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248节

  “这没什么的,海港城有一半都是包玉刚家族的,如果这样算,包玉刚家族的资产值不止90亿港元,应该是300亿港元,还有李家成家族.”罗齐鸿一一细数。

  “那你想如何控股?”白谨言问道。

  “我想将中华煤气公司的股权全部出售给兆安地产公司尽可能把上市公司顺序控股,至于没有上市的公司,大部分由兆安集团来挑头,包括德安证券投资公司,你觉得呢?”

  其他企业都好说,唯独德安证券投资有些问题,白谨言持有其15%的股权(5%是罗齐鸿转给她的。)

  “这没有问题,那持有的股权你打算如何置换?”白谨言试探问道。

  “兆安集团的股权会单独给你私人10%,如何?”罗齐鸿微微笑着,这可比德安证券投资公司的15%值钱不知道多少倍。

  白谨言点头道“好,还是老公你对我好。”

  “我们是夫妻嘛,兆安地产公司收购中华煤气公司的事情不好办,需要慢慢来。”

  中华煤气的市值与兆安地产差不多,而且兆安地产还有很多的发展计划,资金深陷其中,所以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完成。

  宝祥电影公司会议室

  如今的宝祥电影公司已经是香江三大电影公司之一,虽然位列第三,排在嘉禾娱乐、新艺城之后,但是实力不容小觑,单凭幕后老板是罗齐鸿,便足够唬人了。

  而且宝祥电影公司的3大股东手握几十家戏院,自成一系,不用依赖任何一家院线公司。

  “当初嘉禾想靠着李小龙打开美洲的市场,结果夭折了,如果李小龙没死,或许现在已经成功了。近年来,嘉禾找了几个替代品,可惜都是差强人意,连程龙都失败了,我们恐怕也很难在美洲发展。”岑建勋皱眉说道。

  岑建勋和洪金保已经成为电影界的大拿,与邹文怀、何贯昌的地位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两人会多给邹文怀他们一些面子而已,毕竟邹文怀、何贯昌照顾过他们。

  所以,岑建勋少了当初的胆怯,现在说话的底气十足。

  “岑生说得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太大了,而且西方的各方面都比我们好,如何会轻易认可我们?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进军西方的电影。”罗齐鸿说道。

  “另一个角度?!罗生是想说科技还是动画片?”洪金保想了想问道。

  “洪生还真是厉害啊,我刚说出一个问题,你就猜到了答案。”罗齐鸿笑道“其实,科技电影和动画片是相通的,都需要科技特效,而且我们都没有基础,需要时间和资金的考验。”

  洪金保和岑建勋当然清楚,这玩意在目前绝对是烧钱的,虽然宝祥电影公司是有钱,但也未必能烧到有成果的时候。

  一旦半途而废,损失将是巨大的。

  “这个事情不着急,两位可以慢慢想。”罗齐鸿呵呵笑道,香江的电影市场会在未来3年内爬到顶峰,然后慢慢下滑,算起来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罗齐鸿还有时间来布局这一块,至于拉拢洪金保和岑建勋,完全是为了多两个牛马,熟人用得顺手一些,而且两人在电影圈的人脉很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罗生,公司还有其他的问题,随着电影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演员开设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公司,甚至签下了一些新人或者不出名的演员,索要的片酬也越来越高,公司赚到的利润少了很多。”岑建勋叹气说道。

  罗齐鸿沉思片刻,回应道“演员的片酬是不可能降低的,邵氏兄弟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对演员吝啬,无异于自掘坟墓。不过工作室或者公司可以多少捞回一点利润。”

  “这些演员虽然当红,但是说到底很难跟老牌的电影公司抗衡,我们完全可以占足够多的股份,比如徐刻的电影公司,尽管只有15%,但也可以年入2、3百万。”罗齐鸿建议宝祥电影公司换一个思路来赚钱。

  “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持有股权,也要主动和这些演员电影公司联系,有时候可以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换取一些交情。甚至可以主动建议当红的演员开设属于自己的电影公司,公司帮他们搞,不过占的股份要多一点,但也不能超过40%。”

第444章【未雨绸缪】

  当红演员单飞,开自己的电影公司是历史的必然,谁都无法阻止。

  谁阻止了这个必然,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名声不但要不得了,连经济损失也会有,甚至将之前的利润全部吐出来。

  罗齐鸿不是邵逸夫,吝啬成性,他是希望‘自己赚一千块,手下人赚100块钱’的人,如此他才能赚更多的一千块。

  如此的做法也会积攒大量的善缘,为家族积累一点阴德、人缘,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用处的。

  而且罗齐鸿赚的钱够多了,没有必要吃干抹净。

  “罗生说得对,六叔就是一个典型,宝祥电影公司不能步其后尘,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洪金保沉声说道。

  洪金保这个人是比较讲义气的,不过义气是对他的朋友讲的,对罗齐鸿可没有多少义气,但也不会反噬。

  “这样的确是对未来有益的,但是公司的利润依旧会下滑。”岑建勋说道。

  “利润下滑是市场造成的,我们要扩大市场,内地的人口众多,可以是我们输出对象,还有韩国,这个家伙对香江的文化很倾慕,也可以重点发展。”罗齐鸿说道。

  “内地的人口数量的确很大,但是经济不高,对公司利润提高的帮助不大,倒是韩国可以重点搞一下。”岑建勋的目光有些短浅了。

  “经济是要慢慢搞起来的,之前的香江经济也不行,电影票房很少有千万级别的,现在不是也很多票房几千万了吗?我们要做的是先行占领市场,为公司谋出路,不要目光太短浅了。”罗齐鸿毫不客气的说道。

  这个岑建勋开始有些飘飘然了,也让罗齐鸿有了另起炉灶的念头。

  事实上,洪金保与岑建勋都有私人电影公司,赚的钱也足够他们吃一辈子了。

  所以,两人之间也有不少矛盾,只是洪金保不计较,才得以维持。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便结束了会议。

  罗齐鸿却独自来到了洪金保的办公室,想要聊一些事情。

  “洪生,我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说了,岑建勋近来的小动作不少,拿走了公司的一些利益,我本来是想不追究的,不过在今天看来,岑建勋似乎有些不识时务了。”罗齐鸿脸色难看的说道。

  洪金保沉默不语,一边是老伙计、老搭档,一边是公司的大股东、香江最顶端的商界大亨,得罪谁他都不想。

  “我知道洪生有些为难,我也不想做恶人,让岑建勋适可而止吧。”罗齐鸿见洪金保点了点头,转移话题道“特效和动画片公司的事情我看岑建勋是不愿意了,洪生有兴趣吗?”

  洪金保皱起眉头,道“罗生的意思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开家新公司?”

  “对,我找洪生是看上了你在这一行的人脉,而且觉得洪生靠得住。”罗齐鸿直白的说道“资金方面我可以提供,我可以免费给洪生5%的股权,如果洪生想要更多,就需要出等比例的资金了,最高占股不能超过12%。”

  洪金保很清楚罗齐鸿的势力,既然罗齐鸿想要单干了,那一定不会失败的,而且身为电影圈的老人,他深知电影的未来走向。

  “罗生打算投资多少?”

  “前期投资先搞个5000万吧,不够再融资,不过洪生的那5%不会被稀释。”罗齐鸿说道。

  这不被稀释的5%股权是个巨大诱惑,只要公司不倒闭,洪金保就不会穷。

  “罗生,我需要考虑考虑,会尽快答复你的。”洪金保心动说道。

  “好。”罗齐鸿当然不会逼迫洪金保立刻做出决定。

  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小事,可是对洪金保来说是一件大事,有可能会倾家荡产的。

  香江货柜码头以葵涌为中心,该码头在70年招标,72年综合总站正式启用,到了76年有5个码头投入使用。

  香江货柜码头与美国纽约、荷兰鹿特丹、新加坡并称世界四大集装箱港。

  在未来,香江的货柜码头超过其余三个,成为世界第一,同时霸连第一多年。

  葵涌码头主要由香江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现代货柜码头公司、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联合经营。

  香江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4、6、7号三个码头,现代货柜码头公司拥有1、2、5号三个码头,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只有一个3号码头。

  新世界发展持有39%的亚洲货柜公司在3号码头上兴建了亚洲最大的货柜集散中心,面积多大590万平方尺,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多层式直达货柜货运仓库大楼,而且新世界持有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13%的股权。

  竞标自然需要竞标资格,罗齐鸿旗下的公司都没有货柜码头的业务和经验,于是他只能从上述的公司中进行收购。

  香江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老板是和记黄埔公司,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主要股东有九龙仓集团、欧洲航务、英国铁行轮船、招商局、太古集团、汇丰银行、捷成洋行,由九龙仓集团进行打理。

  这两家公司罗齐鸿根本没有插手的余地,于是只剩下一个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它是一家美国公司,如今又有国家之间的矛盾影响,他有很大的机会拿下。

  不过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的实力很弱小,想要击败敌人,有些难度。

  所以,他准备联合现代货柜码头公司一起竞标。

  当然少不了和记黄埔公司会从中作梗,罗齐鸿正在思量着对策,如何对付李家成。

  好在此时的外资都不敢在香江投资过甚,还想着撤掉一些投资,这种环境便给了罗齐鸿更好的机会。

  于是罗齐鸿在拿下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55%的股份之后,又迅速找到捷成洋行、欧洲航务公司和英国铁行轮船公司,收购了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39.9%股权,成为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

  要知道九龙仓集团只是持有现代货柜码头公司25.8%的股权,不过九龙仓集团有其他股东支持,罗齐鸿还是很难夺权的,而且他也不想得罪九龙仓集团。

第445章【打到眼前了】

  事实上,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的55%股份和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39.9%股权都由兆安航运持有,花费了几十亿港元,将德安证券投资公司的现金消耗一空,而且从汇丰银行贷款了将近50亿港元。

  这是兆安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不过由于兆安集团公司是私人公司,不需要对外公布资金的运转情况,所以外界不太清楚这些投资内容。

  但是其他的财团很快便收到了消息,特别是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掌权者九龙仓集团。

  海港城的酒店内。

  九龙仓集团的掌权者吴光政在此约见了罗齐鸿,商量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事情。

  这不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了,不过却是吴光政第一次单独约见罗齐鸿。

  吴光政已经掌权九龙仓集团3、4年之久了,与当初不同的是他有了很浓郁的上位者气息,似乎不惧罗齐鸿了。

  “罗生,我们有些时日没见了,听闻你旗下公司近来的动作很大啊。”吴光政笑呵呵的打着招呼,仿佛两人是很熟悉的朋友一般。

  罗齐鸿在吴光政旁边坐下,笑着握了握手,吴光政已经是九龙仓集团的掌门人,跻身香江一流财团的序列,他也必须给对方一些尊重、面子。

  “九龙仓集团的动作也不小啊,在航运业方面大肆收购船只,这是要重回世界船王的位置了。”

  “比不上兆安航运公司,旗下的船只吨位恐怕已经超过250万吨了吧?!”吴光政脸上依旧笑着,但心底还是有些压力,可能是原来的印象作用吧。

  两人交锋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堪堪结束。

  吴光政见时候差不多了,于是转入正题“罗生是不是收购了现代货柜码头公司39.9%的股权?”

  罗齐鸿点了点头“对,兆安航运公司展开收购的。”

  “那罗生对现代货柜码头公司有什么发展建议吗?还是想参与公司的管理?”吴光政直白询问,语气多少有些质问。

  罗齐鸿不在意,说道“听说香江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已经和现代货柜码头公司接触,想要联合竞标葵涌8号货柜码头,不知道谈得怎么样了?”

  “还在洽谈中。”吴光政脸上笑意逐渐消失,变得深沉起来,在考虑一些事情。

  他原本以为罗齐鸿与李家成之间的竞争只是商人的正常关系,现在看来两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

  吴光政当然想跟李家成合作,不愿意跟罗齐鸿合作,但是罗齐鸿已经杀到跟前,他担心坚持和李家成合作会触怒罗齐鸿,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是失去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控制权。

  “我已经让兆安航运公司收购了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55%的股权,取得控制权不是问题,而且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有意联合现代货柜码头公司一起竞标葵涌8号码头的开发权,不知道现代货柜码头公司可有意向?”罗齐鸿这是打死狗问价的行为。

  如果吴光政不愿意,坚持与李家成合作,罗齐鸿不介意联合其他股东,拿走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控制权,让九龙仓集团坐冷板凳。

  在罗齐鸿看来,吴光政不过是守门员,不是包玉刚那种带球的前锋,根本不足为虑。

  吴光政突然心中一阵紧张,罗齐鸿终于杀到眼前了,如今他的岳父病重,九龙仓集团未必能抗衡罗齐鸿。

  “罗生,这是一件大事,需要开董事局会议才能有结果。”吴光政思来想去,决定拖一拖。

  “九龙仓集团持有现代货柜码头25.8%的股权,兆安航运公司持有39.9%,加起来超过50%,我认为只要我们同意了,其他股东不会反对的,除非吴生不想和我合作,想和长江实业的李生合作。”罗齐鸿微微笑着,语气却咄咄逼人。

  他不允许出现任何的意外,而且竞标的日子很快便会来临,他等不了了。

  “不如这样吧,我回去想想,明日给罗生一个答复,如何?”

  “OK!没问题!不差这一天的时间。”罗齐鸿说道。

  离开酒店之后,吴光政直接坐车前往深水湾。

  吴光政找到包玉刚,直接将与罗齐鸿谈论的事情讲了出来,“.爸爸,你说我们该选择谁?”

  包玉刚穿着睡衣,躺在藤椅上,眼神中透露着疲惫,“罗齐鸿此举就是不给我们选择的余地,你信不信只要我们不同意,他会立刻拿走现代货柜码头公司的控制权?”

  “他现在不想和我们闹翻,不然他为什么要收购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而不是现代货柜码头公司,我们已经没有路走了,要么丢掉现代货柜码头,要么不和香江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合作。”

  “您可否出面跟罗齐鸿谈谈?或许他愿意买您一个面子?”吴光政说出自己的想法。

  “咳咳!!你怎么变得如此糊涂了?货柜码头是现金奶牛,是印钞机,每年可以赚十几个亿,这么大的利益你觉得我的面子能遮盖住吗?”包玉刚有些激动了。

  “您别生气,您的意思是要我们跟罗齐鸿合作?”吴光政连忙过去替包玉刚拍了拍后背。

首节上一节248/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