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237节

  “那个别人是李琦琦?”罗齐鸿问道。

  “嗯!是李琦琦,她也帮了我不少,我要还人情的。”关嘉慧心虚的说道。

  “可以,不过你要跟李琦琦说,不要宣扬出去,现在还不知道真假呢。”罗齐鸿说道。

第422章【香江船务】

  1989年2月底

  会德丰公司在郑嘉纯手中已经有接近两年的时间,四处出击,如罗齐鸿、刘銮熊一般,只是他没有罗齐鸿两人那般可以从股市上获取大量的资金。

  仅靠着那些供股集资,会德丰公司连带着新世界发展都陷入了困境。

  不过郑嘉纯确确实实为两家公司拿下了很多资产,如中环60万平方尺楼面面积的商厦、基立实业公司。

  后者在半山区有两栋住宅楼宇,如果拆卸重建,可以获得52万平方尺的豪宅大厦,价值不比地利根德阁的两幢豪宅大厦差,甚至更好。

  而收购基立实业公司,让会德丰公司和新世界发展花费了将近10亿元的现金。

  当然,基立实业公司还有其他的资产,半山区梅道的物业占了总资产的3、4成而已。

  “彤叔,纯哥,你们最近的收购行动很猛啊,公司资产值突飞猛进,很快可以和置地公司、新鸿基地产一较高下了。”罗齐鸿笑呵呵的恭维起来。

  罗齐鸿知道,郑嘉纯这是看自己在物业收购上大肆发力,也想证明一下,而且有着自己在前面做判断,根本不担心地市崩溃。

  可惜,郑嘉纯想错了,罗齐鸿不是看好香江地市,而是非要拿下那些物业,否则以后就是别人的了。

  郑裕彤少有的苦笑道“新世界发展、会德丰和你不一样,现在的负债率已经不低了,会德丰是63%,新世界发展是58%。”

  “如果有危机来临,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现在我想找机会降低负债率了。”

  郑裕彤依旧是保守的作风,虽然有“鲨胆彤”的外号,但还是很稳健的,当然这是对比罗齐鸿、刘銮熊、罗胥瑞这群人,而不是李家成这类老前辈。

  罗齐鸿自然知道郑嘉纯上位之后的一连串动作,根据估计,郑嘉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至少花掉了60亿港元,其中有6成是贷款。

  罗齐鸿猜测,会德丰公司已经是现金流枯竭,而新世界发展会好一些,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彤叔打算卖掉会德丰旗下的船务公司以及香江船务公司?”罗齐鸿问道,脸上没有了刚才的玩笑之色。

  国际航运业已经低迷了六七年的时间,与当初预计的86年、87年航运业复苏又过去了两三年,暂时仍然看不到希望。

  新世界发展和会德丰公司又贴进去了不少资金,让郑裕彤已经灰心丧气,现在郑嘉纯又急于进取,使得两家公司有了困境的趋势。

  因此郑裕彤不得不考虑减重一些不盈利的资产。

  罗齐鸿手上有从会德丰公司分来的船务公司,规模不大,之前没有太多的负债,现在亦是负债累累。

  原因在于船只每年需要不少维修费用,又是上市公司的,很难供股集资,只能向银行贷款。

  而且那些贷款都是由罗齐鸿私人做担保才拿到的,否则依靠船务公司的现状根本拿不到。

  毕竟银行也不是傻子,会把钱借给前景很不好的公司。

  “嗯,如今的航运业还是低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暖,这项投资算是亏损了。”郑裕彤无奈的说道。

  罗齐鸿笑道“彤叔,依我看,航运业回暖在即,只要再等等,损失应该可以拿回来。”

  罗齐鸿当然不希望将来郑裕彤说他居心叵测,不提醒航运业回暖的事情。

  郑裕彤微微一想,摇头道“不等了,不能因小失大,地产业仍然是旗下公司的重中之重。”

  郑嘉纯在一旁沉默,是他闯了祸,不过他到底还是不服气的。

  凭什么罗齐鸿、刘銮熊能借此赚到大钱,他却要变卖物资?

  还是他的父亲太谨慎了!

  罗齐鸿也不再劝说“好,那我溢价一成吧,不能让你吃亏。”

  “阿鸿,你这么看好接下来的航运业吗?”郑嘉纯终于出声了。

  罗齐鸿点了点头“我很看好航运业,低迷了这么多年,该回暖了。”

  国际上航运公司那么多,只要有钱,也不是很需要从郑裕彤手上买。

  “阿鸿,我谢谢你的好意,还是按照市价来交易吧,没有必要溢价了。”郑裕彤不想欠太多的人情。

  香江船务公司是郑裕彤在83年斥资2千万美元收购的,占股60%,前些年是航运大低潮,郑裕彤又逆市买进了不少船只。

  目前的香江船务公司拥有12条货柜船以及1.2个货柜,初步预计价值12亿元。

  加上会德丰的船务公司,罗齐鸿想要全部拿下,需要16亿元。

  “爹地,不如我们把香江船务公司的60%股权出售,留下会德丰的船务公司?”郑嘉纯看着郑裕彤,有些恳求说道。

  郑裕彤想了想,叹了口气道“阿鸿,你怎么看?”

  罗齐鸿笑道“我觉得纯哥说的有理,资金不是很紧缺,是可以保留的。”

  “如果我有需要,可以从别处收购。”

  “好吧,那就只出售香江船务公司吧。”郑裕彤说道。

  郑嘉纯低头思索片刻,道“阿鸿,港府准备将中环花园道地王进行拍卖,你打算怎么做?”

  “是像湾仔中环广场一样旗下公司联合竞拍,还是想选个盟友?”

  罗齐鸿顿时猜到了郑嘉纯的想法,道“本来是想依照惯例的,如果新世界发展或者会德丰想要跟我合作,我倒是可以分出一些权益。”

  “我们也正有此意。中环花园道地王实在是太优质课,不过价格不会低,绝对不会少于50亿元。”郑嘉纯说道。

  “纯哥,出让的权益可能不会太多,三成左右!你们能接受吗?”罗齐鸿淡淡说道。

  虽然他预计着郑裕彤父子会因为大暴跌而退缩,但也要计算好预想失败的结果。

  这是家族性的物业,罗齐鸿不能占有太少权益。

  “可以了,我们的资金不是那么充足。”郑嘉纯笑道,三成权益正好,是他们承受的极限。

  “彤叔、纯哥,先说好了,我的底价是60亿元,不要嫌价格太高啊。”罗齐鸿呵呵笑着。

  “这是中环最后一块大面积地皮拍卖了,以后都不会有,价格多高都是可以接受的。”郑裕彤说道。

  “那就好。”

第423章【小心一点总没错】

  国际航运业在90年代回暖,罗齐鸿当然要事先做好准备,抢占先机。

  罗齐鸿家族旗下有不少的产业,地产物业、煤气能源、百货贸易、证券投资、电影制作、院线、航运等。

  看似产业很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性,实际上这些产业都偏安于一隅,只有证券投资、百货贸易算得上跨国产业,其他的都是地区性业务。

  受香江地区的影响很大,所以航运是一个机会,抓得好的话,罗齐鸿可以进一步扩张人脉圈子以及转移些许资产。

  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这是商人的行事准则。

  罗齐鸿也深以为然,而且香江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投资了,新加坡、美国、澳洲、内地都是他的目标。

  与新世界发展公司的交易很快进行,经过专业人员的估价,罗齐鸿家族的德安证券投资公司用7.8亿港元拿下了香江船务公司的60%股权,成为这家公司的话事人。

  “新世界发展公司在香江船务上面亏损了不少钱,估计有3、4亿元。现在的香江船务公司也负债累累,如果在两年内不能好转,将会面临倒闭的危险。”白谨言忧心说道。

  她是想不明白罗齐鸿为什么拿下这么一家没有太大前景呢公司的,只是罗齐鸿从未投资失败过,让她无法反对。

  但是此时木已成舟,她便抱怨几句。

  “放心吧,我打算全面收购香江船务公司,让它成为我们家族的全资公司。”罗齐鸿微微笑着。

  白谨言的能力很有局限性,家大业大之后变得越发小心谨慎了,和罗齐鸿的鲨胆作风有很大的区别。

  “那…需要至少4.5个亿,加上后续的船只维护,债务清理,我们要投入将近10个亿。”白谨言吃了一惊,这钱有可能丢进大海的。

  “别怕!我是谁?香江的投资之神,什么时候失败过?”

  罗齐鸿捏了捏白谨言的脸蛋,笑道“以后你会觉得这是一项划算的投资的,我的计划是做下一个包玉刚,世界船王。”

  “然后借这股风,把家族的势力扩张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闻言,白谨言瞪大了眼睛,如此看来,这17.8亿元是花的很值的。

  “你是不是在几年前就有这个计划了?”

  罗齐鸿又掐了一下白谨言的脸蛋,道“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呢?谨言姐!”

  他已经很久没叫过“谨言姐”了,这让白谨言想起了当初的日子,罗齐鸿很不愿意和她结婚。

  现在她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罗太太,外面那些女人没有一个能动摇她的位置的。

  如此的布局是何其之庞大,时间又那么长,不是简单人物可以做到的。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安排人员做事,争取低价拿下香江船务公司。”白谨言说道。

  新闻在外界不胫而走,很多人对此非常的不解,也有人认为这是罗齐鸿的重要投资,证明航运业即将回暖。

  可惜后者也不敢轻易下场,入手航运业,毕竟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如果产生亏损,他们也将跟着萎靡下去,不复之前的好生活。

  “罗大亨这是要滑铁卢了。”

  “上一回就有不少人说罗大亨要滑铁卢,可他又是抄底,然后大赚一笔,这次我要跟着买进。”

  有人看好罗齐鸿,也有人看衰罗齐鸿。

  与此同时。

  黄玉郎的做假账事件开始落下帷幕,财政司的人员撤离了玉郎国际集团公司。

  黄玉郎也开始改变他的行事作风,不再像以前那般配合钱国忠、林建明的整顿公司工作,变成了为难,包庇,有着明确的争权意思。

  让钱国忠、林建明气的跳脚,即使两人说出之前的协议,黄玉郎也不曾收敛。

  浅水湾一间别墅内

  钱国忠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言,而对面的林建明一脸的气愤。

  “国忠,你这是看走眼了,黄玉郎这个人就是一头白眼狼。居然把我们说好的事情当做放屁。”林建明非常生气的说道。

  钱国忠看了一眼林建明,叹气道“谁知道他是这种人,当初他的表现你也是有目共睹的,看来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等黄玉郎良心发现了,必须还击。”

  “怎么还击?当初让你清理掉黄玉郎的心腹,你说要给黄玉郎面子,可以慢慢来。现在成了黄玉郎卷土重来,将我们踢出玉郎国际集团的刀子了。”林建明毫不客气的说道。

  作为香江顶级富豪林百欣的儿子,林建明有和钱国忠叫板的能耐背景。

  “既然黄玉郎不给路我们走,那我们掀桌子,让他还钱,如果运气好一点,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回归玉郎国际集团。”钱国忠信心倍增的说道。

  “对,让他还钱,不还钱就拿股份抵债,说不好我们可以成为玉郎国际集团公司的主人。”

  兆安地产公司办公室

  罗齐鸿看着报告,笑容可掬的样子。

  公司旗下第一批物业已经抛售完毕,回笼资金3亿6千万元,利润有接近3成。

  八七股灾持续的时间有些短,地产物业根本来不及大跌,只是跌了1成多。

  算上如今的涨幅,能有三成的利,罗齐鸿已经很满意了。

  这仅仅是兆安地产公司试试市场反应的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物业出售以及楼盘住宅抛售。

首节上一节237/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