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认购新股了。
进入82年之后,地产行业的状况越发糟糕,一些高级住宅大厦都出现了涨幅停滞的情况。
不过这些事情完全干扰不了佳宁公司的收购行动。
由于捷联企业公司的优质,佳宁公司手上已有一间地产旗舰公司佳宁置业,也不想让捷联企业与佳宁置业公司平衡,陈松青便以每股6.5元将捷联企业股权售予益大集团的钟正文,并更名为益大投资,成为了钟正文控制的上市公司。
与此同时,佳宁置业宣布与邱德根的远东发展、钟正文的益大投资、冯景熙的新鸿基证券合组侨联地产公司,收购远东发展旗下的上市空壳公司港九海运,更名为侨联地产。
这4间公司开始以认购新股的方式注入资产,使得侨联地产公司在区区一周时间内成为一家拥有8.63亿元资产的上市企业,其中佳宁置业公司持股21.7%,是最大的股东。
罗齐鸿已经在事先让德安证券投资以及他私人买进大量的港九海运公司股票,经过大量的新股稀释,两者持股在15%左右。
第182章【开始获利】
按照香江的公司法规定,这样的组合股很难取得董事一席,当然也未触碰16%的自动获取席位的底线。
这4间公司中无论是哪一间,都是香江名气不低的企业,加上联合投资的名头,顿时间在香江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式的反应,不但侨联地产公司的股价爆发式增涨,而且引起了证监处专员的关注。
证监处专员的权力不小,有能力对一家公司进行立案调查,能调动的人力物力很多,而且一旦被盯上,很难脱身。
前世的香江便有不少上市企业被证监处专员盯上,最终以公司破产、老板锒铛入狱结局。
可想而知,证监处专员的厉害以及权力之大。
这看似不关罗齐鸿的事情,但是当侨联地产公司被证监处影响,股价会跌成臭狗屎的,损失不大,不过好好的盈利项目变成了一潭死水。
“侨联地产公司那些人知道自己被证监处盯上了吗?”罗齐鸿脸色沉如水问道。
白谨言晃了晃脑袋“暂时还不知道,不过不会拖延太久,知道证监处的动作是迟早的事情。”
罗齐鸿点了点头“侨联地产公司的资产是8.63亿元,总股本4亿股,目前的股价是0.87元,市值3.48亿元,那还有接近1.3元的涨幅,我们还有一倍多的利润可拿。”
白谨言沉吟一下,道“能不能涨到2.1元每股很难说,这要看证监处的动作快慢。”
“嗯!那你要时刻关注证监处的进展。”罗齐鸿嘱咐说道。
他没有能力左右证监处的决定,但是可以收买证监处的官员,让其及时告诉他事情的进展。
白谨言回应说道“关注进展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持股这么多,很难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抛售完毕的。”
“你的意思是要根据消息来判断证监处的进展预期,提前抛售股票?”罗齐鸿瞬间明白了白谨言的意思。
“恐怕只能这样了。”白谨言叹气说道,这明明是赚大钱的机会,结果变成了冒险。
罗齐鸿则摇了摇头“不行,我们必须在侨联地产公司的项目上如期获利,不能和计划盈利相差太大。”
“按照现在的消息判断,你认为我们什么时候抛售股票最为合适?”
白谨言偷看了一眼罗齐鸿,沉吟道“现在!我觉得证监处会在5天后对侨联地产公司动手。”
现在抛售侨联地产公司股票,利润只有每股3毛钱,总计利润才1千8百万元,这点利润太少了,罗齐鸿当然不能接受。
于是,罗齐鸿咬牙道“不管了,拼一把吧,如果股价可以涨到2.1元,我们的利润有9千多万,完全值得冒一次险。”
白谨言点头道“的确值得冒险,或许我们可以给侨联地产公司加一把火,让我们的利润超过1亿元。”
“你想怎么加?”罗齐鸿来了兴趣,想听听白谨言的建议。
“以我在新鸿基证券公司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新鸿基证券公司一定是侨联地产公司在股市‘炒家’,主要负责将侨联地产公司的股价抬高。”白谨言得意的笑着“所以我觉得侨联地产公司的股价应该不止2.1元,否则新鸿基证券公司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没有作用,却要有不相等的股权,这很容易引起盟友的不满的。
所以,新鸿基证券公司一定会有难度不小的任务,配得上持有的股权。
“侨联地产公司的资产值已经公布了,那新鸿基证券公司会怎么做?你觉得股价会被炒到哪个价位?”罗齐鸿直接问道。
“股价很有可能在3元上下,市值12亿元。”白谨言伸出3根手指,随即沉声道“新鸿基证券公司有什么计划我很难猜得到,我觉得有可能是依靠股市股票升涨获利来炒作,与你之前抬高兆安地产公司股价的方式差不多。”
罗齐鸿不是很赞成白谨言的说法“冯景熙是证券股票行业的老前辈了,手下又人才济济,不会只用这些办法的,我估计会有好几套方案,而且可能叠加使用。”
“不过不管冯景熙采用什么方案,我们都要配合他,让这些方案加速抬高股价,我们也好顺利出货。”
“阿鸿,我担心动静太大会加速证监处的调查速度,甚至让我们出现在证监处的名单上。”白谨言忧心说道。
此时的白谨言一点都不想罗齐鸿惹上麻烦,不然做证券投资的德安公司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停业。
而证券股票业务靠的便是名声,如果没有了名声,德安公司必然倒闭。
罗齐鸿却认为白谨言有些杞人忧天了,证监处的权力是很大,但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合法的,在规则内行事,证监处没有必要一直和他过不去。
“做投资的哪有不踩底线做事的,无论是股票,还是证券,都是踩线做事。”罗齐鸿继续道“既然冯景熙都不怕,我们不过是协助,只是一个投资客人,证监处不会为难我们的。”
白谨言见罗齐鸿不怕,那她也不在说什么反对的话,只能谨慎行事,不要成为‘分担新鸿基证券公司压力的小弟’。
而且侨联地产公司带来的利润非常可观,如果按照她的估算,可以获利接近1亿5千万元,她自己都能拿到1千5百万元。
如此她是一个实打实的富婆了,或许在香江富婆排行榜可以有不错的名次。
很快,会德丰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81年度税前盈利14.31亿元,其中大部分盈利来源于物业地皮的出售。
而大部分盈利已经被约翰马登拿来订购新船或者收购二手船,盈利现金只剩下3亿6千万元,而且还需要支付一些新船、二手船的尾款。
这便意味着会德丰公司有盈利,而且不错,却没有分红,不过这没有引起股民们的不满,还让其股价有不小的涨幅。
罗齐鸿知道这是会德丰公司盈利最多的一年,世界航运已经开始衰退,没有了大量的物业地皮支持,盈利会在明年开始大减的。
罗齐鸿与德安证券投资公司已经没有持有会德丰公司的股票,不过红浦地产公司买进了不少会德丰公司股票,这次获利应该不少。
同一天内,和记黄埔公司也宣布了81年度的盈利情况,一整年有利润7.13亿元,预计每股派息1.8元。
如此豪横的派息引起了股价的巨大反弹,短短一个小时你,和记黄埔公司的股价便涨了1.2元。
目前为止,罗齐鸿持有的和记黄埔公司股票每股可获利3元,盈利数千万元。
第183章【败露了?】
罗齐鸿持有的兆安地产公司21%股票已经全部抛售,同时吃下了赵其乘手上的14.93%兆安地产公司股权,接着有再次抛售,共回笼资金1亿6千8百万元,其中利润是7千8百万元。
从赵其乘手中拿下的股权仅仅获利2百多万元而已,远远比不上罗齐鸿自己持有的股权获利。
加上德安证券投资公司的投资项目分红1亿3千5百万元,罗齐鸿再支出1千万元,筹集3亿1千万元支付会德丰公司的全部尾款。
至此,罗齐鸿本人拥有的现金变成7千万元,欠东亚银行3亿2千万元,而兆安地产公司的债务也将至1亿4千万元,负债率接近30%。
这些数据都显示着罗齐鸿在81年以来的成绩不错,只要将个人债务清理干净、将兆安地产的债务将至1亿元,罗齐鸿便可以歇口气了。
不过很快,罗齐鸿又想起了大暴跌之后的抄底,兆安地产公司必须储备大量的资金,用作抄底,这便又要大动干戈了。
赵其乘已经控制了永华公司,市值稳定在2亿元的位置,公司内部的大清洗也停止了,开始按照罗齐鸿的意思整理永华公司的债务。
赵其乘很有魄力,说服了地主会高开诠、伊人置业公司林洛勋,让永华公司向自己增发新股,如此之下他的持股量来到了40%,成为永华公司的最大股东。
这样的持股量当然不畏惧任何人的挑战,甚至是林洛勋、高开诠这些人。
不过赵其乘的私人负债也大幅度上涨,私人公司已经停止了一些项目,但这很值得,毕竟得到了一家市值2亿元的公司。
赵其乘此人的能力一般,不过很识时务,哪怕与罗齐鸿有仇,也敢用罗齐鸿的建议,当然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
兆安地产公司办公室
陈智隆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型地产公司嘉年的资料,内容是嘉年地产公司最近几年在东南亚、香江地区的发展情况。
嘉年地产公司在72年大牛市挂牌上市,73年开始转战海外,发展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首邦市,不断变卖在香江的各种资产,大量的资金被转移。
73年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衰退,马来西亚的橡胶、大米出口大减,首邦市的销售差强人意,发展计划缓慢,导致嘉年地产公司盈利连年下跌,在77年仅录得440万元。
等到70年代后期,香江经济恢复,各大华资地产公司已经在地市低迷时期低价买进大量的物业地皮,嘉年地产此时回到香江,已经没有了当初的位置,只能沦落成中型地产公司。
现在的嘉年地产公司从东南亚回笼大量资金,虽然无缘大地盘开发,但是小地盘的数量很多,有点‘质量不够,数量来凑’的战术战略。
“嘉年地产公司的负债率很高啊,竟然高达78%,而且还在提高。”罗齐鸿看完资料,对着陈智隆、程见深、康文毅说道。
罗齐鸿对这种负债累累的中型地产公司毫无兴趣,如果不是当初提了一嘴,手下的人应该也不会提交这么一份报告。
“嘉年地产公司老板彭国珍是个能力不错的人,一直想要拿回嘉年地产公司在72年刚上市时的地位,所以才会如此激进。”陈智隆很认真的说道。
“老板是想收购嘉年地产?”康文毅问道。
罗齐鸿靠在椅背上,温和笑道“如此负债率的公司我可没有兴趣,不过嘉年地产旗下的一些物业倒是不错。”
3人顿时明白了罗齐鸿的意思,是想趁机吃下一些物业地皮。
程见深劝说道“老板,你不是说过暂时不适合收购物业吗?”
“我是说过,不过有些物业足够便宜了,比如工业大厦。”罗齐鸿摊了摊手说道“租金完全可以支付银行的利息,这是不错的项目。”
程见深点头道“嘉年地产公司手上确实有不少新建成的工业大厦,位置很不错,在油塘、九龙湾一带。”
“我们可以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拿下,不过收购的数量要多。”陈智隆说道“现在的嘉年地产公司负债率这么高,肯定急着回笼资金,偿还那些银行债务。”
罗齐鸿微微颔首,道“这件事交给见深吧,由财务部支出1千万元,贷款金额不能超过物业本身的5成,按照目前的工业大厦价格,应该可以收购4-6幢工业大厦。”
程见深想了想,回应道“根据资料显示,嘉年地产公司有新建成大厦9幢,我们是否可以全部收购?要是全部收购的话,价格可以再压低一些。”
“需要多少资金?”罗齐鸿不假思索的问道。
对于兆安地产公司来说,1、2千万不是什么大数目,罗齐鸿看上的是银行贷款业务尚未紧缩,到了83年,银行会收紧贷款业务的,那时候的贷款不是那么好办。
“2千万元足以。”程见深稍稍计算了一下,说道。
“好,我会让财务部准备好这笔钱的。”罗齐鸿挥了挥手。
“老板,最近的市面上有不少发展势头过猛的地产公司,这些公司的负债率一般不低,加上目前的地市不是很好,现在已经有出售的苗头。”陈智隆提醒说道。
陈智隆看见罗齐鸿又从永华公司身上获取了大量的利润,程见深又拿走了他的一些权力,顿时间想要借其他项目拿回权力。
康文毅看出了一些苗头,不过他是这三人里面权势最弱的,而且又不得罗齐鸿的信任,根本争不了。
但是他看出来了,罗齐鸿根本不想再收购地产公司。
“老板,我认为公司目前不适合收购其他地产公司,原因有二。”
“一是兆安地产公司已经达成了目标值,二是目前的地市低迷,新收购的公司有可能砸在手里,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股市证券,也可以买进一些物业,增加公司的市值,增强公司的实力。”
陈智隆看着突然发声的康文毅,这人向来是个小透明,今日为何想起了反驳?难道是想趁机分权吗?
罗齐鸿也不给陈智隆出声的机会,道“我觉得康经理说的很有道理,公司还是先观察一下市面情况吧,不过陈董那边不要放松,继续收集同行公司的信息,里面或许会有很好的机会。”
陈智隆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罗齐鸿的意思很明显了,不希望他一方独大,不然也不会抬举程见深和康文毅。
“是!我会尽力收集信息的。”
翌日上午
前几日的时候,罗齐鸿已经派遣人员与跟踪李琦琦的侦探所谈判,用10万元收买了那个侦探,让其伪造照片以及信息蒙骗龚国彦。
本以为此事已经告一段落,谁知道龚国彦竟然雇佣了两家侦探所来跟踪李琦琦。
由于罗齐鸿与李琦琦交往密切,侦探自然拍摄到了两人在一起的照片。
第184章
某处包间
龚国彦看着左右手不同的照片,顿时间火冒三丈,尽管右手的照片没有什么过分的动作,但他已经觉得头顶戴着绿油油的帽子。
“他们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