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29节

  目前的地市还是旺季,如何能亏损2成,不过有银行的抵押确实让买家有天大的借口压价。

  罗齐鸿也开始逐渐放弃,想要等待地皮、股市的资金回笼,将茶餐厅物业解绑、出售。

  3月16日,星期一

  下午股市开市,中华巴士公司股价出现‘狂飙’现象,股价从18.1元暴增至22.7元。

  原因是中华巴士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黄耀南将持有的8.35%股份出售给了百利保投资公司刚成立的Athlone公司,每股作价25元。

  依照黄耀南的出售价格,中巴股价很快会涨到25元,当然这不是股价的终点,而是起点。

  中巴公司的大股东颜成坤家族持有28%的股权,而此时Athlone公司只持有20%左右的股份,相差8%。

  其实黄氏家族与颜成坤家族原本交情不错,可惜黄氏家族为了发展家族产业,套现了大量的中巴股票,而颜成坤家族趁机吸纳,成为了中巴的最大股东。

  颜成坤此人做事霸道,有了足够资本,当然不愿意与黄氏家族共掌中巴,于是黄氏家族开始在中巴董事局失势,颜成坤独霸董事局,矛盾日益加深。

第60章【思绪杂乱】

  因此黄耀南对百利保投资公司收购中巴乐见其成,而且他还能从中大赚一笔。

  百利保投资公司刚被收购不久,即使有富豪酒店和鹰君地产公司的支援,也不是一定能将中巴收购。

  百利保投资公司的市值是不及中巴公司的,有点像蛇吞鲸,如果不谨慎,恐怕有‘噎死’的危险。

  Athlone公司没有第一时间宣布收购方案,显然是资金尚未筹备妥当,可见Athlone公司的实力不行以及准备不足。

  到了收市时间,中巴公司股价已经涨到了26.3元,一天的涨幅超过45%,持有中巴股票的人欢悦的跳起来。

  虽然中巴公司收购案是比不上置牛大战、九龙仓收购案这些超大型公司收购事件,但也是比较少见的收购案,因为中巴公司是收益稳健、资产优质的公众类企业。

  坐镇德合地产公司的罗齐鸿将电话挂断,嘴角不禁上扬,“踏马的!终于爆发了!等了那么久!接下来看Athlone公司的了。”

  罗齐鸿觉得中巴公司股价上涨到35元不是问题,不过这要看Athlone公司什么时间点筹到收购资金。

  明天即3月17日还会有一波涨势,当然是不及第一天的涨幅的,原因是没有黄耀南这样的大股东协助股价上涨。

  “应该涨破30元一股的问题不大。”罗齐鸿自言自语的分析着。

  “老板,杨生来了,想要见见您。”职员陈珊茹敲门进来,向罗齐鸿报告说道。

  罗齐鸿颔首道“让他进来吧。”

  “罗生,我又来打扰你了。”杨铭昆笑着说道。

  “坐吧!”罗齐鸿微笑道“杨生找我什么事?那层写字楼应该没有装修完吧?”

  杨铭昆摇了摇头“还没有!我这次来找罗生是有其他事的。现在不少的老板找我们装修,但是锋途建筑的工人不够,所以我想再组建一支工程队,把业务扩大来做。你觉得怎么样呢?”

  罗齐鸿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现在是81年3月份,距离中英谈判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即使下半年会有地市调整,也阻止不了火热的楼市,装修的生意也不会有太大的干扰。

  不过,中英谈判之后地产大暴跌,装修生意肯定惨淡,现在多赚些钱也是应该的。

  “这个想法很好,我赞成!不过新组建的工程队的业务可不能全靠我这边,德合地产公司的规模不是很大,尚未支撑得起两支工程队的业务量。”罗齐鸿抿嘴笑道,给杨铭昆打打预防针是有必要的。

  “罗生,你放心!虽然新组建的工程队不及我这支工程队,但保证半个月的工作量还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帮忙赶赶工。”杨铭昆说道。

  其实,大店铺隔间生意已经没开始时那么好做了,很多人跟着模仿,供求关系发生不小的变化,罗齐鸿也在为德合地产公司1千多万的资金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现在有了些眉目,不过还是不能完全确定。

  “德合地产公司最近会有大动作,保证一支工程队的工作量,我还是可以做到的。”罗齐鸿安抚杨铭昆说道。

  在杨铭昆快要离开的时候,罗齐鸿还是提前将两间店铺的改造方案书交给杨铭昆,让他尽快完成写字间的装修,投入到新的工程中。

  下班回到北角家中,林雅让罗齐鸿回家喝‘妈妈牌老火靓汤’,罗齐鸿自然不会拒绝。

  哐哐!!

  金属大勺触碰瓦罐汤锅,发出清脆的声音。

  罗齐鸿喝了口甲鱼汤,滋味很鲜。

  饭桌有张琦的座位,她抬起手肘撞了一下罗齐兴,示意罗齐兴要开始张嘴了。

  罗齐兴犹犹豫豫的,还是开口道“阿鸿,阿琦从工厂里面辞工了,现在在找工作,你有什么好工作介绍吗?”

  罗齐鸿顿时心思活跃起来,猜想张琦是看上了地产中介这个行业,他下意识是想拒绝的,不过考虑到罗齐兴这个人,还是决定说个明白。

  “不如让嫂子在家里帮帮忙吧,我这边的中介生意也不好做,最近出现了一家中介公司,他们拼命压低佣金,现在我的铺子已经把佣金降至2成了,我都在考虑把铺子搬到其他地方去。”罗齐鸿有些生硬的说道。

  张琦顿时间有些不高兴了,不过她不是不识趣的人,“那我自己再去找找吧。”

  其实,罗齐鸿觉得印刷生意很适合罗齐兴他们做,因为这个行业的变动不大,又是家庭作坊的,即使股灾、经济危机来临,也能混口饭吃。

  “你问问其他的朋友,看有没有适合琦的工作?”

  众人看向突然说话的罗泽贵,没人想到他居然会帮张琦说话。

  林雅见平时不多话的丈夫都开口了,便道“按你爸说的,帮忙留意一下吧。”

  罗齐鸿抿嘴点了点头,两老应该是想哥嫂两口子关系和谐一些吧,不过沟壑难填,张琦的要求只会越来越多,下次哪怕有两老开口,都未必这么爽快了。

  “那我去问问吧,有消息我会通知大哥的。”罗齐鸿淡淡说道。

  这顿饭吃得不是那么愉快,起码罗齐鸿不是那么开心。

  第二天罗齐鸿便把这些不愉快之事抛之脑后,他从新闻纸上看到‘信和地产公司将旗下的尖沙咀广场物业转手给信和置业公司,换取信和置业公司发行的新股’的报道,这条消息一定会让信和置业的股价上涨,而且幅度不会太小。

  尖沙咀广场占地面积达2.8万平方尺,建有17层楼高的商业大厦,下面3层是商场,收租面积不少于4万平方尺,其余14层均为写字间,整幢大厦市值4.2亿元。

  上午10点钟的时候,罗齐鸿打电话给张涛涛,询问信和置业和中巴公司的股价情况,在得到‘信和置业股价6.1元、中巴公司股价27元’的答案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罗齐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颇为杂乱,他的心绪反复。

  他个人借贷850万元,只要等中巴收购案结束,资金回笼1千多万,就可以偿还掉这笔债务,而麻烦的是百乐门酒楼公司的债务资产重组,想要将这些债务还掉一半,接着拉升股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慢慢来,无需着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呢。”罗齐鸿长吁一口气,他的计划是在82年7月份之前将百乐门酒楼公司出售,卖个好价钱。

  这里面能赚个几千万,少则也有1千多万,那时候他的资产应该可以来到3千万,再趁低吸纳大量的优质物业,至于新的上市公司,他觉得还是要看情况而定。

  他没有在办公室多待,半个小时后便离开了,前往其他地方,与买家商量新界地皮出售的事宜。

  百乐门公司开发部那群人不是那么靠谱,加上地皮的出售关系到接下来资产重组的所有关节,他不能不出面。

  谁知道那群人会不会打捞一笔,然后走人的?

  罗齐鸿可不想做那个冤大头,便宜了对手。

第61章【元朗 大埔地皮】

  油麻地庙街31号星皇茶餐厅

  这里是百乐门酒楼公司的产业,茶餐厅物业亦是百乐门公司的。

  罗齐鸿打过电话来约了最好的包间,客人是香江嘉年地产公司的部门经理文建陶。

  在70年代初期,嘉年地产公司在香江有不小的名气,是老牌地产公司之一,不比华资地产五虎将差多少。

  嘉年地产公司于1972年下半年挂牌上市,虽然在73年的地产大暴跌中损失不大,但也因此将发展重点转向海外,发展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首邦市。

  然而几个月之后,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衰退,马来西亚的主要产业橡胶、大米出口锐减,首邦市的地产销售差强人意,发展计划严重滞后,导致嘉年地产的盈利连年下跌,在1977年仅有440万元。

  到70年代后期,嘉年地产公司卷土重来,回到香江准备大展拳脚,可是嘉年地产的实力已经比同期的公司落后很多,由于资金缺少,嘉年地产公司如今只能经营一些较小的地盘,却又开始大肆扩张,学华资五虎将,进行土地的储备。

  “文生,你好!”罗齐鸿笑着站起来,伸手与身材魁梧的文建陶握手。

  “你好,罗生!没想到罗生这么年轻,已经是上市公司的老板了。”文建陶恭维的说道。

  罗齐鸿微微笑道“文生过奖了!百乐门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差,不然也不会落到我的手里。”

  “正是因为经营状况差,才能显示罗生的能力。”文建陶说话很好听。

  看来今天很难占到便宜了。罗齐鸿看了一眼文建陶,在心里感叹着。

  “我能有什么实力?不然也不会出售百乐门公司原有的资产。”罗齐鸿苦笑道。

  与文建陶闲聊十几分钟,逐渐将话题转入正题。

  “百乐门公司在元朗新市镇和大埔各有两块面积不小的地皮,虽然这两个地方的新市镇进程缓慢,但是很有发展前景,而且都是住宅性质的地皮,可以建造30多万平方尺的住宅楼宇。”罗齐鸿将地皮的优势说大一些。

  文建陶反驳说道“罗生说的都是实话,不过这些地皮要捂在手里很久,资金会被套牢,加上市场上的乙种公函换地证书比这些地皮价格便宜很多,嘉年地产公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纳地皮,用不着花大价钱买地皮。”

  罗齐鸿回击道“乙种公函换地证书确实很便宜,不过缺点也非常的明显,无法确定地皮的位置,而且大多数都是荒僻之处的地皮,连靠近新市镇的地皮都少有,和百乐门公司持有的地皮相差比较大。”

  “130元一平方尺,实在是有些贵了,比市价都要高,我方的80元一方尺比较合适,而且百乐门公司急于脱手,是不会有高价钱的。”文建陶说了一句大实话。

  “如今元朗新市镇地皮的市价是110元一平方尺,80元仅是市价的7成,即使百乐门公司再着急,也不会亏那么多的。”罗齐鸿继续道“百乐门公司还能撑些时日,没有理由亏损这么多。”

  文建陶眼珠子往下看,思量一小会,也不想错失良机,公司给出的底价确实比80元还要高一些,“既然这样,我代表公司提一提价吧,85元一平方尺。”

  罗齐鸿还是摇了摇头“130元不过是溢价18%,85元仅仅是市价的80%不到,我也退让一步,溢价1成。”

  文建陶细细琢磨着罗齐鸿的底价,“那就90元吧。这个价格已经是市价的8成了,而且嘉年地产是两块地皮一起拿下,如果百乐门公司愿意,我们可以以大埔新市镇市价的8成收购另外两块地皮,省去罗生到处找买家的功夫。”

  “市价是我能接受的底价了,什么8成是不可能的。地皮不是菜市场的白菜,这么便宜。”罗齐鸿颇为严肃的说道,他的底价是市价的85%。

  罗齐鸿没有办法,同行们都知道百乐门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好,需要出售资产来解决债务,维持正常的经营,此时不压价更待何时。

  “罗生,别说溢价,市价都是不太可能的,哪个同行不知道百乐门公司的情况呀。”文建陶说道“我也不想让你太吃亏,这样吧,市价的9成,100元一平方尺,如何?”

  罗齐鸿觉得也差不多了,再多几块钱一平方尺也没有太大希望,“好,那就100元一平方尺,大埔那边的两块嘉年地产也要以市价的9成收购,即是81元一平方尺。”

  “行!我们先这样初步达成协议,回头我给公司报备一下,什么时候签约我明天下班前通知你。”文建陶呵呵笑道,他以市价的9成帮公司拿下了十几万平方尺的地皮,这可是一个大功劳呀。

  “没问题!”罗齐鸿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回笼了这笔资金,百乐门公司至少可以解决30%的债务,公司焕发新机不过是时间问题。

  “来,喝茶!”罗齐鸿转头叫来了服务员,“把餐厅里的招牌菜全部上一份。”

  “罗生,我们两个人,这么多菜已经吃不完了,没有必要再叫,待会浪费了。”文建陶压了压手,阻止服务员去下单。

  “好吧,待会需要了再叫。”罗齐鸿挥了挥手,示意服务员退下。

  “听说百乐门还要出售旗下的茶餐厅?”文建陶笑问道。

  罗齐鸿抿嘴苦笑道“是啊,嘉年地产有兴趣吗?”

  文建陶摇了摇头“嘉年地产现在的主力是开发住宅楼宇,对物业不是很感兴趣。不过我倒是可以帮百乐门公司联系一下买主。”

  罗齐鸿觉得地皮出售回笼的资金已经极大的改善了百乐门的经营状态,出售茶餐厅的事情可以不用那么着急了。

  “那就多谢文生了,要是文生能帮百乐门谈到市价的价格,少不了文生的佣金,我一定按照市面的最高标准来支付。”罗齐鸿意味深长的笑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哈哈!!这个好说,那罗生等我的好消息。”文建陶爽朗的笑起来,这是光明正大的捞外快,嘉年地产公司没有收购茶餐厅物业和产业的计划,这不属于手指往外拐。

  正事说完,剩下的都是一些见闻闲聊,好在罗齐鸿穿越以来恶补了不少外国的历史知识,不然还不一定接的上话题。

  德合地产公司办公室之内

  林洛奇毫无姿态的坐在椅子上,对面前的一堆文件视而不见,这是罗齐鸿想让他这个合伙人过目的文件,可惜他只是嘴上答应看。

  “最近德合的生意很好吧?”林洛奇懒洋洋的问道,他对德合地产当然不像表面那样百事不知。

  罗齐鸿晃了晃脑袋“时好时坏!不少的同行都抄袭我们,做上了隔间店铺业务,本来市场锐减的,但是有一批炒工业大厦的炒家开始涌进来,他们需要大量的店铺,特别是小店铺,受他们的欢迎,所以生意又好了起来。”

  “说起这个,我大哥现在就麻烦了,工业地皮的价格开始下跌,纪德置业公司手里还握着大量的工业物业呢,现在忙着快速出售,回笼资金偿还先前的贷款。我看纪德置业公司要损失一大笔钱。”林洛奇笑呵呵的说着。

第62章【炒作一波】

  话音未落,林洛奇突然坐正姿势,对着罗齐鸿问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工业地皮价格下降,所以选择纪德置业来收购?”

首节上一节29/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