了笔记本,将这件事特别记了下来。
(还有两更)
第133章 新电影的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