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梁博韬吧,他的经验很足,我有很多大型的收购案都是让他来帮忙处理。”罗齐鸿说道“等你有足够的资本了,我给你介绍几家公司来搞一下,做这一行也是需要名声的,不然那些股民怎么会跟上。”
刘銮熊的眼瞳微微放大,刚才还以为罗齐鸿对这样的方式很反感呢,现在看来只是碍于名声而已。
“好,罗生可否现在透露一下公司名字,我也好做些准备。”刘銮熊已经跃跃欲试了。
“第一家公司是天星小轮,李照基旗下的,李照基在收购电灯公司的时候套现了不少,现在的持股也在20%左右。”罗齐鸿笑道“这家公司的优点在于是优质的产业,要是拿下,刘生的家族基本盘就有了。”
“这家公司确实很好!”刘銮熊更加兴奋了,李照基可是香江的地产大亨,手里掌握两家优质的公司,一时间风头无俩啊。
“刘生还是不要打草惊蛇,先把能达科技的项目做完。”罗齐鸿提醒一句。
“嗯,我知道。”刘銮熊说道“听说李照基也在减持电灯公司的股权,可否也来一次狙击?”
罗齐鸿苦笑着,刘銮熊的野心真DL市值几十亿的大公司都惦记上了。
“这有些难,包玉刚的手里有不少电灯公司的股权,他铁定会支持李照基的。”
“那我还是狙击天星小轮公司吧。”刘銮熊可不想一下子得罪两位大佬,而且说服包玉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罗齐鸿看着刘銮熊,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即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搞得香江商界大亨们人人自危。
谁不怕被狙击呀,那是不死都要脱一层皮的战术。
7月初旬
永安银行正式开始供股,集资1.2亿元,但是小股东拒绝供股,永安集团持有永安银行的股权从51%增加到了76%。
由于永安银行是上市公司,持股76%已经触及75%的标准,所以证监处对永安集团发出警告,要求其在一个月内减持到66%,否则会考虑撤销永安银行的上市地位。
杂志对此事进行报道,小股东表示永安银行已经好几年不分红了,现在供股有些接受不了,也有小股东认为永安银行出现严重亏损,如海外信托银行一般。
这些怀疑的言论引起了不小的影响,永安银行的发言人出来表示,永安银行的经营情况很好。
但是当记者问为何这么多年不分红之际,发言人说这里面涉及银行的机密,暂时不方便回答。
记者的言辞非常犀利,问是什么类型的项目竟然需要4年的时间,还不见任何的眉目和风声?
发言人还是支支吾吾的说无可奉告,都是机密之类的敷衍话语。
如此的新闻发布会让舆论猜测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相信永安银行出现了大问题。
不过,没有立时出现挤提的现象,还在猜测起哄的阶段。
到了中旬,核数师发觉了永安银行出现的庞大亏损,此事也被爆料出来,顿时间无数储户涌进永安银行,发生挤提现象。
自60年代以来,一旦发生挤提,没有银行能逃脱得了被接管或者破产的命运。
在前几年,罗齐鸿与永安集团的郭氏家族打过交道,虽然仅是永安百货的负责人,但也是郭氏家族中的掌权人物。
于是,罗齐鸿亲自登门,找郭氏家族最大的掌权者商谈事情。
“大郭生,你好!”罗齐鸿与郭志权握了握手,脸上堆满了笑容,其他的郭氏成员仅仅是点头示意一下。
“你好,罗生!”郭志权淡淡回应。
郭氏成员都知道罗生上门拜访的真实目的,趁火打劫嘛,不过郭氏家族要想保住永安银行,还真的必须接受罗齐鸿的打劫。
众人彼此吹捧了两句,便开始了正题。
“按照永安银行此时的状况,没有财团帮助,只能让港府接管了。”罗齐鸿实话实说道。
有郭氏成员不服气,希望能争到更好的条件“罗生此言差矣,永安银行已经数十年的历史,躲过了60年代、70年代的银行破产风潮,也能躲过这次风潮,而且永安银行的情况远没有外界说的那么严重。”
“是吗?那我可否让第三方公司介入核算?如果永安银行没有问题,我输给你们郭氏家族1个亿港元,反之你们郭氏家族输给我1亿港元,如何?”罗齐鸿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有没有问题,岂是凭着一张嘴可以证明的。
那个成员心虚不已,喉咙不停的滚动,想要反驳却不知如何出声。
“罗生打算如何帮助我们渡过难关?”郭志权见胡搅蛮缠没有效果,便直接一些。
“先说说我的条件吧,我需要拿下上环的永安中心大厦以及尖东永安广场的所有物业.”
“这不可能!”郭志斌不等罗齐鸿说完,当场拒绝。
罗齐鸿看向话事人郭志权,询问郭志权的意思。
“罗生,这些物业资产都是祖业,不太可能出售,不如换其他条件吧。”郭志权为难说道。
罗齐鸿笑道“除了这些物业,我看不上其他的东西。”
“很多人都说你罗齐鸿善于趁火打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住嘴!罗生的为人轮不到你来评价。”郭志权可不希望在家族产业风雨飘摇之际招惹上罗齐鸿这种狠人。
“这位郭生的话有些道理,不过我想我这一次不会趁火打劫吧,永安银行的情况有多严重你们很清楚,我只是了解到了一些皮肉,都觉得触目惊心,难道我花这么多钱来做慈善的吗?”罗齐鸿嘴角满是冷笑。
第323章【能达科技狙击案】
郭志权作为当家人,也没有全权做主的权力,于是只能对罗齐鸿说,他们的家族成员需要商量一下,才能给他答复。
至于具体的时间,郭志权也没有说,显然这是一种婉言拒绝。
其实,在郭志权眼中,永安银行已经不可救,即使救过来,以后也会重蹈覆辙,不如直接舍弃,断臂重生。
作为家主,郭志权太清楚族人的尿性了,而他又不能像长辈们那般控制整个郭氏家族,只能保住尽可能多的郭氏产业了。
“这个罗齐鸿太狂妄了,他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运气好,赚了一点钱的小人物而已,凭什么在我们的面前嚣张?”
“连李家成、李照基这样的人都‘衰’在(败)罗齐鸿的手里,你说他是什么人?要是没有郭家,你又算什么东西?”
“郭志欢,你说什么?你和谁是一头的(一伙)?”
有人愿意断臂重生,便会有人不愿舍弃永安银行,毕竟少了银行产业,他们这些人便失去了权力和财富的来源。
要想进入家族的其他公司,已得利益的其他家族成员怎么可能同意,免不了又是一场大的争执,最终他们这些人成为家族的弃子,丢失可观的财富收入。
“好了!现在要议的是如何处置永安银行,究竟是舍弃还是挽救?”郭志权喝道。“我认为应该救援,这是家族的祖业之一,少了永安银行,我们很难翻身的。”
丢掉祖业的罪名,郭志权可不打算要,所以要说出些违心话,撇清干系。
“说得对,在这么多产业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永安银行了,有了永安银行,我们才有财源,才能和罗齐鸿这样的人物争抢香江的市场。”
“永安银行的坏账这么多,怎么救?你们有钱救援吗?那可是好几个亿都未必能填的上的泥淖。”
“你们想救永安银行,不过是为了你们手上那点利益,早几年就提醒过你们,不要太过分了,把永安银行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现在有这样的局面,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凭什么要让家族救援?”
“家族救援永安银行,产生的损失怎么算?你们这些永安银行的股东是不是要让出一些东西来?”
争吵开始乱战起来,郭志权等主要的掌权者都不再说话了,更没有让他们停下来的意思。
事实上,永安银行已经不可救,放出的贷款产生了9成的坏账,其中也有3成是郭氏家族成员的贷款。
那是郭氏成员怕外人接受永安银行之后会让他们立刻偿还债务,那样他们私人岂不是要破产了吗?
书房里
郭志权叹息道“都是郭志匡搞得鬼,他自己死了就算了,还把永安银行搞破产了。当初要是不让郭志匡主持永安银行,多施加手段,或许不会变成今日之模样。”
“现在的永安银行就是一个漩涡,我们投进去再多的资金都是白搭的,唯有舍弃,方能让家族延续。”
郭志匡数月前已经在美国去世,因为患有癌症,之前担任永安银行的副主席,是永安银行的实际控制者。
堂弟郭志梁同样叹气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永安银行的问题还是要尽快解决,拖得太久容易遭到反噬。”
“家族的其他生意也不是很好,如果再失去那些产业,家族会元气大伤的,有可能无法再度崛起了。”
郭志梁还是郭家第三代中颇有能力的,只是身份限制了他的发展,必须依附在长房这边才能获取权力,站稳脚跟。
“我也想快点解决,可是.你也看见了,这些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除非我们从别处拿出一些利益给他们,否则永安银行还是需要外力来解决。”郭志权对家族事务非常的有见地。
郭志梁偷看了一眼郭志权的神色,他很明白郭志权是不愿意妥善安排永安银行任职的族人,要是想办法安置,事情应该不难解决。
有些事情他可以参谋提意见,有些事情却不能给意见了,否则事情没办好,自己先排除出权力核心之外了。
为今之计只能是引入强者,来把水搅浑了。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一下罗齐鸿。”郭志梁说道。
说到这个,郭志权突然来了精神,“怎么利用?”
“我们家族如今式微了,但是手上的资产很优质,失去了永安银行,也会引来其他的觊觎人,不如直接和罗齐鸿合作,让出一些资产权益给他,如此也可以盘活整个棋局。”郭志梁知道其中有很大的风险,毕竟罗齐鸿是有凶名在外的。
“你是想出让中环、尖沙咀、上环的资产权益?”郭志权沉思片刻,道“具体是哪些?”
郭志权认为郭志梁的话有道理,只要引入罗齐鸿这个外人,家族成员或许可以团结一些,而且能帮忙抵御其他的野心家,他也可以有余力整顿其他的家族产业。
以后若是家族重回巅峰,再花大代价买回来便是了。
“上环永安中心大厦、中环永安大厦以及尖东永安广场,如果还不行,可以加上尖沙咀富都酒店。”郭志梁很大的口气,也很有魄力。
郭志权脸沉如水,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他知道郭志梁说的很有道理,不以重利诱惑,罗齐鸿怎肯入局?
“可以找罗齐鸿谈一谈,不过不要一下子把条件开得这么高。”郭志权还是同意了这种做法,他自然不会轻易出面的“永安银行要是不可救了,我们可以放弃控制权,做个小股东算了。其他的家族资产要尽量保住。”
要他出面,事情难有转圜的余地。
“好,那我去找罗齐鸿谈。”郭志梁点头说道。
道亨集团已经与港府展开了2场谈判,可港府对道亨集团给出的条件不是很满意,认为价格过低,反而是大新银行的开价不错。
郭令璨向港府解释了出价低的原因,同时认为道亨集团更有实力经营好工商银行,大新银行不过是蛇吞象,很难达到港府的目的。
但港府真正的心思是‘要钱’,‘要钱’,‘要钱’,而不是担心工商银行会出现问题,毕竟工商银行是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只要接手人不是傻子,工商银行都不会有问题。
罗齐鸿自然不会插手这些事情,郭令璨作为一代商界枭雄,有自己处理事情的一套方法,也不需要他插手。
插手太多,只会引起彼此间的矛盾,不过罗齐鸿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不然谁知道郭氏兄弟在搞什么鬼,会不会挖个坑给他跳。
合祥贸易公司办公室
罗齐鸿为了更好的管理公司,本人省出更多的精力,便从恒昌行企业公司那边高薪挖来了两个管理者。
他们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整顿,原来的4大经理可以专心负责各地的贸易业务,当然为了安抚4大经理,罗齐鸿也赋予了他们独自向他汇报的权力。
他知道这是收回了两位副总的一些权力,但他认为很有必要。
“罗生,这是英之杰集团在贸易方面的资料。”副总李古鲲递上一份厚厚的文件。
罗齐鸿翻阅了一下,李古鲲见差不多了,便开始介绍说道“自从大卫奥尔出任英之杰集团主席,他针对英之杰之前的‘无战略目标’的经营弱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为了满足策略的转变,此人打算出售天祥百货、天祥精品等一些利润低或者有亏损的公司。”
“英之杰集团此后的主要精力会放在汽车销售、市场拓展以及商业服务这3个方面,其中最为重点的是天祥洋行,也就是贸易业务.”
“天祥百货的规模不大,不过对洛克斯百货公司来说是一种扩张,天祥精品的目标人群是哪个阶层?”罗齐鸿说道,手指不忘翻阅文件。
“中低阶层,还有很少一部分的富人阶层。”李古鲲回答道。
“出售的业务对合祥贸易是一个不错的补充,但这些公司都是有问题的,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盈利?”罗齐鸿看了一眼李古鲲。
“我认为这些公司出现盈利低和亏损的现象,是因为英之杰集团的业务太多,根本没有办法顾及这些零散的业务,从而不对这些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
“如果由我们接手,我会先做市场的调查,了解顾客的需要,再进行公司调整,我不相信是公司本身的方向出现了问题。”
“我不敢保证这些公司能像贸易业务一样赚钱,但是我可以保证扭亏为盈,盈利提高一倍。”
李古鲲知道这是他站稳脚跟,做出成绩的机会,若是放过了,下一次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罗齐鸿对李古鲲的保证不是很在意,他在思考如何将利益扩大,收购英之杰集团更多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可否收购英之杰集团在一些地区的贸易业务?”罗齐鸿十指打叉的说道。
“这很难,希望不大。”李古鲲解释说道“英之杰集团旗下的太平洋洋行会负责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业务,其中香江业务是他们的重心,而天祥洋行负责其他地区的业务,商业服务也包括保险、采购、检验以及航运,这四个也是他们的核心业务。”